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事物的场景,使师生设身处“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的地理知识。
地理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教师可联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环境、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入手;也可用幻灯、电脑多媒体等手段进行直观形象演示,把学生思维迅速带入具体的地理场景中;还可以直接挖掘教材本身的内容,如现行地理新教材中的“活动”栏目就已为学生创设了多种情境。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古人云:“学启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启动思维活动的钥匙。爱因斯坦也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地描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抓住时机,设疑导学,就能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和求知欲望。所以问题的设置应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思绪,引发他们的想象,并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教师要善于创设条理明晰、合乎逻辑和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问题情境,在学生与问题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一步步地深入思考和探究,作出科学的推理和正确的判断,最终抓住事物属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节时,为了使学生对宝钢、鞍钢这两大钢铁工业的区位因素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可创设这样一组问题情境:宝钢和鞍钢是我国大型钢铁工业基地,两者在资源条件这个区位因素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在资源缺少的沿海地区布局这样的一个大型钢铁工业基地?上海是一个特大城市,宝钢的布局需要考虑哪些环境要素?从环境、资源、水源角度考虑,上海宝钢为什么布局在城市的北部且濒临长江?从市场和资源这两个区位因素考虑,你认为宝钢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由于这组问题逐个深入、步步提高,体现出与学生认知规律的一致性,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二、创设实践情境,锻炼学生意志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活,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有助于综合认识能力的提高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地理新教材具有明显的生活性和实用性,学习地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和理解知识,而是为了实际应用。因此,实践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新教材中的活动篇、技能篇和研究性课题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搜集和比较有关资料,从中获取地理信息、培养地理能力。
例如:“在商业中心布局研究”一例中,从地理环境(附近交通、居民点、竞争对象)到商业城内部商品结构的调查,都要由学生实地调查完成。在此过程中学生将克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如怎样使用地图、怎样获得所需资料、如何与陌生人沟通等。而这些实践体验的宝贵之处就在于能帮助学生锻炼意志,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享受与他人成功交流的喜悦,由此逐步形成社会化的人格。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在知识上、能力上和思想情感上都会有进步和提高。
三、创设激励情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教师要给学生一个精神依托,不失时机地在各个环节有目的地激励、鼓舞学生,使他们产生内驱力。教师要经常给学生以信任的目光,创造各种表扬的情境,常用鼓励性的语言,经常告诉他“你能行”。在学生参与讨论时,教师要给予期待和鼓励,只要他的发言有一丝闪光点,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针对其不足点,则应诚恳地指点而不是讽刺打击。这样既能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调动他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另外,开放性的答案能使学生人人都有成就感,让学生人人都觉得“我能行”、“我愿意尝试”。这样,学生不仅会感到老师对他的信任与尊重,而且会产生感情的共鸣和目标的认同,主动接受知识。
四、创设民主情境,激励学生思考
创造力能最大程度地得到发挥的首要条件是民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气氛。在森严肃穆的气氛中,在教师的严厉呵责下,学生不可能充分表现出他的个性和灵气;反之,老师态度和蔼、亲切,师生关系平等融洽,学生精神放松,则能有效地调动他们的探讨热情与积极性。
教师不可能通晓一切,求知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人人都如此。因此,在学生面前,教师应采取开放、平等、诚实的态度与学生共同探讨与思考,使课堂充满民主的气氛,这对于轻松学习情绪,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形成激励思考、不怕露短与出错的求实学习态度大有益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乐于参与教学过程,老师的导演才能取得成功。
例如,课本在介绍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时,既提到“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又提到“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赤道平面”,很多学生提出:究竟哪个作为“赤道平面”的概念更加合理?课本是否太累赘?我首先肯定了同学们爱思考的好习惯,也觉得这个问题有道理。作为概念,“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足以解决问题。教师以平视的目光看待学生,帮助他们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让他们觉得我与老师也可“面对面”。在这样的教学环境里,学生消除了胆怯和依赖心理,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己,不怕出错和失败,养成勇于质疑和思考的好习惯。
五、创设操作情境,培养动手能力
