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8)35-0123-01
【教材分析】
本课试图引导学生由欣赏教材中的两幅作品开始进入学习情景,感受人物画像的艺术特点,在一种交流性的氛围中开展学习活动。鼓励学生探究学习撕纸的表现形式,开展交流和表现活动,提高学生捕捉形象特点并进行大胆表现的能力。既可通过撕纸技法表现老师的特征,也可通过撕纸创作了解不同的表现方式和美的多样性。强调观察和回忆时直觉感受的生动性和具体性,并通过对自己作品的描述和介绍,营造学习的氛围,也可通过互赠作品的形式,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师生间的情谊。总之,学习的方式和表现的目标可以是多种的和生动活泼的,不必拘泥于一定的形式。在表现方法的指導上,适当作一些有关发型和五官的指导,可强调对形象特点的捕捉和描绘,以观察和回忆为主,给予表现以自由性。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观察与交流,使学生了解人物画像的基本特点及其表现方法,并能在观察和回忆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形象特点进行创作。(2)初步了解撕纸艺术的魅力,重视对传统艺术的认识,让学生在多样性的文化艺术中尝试创作。(3)通过造型表现活动,加深对老师的认识,激发热爱老师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进行撕纸人物造型的练习。
教学难点:如何巧妙地撕出人物的特征,并加以大胆夸张和变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老师教授你们知识,培养你们成长,但你是否了解你的老师呢?你最喜欢哪位老师?他(她)长什么样子?
欣赏感悟:教师和学生一起欣赏《艺术大师吴作人先生》和《恩师徐悲鸿》两幅作品,感悟艺术家笔下最喜欢的老师是什么样的?(侧面像和正面像的不同画法,构图方式有头像、半身像、全身像和组像。)引导学生感悟作品传递出来的尊敬师长的浓厚情感,以及从不同角度诠释人物画的不同表现风格。
老师出示人物撕纸作品。教师:与两幅细腻写实的国画作品不同,请同学们说说老师用了怎样的表现方式进行创作?学生回答。(作品中人物造型简朴,线条粗犷,富有装饰美。)
出示课题:我的老师——撕纸。
二、新授
(1)分别展示撕纸和剪纸作品,赏析探究:这样类似的两幅作品,制作方法是不同的,你能判断出来吗?(用剪刀剪和刻刀刻的是剪纸作品,撕纸作品的边缘有毛茬,不光滑。)教师小结:剪纸作品造型以弧线为主,常用“月牙”和“锯齿”的花纹来装饰,技巧上有所变化。撕纸是剪纸的一种形式,用手指替代剪刀,随意撕纸表现出的效果浑然天成,有拙的美。(2)游戏尝试:同学们平时撕过纸吗?请同学们尝试用最快的方法撕出一个圆。(对折撕)要想在撕出的圆里面,再撕出图案可以用什么办法?(继续对折再撕)这样有趣的撕纸技法叫单色撕纸,另一种称为分色,分颜色、分结构撕出再组合。(3)今天我们就尝试用撕纸的表现方式来创作人物——我的老师。(4)出示各种表现老师的摄影作品,讨论回忆:请学生说说自己所喜欢老师的外貌特征(脸型、五官、发型、衣着、体型、爱好)。以一位老师的形象为参照,请5位学生上台,分结构尝试创作。引导学生进行简单概括,并从角度构图,夸张、变形的表现方法上,进行分析示范。(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在让其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紧密联系的。那么,我以学生合作尝试撕出五官的环节,帮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创新的欲望。)(5)视频讲解演示制作步骤:①对折撕出脸型;(撕纸的要点:对用左手拿住纸上要撕的部位,右手用大拇指和食指,沿着要撕的线条,逐步撕下去。撕得速度要慢,用力要小。)②概括基本形表现出发型,要适合脸的大小;③对折完成眼镜、眼睛、鼻子、嘴巴等部分结构;④添加身体动作和道具。(6)赏析同龄人的撕纸作品,思考讨论:这些人物的五官有什么特征?最与众不同的是哪一部分?你会尝试夸张和变形吗?
