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良知?维护尊严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mm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可见,良知是道德的最低标准,是法律的底线,是行为与理智的捍卫者。正如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所说“良心,你是善与恶的评判者”,因此,我们应该有理由让这“批判者”深入人心,在我们内心根深蒂固。
  学生就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明天。这个明天的状况如何,在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老师,取决于我们的老师对教育事业、对广大学生是否热爱。爱是教师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师,更没有教育。
  人是富有感情的高等动物,人人都有感情,人人都有良知,只要付出、奉献了真情,就不会没有回报。我们的老师如果能够象孔子那样关怀爱护学生,也一定能够赢得了学生们发自内心的敬爱。
  加里宁指出:“为了真正地进行教育,不仅要很好地熟悉自己的业务,而且要有純洁的灵魂。乌申斯基把‘灵魂’这两个字理解为教育者的精神面貌,教育者的道德,或者名之为良心。” 苏霍姆林斯基则说:“压抑自己良心的声音,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如果你养成一种对某件事情毫不在乎的习惯,那你很快就会对任何事情也都满不在乎”。所以,良心无论对社会的健康发展还是对个体的道德生活都有极大的意义。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动力和调节机制所在。教育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范畴。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培养和造就优秀的教师队伍,历来为我们党和政府所重视。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育的整个过程是育人的过程,教师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教书育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全面地贯穿于学生整个受教育过程的始终,而且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从一定意义上说,关心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关心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新教育之梦》的作者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新教育实验主持人、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朱永新,在接受中国孔子基金会《儒风大家》编辑部朱国辉采访时谈到:教育的意义是双重的,一个是对个人的意义,一个是对社会的意义,任何教育都是这两者的统一体。如果教育能够很好的将两者的结合起来,既能促进人的成长,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就是良好的教育。人类之所以重视教育,是希望以教育的方式塑造良好的人性与人格,同时帮助社会和谐发展。他说:“教育是份崇高的工作,能够完成我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010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尊严”二字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民活得有尊严”首次成为政府工作的目标。
  我认为教师应该这样理解尊严:学生有尊严,教师才有尊严;社会有尊严,国家才有尊严。一直以来,我们强调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强调评价的多元性。可单一化的升学、就业途径总使得分数评价独具单一性,其它评价在它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少有实质性。因此,我们的尖子生很有尊严,我们的“后进生”失去了尊严。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尊严,首先要给学生独立的人格,减少依附性;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尊严,首先要教育学生待人接物不亢不卑,有宠辱不惊的气度;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尊严,教师要有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念,无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尊严,要懂得依法执教,要给孩子多样的人生指向,让他们有不同的人生自信。这一些是每一个有良知的教育和管理者,跳开升学、就业等体制的藩篱可以做,也是必须做的。
  我们教师中的许多都喜欢说:人应该有尊严地工作,尤其是教师这个行业。我认为为了有尊严的工作,我们一定要自强,尊严首先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搞好自己的教学,从我们的学生中获得。很难想象,一个教学能力低下又不思进取的教师,是如何来维护自己的教师尊严,尊严更要通过同志们的相互尊重,不分工种,无论尊卑,在和谐的共处中获得。所以说教师要自塑人格魅力,成为学习者和研究者。
  毋庸讳言,目前我们所处的教育环境让人忧心忡忡。“分数至上”、“录取率第一”之声甚嚣尘上,使得教育滑向了令人生畏的黑洞。一部分头脑清醒的知识分子以自己的微弱之音,不无悲壮地对抗强大无比的世俗之声。作为教育受难者的教师,必须认清前行的道路,否则,教师的所作所为不啻为虎作伥,“戕害孩子”的阴影将让教师永无宁日。无论何时何地,教师应该始终坚持自己的育人信念,努力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现代中国人”,而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首先要成为“高素质的现代教师”。
  “高素质的现代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应该是人格崇高的人,应该是思想独立的人,应该是责任重大的人,应该是“精神明亮”的人,应该是大爱无边的人,应该是注重修炼的人,应该是一个有良知有尊严的人。这样的教师,是一个充实的人、幸福的人。
  正如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中所说:在教育是永恒的事业,一代教师的追求,两代教师的追求,全体教师的追求,会在校园里燃烧起理想的火花,并从而使我们的民族燃起理想的火花。
  让我们努力坚守“良知”,维护尊严,呵护教育“本真”!
