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是以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以综合为重要特征。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我们广大教师应思考的课题。本文从学校特色资源的课程化开发谈起,着重探讨了如何开发、资源如何利用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 学校特色资源 开发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5-0187-01
最近读了万老师的《课程的力量》第四章的一节“基于学校特色资源的课程化开发”,使我有醍醐灌顶之感,原来,在我们身边,还有这么多的特色资源可以开发,可以利用,只不过我们没有去挖掘,去整合。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我们早已熟知,但是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我们却是大量地灌输书本知识,在题海战术中巩固我们的知识,间接的知识体系是目前小学教育的主要呈现方式,众所周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课程,重在“实践”,重在走进生活。它是一种学习领域,一种活动领域,它更多的是通过学习共同体的互动完成,而不仅仅是师生的互动。
1.学校特色资源的课程化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与学生自身生活,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紧密联系的课程。学生最终都要走向社会,他们是社会的人,学校周围所有的特色资源都可以成为现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例如,我校紧靠葛仙湖公园,旁边挺立着句容大圣塔,句容市博物馆隔湖相望,所以我们制订一、二、三年级的系列活动“走进葛仙湖公园”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一年级,“走进葛仙湖公园——寻找春天”,认识各种花草树木,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激發热爱大自然的美。捡起一片片树叶,贴一贴我找到的春天。二年级,“走进葛仙湖公园——感受春天”,观察各种花草树木,找一找春天的葛仙湖有什么不一样的美?说一说,我眼中的春天,画一画,我眼中的春天。三年级,“走进葛仙湖公园——体会春天”,在公园的草坪上比赛放风筝,爬一爬雄伟的大圣塔,体会“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奇妙,整个公园的景色尽收眼底,参观句容市博物馆,葛仙观,了解句容的历史文化,葛仙湖的变迁,大圣塔的沧桑。写一写“葛仙湖”的故事,“大圣塔”的传说。
葛仙湖公园,葛仙观,大圣塔,博物馆,这是我们学校周边的现成的资源,为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了资源。
而离我们稍远一点的呢?句容的茅山,是老区,是5A风景名胜区。同时,她既是道教圣地,又是抗日根据地,其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景观、革命历史观融为一体,胜似仙境。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学校主题教育活动必到处。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句容市以北,离句容30公里。宝华山隆昌寺始建于梁天监元年(502年),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律宗第一名山”。茅山、宝华山是我们家门口的资源!我们也可以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梳理,归结为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历史资源。
2.如何开发、利用资源的实践
今年4月,我们学校组织四年级的学生去了茅山,祭奠了茅山英雄纪念碑,参观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组织五六年级的学生去了南京的雨花台,祭扫了雨花台烈士陵园。当然,这是我们学校德育的活动,同时也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非指定领域,也是我们的校外实践活动!如何有效利用资源,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能够形成万伟老师说的“亲近自然,走入社会触摸历史、学会生存”四大领域,我们还要发动全校老师一起动脑,请专家学者为我们指点。万老师提到的孝陵卫中心小学分12个板块的“孝小孩子必做的60件事”全经验课程,很值得我们学习,60件事分散在六个年级,每个年级做10件,60件事并不都要求老师来完成,老师重点指导的就是主题式实践活动。按照“准备——策划——实施——展示——总结”五个环节开展,每学期重点完成一件。去年我在四年级下学期4月份开展的《养蚕小世界,科学大文章》综合实践活动。“五山一水四分田”是江苏句容地形地貌总的特点,森林资源丰富,上个世纪,句容以北曾经家家养蚕。三四十年代,有许多人家以养蚕致富。本世纪以来,随着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养蚕农户减少,孩子对蚕、养蚕以及蚕桑文化日渐疏远。教学四年级的《科学》书上《养蚕》一课时,四年级下册语文书中习作7,要求孩子写体验作文,根据我校的许多老的生活小区就有种植桑树的这一特点,举办了要在小学四年级学生中开展“养蚕小世界,科学大文章”的养蚕综合实践活动。
在养育的一个多月里,学生不仅了解了生命丰富的形态变化,了解了蚕的一生,同时,养蚕的过程还使孩子们体验养蚕的酸甜苦辣,强烈地感受到“养育”对于一个生命成长的意义,通过养蚕活动,学生还在体验养蚕的酸甜苦辣中学会了关爱,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负责……这是任何一门学科成绩得满分所永远达不到的高度!最关键的是,学生们喜欢,他们的参与热情让我们感叹没想到他们竟然有那么多收获;没想到他们的感悟竟然会如此深刻。是啊,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强生命力的课堂。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借助家庭、社会的力量,唤醒孩子求知探索的欲望,承载起孕育智慧的重任,赋予孩子以灵性,使孩子得以“自由生长”。
参考文献
