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机制,更符合小学生的特点,符合数学学习的规律,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游戏化教学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又满足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实践与探索,让游戏教学机制引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更精彩、更有魅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游戏化;教学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将游戏引入数学教学,符合“快乐教育”的理念,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心理特点,更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化教学由此应运而生,它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能满足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对此,马丁·加德纳曾有过这样的论述:“唤醒学生最好的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數学游戏、智力题、魔术、笑话、悖论、打油诗或那些呆板的教师认为无意义而避开的其他东西。”在数学教学中设计游戏活动,能让数学课堂充满魅力。
一、游戏揭题,兴趣无穷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讲究技巧,富有艺术性的新课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或某种特定的情绪,使之迅速进入“角色”。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为体现“课堂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的新课程理念,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做各种新颖、有趣的游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积极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
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最后一个内容“数学广角——可能性”时,教师设计了故事表演的游戏引入新课,教师事先找了三个学生分别扮演狮子、兔子、狐狸。狮子是森林的国王,兔子和狐狸都是他的臣子,狐狸一直嫉妒兔子比自己聪明。一天,兔子犯了错要受处罚,国王让上天来决定兔子的生死,要兔子当众抽“生死”卡,抽到生卡就能活下来,抽到死卡就会被处死。狐狸趁机偷偷换了生卡,也就是放在兔子面前的两张卡都是死卡,不管怎样抽都是死。聪明的兔子知道了狐狸的阴谋,想了一个办法,这时教师停住问:“聪明的孩子,你们猜兔子想到什么办法了?”顿时学生都代入游戏角色沉思起来。一会儿,学生兴高采烈地争着举手说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突然,一个学生说:“随便抽一张撕碎……”话还没说完,其他学生恍然大悟,接着那个学生继续说:“翻开剩下的那张卡,如果是生卡,那么刚才撕的就是死卡,如果剩下的是死卡,那么撕的就是生卡。”听完学生都不约而同地点头,掌声四起。这时教师说:“刚才你们想出来的办法所用的原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可能性’。”一个好的游戏导入设计,常常集新、奇、趣、乐、智于一体且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它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因准备学习新知识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学生可以在愉快轻松、诙谐幽默的游戏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新的知识。
二、游戏运用,突破重难点
游戏本身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是小学生的最爱,符合小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确实可以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但是引入游戏的目的是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身心的愉悦与放松,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游戏本身除了具有趣味性,还要与具体教学重难点内容密切相结合。
(一)新知识融入游戏中,降低学习难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游戏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开展趣味性和智力性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进行思考,继而提升其综合能力,降低学习难度。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设计了“5秒钟抱一抱,牵一牵”的游戏,让一些学生站在中间,明确一个男生代表5角,一个女生代表2角。教师报出1元2角,这时学生立马抱成一团,出现了两种抱法:一种是2个男生加1个女生(5角+5角+2角=1元2角),另一种是6个女生抱在一起(2角+2角+2角+2角+2角+2角=1元2角)。接着变换男生和女生代表的币值继续游戏。这样学生在极具趣味性的游戏中就轻松掌握了人民币的简单加法。用同样的游戏“牵一牵”学生也极快且很好地掌握了人民币的简单减法。
(二)新知识融入游戏中,帮助理解难点
新知识融入游戏中要体现寓教于乐的特点,要求游戏活动必须围绕教材内容进行设计。在实际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充分准备、耐心引导、及时评价,帮助学生理解难点,注重游戏过程中师生的角色关系。教学目标合理地融入游戏中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有助于培养同学情和师生情。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左右”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左右的相对性”这一教学难点,老师设计了“抢苹果”的游戏。老师在自己的左右脸、耳、手、腿上都贴满了不同的红苹果贴纸,与学生面对面。这时,一双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都盯着老师,想抢走老师身上的苹果贴纸,A同学被请上来抢走老师左手上一个苹果,刚开始可能会有个别学生用自己的左右去判断,从而导致抢红苹果贴纸失败,慢慢就能明白当面对面时,左右是跟自己相反的。接着B同学、C同学、D同学,甚至更多同学,很快就抢到了老师身上的红苹果贴纸。就这样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体验到了“左右”的相对性。
三、在知识再现游戏中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将游戏融入抽象的数学知识中,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在欢快的游戏氛围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丰富内涵和个性品格,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功的游戏都非常简单,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和规则,只需要稍稍增加一点趣味的元素,或者一丝神秘感,或者来一点点惊喜,就能把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成有趣的游戏。
如在教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位置”里“数对”一课的知识,在学生掌握知识后,教师设计了一个看数对换座位的游戏,即给每名学生一个纸信封,里面装着用数对表示的新座位,让学生想一想自己的新位置在哪里。学生立马行动起来,拿好东西换起了座位。同时还让那些对座位不满意的学生,把自己想换的座位以数对写在纸上交给教师进行调整。知识再现游戏中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会学到会用。
数学游戏既是数学问题又是游戏,同时具备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等特征。学生从数学游戏中不仅学到了数学内容,而且还体验到了一些数学的思维方式,并把所学的数学与生活实际互相联系。教师作为教育者,一定要认识到游戏教学的重要性,在新课教学中恰当利用游戏导入新课,巩固复习所学的内容,并把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尽量通过游戏的方式与生活实际互相联系,布置一些游戏实践活动,愉悦学生的身心,提高学生进一步探索新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薛芳.创设游戏情境,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4).
[3]燕艳萍.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开展数学活动课[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2(06).
[4]刘淑奎.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游戏、故事教学[J].学周刊,2011(24).
