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c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一直以来,传统文化思想下的戒尺教育对教师执教产生了极大影响,使得部分教师在进行教育活动时,将惩罚性教育视为合理的教学方法,而这就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尤其是在幼儿中,对于幼儿的生理成长、心理健康都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当前在幼儿教学中存在的体罚、变相体罚等惩罚式教学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也增强了对幼儿身心健康的保护。当前,关于幼儿赏识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并且正处于不断的完善之中,然而整体而言,研究的方向更加侧重于理论方向,而对于如何应用到幼兒教育实践中还缺乏充分的研究。因此,对幼儿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具体运用方法的研究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的。
  二、幼儿教学中赏识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学实践中,多种因素的变化都会对教学活动的进行产生影响,当前在幼儿赏识教育中仍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如下几点:
  1.缺乏明确的幼儿赏识教育目的
  教育工作者应该将赏识教育的目标作为其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从狭义角度分析,每一次的赏识目的应该是存在区别的,而当前在幼儿赏识教育中,部分教师将赏识教育视为一种手段,而并不是从理念上对其进行教育,这就导致赏识教育缺乏明确的目的。
  2.教师赏识没有与幼儿实际紧密联系
  教师对赏识的认知和理解,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最终效果,决定了赏识教育是否能够发挥其根本作用。因此,在分析赏识教育面临的问题时,需要将教师素质作为重要的考虑指标。部分教师在进行赏识教学时,没有对这一时期的幼儿特征进行充分的考虑,而只是简单的对赏识进行强调,而对于幼儿所能达到的理解程度没有充分的认识,进行教学时,没有考虑儿童对赏识的接受情况。
  3.采用的幼儿赏识教育方法单一化
  赏识从本质而言属于一种理念,并且主要是通过多种赏识手段来实现。当前,幼儿赏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量的不足,一方面是质的问题。当前在幼儿教学中,很多教师了对赏识教育进行了实践研究,然而在具体的方法上过于单一化,很多教师对于赏识教育注重的“技”而对“道”没有充分的考虑,多以称赞的话语如“真厉害”、“真棒”“真聪明”等,很多教师将这种简单的重复表扬视为其赏识教育。
  三、解决赏识教育中尚存问题的基本对策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对于幼儿教学中赏识教育尚存问题的有效解决也需要从理念角度入手,首先需要完成的就是应该帮助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赏识教育理念。
  1.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
  赏识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紧紧围绕幼儿开展赏识教育,确定教学中幼儿的主体地位,结合幼儿教学的实践,即幼儿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身体特征等来充分发挥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彰显其聪明才智。
  2.推动幼儿教师赏识教育水平的提高
  赏识教育的良好实现,要求教师能够采取科学的方法、能够发挥其强大的感染力,教育活动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学校进行的,因此作为教育主要实施者的教师无疑具有十分重要
  的作用,赏识教育的良好实施必然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水平。
  (1)促进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充实
  对于教师而言,首先其需要明确教师赏识的对象是孩子为了达成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并不是成绩自身。每个孩子都具有自己特有的品质,相貌、智商等,很多人在对孩子进行夸赞的时候经常将外貌放在第一位,夸孩子漂亮。而当北欧一位教授的女儿被中国记者如此夸赞时,这位教授要求记者向孩子道歉,他认为这种漂亮并不是孩子自身努力所得到的,而是依靠父母遗传而来的,孩子还小并不能对此进行明确的分辨,当外界对此表示赞扬时,她会将漂亮视为自己的本领,对于面向平庸或者丑陋的孩子会表示出轻视的态度。因此,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对孩子所付出的努力进行赞扬,而不仅仅是将关注放在其优秀的作品上,还要对孩子付出的努力、认真的态度表示称赞。
  其次,教师应该能够擅长挖掘孩子潜在的优点,而并不是常见的优点上,进而展示其独特的眼光,孩子能够从中得到新的肯定,有利于孩子的综合性发展。
  (2)奖赏有度
  奖惩并用赏识教育的运用需要把握合理的尺度,不可滥用。教育不仅包括了赏识,必要的惩戒也是必须的。周弘老师也说过: “赏识教育不仅可以批评,而且更可以大胆地批评”,世界上有的人能够成功,而有的人会失败,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因素就是是否能够坚持下去。幼儿教育中需要将幼儿品性教育作为重点内容,培养其形成“坚持,再坚持”的理念,这对于幼儿的一生发展都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3)对不良行为进行适当的纠正、提醒
  孩子的身心都属于较为脆弱的时期,成功的经验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而失败经历的不断累积会使得孩子自卑的心理加重,作为教育者应该积极帮助孩子挖掘自身的优点与长处,进行合理的赞扬、鼓励,对孩子的赏识也应该是出自内心的。因此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要保持正确的认识,不可以此来对幼儿进行完全否定。
  四、结束语
