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多层次培养体系初探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huo197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数据调查与访谈的基础上,对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创业多层次培养体系的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对创业的内外主导因素的看法,并希望由此得出一般性的规律。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环境下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一个合理的方案,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成功。主要从基本情况、自身修养和外部环境三个层面上论述,全面客观、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阐述了大学生创业素养多层次培养体系的具体含义,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详细的具有高度可操作性和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素养;多层次;培养体系
  作者简介:戴清国(1991-),男,江苏阜宁人,淮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本科生;李斌(1990-),男,江苏徐州人,淮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本科生。(江苏 淮安 223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项目批准号:10JDSZ3039)、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2010SJB88005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1-0157-02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部分。在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正在校园兴起,实施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我国正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迎合当前创业教育的大好趋势,传统模式下的创业培养人才的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和适应时代的发展,构建大学生创业素养多层次培养体系已经越来越被社会关注,也是大学生自身、各高校和社会等多方面都需要努力建立的体系。
  二、项目设计
  1.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问卷由三个部分组成,共计21个问题。第一部分调查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性别、专业属性、月生活费等。第二部分是自身修养,主要包括对自主的创业看法和态度等。第三部分是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对于国家政策法规的了解度和对学校的期望等方面。此次调查采用各阶段抽样方法,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达100℅。本次调查对象是江苏省某高校所有在校大学生。本次调查严格按照科学规范的方法进行,调查对象的选择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问卷数据基本上能全面反映该校大学生对创业的看法。
  2.资料处理方法
  本次问卷收集经整理后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频度分析、均值比较,相关性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基本情况
  男生116人,占38.7%;女生184人,占61.3%;在专业属性中,理工科生124人,占41.3%;文科生145人,占48.3%;艺体科31人,占10.3%;生活费在500元以下的有64人,占21.4%;500-800元的占51.8%;801-1100元的有58人,占19.4%;1101-1400元的有17人,占5.7%;1401元以上的有5人,占1.7%。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该高校女生多,文科生多,月消费主要集中在500-800元之间。
  2.个人层面
  调查显示,被调查者在自己内心深处是否曾经考虑过要自主创业,选择“是,一直有这个打算”的占18.3%;“有,但不知道怎么操作” 的占50.7%;而“没有,觉得就业比较稳妥” 的占21%。有近三分之二的人有创业的打算,说明目前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想创业。但通过对“是否考虑过自主创业”与“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态度”的等级相关分析发现,等级相关系数为0.52,显著性水平为0,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正相关性,即有自主创业打算的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认同度就会更高,反之,则更低。
  调查显示,有136人认为创业就是“开办一家企业或者一家公司”,有109人认为“开一家个体商铺”,有55人认为“开发一项前沿的科技项目”,从调查结果显示,认同最常见的创业形式是“开办一家企业或者一家公司”,同时,因为开发前沿的科技项目则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所以认同度很低。
  调查显示,“参加创业计划大赛”的占6.6%;看“创业书籍” 的占16.9%;“先到企业实习,积累经验” 的占64.7%;“求助创业型企业家”的占5.6%。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大学生注重社会实践,认识到是实践是基础,这也需要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提供足够的实践平台。
  调查显示,在创业中选择“与自己专业相结合的领域”的有64人,占21.3%;选择“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有146人,占48.7%;“往大昂进热门方向发展”的有32人,占10.7%;选择“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的有58人,占19.3%。从调查结果来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半的大学生都选择与自己兴趣相关的行业,而与本专业相结合的行业认同度较低。
  调查显示,在大学生创业中,认为“资金不足,没有好的创业方向”和“经验不足,缺乏社会关系”是两个最大的障碍,说明在现在大学生认为有钱和关系是创业能够成功的两大推动力,但同时还需要创业环境的辅助。
  调查显示,在大学生心中,认为创业最需要的是“个人魄力和创业头脑”的占46%,近一半;“适合的社会环境和政策支持” 的占19.7%;“学校或社会提供的各类创业培育和服务”的占7%;“一个优秀的创业团队” 的占27.3%。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都是希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调查显示,当问及“希望通过培训能够提升自己哪方面的能力”时,有20%的选择“提升领导能力”,而“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提升社交能力”的分别有39%和41%。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很少一部分人愿意在以后创业中有当领导的倾向,而更多的选择为他人工作,这是一种传统的工作理念。
  3.政策层面
  调查显示,对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表示“经常关注,很清楚”的占5.3%;“偶尔关注,比较清楚”的占36.7%;“不太愿意主动去了解,知道一点”的占6.3%;“一点也不知道”的占21.7%。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相关政策来解度不高。
  调查显示,认为政府在“大学生科技创业提供基金支持”的占24%;认为应该“宣传鼓励”的占22.4%;认为应该在“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服务机构提供服务”的占30.3%;认为应该提供“政策支持”的占21.7%;认为“政府不应该扶持,不应再出台过多的这类政策,使大量大学生盲目地选择创业而荒废学业的人”的占1.7%。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希望得到政府的基金支持和专业化服务。
  4.学校层面
  调查显示,希望“开设创业相关课程”的人有64人,占21.3%;希望“提供完备的咨询机构”的人有107人,占35.7%;希望“设立学校的创业园”的人有60人,占20%;希望“有相关的老师给予指导”的有69人,占23%。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对目前大学创业设备的满意度低。
  调查显示,通过“外聘创业成功人士作讲座”的占16.3%;认为“拨款开设本校创业基地或服务中心”的占47.3%;认为“开设长期创业教育课程”的占26.3%;认为“不用教育,学校教书为主,创业可有可无”的占10%。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希望学校在举办讲座、开设课程的基础上,更应该拨款开设本校创业基地或服务中心,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校园创业平台。
  调查表示,希望通过“教师授课”获得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占9.4%;希望“亲身实践”的的占41.8%;“参加相关活动或训练”的占48.8%。从调查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已经开始从理论向实践进行转变,更加注重实践,认识到实践是基础。
  四、结论与思考
  从本次调查来看,主要结论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很多大学生希望自己能够创业,并支持创业,认为创业开办一个企业,主要是自己感兴趣的行业;
  (2)大部分认为创业之前要经过一定的培训,通过培训希望提升自身素养,并希望在创业前到企业实践;
  (3)现在大学生创业的最大障碍在于缺乏资金,经验不足以及缺乏社会关系,自身缺少那种个人魄力和创业头脑;
  (4)大学生对社会政策关注度低,希望有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支持、政策支持和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服务机构提供服务等,希望学校拨款开设本校创业基地或服务中心,自己能够参加相关活动或训练或者亲身实践,而不是全部学习理论知识。
  结合以上的调查,笔者有几点思考:
  大学生创业成功有赖于自身层面、政策和学校层面的共同作用,大学生应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在全社会营造支持、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氛围,形成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舆论导向。政府对大学生创业应支持与扶植,这是其创业成功的重要保障。
  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是大学生打开创业成功之门的钥匙。创业教育的开展应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中,不仅通过理论学习,还要开展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接触创业的实践活动,确立其“学以致用、学以创业”的意识,增强其自主创业的信心,为其以后的创业做好必要的准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平.浅谈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J].教育探索,2008,(11).