三、创作表现
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展评
以学生介绍式的自评和谈话式的互评方式为主,适当结合老师的点评。可通过“你觉得撕纸创作好玩吗?喜欢谁的作品?”“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会把作品赠送给这位老师吗?”等集体活动方式,丰富评价的行为方式,提高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教师的点评主要是肯定优点,同时指出构图和拼摆方面的不足,使学生更加明确撕纸人物画像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
五、拓展延伸
赏析不同题材的撕纸作品,了解不同形态的表现方式和美的多样性。
【教材分析】
本课试图引导学生由欣赏教材中的两幅作品开始进入学习情景,感受人物画像的艺术特点,在一种交流性的氛围中开展学习活动。鼓励学生探究学习撕纸的表现形式,开展交流和表现活动,提高学生捕捉形象特点并进行大胆表现的能力。既可通过撕纸技法表现老师的特征,也可通过撕纸创作了解不同的表现方式和美的多样性。强调观察和回忆时直觉感受的生动性和具体性,并通过对自己作品的描述和介绍,营造学习的氛围,也可通过互赠作品的形式,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师生间的情谊。总之,学习的方式和表现的目标可以是多种的和生动活泼的,不必拘泥于一定的形式。在表现方法的指導上,适当作一些有关发型和五官的指导,可强调对形象特点的捕捉和描绘,以观察和回忆为主,给予表现以自由性。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观察与交流,使学生了解人物画像的基本特点及其表现方法,并能在观察和回忆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形象特点进行创作。(2)初步了解撕纸艺术的魅力,重视对传统艺术的认识,让学生在多样性的文化艺术中尝试创作。(3)通过造型表现活动,加深对老师的认识,激发热爱老师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进行撕纸人物造型的练习。
教学难点:如何巧妙地撕出人物的特征,并加以大胆夸张和变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老师教授你们知识,培养你们成长,但你是否了解你的老师呢?你最喜欢哪位老师?他(她)长什么样子?
欣赏感悟:教师和学生一起欣赏《艺术大师吴作人先生》和《恩师徐悲鸿》两幅作品,感悟艺术家笔下最喜欢的老师是什么样的?(侧面像和正面像的不同画法,构图方式有头像、半身像、全身像和组像。)引导学生感悟作品传递出来的尊敬师长的浓厚情感,以及从不同角度诠释人物画的不同表现风格。
老师出示人物撕纸作品。教师:与两幅细腻写实的国画作品不同,请同学们说说老师用了怎样的表现方式进行创作?学生回答。(作品中人物造型简朴,线条粗犷,富有装饰美。)
出示课题:我的老师——撕纸。
二、新授
(1)分别展示撕纸和剪纸作品,赏析探究:这样类似的两幅作品,制作方法是不同的,你能判断出来吗?(用剪刀剪和刻刀刻的是剪纸作品,撕纸作品的边缘有毛茬,不光滑。)教师小结:剪纸作品造型以弧线为主,常用“月牙”和“锯齿”的花纹来装饰,技巧上有所变化。撕纸是剪纸的一种形式,用手指替代剪刀,随意撕纸表现出的效果浑然天成,有拙的美。(2)游戏尝试:同学们平时撕过纸吗?请同学们尝试用最快的方法撕出一个圆。(对折撕)要想在撕出的圆里面,再撕出图案可以用什么办法?(继续对折再撕)这样有趣的撕纸技法叫单色撕纸,另一种称为分色,分颜色、分结构撕出再组合。(3)今天我们就尝试用撕纸的表现方式来创作人物——我的老师。(4)出示各种表现老师的摄影作品,讨论回忆:请学生说说自己所喜欢老师的外貌特征(脸型、五官、发型、衣着、体型、爱好)。以一位老师的形象为参照,请5位学生上台,分结构尝试创作。引导学生进行简单概括,并从角度构图,夸张、变形的表现方法上,进行分析示范。(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在让其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紧密联系的。那么,我以学生合作尝试撕出五官的环节,帮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创新的欲望。)(5)视频讲解演示制作步骤:①对折撕出脸型;(撕纸的要点:对用左手拿住纸上要撕的部位,右手用大拇指和食指,沿着要撕的线条,逐步撕下去。撕得速度要慢,用力要小。)②概括基本形表现出发型,要适合脸的大小;③对折完成眼镜、眼睛、鼻子、嘴巴等部分结构;④添加身体动作和道具。(6)赏析同龄人的撕纸作品,思考讨论:这些人物的五官有什么特征?最与众不同的是哪一部分?你会尝试夸张和变形吗?
三、创作表现
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展评
以学生介绍式的自评和谈话式的互评方式为主,适当结合老师的点评。可通过“你觉得撕纸创作好玩吗?喜欢谁的作品?”“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会把作品赠送给这位老师吗?”等集体活动方式,丰富评价的行为方式,提高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教师的点评主要是肯定优点,同时指出构图和拼摆方面的不足,使学生更加明确撕纸人物画像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
五、拓展延伸
赏析不同题材的撕纸作品,了解不同形态的表现方式和美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