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56280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是一种自主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 平等、合作、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师敢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
  2. 倾听、理解、赏识
  新课程要求教师从一个教书匠转化为学习者,真诚地学会倾听、理解,和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 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唯有此,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让他们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
  1. 让“爱”充满课堂
  没有“爱”的课堂算不上是理想课堂.课堂上师生之间充满“爱”,课堂才会变得有活力,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会自由自在地学;课堂上有了“爱”,师生间才会互相尊重和理解,教师不必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学生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课堂上有了“爱”,教师就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如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可以说:“你行的,再好好想想!”遇到不愿意回答的学生,不妨满怀期待地说:“你先试试,轻轻地说给老师听听.” “我就知道你一定行,这不,说得多好、多响亮呀!”……在教师暖暖的爱意中,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自主的学习和发展.
  2. 让“创”引领课堂
  只有营造和谐、自主、创意的课堂氛围,摒弃那种教师高压式、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地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等,从而才会提出一些极具创新思维的问题.如教学“平行线”一节时,我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平行线”知识的了解,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同学们各抒己见.这时我因势利导,让他们打开书看书上的图形,通过看书你还了解了哪些“平行线”的知识,你能比较系统的把这些知识归类吗?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把所了解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思想无拘无束,有了自主思考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灵感、创新思维,使课堂成为了他们快乐学习的乐园.
  三、 将生活融入数学
  实践表明,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让数学从生活中走来,有目的地将数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名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源泉.
  1. 将生活实例融入数学
  应将身边的实例融入数学课,让教与学跳出课本,走到现实生活中,使数学课堂大起来.超市的价格标签、 银行的利率、 家装材料的购买面积估计以及食堂菜谱的调查统计表等, 都可以成为学习数学的素材.
  2. 数学问题回归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比如在教学完“分式相遇应用题”例题后,教师问:“现实生活中,只有例题这一种行走的情况吗?”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列举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合情合理的实际情况后,教师可让学生将提出的问题重新编成应用题,自己探究解决. 在“统计”的教学中,可让学生统计一周所要学的功课,每门功课的节数等,只有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既对数学内容进行了拓宽,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才能达到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总而言之, 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 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 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 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 精彩纷呈.
其他文献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科目,不仅是“学会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样处理”,即“学会如何学习”.他还指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可见,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探究目标教学策略,在探究问题之前要对教学目标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然后再去探究那些数学概念、数学原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使整个教学过程都
【摘要】 情境教学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情境的价值与功能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并在教学实践中具有了积极的作用. 情境的作用是在于唤醒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学习具有身心的整体性参与性,亦即生命参与,而体验的过程,则是一段真实的情感与智慧之旅.  【关键词】 情境教学;初中数学;有效性  一、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内涵  情境教学以唤醒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生命存在、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关注课堂平衡发展
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对知识的自主探究能力,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教学应立足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古人云:“授人以鱼,足以饱一日之饥;授人以渔,足食终身之鱼.”这充分说明了学法指导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赋予学生一种获取知识的基本应变能力,素质教育下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新修订的《小学数学大纲》强调数学要与现实生活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也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与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挖掘数
北师大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教学建议部分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知识. 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是指具有一定的自身价值或认识意义的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中,大量的创造性思维主要指“再发现”式的,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维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呢?我认为,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其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生机制,给学生营造创造性思维生成的环境,具体可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  一、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
【摘要】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  【关键词】 小学 数学;高效;课堂;新课程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因其优越性而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采用. 而且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 因而如何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数学学
一、探究问题定向激发,展示背景——以培养兴趣为前提,问题设计贯穿趣味性  笔者在处理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法(二)”(内容是介绍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时,设计了一个游戏情境作为知识背景的展现方式,下面是当时的课堂实录:  师:上课前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先做个游戏?  生:想!  师:全班男生作一组,女生作一组. 由于在前一次素质检测中M(男)同学和W(女)同学进步最大,我把男生组命名为M小组,把女
【摘要】 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的课堂?是以教师的“讲”为主,还是以学生“学”为主;是以教师所预设的公式化的课堂程序为标准,还是以学生会不会,能不能创造性解决问题为标准?好的课堂不仅有质而且要有量. 高质量的课堂要求教师既能完成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教师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究中有所提高. 这实际上是教学优化的问题,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 课堂效率;初中数
【摘要】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现就如何去打造数学高效课堂谈几点自己的拙见.  【关键词】深入备课;吃透教材;抓实课堂;落实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