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耳穴埋豆对妊娠剧吐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2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治疗组61例,对照组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并予维生素B1肌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维生素B1改为内关穴位注射,加用耳穴埋豆。结果:治疗组治愈15例,显效3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9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注射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妊娠剧吐疗效满意,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关键词】妊娠剧吐;穴位注射;耳穴埋豆
妊娠剧吐,祖国医学称为恶阻,是妊娠早期出现的严重恶心呕吐反应,不能进食,以致发生体液失衡及新陈代谢障碍,甚至危及孕妇生命。本病发生率0.35%-0.47%[1]。目前普遍使用的常规补液治疗时间长,病情易反复。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运用穴位注射维生素B1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妊娠剧吐6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妊娠剧吐孕妇122例,年龄23-35岁,中位年龄28歲;孕7-15周,平均孕9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1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 (1)病史:有停经史,恶心呕吐逐渐加重至呕吐频繁,不能进食,严重者出现口干、尿少、皮肤粘膜干燥等脱水症状。(2)妇科检查:子宫大小与孕周相符。(3)实验室检查:尿酮体阳性;B超检查宫内见孕囊、胚芽或原始心搏,排除葡萄胎及异位妊娠。(4)排除有可能引起呕吐的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性病毒性肝炎、胃肠炎、胰腺炎、胆囊炎等)或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膜炎、脑瘤等)。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对症治疗:(1)卧床休息。(2)心理治疗,稳定情绪,解除思想顾虑,增强治疗信心。(3)饮食治疗,流质,适当禁食。(4)药物治疗,根据病情,每天静脉补液1500ml-3000ml,输液中加入氯化钾、维生素C、维生素B6等,并予维生素B1肌注,对合并代谢性酸中毒者,给予碳酸氢钠纠正,营养不良者,静脉补充氨基酸、脂肪乳,3-7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将维生素B1肌注改为内关穴位注射,剂量相同,余对症治疗与对照组相同。穴位注射:取2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维生素B1,垂直刺入左手或右手内关穴位10-15mm,患者诉酸胀感,回抽无血,将药液缓慢注入穴内拔针并按压穴位3分钟。耳穴埋豆:75%酒精棉球消毒耳部,待皮肤干后,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贴敷于双侧胃、脾、肝三个耳穴上,用拇指、食指指腹相对按压王不留行籽1-3分钟,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天按压3次。
1.4疗效判定 治愈:能进普食或半流质,无恶心呕吐,尿酮体阴性,各项检测指标恢复正常。显效:恶心、呕吐次数明显减少,呈偶发,胃纳改善,各项检测指标明显改善,尿酮体阴性。有效:恶心、呕吐次数减少,程度减轻,可进流质,各项检测指标有所改善,尿酮体阴性或下降至(+)。无效:症状无改善,尿酮体持续阳性。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见表1(P<0.05)。
3 讨论
3.1病因:妊娠剧吐的西医病因至今尚不明确,可能与HCG水平升高有关,但临床表现的程度与HCG水平有时候不一定呈正比,临床观察发现精神过度紧张、焦虑及生活环境和经济状况较差的孕妇易发生妊娠剧吐,提示此病可能与精神、社会因素有关[1]。中医对妊娠剧吐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已指出“妇人元本虚嬴,血气不足,肾气又虚,兼当风饮冷太过”,致脾胃虚寒,“心下有痰水”而致病。一般认为,发生本病的主要机理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因受孕之后,经血不泻,阴血下聚以养胎,冲气偏盛,易循气沿阳明胃经上逆犯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生恶心呕吐[5]。
3.2内关穴位注射维生素B1:中医理论认为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且下膈络三焦,通过阴维脉,故又为阴维交会穴[2]。三焦之中脾胃属中焦,通过刺激内关而激发中焦之气,使上逆之胃气平降而达到止呕目的。阴维脉与任脉交会,故刺激内关可到调理冲任,使冲任之气下降的作用。内关穴位注射维生素B1,药物进入穴位后,因占有一定的空间,对周围组织产生压力,从而刺激局部感受器而产生酸、麻、胀等类针感样作用,达到和加强针刺治疗的作用。另一方面穴位注射药物的循经作用,以经络为渠道,通过经络的传导,转输联络,渗透及调节作用,所以治疗效果明显提高[3]。单纯维生素B1注射的作用效果有限,但是内关穴位注射维生素B1不同,起到穴位、针刺、维生素B1药物结合的共同作用,产生更大的疗效。
3.3耳穴埋豆: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上通于耳,耳穴埋豆可通过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调理阴阳,调和脏腑,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取胃、脾穴健脾和胃、降逆止呕,取肝穴抑肝和胃,以增强止呕的疗效,三穴合用共奏养血疏肝、健脾止呕之功[4]。
3.4内关穴位注射维生素B1、耳穴埋豆均有降逆止呕的作用。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无副作用,费用低廉,缩短了住院时间,取得了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9
[2] 贺志光.中医学[M],4版下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83