[5]陈筱娟.数学课堂中的魔术师——数学游戏教学法浅析[J].小学时代(教师),2011(07).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游戏化;教学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将游戏引入数学教学,符合“快乐教育”的理念,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心理特点,更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化教学由此应运而生,它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能满足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对此,马丁·加德纳曾有过这样的论述:“唤醒学生最好的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數学游戏、智力题、魔术、笑话、悖论、打油诗或那些呆板的教师认为无意义而避开的其他东西。”在数学教学中设计游戏活动,能让数学课堂充满魅力。
一、游戏揭题,兴趣无穷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讲究技巧,富有艺术性的新课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或某种特定的情绪,使之迅速进入“角色”。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为体现“课堂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的新课程理念,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做各种新颖、有趣的游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积极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
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最后一个内容“数学广角——可能性”时,教师设计了故事表演的游戏引入新课,教师事先找了三个学生分别扮演狮子、兔子、狐狸。狮子是森林的国王,兔子和狐狸都是他的臣子,狐狸一直嫉妒兔子比自己聪明。一天,兔子犯了错要受处罚,国王让上天来决定兔子的生死,要兔子当众抽“生死”卡,抽到生卡就能活下来,抽到死卡就会被处死。狐狸趁机偷偷换了生卡,也就是放在兔子面前的两张卡都是死卡,不管怎样抽都是死。聪明的兔子知道了狐狸的阴谋,想了一个办法,这时教师停住问:“聪明的孩子,你们猜兔子想到什么办法了?”顿时学生都代入游戏角色沉思起来。一会儿,学生兴高采烈地争着举手说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突然,一个学生说:“随便抽一张撕碎……”话还没说完,其他学生恍然大悟,接着那个学生继续说:“翻开剩下的那张卡,如果是生卡,那么刚才撕的就是死卡,如果剩下的是死卡,那么撕的就是生卡。”听完学生都不约而同地点头,掌声四起。这时教师说:“刚才你们想出来的办法所用的原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可能性’。”一个好的游戏导入设计,常常集新、奇、趣、乐、智于一体且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它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因准备学习新知识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学生可以在愉快轻松、诙谐幽默的游戏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新的知识。
二、游戏运用,突破重难点
游戏本身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是小学生的最爱,符合小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确实可以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但是引入游戏的目的是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身心的愉悦与放松,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游戏本身除了具有趣味性,还要与具体教学重难点内容密切相结合。
(一)新知识融入游戏中,降低学习难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游戏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开展趣味性和智力性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进行思考,继而提升其综合能力,降低学习难度。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设计了“5秒钟抱一抱,牵一牵”的游戏,让一些学生站在中间,明确一个男生代表5角,一个女生代表2角。教师报出1元2角,这时学生立马抱成一团,出现了两种抱法:一种是2个男生加1个女生(5角+5角+2角=1元2角),另一种是6个女生抱在一起(2角+2角+2角+2角+2角+2角=1元2角)。接着变换男生和女生代表的币值继续游戏。这样学生在极具趣味性的游戏中就轻松掌握了人民币的简单加法。用同样的游戏“牵一牵”学生也极快且很好地掌握了人民币的简单减法。
(二)新知识融入游戏中,帮助理解难点
新知识融入游戏中要体现寓教于乐的特点,要求游戏活动必须围绕教材内容进行设计。在实际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充分准备、耐心引导、及时评价,帮助学生理解难点,注重游戏过程中师生的角色关系。教学目标合理地融入游戏中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有助于培养同学情和师生情。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左右”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左右的相对性”这一教学难点,老师设计了“抢苹果”的游戏。老师在自己的左右脸、耳、手、腿上都贴满了不同的红苹果贴纸,与学生面对面。这时,一双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都盯着老师,想抢走老师身上的苹果贴纸,A同学被请上来抢走老师左手上一个苹果,刚开始可能会有个别学生用自己的左右去判断,从而导致抢红苹果贴纸失败,慢慢就能明白当面对面时,左右是跟自己相反的。接着B同学、C同学、D同学,甚至更多同学,很快就抢到了老师身上的红苹果贴纸。就这样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体验到了“左右”的相对性。
三、在知识再现游戏中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将游戏融入抽象的数学知识中,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在欢快的游戏氛围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丰富内涵和个性品格,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功的游戏都非常简单,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和规则,只需要稍稍增加一点趣味的元素,或者一丝神秘感,或者来一点点惊喜,就能把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成有趣的游戏。
如在教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位置”里“数对”一课的知识,在学生掌握知识后,教师设计了一个看数对换座位的游戏,即给每名学生一个纸信封,里面装着用数对表示的新座位,让学生想一想自己的新位置在哪里。学生立马行动起来,拿好东西换起了座位。同时还让那些对座位不满意的学生,把自己想换的座位以数对写在纸上交给教师进行调整。知识再现游戏中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会学到会用。
数学游戏既是数学问题又是游戏,同时具备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等特征。学生从数学游戏中不仅学到了数学内容,而且还体验到了一些数学的思维方式,并把所学的数学与生活实际互相联系。教师作为教育者,一定要认识到游戏教学的重要性,在新课教学中恰当利用游戏导入新课,巩固复习所学的内容,并把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尽量通过游戏的方式与生活实际互相联系,布置一些游戏实践活动,愉悦学生的身心,提高学生进一步探索新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薛芳.创设游戏情境,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4).
[3]燕艳萍.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开展数学活动课[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2(06).
[4]刘淑奎.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游戏、故事教学[J].学周刊,2011(24).
[5]陈筱娟.数学课堂中的魔术师——数学游戏教学法浅析[J].小学时代(教师),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