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课堂应该抓住需要教师反复讲解、学生反复训练的知识来开展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益。使学生能全面、深刻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进而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对知识间的关联更加清楚,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备。
关键词 核心知识 效益 小学知识
在现行的小学知识体系中,每一个知识的作用和价值都是不同的,有的知识需要教师反复讲解、需要学生反复训练直至灵活掌握的;有的知识则只需要教师进行一般性的讲解、只需要学生了解就可以。对于那些需要教师反复讲解、需要学生反复训练并具有自我生长特性的和具有较强迁移能力的知识,且在课程体系和教材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就需要我们下大力气进行研究、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最终提高教学效益。那么这些“具有自我生长特性和较强迁移能力的,且在教材中处于重要地位的知识”就是“核心知识”。
一、提高认识,紧抓核心
在人类的整个知识中,大部分的知识是以网状、链状或蜂窝状序列呈现的,处在这些体系中的前端、或拐点,或基点,具有较强迁移能力的知识就是核心知识。在小学阶段是指小学课程和教材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一些概念、意义、公式、定律、思想等,它分散在不同领域。
以“分数知识”为例,“分数的意义”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第二阶段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是把一些物体作为一个整体,知道分数是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第三阶段是让学生认识单位“1”,认识分数的意义,并能进行分数与小数的改写。由此看出“分数的意义”是学生学习分数的一个重要基点,因此它也成为小学数学的核心知识点。
二、围绕核心开展教学
数学教学如果抓不住数学的核心,没有前后一致、贯穿始终的思想,在学生没有大体了解数学概念、意义和数学思维方法时就进行大量练习,必然会导致数学教学因缺乏必要的根基,活动不得要领,而使数学课堂效益低下,最终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并使学生因徒劳无果而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对核心概念进行正确的解析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
[案例] “分数的意义”是小学数学教材中最重要的一段,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通过“分数的意义”的学习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理解分数中关键概念单位“1”,学生掌握单位“1”对整个分数知识的学习事关重大。在教学时,教师要从熟悉事物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征,使他们更加形象地掌握数学核心知识。
师:“如果老师请你们用不同的东西来表示1/4,你们会有哪些方法?老师现在提供一张正方形的纸、一截线、4个学生的图片、16本书,请你们根据需要来表示出1/4。”“谁来说一说是如何表示的?”生1:“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先对折后,再对折,每一份用分数表示就是1/4。”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生1:“目的是平均分。”师:“还有什么方法?”生2:“将这根线剪成4截,每截是1/4。”生3:“不对,不能这样说,将这根线平均剪成4截,每截是1/4。”师:“还有吗?”生4:“将4个图片中的一个圈起来,它也表示1/4。”生5:“把16书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1/4。”师:“我们一起想想,在用事物1/4这个分数的过程中,有什么异同?”生1:“相同的地方都是平均分。”师:“不同的地方呢?”生2:“分的对象不同。”师:“对,一张纸或一个物体,把它平均分后,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那么像4个图片中一个,16本书中4本等都可以用自然数来表示,为什么也要用分数来表示?”生3:“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师:“你说得非常好,我们身边有没有零散的东西被看成一个整体的?”生4:“操场上的学生。”生5:“花园里的花……”师:“你们所说的这些我们把它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叫单位‘1’。”(板书:单位1)“这个单位‘1’与自然数中的1有什么不同?”生6:“自然数中的1表示一个物体,单位‘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师:“我们如何把这个单位‘1’与自然数中的1区别开来?”生7:“给它加个引号。”
三、紧扣核心,提高效益
数学的核心知识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且能灵活运用的最基本、最关键的知识点。核心一经确立,剖析教材时就要从深度和广度上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挖掘,最终使学生能全面、深刻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进而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对知识间的关联更加清楚,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备。
教学过程是复杂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会甄别、梳理、挖掘,把握住对学生一生有用的“核心知识”,有的放矢,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核心知识 效益 小学知识
在现行的小学知识体系中,每一个知识的作用和价值都是不同的,有的知识需要教师反复讲解、需要学生反复训练直至灵活掌握的;有的知识则只需要教师进行一般性的讲解、只需要学生了解就可以。对于那些需要教师反复讲解、需要学生反复训练并具有自我生长特性的和具有较强迁移能力的知识,且在课程体系和教材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就需要我们下大力气进行研究、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最终提高教学效益。那么这些“具有自我生长特性和较强迁移能力的,且在教材中处于重要地位的知识”就是“核心知识”。
一、提高认识,紧抓核心
在人类的整个知识中,大部分的知识是以网状、链状或蜂窝状序列呈现的,处在这些体系中的前端、或拐点,或基点,具有较强迁移能力的知识就是核心知识。在小学阶段是指小学课程和教材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一些概念、意义、公式、定律、思想等,它分散在不同领域。
以“分数知识”为例,“分数的意义”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第二阶段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是把一些物体作为一个整体,知道分数是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第三阶段是让学生认识单位“1”,认识分数的意义,并能进行分数与小数的改写。由此看出“分数的意义”是学生学习分数的一个重要基点,因此它也成为小学数学的核心知识点。
二、围绕核心开展教学
数学教学如果抓不住数学的核心,没有前后一致、贯穿始终的思想,在学生没有大体了解数学概念、意义和数学思维方法时就进行大量练习,必然会导致数学教学因缺乏必要的根基,活动不得要领,而使数学课堂效益低下,最终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并使学生因徒劳无果而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对核心概念进行正确的解析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
[案例] “分数的意义”是小学数学教材中最重要的一段,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通过“分数的意义”的学习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理解分数中关键概念单位“1”,学生掌握单位“1”对整个分数知识的学习事关重大。在教学时,教师要从熟悉事物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征,使他们更加形象地掌握数学核心知识。
师:“如果老师请你们用不同的东西来表示1/4,你们会有哪些方法?老师现在提供一张正方形的纸、一截线、4个学生的图片、16本书,请你们根据需要来表示出1/4。”“谁来说一说是如何表示的?”生1:“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先对折后,再对折,每一份用分数表示就是1/4。”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生1:“目的是平均分。”师:“还有什么方法?”生2:“将这根线剪成4截,每截是1/4。”生3:“不对,不能这样说,将这根线平均剪成4截,每截是1/4。”师:“还有吗?”生4:“将4个图片中的一个圈起来,它也表示1/4。”生5:“把16书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1/4。”师:“我们一起想想,在用事物1/4这个分数的过程中,有什么异同?”生1:“相同的地方都是平均分。”师:“不同的地方呢?”生2:“分的对象不同。”师:“对,一张纸或一个物体,把它平均分后,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那么像4个图片中一个,16本书中4本等都可以用自然数来表示,为什么也要用分数来表示?”生3:“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师:“你说得非常好,我们身边有没有零散的东西被看成一个整体的?”生4:“操场上的学生。”生5:“花园里的花……”师:“你们所说的这些我们把它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叫单位‘1’。”(板书:单位1)“这个单位‘1’与自然数中的1有什么不同?”生6:“自然数中的1表示一个物体,单位‘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师:“我们如何把这个单位‘1’与自然数中的1区别开来?”生7:“给它加个引号。”
三、紧扣核心,提高效益
数学的核心知识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且能灵活运用的最基本、最关键的知识点。核心一经确立,剖析教材时就要从深度和广度上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挖掘,最终使学生能全面、深刻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进而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对知识间的关联更加清楚,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备。
教学过程是复杂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会甄别、梳理、挖掘,把握住对学生一生有用的“核心知识”,有的放矢,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