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数学教学几乎沦为习题的海洋,师生共同挣扎于题海之中苦不堪言,它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优化和发展。为此,改善现行教学方式,注意创设课堂素质教育环境,优化课堂思维模式,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中数学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赋知识以生命活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通过丰寓的联想,赋所教知识以血与肉,让其活起来,这有利于消除学生畏难、怕学、厌学的心理障碍,增强学习的信心。在讲立体几何“不共线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及推论(直线和直线外一点、相交直线、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时,我首先提问:“相异几点可确定一条直线?”学生答“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继续提问:“相异几点可确定一个平面?”学生不加思索答道:“两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此时我走到门边轻轻将门转动着,同学们一下明白了自己的错误而笑了。我趁势问道:“共线三点能确定一个平面吗?”“不能。”在大家注目之下,我将门拴上,门拉不动了。上述实验让同学们认同了仅三点不共线时,方能确定一个平面亦公理3。接着讲推论就轻松多了。为巩固所学让同学们举例,大家举了“自行车的两轮与脚支架、三角板的三个顶点、挂衣支架的三个脚点……”等不少通俗易懂的实例。知识讲活了,学生兴趣浓,所学理解深刻落到了实处。
二、注重知识的优化导入方式
兴趣在学习中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知识的导入方式上注重创设生动、新颖的情境对直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明显的功效,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引起兴趣、好奇和思考。其常见方法有“趣味引入”、“类比引入”、“问题引入”、“演示实验”等。比如,在解讲“椭圆”一节时,我首先请两名同学上来演示“钉绳法”画圆,将一条长20的细绳两端固定在黑板上图钉O上,另一端套上粉笔拉直在黑板上画出一圆,通过观察画圆全过程,师生共同归纳出:“平面上到两个重合点O的距离之和为定长2a的动点的轨迹是圆。”然后,将长2a的细绳两端固定在黑板两图钉F1、F2上,套上粉笔将绳拉直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扁圆”,同学们一见马上叫道“这是椭圆”。并归纳出“椭圆上任意一点P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为2a”,即|PF1| +|PF2|=2a(a>0)。进一步分析又知仅当2a>|F1F2|时,动点P的轨迹是椭圆,而圆是椭圆在|F1F2|=0时的特例。由于导入方式生动灵活,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习的自辜性大为增强,教学得以顺利发展。
三、善于发现学生所提疑问中创造和探索的火花
无数事实说明,疑是深入学习的动因,有疑才会有思,思而不解,才会有问、有究。有问、有究才可能有所突破,有所收获。为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作好设疑、释疑、解惑工作。一次,在讲解二面角的平面角后,有学生提问道:“若在二面角棱上任取一点O,过O在、内分别作与棱成等角(0°< <90°)的两条射线OA、OB,依等角定理∠AOB也是唯一存在的,为什么不以这样的角来定义二面角的平面角?”该问题提得刁钻,有一定的深度,其他同学也议论纷纷。想一想后我答道:过O在、内作与棱垂直的二直线唯一存在,二垂线在O点处所成角 唯一存在,具有明显的排它性。过O、内作与棱成等角(0°< <90°)的两条射线,二射线在O处所成角′会因的变化而变化,确定谁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呢?因排它性弱,谁也不能服众。另外,当平面平面时,′90°;当与共面时,′=2 180°,这些均与习惯性的知识以及生活常识不相吻合,它不能直观反映空间两个相交平面的位置关系。听后大家纷纷点头称是,问题较好的解决了。
教学中,也可事前对错误的可能性作好充分的估计,不动声色、有计划的“引蛇出洞”,让学生自我尝试失败,可使学生在失败中清醒,收到“纠正现在,防患未然”的良好效果。
四、给学生以发明创造的机会
数学活动是一个能动的变化发展过程,其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即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思维方式,创造出“新”的数学知识。为此,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以发明创造的机会,使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在讲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对“数列是一种定义域为自然数集(或其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n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有序函数值列”这一既有知识进行复习,然后师生共同分析探讨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图象,在此基础上,求得了共识:通项式是n的一次式,图象是直线上的点。此后我有意识反复暗示道“n的一次式,直线上的点,与以前学过的……”同学们若有所思,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一个同学大胆发言道:“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d?n+(a1-d)表以自然数集或其子集为定义域的一次函数,其图形是直线L:y=d?x+(a1-d )上的一些点(一串离散的点(n,a1+(n-1)d)),直线L的纵截距为a1-d,斜率是公差d”。望着老师赞许的眼光,其他同学激动了。“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实质上就是求显示数列各项的点所在的直线方程”。“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公差不就是求直线方程和求斜率吗?”“直线方程中的点斜式、两点式、求斜率的公式是否都能用之于等差数列问题?”一连串的发言把问题的研究推向了高潮。听到老师肯定的回答,看到老师满意的笑容,同学们乐了。让学生亲自参与结论的探索工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也体验到了“创造发明”的愉悦。
学无止境,教无常规。数学教学方式的优化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挖掘。
【参考文献】