其他文献
摘 要:《春香传》作为韩国代表性的古典小说,是一部表现时代风貌的优秀小说。对于中国韩语学习者来说,是一部不能不学习韩国古典文学作品。虽然有关《春香传》的学术研究很多,但是以文学教育为视角的研究却并不多见。鉴于此,本文从文化教育功能、培养人性的作用及文学价值的角度试考察《春香传》蕴含的文学教育价值。在文化教育功能的部分,通过了解《春香传》反映出的韩国的风土人情,讨论了达成文学教育目标的价值。在培养人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进步,过去传统的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办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高校的发展。高校不再处于仅供学生居住的地位,在学生思想的形成上也起到了更多的作用。学生公寓管理的育人理念,可以满足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一方面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居住、休息、学习的场所,另一方面也给学生的性格成长、相互交流、感情沟通提供了良好的桥梁,属于课堂以外的思想教育地点。本文先针对学生教育管理提出几点有效措施
期刊
摘 要: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早晨不起、晚上不睡的状况,这不仅违背正常的人体生理机能,导致不良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形成,还不利于学校正常教学与管理秩序的正常运行。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学生缺乏生活目标、自律性差的问题,也是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的负面效应在学校的进一步发酵,还是不良社会风气在学校的投射。这需要我们多管齐下,综合采取多项措施,破除当前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与兴趣选择的教育壁垒,引导学生形成良好
期刊
校园是一个人群密集的场所,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校园安全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学生的安全,确保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校园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  1.交通安全事故  随着私家车的增多,校内交通处在一个堪忧的状态,人与车或车与车之间各种级别的摩擦常有发生。一到上下课或上下班的高峰期,人车来往如
期刊
摘 要: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支柱。良好的学风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加强学风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中职生;学风;厌学;职业能力  一所优秀的学校离不开良好的校风,而好的校风之重点涵盖即是具备好的学习风气。学习风气是指学生在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下,在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良好的学习风气不仅有
期刊
摘 要: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频发,网络逐渐成为高校学生突发事件舆论的重要场所,网络信息传播对高校突发事件的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正确引导高校学生的网络舆论能够有效的预防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遏制突发事件的恶性发展,加速高校对突发事件的有效解决。本文从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的内涵和特点出发,分析了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的的现状,提出了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学生;突发事件
期刊
摘 要:随着年级的不断深入,发现学生的厌学情绪也在增长。为此,我以部分学校为样本进行调查,以期对这一现象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还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认真分析了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并就此“对症下药”提出一些有效消除厌学情绪的具体对策,从而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初三学生;厌学情绪;教育观念  随着年级的不断深入,发现学生的厌学情绪也在增长。尤其是期末考试临进的时候,初三学生出现了
期刊
摘 要:教学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保证。实行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已成为高校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行并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为培养人才服务,是每个高校管理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校院两级教学管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管理权限  教学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中心,教学管理是围绕着教学活动而开展的一系列计划、组织、监督、服务等工作,目的是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和
期刊
摘 要: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和主要原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一个基本目标。本文以依法治国为导向,以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为前提,说明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含义,并分析了现在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机制提出了相关建议。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要以培养机制设置为着力点,为法律意识的培养提供外在保障和内在依托。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  一
期刊
摘 要:本导制作为对提高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的一种有益补充形式,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有一定的价值,但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本文从我国当前导师在本导师制实施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进而针对这些挑战积极探寻对策。  关键词:本导制;挑战;对策  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础和主体,在本科教育中实行导生制(以下简称本导制)是当前大学生管理体制、育人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也是实现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保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