  [2]蔡克勇.加强创业教育——21世纪的一个重要课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
  [3]蒋义丹.创业教育——高校面临的新任务[J].教育发展研究,2003,(2).
  [4]蒋臻萍.论大学生创业环境[J].湖南社会科学,2003,(2).
  [5]程艳林,周勇炜.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7,(11).
  [6]王弢.从客体引导到主体参与——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培训方法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9,(6).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通过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成长,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个人发展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指导大学生的职业定向、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从而适应经济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还存在着认识模糊、实践缺乏科学性、指导不得力等突出问题。可以从师资、政策、管理等方面入手,通过普及生涯规划理念,加强咨询和测评力度,构建科学的社会实践体系,帮助大学生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双证书”制度在国内和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结合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双证书”制度就“双证书”制度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阐述了高职院校为搭建“双证书”制度平台所取得的成就。并得出以就业为导向落实高职“双证书”制度应当合理设置专业,加快课程改革,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实现高职院校办学宗旨和理念的结论。  关键词:高职;双证书;制度;  作者简介:刘冬梅(1962-),女,辽宁昌图
期刊
摘要:根据“煤矿通风与安全”内容多、范围广、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教学方法、精选教学内容、课堂知识的延伸与拓展、课程设计和改革教学手段等五个方面出发,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问题。  关键词:煤矿通风与安全;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王登科(1980-),男,湖南永州人,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夏玉玲(1
期刊
摘要:针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学术化倾向比较严重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能力导向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详细论述了该体系的构成内容,实践证明这种培养模式是有效果的。  关键词:能力导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作者简介:李彦斌(1967-),男,山西吕梁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宋晓华(1971-),女,黑龙江五常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1
期刊
摘要: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质量。本文围绕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非专业素质,从大学生的理想与信念、身心素质、能力素质和人文素质四个方面进行了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现状的调查,并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要求进行对比研究,提出高校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路径,实现市场与高校培养之间人才供应链的“无缝连接”。  关键词:非专业素质;大学生;就业市场;差异  作者简介:王惠燕(198
期刊
摘要:抽取某校132名二年级本科生完成了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程的R/K判断测验和测量学习取向的学习过程问卷,方差分析表明方法课的知识表征总是有K > R且K > G,学习发生一段时间后,总的正确数减少,这主要是由于G减少;成就型取向高时G减少,表面型取向和深层型取向作用不大。  关键词:学习取向;知识表征;R/K判断;学习时间;方法课  作者简介:朱从书(1969-),女,湖北潜江人,长江大学教育科
期刊
摘要:导师负责制作为我国研究生培养的一项基本制度在实践中的缺陷日益显露。为弥补这些不足,很多高校开始实施导师指导组制度,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至少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应当通过制度完善导师组制度,并给予导师组成员以适当补助,以增加导师组的凝聚力;应当制订全面、详细的规则,固定导师组的指导模式。另外,还需要继续在实践中创新指导方式。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指导组;制度  作者简介
期刊
摘要:本文針对目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生产实习普遍存在的联系实习单位困难、现场实习效果不理想、指导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和实习经费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以仿真实习为主导的专业实习教学模式,并从仿真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角度出发讨论了仿真系统的功能要求和特点。  关键词:仿真实习;热能与动力工程;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杨晨(1963-),男,天津人,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苟小龙(1972-),男,
期刊
摘要: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重庆某高职院校2006-2009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结果表明:问题学生检出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具体项目来看,均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抑郁等方面。根据调查结果从学生生源素质、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社会因素、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现状等方面来分析引发高职新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根据成因分析,提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对策。  关键词:高职新生;心
期刊
摘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执行包括规划执行目标、规划执行过程和规划执行结果三个层面,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执行存在着目标不清、执行不力和结果不彰的问题。大学生自我管理力及校内外支撑系统的不足是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以发展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体,以职业规划服务体系、学校管理机制建设为重点的校内支持系统和以实习基地、实习机制建设为标志的校外支持系统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模式,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执行力提升的有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