要尽可能多地营造一些面向全体学生的操作情境,如查找资料、动手实验、演示、观察现象、电脑上网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学习,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接受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例如,学习“宇宙环境”中的“地球自转”一节,讲解地球自转方向从南、北极上空向下观察有何差异时,全班同学每人一个地球仪,使每位同学都能动手演示,对于“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转”的印象更加深刻,从而得出“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再如利用天文望远镜组织学生观察月相,我们有代表性地选了朔、望、上弦、下弦四相,在观察的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记录。一月后,绝大多数同学均能准确理解“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的涵义。在这种教学情境下,少说多干,在干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六、创设探究情境,培养探究能力
探究的教学环境是发挥学生主体性与能动性的有效保证。解答问题可能仅仅是教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老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象。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勤思多问,培养并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例如,当遇到地理名称时,要求学生应该想到:这属于哪一类地名?是农村、城市呢,还是矿区、地形区?分布在什么位置?范围多大?与周围的地理事物有何联系?与同类的其他地名有何区别?当遇到地理名词时应要求学生思考:该名词是如何定义的?哪个是中心词,哪个是修饰词?其内涵是什么,外延又是什么?能否具体化(举例)?当遇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或者随时间的变化时,要想到:这种时空变化有没有规律?有什么样的规律?为什么?当某一地理现象的表述在前后不同章节出现时,要想一想它们之间的表述有什么不同?当某一地理对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存在时,则要思考它们在纵向上有什么不同?当某一地理对象在同一时段存在于不同地区时,要思考在空间上它们有什么差异呢?
由于地理事象间是互相联系的,因此在教学时应要求学生思考:这事象与那事象有什么样的联系?譬如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各类生产、消费等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等。针对抽象的地理原理和社会、经济、环境的热点问题要想一想:从地理角度该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它有哪些基本观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什么不利影响?如何消除不利影响?……意识决定行为,问题意识是一种积极进取的读书态度,有了问题意识,学生就能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其读书的目的性、指向性也更加明确,就能提出问题。问题意识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造思维,强化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
总之,教无定法,学也无定法。地理新教材为情境教学法提供了良好的舞台,教师应因“材”施“教”、因“时”施“法”,不仅将教材的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增强学生探究地理知识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为以后参与教学活动树立“心理优势”,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同时,地理教师也只有改变观念,加强学习,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更好地落实新大纲、用好新教材。
地理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教师可联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环境、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入手;也可用幻灯、电脑多媒体等手段进行直观形象演示,把学生思维迅速带入具体的地理场景中;还可以直接挖掘教材本身的内容,如现行地理新教材中的“活动”栏目就已为学生创设了多种情境。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古人云:“学启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启动思维活动的钥匙。爱因斯坦也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地描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抓住时机,设疑导学,就能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和求知欲望。所以问题的设置应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思绪,引发他们的想象,并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教师要善于创设条理明晰、合乎逻辑和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问题情境,在学生与问题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一步步地深入思考和探究,作出科学的推理和正确的判断,最终抓住事物属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节时,为了使学生对宝钢、鞍钢这两大钢铁工业的区位因素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可创设这样一组问题情境:宝钢和鞍钢是我国大型钢铁工业基地,两者在资源条件这个区位因素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在资源缺少的沿海地区布局这样的一个大型钢铁工业基地?上海是一个特大城市,宝钢的布局需要考虑哪些环境要素?从环境、资源、水源角度考虑,上海宝钢为什么布局在城市的北部且濒临长江?从市场和资源这两个区位因素考虑,你认为宝钢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由于这组问题逐个深入、步步提高,体现出与学生认知规律的一致性,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二、创设实践情境,锻炼学生意志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活,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有助于综合认识能力的提高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地理新教材具有明显的生活性和实用性,学习地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和理解知识,而是为了实际应用。因此,实践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新教材中的活动篇、技能篇和研究性课题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搜集和比较有关资料,从中获取地理信息、培养地理能力。