[1]叶蕾.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与途径[J].现代教育科学,2011(2)
[2]朱华.农村综合实践活动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年(5)
综合实践活动课 学校特色资源 开发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5-0187-01
最近读了万老师的《课程的力量》第四章的一节“基于学校特色资源的课程化开发”,使我有醍醐灌顶之感,原来,在我们身边,还有这么多的特色资源可以开发,可以利用,只不过我们没有去挖掘,去整合。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我们早已熟知,但是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我们却是大量地灌输书本知识,在题海战术中巩固我们的知识,间接的知识体系是目前小学教育的主要呈现方式,众所周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课程,重在“实践”,重在走进生活。它是一种学习领域,一种活动领域,它更多的是通过学习共同体的互动完成,而不仅仅是师生的互动。
1.学校特色资源的课程化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与学生自身生活,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紧密联系的课程。学生最终都要走向社会,他们是社会的人,学校周围所有的特色资源都可以成为现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例如,我校紧靠葛仙湖公园,旁边挺立着句容大圣塔,句容市博物馆隔湖相望,所以我们制订一、二、三年级的系列活动“走进葛仙湖公园”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一年级,“走进葛仙湖公园——寻找春天”,认识各种花草树木,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激發热爱大自然的美。捡起一片片树叶,贴一贴我找到的春天。二年级,“走进葛仙湖公园——感受春天”,观察各种花草树木,找一找春天的葛仙湖有什么不一样的美?说一说,我眼中的春天,画一画,我眼中的春天。三年级,“走进葛仙湖公园——体会春天”,在公园的草坪上比赛放风筝,爬一爬雄伟的大圣塔,体会“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奇妙,整个公园的景色尽收眼底,参观句容市博物馆,葛仙观,了解句容的历史文化,葛仙湖的变迁,大圣塔的沧桑。写一写“葛仙湖”的故事,“大圣塔”的传说。
葛仙湖公园,葛仙观,大圣塔,博物馆,这是我们学校周边的现成的资源,为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了资源。
而离我们稍远一点的呢?句容的茅山,是老区,是5A风景名胜区。同时,她既是道教圣地,又是抗日根据地,其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景观、革命历史观融为一体,胜似仙境。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学校主题教育活动必到处。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句容市以北,离句容30公里。宝华山隆昌寺始建于梁天监元年(502年),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律宗第一名山”。茅山、宝华山是我们家门口的资源!我们也可以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梳理,归结为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历史资源。
2.如何开发、利用资源的实践
今年4月,我们学校组织四年级的学生去了茅山,祭奠了茅山英雄纪念碑,参观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组织五六年级的学生去了南京的雨花台,祭扫了雨花台烈士陵园。当然,这是我们学校德育的活动,同时也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非指定领域,也是我们的校外实践活动!如何有效利用资源,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能够形成万伟老师说的“亲近自然,走入社会触摸历史、学会生存”四大领域,我们还要发动全校老师一起动脑,请专家学者为我们指点。万老师提到的孝陵卫中心小学分12个板块的“孝小孩子必做的60件事”全经验课程,很值得我们学习,60件事分散在六个年级,每个年级做10件,60件事并不都要求老师来完成,老师重点指导的就是主题式实践活动。按照“准备——策划——实施——展示——总结”五个环节开展,每学期重点完成一件。去年我在四年级下学期4月份开展的《养蚕小世界,科学大文章》综合实践活动。“五山一水四分田”是江苏句容地形地貌总的特点,森林资源丰富,上个世纪,句容以北曾经家家养蚕。三四十年代,有许多人家以养蚕致富。本世纪以来,随着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养蚕农户减少,孩子对蚕、养蚕以及蚕桑文化日渐疏远。教学四年级的《科学》书上《养蚕》一课时,四年级下册语文书中习作7,要求孩子写体验作文,根据我校的许多老的生活小区就有种植桑树的这一特点,举办了要在小学四年级学生中开展“养蚕小世界,科学大文章”的养蚕综合实践活动。
在养育的一个多月里,学生不仅了解了生命丰富的形态变化,了解了蚕的一生,同时,养蚕的过程还使孩子们体验养蚕的酸甜苦辣,强烈地感受到“养育”对于一个生命成长的意义,通过养蚕活动,学生还在体验养蚕的酸甜苦辣中学会了关爱,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负责……这是任何一门学科成绩得满分所永远达不到的高度!最关键的是,学生们喜欢,他们的参与热情让我们感叹没想到他们竟然有那么多收获;没想到他们的感悟竟然会如此深刻。是啊,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强生命力的课堂。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借助家庭、社会的力量,唤醒孩子求知探索的欲望,承载起孕育智慧的重任,赋予孩子以灵性,使孩子得以“自由生长”。
参考文献
[1]叶蕾.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与途径[J].现代教育科学,2011(2)
[2]朱华.农村综合实践活动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