[3] 范刚启,陆斌.穴位注射疗法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针灸,2001,21(7):437
[4] 姜娟芬.内关指压配合耳穴贴敷治疗妊娠剧吐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诊,2012,21(10):1666
[5] 刘彤鸥,余俊. 耳穴贴敷治疗恶阻的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9):67
【关键词】妊娠剧吐;穴位注射;耳穴埋豆
妊娠剧吐,祖国医学称为恶阻,是妊娠早期出现的严重恶心呕吐反应,不能进食,以致发生体液失衡及新陈代谢障碍,甚至危及孕妇生命。本病发生率0.35%-0.47%[1]。目前普遍使用的常规补液治疗时间长,病情易反复。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运用穴位注射维生素B1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妊娠剧吐6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妊娠剧吐孕妇122例,年龄23-35岁,中位年龄28歲;孕7-15周,平均孕9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1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 (1)病史:有停经史,恶心呕吐逐渐加重至呕吐频繁,不能进食,严重者出现口干、尿少、皮肤粘膜干燥等脱水症状。(2)妇科检查:子宫大小与孕周相符。(3)实验室检查:尿酮体阳性;B超检查宫内见孕囊、胚芽或原始心搏,排除葡萄胎及异位妊娠。(4)排除有可能引起呕吐的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性病毒性肝炎、胃肠炎、胰腺炎、胆囊炎等)或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膜炎、脑瘤等)。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对症治疗:(1)卧床休息。(2)心理治疗,稳定情绪,解除思想顾虑,增强治疗信心。(3)饮食治疗,流质,适当禁食。(4)药物治疗,根据病情,每天静脉补液1500ml-3000ml,输液中加入氯化钾、维生素C、维生素B6等,并予维生素B1肌注,对合并代谢性酸中毒者,给予碳酸氢钠纠正,营养不良者,静脉补充氨基酸、脂肪乳,3-7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将维生素B1肌注改为内关穴位注射,剂量相同,余对症治疗与对照组相同。穴位注射:取2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维生素B1,垂直刺入左手或右手内关穴位10-15mm,患者诉酸胀感,回抽无血,将药液缓慢注入穴内拔针并按压穴位3分钟。耳穴埋豆:75%酒精棉球消毒耳部,待皮肤干后,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贴敷于双侧胃、脾、肝三个耳穴上,用拇指、食指指腹相对按压王不留行籽1-3分钟,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天按压3次。
1.4疗效判定 治愈:能进普食或半流质,无恶心呕吐,尿酮体阴性,各项检测指标恢复正常。显效:恶心、呕吐次数明显减少,呈偶发,胃纳改善,各项检测指标明显改善,尿酮体阴性。有效:恶心、呕吐次数减少,程度减轻,可进流质,各项检测指标有所改善,尿酮体阴性或下降至(+)。无效:症状无改善,尿酮体持续阳性。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见表1(P<0.05)。
3 讨论
3.1病因:妊娠剧吐的西医病因至今尚不明确,可能与HCG水平升高有关,但临床表现的程度与HCG水平有时候不一定呈正比,临床观察发现精神过度紧张、焦虑及生活环境和经济状况较差的孕妇易发生妊娠剧吐,提示此病可能与精神、社会因素有关[1]。中医对妊娠剧吐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已指出“妇人元本虚嬴,血气不足,肾气又虚,兼当风饮冷太过”,致脾胃虚寒,“心下有痰水”而致病。一般认为,发生本病的主要机理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因受孕之后,经血不泻,阴血下聚以养胎,冲气偏盛,易循气沿阳明胃经上逆犯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生恶心呕吐[5]。
3.2内关穴位注射维生素B1:中医理论认为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且下膈络三焦,通过阴维脉,故又为阴维交会穴[2]。三焦之中脾胃属中焦,通过刺激内关而激发中焦之气,使上逆之胃气平降而达到止呕目的。阴维脉与任脉交会,故刺激内关可到调理冲任,使冲任之气下降的作用。内关穴位注射维生素B1,药物进入穴位后,因占有一定的空间,对周围组织产生压力,从而刺激局部感受器而产生酸、麻、胀等类针感样作用,达到和加强针刺治疗的作用。另一方面穴位注射药物的循经作用,以经络为渠道,通过经络的传导,转输联络,渗透及调节作用,所以治疗效果明显提高[3]。单纯维生素B1注射的作用效果有限,但是内关穴位注射维生素B1不同,起到穴位、针刺、维生素B1药物结合的共同作用,产生更大的疗效。
3.3耳穴埋豆: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上通于耳,耳穴埋豆可通过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调理阴阳,调和脏腑,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取胃、脾穴健脾和胃、降逆止呕,取肝穴抑肝和胃,以增强止呕的疗效,三穴合用共奏养血疏肝、健脾止呕之功[4]。
3.4内关穴位注射维生素B1、耳穴埋豆均有降逆止呕的作用。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无副作用,费用低廉,缩短了住院时间,取得了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9
[2] 贺志光.中医学[M],4版下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83
[3] 范刚启,陆斌.穴位注射疗法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针灸,2001,21(7):437
[4] 姜娟芬.内关指压配合耳穴贴敷治疗妊娠剧吐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诊,2012,21(10):1666
[5] 刘彤鸥,余俊. 耳穴贴敷治疗恶阻的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