  幼儿教学中赏识教育要求是符合这一时期的幼儿身心特征的,同时也是切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因此,赏识教育需要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又要具有其一般特征,因此必须不断探索、改进幼儿教育中赏识教育的实践运用。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解决和研究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學习环境,使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去发现和认识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有了这样的课堂环境,学生往往就能突破习惯思维的束缚,
期刊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手段,它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声音、图象、动画及景象相结合,创设真实、丰富和立体化的英语学习环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有声有色的真实语言场景中学习语言。总体来说,多媒体给小学英语教学带来诸多好处。  一、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图象丰富,给学生美的享受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正处于成长中的孩童也是如此。在语言类学习的课中穿插一
期刊
一、“生活”就是教育的理论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
期刊
我们处于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每天都面临着许多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需要解决,时代要求我们教育要培养创作型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3月3日《人民日报》专题报道:“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
期刊
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富的载体,中小学生学习文言文,既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继承先贤的优秀精神文化、锻炼创造性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如果教会学生掌握了“文言”,就相当于给了学生一把打开文化宝库的“钥匙”。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笔者认为,文言文课堂教学必须走合作学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  一、巧导入,激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
期刊
现在小学生害怕写作文;感觉无话可写,写不具体,就像超短裙,或者假话连篇。而造成这些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我们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的作文教学定位不准,要求过高有很大关系。  让我们来看看新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是怎样阐述的,首先对习作的性质做了明确的定义:一、二年级叫“写话”,三至六年级叫“习作”。提法的改变表明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并且《课程标准》对习作要求、习作数量、习作体裁、习作类
期刊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应用于教学的各个方面。作为一名教师要拥有把多媒体应用于教学的意识,“要愿意用”;学习多媒体应用技术,“要用心学”;借助多媒体的优势,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要学会用”。  一、“要愿意用”:作为一名教师有拥有把多媒体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一)应用多媒体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在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教育教学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期刊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可见,在培育孩子的问题上,幼儿园和家庭同样重要,幼儿园教师与家长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要做好幼儿教育,光靠幼儿园是难以实现的,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实践证明,要达到“家园共育”的目标,幼儿园需要与家长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及畅通的通道。  (一)家园沟通
期刊
【背景启动】  针对如今中学生独生子女居多,留守子女,单亲家庭子女比例较大,未成年人中普遍存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随意乱花钱,不懂节约,不知体贴、孝敬父母,更有甚者顶撞父母、老师,娇横任性,厌学、不知道感恩等现象与行为。我以“一言一行总关情”系列感恩教育活动作为班主任工作切入点,为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搭建了平台。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措施,唤醒孩子们的感恩父母的情怀。  【竞赛激
期刊
创新是现今课程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项重要课题。数学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的基础学科,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很大。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准确把握创新教育的内涵、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正确途径,已经引起了广大数学教师的重视。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略述一些体会和看法。  一、對创新教育的理解及与数学教学的结合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