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策略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形结合之间具有一种相互辅佐的密切联系,二者辩证统一,无法分割。数形结合观念作为一种重点的思想方式,在现实学习的时候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认识把握数学思维形式,提升初中阶段学生的数学素养与学习水平,并且还能够给学生们明确终身的学习观念打下扎实的根基。因此,本文根据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属性结合思想的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和论述。
  初中 数学 数形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8)35-0111-01
  伴随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学校的教育设施无论是软硬方面都在逐渐升级,并且教育体系、观念、途径都在逐渐出现转变,特别是在宣导素养教育的现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日渐显著,个性化的量身定做也逐渐变多,而作为初中阶段的数学老师,怎样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把数形结合观念渗透在教学过程当中就显得十分关键了。
  1.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的意义
  (1)提高学生思维灵敏度
  初中数学教学有感的图形教学内容相对繁琐抽象,常常对于学生的理解成为阻碍,如若老师可以适当地运用数形结合观念,就可以把繁琐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简单,继而给学生展现更加直接,简化的教学内容,更有效地辅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图形内容的有效融合。学生还可以进一步对数学题中的条件展开探究,明确题目的要求,继而顺理成章地找到适当的解题路线和着手点。在解题的同时,通过帮助学生思考,寻求解题途径,培育学生的大脑思维水平,提升其对题目的认知与思维的灵敏度,这能够大大的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解题水平。
  (2)科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当中常常存在结构、数量、空间和图形等多个层面的知识内容,促使其不单单抽象难懂,同时知识层面广、公式多,需要记忆的知识内容很多,这就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十分惧怕,也就对数学提不起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自然成绩也就会有所下滑,如若老师可以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当中,科学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展开阶梯式的教学方式,科学提升学习成效,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更具有学习兴趣,感到数学学习更加简单有趣。
  2.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融入
  (1)数形结合思想,让“抽象”变“直观”
  在数学教学当中,为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促使学生觉得数学知识是很关键的,老师常常用现实生活当中的问题展开教学,不过往往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都很难展开理解,因此老师往往把生活问题展开数学化,把生活问题转变成数学问题,再把数学问题转变成运用符号或者其他图形代表的题目,如此一来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便于解题,同时还可以拓展学生们的解题思路。因此老师应该培育学生把真实问题转变成数学问题,再把数学问题抽象成图形或者符号表达的方式,如此一来当我们将真实问题变得数学化,再和形结合在一起,大多数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了。比如,在教学“由平行线截得的比例线段”的有关知识时,有这样一道例题:小红家和小明家相距4.5km。在周六的早上八点小红以每分钟骑250m、小明以每分钟骑200m的速度离两个人分别从家骑自行车相对而行,两个人什么时候能相遇?类似这样凭借直接的线段图将繁琐的数学路线问题变得简单、生动,有助于学生对数学题目含义的认知,可以有利于学生更加直接地构建“小红走的路程+小明走的路程=4.5km”这个数量关系,同时在这个根基之上拓展了学生处理问题的思路。这道题通過扬数之长,取形之优,让数量关系和空间模式能够相得益彰,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清晰、生动,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继而解决数学问题。经过对教材的探索,能够看出数形结合通过“以形助数”或者“以数解形”,把繁琐的问题变得简化,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促使数学知识从粗略变得深刻,从模糊变得清晰,从抽象变得具体,继而让学生深层学习到知识的实质,拓展了学生处理问题的思路。
  (2)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壮大,科技层次也是日新月异,所以我国的教育现代化也在持续发展与推广,教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提升,多媒体的硬件设施等在初中教学当中能够随处可见。能够充分运用图像,短片等资料,制定多元化的学习氛围,便于老师开展教学,更加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 内容。所以,在目前的数学教学当中,老师需要积极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经过短片与图像等素材呈现出数学的多样性,包含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应用,促使数学与生活能够密切关联在一起,让数形结合的观念能够更加深化到实际教学当中。带动学生上课的自主性,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数形结合是老师教学数学过程中最好的教学方式,老师应该把这样的观念贯彻在教学环节过程中,让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充斥着更多的乐趣,继而更有助于初中生素养的全方位提高与身心的健康发展与成长。
  参考文献
  [1]庞敬文,张宇航,王梦雪,樊雅琴,解月光.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5).
  [2]曹一鸣,贺晨.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行为主体类型研究——基于LPS项目课堂录像资料[J].数学教育学报,2009(5).
其他文献
近年来,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集"短小精悍"等特点于一身的"微课程"在中学教学领域蓬勃发展。微课程除了针对性强,便于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等特点外,还能给学习者尤其是初中学生带来多元感官刺激,有效提升学习兴趣。本文以"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的课题为例,进行微课设计,制作成微视频,在一线教学中对其使用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期刊
初中阶段是学生初次接触化学这门学科的阶段,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奠定学生学习基础有很重要的意义。化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它充满趣味性,也需要一定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的操作经验,表现之一就是化学实验的操作。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实验教学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还可以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并且在实验操作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良好的
期刊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目前所有高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高中数学知识的复杂程度影响了数学教学的效率,也制约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效果。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从高中数学的特点出发,注重教学结构的改变,使学生在教学指导下,提高数学素养,提升数学学习能力,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保证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介绍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和高中数学学科的特点,并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希望可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发展,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才培育的需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积极探究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力求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善和革新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思维导图这一概念的提出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师指明了道路。它在优化学生学习效果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初中化学教师,我们应积极探究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策略,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  初中化学 思维导
期刊
分层布置作业不仅践行了“因材施教”的理念,还能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最大限度的发展。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摒弃“一刀切”的作业布置模式,积极采取分层布置作业的方法,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得到最优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就初中数学中如何分层布置作业提出如下几点策略。希望对广大数学教师有效实施分层教学法带来一些启发。  数学 分层 作业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期刊
实验是化学的重要内容,是化学知识产生、形成、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实验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同时,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和实践探究,所以,实验教学作为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以探究式教学作为改革的基本方向和目标,以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价值和作用。本文将从创新设计、设置疑问与重视过程三个方面出发,分析与论述初中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和基本策略。  初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体育课程的设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能素养,激发学生全面参与体育课堂,重视自我综合素养的锻炼。在中学课程体系内,体育课是非常重要的素质类课程,但学生的实际参与积极性却不高。为了纠正当前的体育课教学现状,本文分析了如何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性,提出了几点优化完善的措施。  初中体育 主动参与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科学运用批判思维教学,能够有效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有效开展和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形成,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质疑精神的最佳途径,也是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本文就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技巧等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借力批判性思维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以及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批判思维教学
期刊
目前,我国初中体育教学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所使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长期处于单一的教学模式下,会抑制学生的身心发展,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想要改变这种不良的教学现状,就需要不断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体育老师要改革并创新其原本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摒弃传统固化的教学方式,选用较为适宜的教学方式以及措施来激发出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兴趣,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做铺垫。  初中体育 兴趣教学法 应
期刊
面对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21世纪,青年一代要具备哪些关键能力呢?这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其中,关键能力就包括: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这四项关键能力,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  原有素养 关键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