[1]喻平编.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赵昌木.教师成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中数学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赋知识以生命活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通过丰寓的联想,赋所教知识以血与肉,让其活起来,这有利于消除学生畏难、怕学、厌学的心理障碍,增强学习的信心。在讲立体几何“不共线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及推论(直线和直线外一点、相交直线、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时,我首先提问:“相异几点可确定一条直线?”学生答“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继续提问:“相异几点可确定一个平面?”学生不加思索答道:“两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此时我走到门边轻轻将门转动着,同学们一下明白了自己的错误而笑了。我趁势问道:“共线三点能确定一个平面吗?”“不能。”在大家注目之下,我将门拴上,门拉不动了。上述实验让同学们认同了仅三点不共线时,方能确定一个平面亦公理3。接着讲推论就轻松多了。为巩固所学让同学们举例,大家举了“自行车的两轮与脚支架、三角板的三个顶点、挂衣支架的三个脚点……”等不少通俗易懂的实例。知识讲活了,学生兴趣浓,所学理解深刻落到了实处。
二、注重知识的优化导入方式
兴趣在学习中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知识的导入方式上注重创设生动、新颖的情境对直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明显的功效,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引起兴趣、好奇和思考。其常见方法有“趣味引入”、“类比引入”、“问题引入”、“演示实验”等。比如,在解讲“椭圆”一节时,我首先请两名同学上来演示“钉绳法”画圆,将一条长20的细绳两端固定在黑板上图钉O上,另一端套上粉笔拉直在黑板上画出一圆,通过观察画圆全过程,师生共同归纳出:“平面上到两个重合点O的距离之和为定长2a的动点的轨迹是圆。”然后,将长2a的细绳两端固定在黑板两图钉F1、F2上,套上粉笔将绳拉直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扁圆”,同学们一见马上叫道“这是椭圆”。并归纳出“椭圆上任意一点P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为2a”,即|PF1| +|PF2|=2a(a>0)。进一步分析又知仅当2a>|F1F2|时,动点P的轨迹是椭圆,而圆是椭圆在|F1F2|=0时的特例。由于导入方式生动灵活,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习的自辜性大为增强,教学得以顺利发展。
三、善于发现学生所提疑问中创造和探索的火花
无数事实说明,疑是深入学习的动因,有疑才会有思,思而不解,才会有问、有究。有问、有究才可能有所突破,有所收获。为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作好设疑、释疑、解惑工作。一次,在讲解二面角的平面角后,有学生提问道:“若在二面角棱上任取一点O,过O在、内分别作与棱成等角(0°< <90°)的两条射线OA、OB,依等角定理∠AOB也是唯一存在的,为什么不以这样的角来定义二面角的平面角?”该问题提得刁钻,有一定的深度,其他同学也议论纷纷。想一想后我答道:过O在、内作与棱垂直的二直线唯一存在,二垂线在O点处所成角 唯一存在,具有明显的排它性。过O、内作与棱成等角(0°< <90°)的两条射线,二射线在O处所成角′会因的变化而变化,确定谁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呢?因排它性弱,谁也不能服众。另外,当平面平面时,′90°;当与共面时,′=2 180°,这些均与习惯性的知识以及生活常识不相吻合,它不能直观反映空间两个相交平面的位置关系。听后大家纷纷点头称是,问题较好的解决了。
教学中,也可事前对错误的可能性作好充分的估计,不动声色、有计划的“引蛇出洞”,让学生自我尝试失败,可使学生在失败中清醒,收到“纠正现在,防患未然”的良好效果。
四、给学生以发明创造的机会
数学活动是一个能动的变化发展过程,其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即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思维方式,创造出“新”的数学知识。为此,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以发明创造的机会,使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在讲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对“数列是一种定义域为自然数集(或其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n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有序函数值列”这一既有知识进行复习,然后师生共同分析探讨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图象,在此基础上,求得了共识:通项式是n的一次式,图象是直线上的点。此后我有意识反复暗示道“n的一次式,直线上的点,与以前学过的……”同学们若有所思,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一个同学大胆发言道:“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d?n+(a1-d)表以自然数集或其子集为定义域的一次函数,其图形是直线L:y=d?x+(a1-d )上的一些点(一串离散的点(n,a1+(n-1)d)),直线L的纵截距为a1-d,斜率是公差d”。望着老师赞许的眼光,其他同学激动了。“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实质上就是求显示数列各项的点所在的直线方程”。“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公差不就是求直线方程和求斜率吗?”“直线方程中的点斜式、两点式、求斜率的公式是否都能用之于等差数列问题?”一连串的发言把问题的研究推向了高潮。听到老师肯定的回答,看到老师满意的笑容,同学们乐了。让学生亲自参与结论的探索工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也体验到了“创造发明”的愉悦。
学无止境,教无常规。数学教学方式的优化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挖掘。
【参考文献】
[1]喻平编.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赵昌木.教师成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