例如:“在商业中心布局研究”一例中,从地理环境(附近交通、居民点、竞争对象)到商业城内部商品结构的调查,都要由学生实地调查完成。在此过程中学生将克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如怎样使用地图、怎样获得所需资料、如何与陌生人沟通等。而这些实践体验的宝贵之处就在于能帮助学生锻炼意志,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享受与他人成功交流的喜悦,由此逐步形成社会化的人格。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在知识上、能力上和思想情感上都会有进步和提高。
三、创设激励情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教师要给学生一个精神依托,不失时机地在各个环节有目的地激励、鼓舞学生,使他们产生内驱力。教师要经常给学生以信任的目光,创造各种表扬的情境,常用鼓励性的语言,经常告诉他“你能行”。在学生参与讨论时,教师要给予期待和鼓励,只要他的发言有一丝闪光点,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针对其不足点,则应诚恳地指点而不是讽刺打击。这样既能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调动他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另外,开放性的答案能使学生人人都有成就感,让学生人人都觉得“我能行”、“我愿意尝试”。这样,学生不仅会感到老师对他的信任与尊重,而且会产生感情的共鸣和目标的认同,主动接受知识。
四、创设民主情境,激励学生思考
创造力能最大程度地得到发挥的首要条件是民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气氛。在森严肃穆的气氛中,在教师的严厉呵责下,学生不可能充分表现出他的个性和灵气;反之,老师态度和蔼、亲切,师生关系平等融洽,学生精神放松,则能有效地调动他们的探讨热情与积极性。
教师不可能通晓一切,求知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人人都如此。因此,在学生面前,教师应采取开放、平等、诚实的态度与学生共同探讨与思考,使课堂充满民主的气氛,这对于轻松学习情绪,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形成激励思考、不怕露短与出错的求实学习态度大有益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乐于参与教学过程,老师的导演才能取得成功。
例如,课本在介绍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时,既提到“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又提到“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赤道平面”,很多学生提出:究竟哪个作为“赤道平面”的概念更加合理?课本是否太累赘?我首先肯定了同学们爱思考的好习惯,也觉得这个问题有道理。作为概念,“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足以解决问题。教师以平视的目光看待学生,帮助他们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让他们觉得我与老师也可“面对面”。在这样的教学环境里,学生消除了胆怯和依赖心理,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己,不怕出错和失败,养成勇于质疑和思考的好习惯。
五、创设操作情境,培养动手能力
要尽可能多地营造一些面向全体学生的操作情境,如查找资料、动手实验、演示、观察现象、电脑上网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学习,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接受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例如,学习“宇宙环境”中的“地球自转”一节,讲解地球自转方向从南、北极上空向下观察有何差异时,全班同学每人一个地球仪,使每位同学都能动手演示,对于“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转”的印象更加深刻,从而得出“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再如利用天文望远镜组织学生观察月相,我们有代表性地选了朔、望、上弦、下弦四相,在观察的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记录。一月后,绝大多数同学均能准确理解“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的涵义。在这种教学情境下,少说多干,在干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六、创设探究情境,培养探究能力
探究的教学环境是发挥学生主体性与能动性的有效保证。解答问题可能仅仅是教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老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象。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勤思多问,培养并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例如,当遇到地理名称时,要求学生应该想到:这属于哪一类地名?是农村、城市呢,还是矿区、地形区?分布在什么位置?范围多大?与周围的地理事物有何联系?与同类的其他地名有何区别?当遇到地理名词时应要求学生思考:该名词是如何定义的?哪个是中心词,哪个是修饰词?其内涵是什么,外延又是什么?能否具体化(举例)?当遇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或者随时间的变化时,要想到:这种时空变化有没有规律?有什么样的规律?为什么?当某一地理现象的表述在前后不同章节出现时,要想一想它们之间的表述有什么不同?当某一地理对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存在时,则要思考它们在纵向上有什么不同?当某一地理对象在同一时段存在于不同地区时,要思考在空间上它们有什么差异呢?
由于地理事象间是互相联系的,因此在教学时应要求学生思考:这事象与那事象有什么样的联系?譬如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各类生产、消费等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等。针对抽象的地理原理和社会、经济、环境的热点问题要想一想:从地理角度该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它有哪些基本观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什么不利影响?如何消除不利影响?……意识决定行为,问题意识是一种积极进取的读书态度,有了问题意识,学生就能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其读书的目的性、指向性也更加明确,就能提出问题。问题意识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造思维,强化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
总之,教无定法,学也无定法。地理新教材为情境教学法提供了良好的舞台,教师应因“材”施“教”、因“时”施“法”,不仅将教材的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增强学生探究地理知识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为以后参与教学活动树立“心理优势”,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同时,地理教师也只有改变观念,加强学习,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更好地落实新大纲、用好新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