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大学生对于诚信的观念有着高度的认知水平。笔者针对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找到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方法,使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律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渠道达到自己的目的,呼唤大学生的诚信,在全社会建立诚信制度。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
Primary discussion on the educ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good faith
Wang Ying
【Abstract】Hodiernal college students has a high cognition level to the idea of good faith. Aimed a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good faith”, the writer has analyzed the reason why college students have lacked and lost good faith, the purpose of which is to find the method of good faith educ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to make each person can shout to college students’ good faith on the base of self-discipline through the system channel to achieve that and establish the good faith system in the whole society.
【Keywords】College studentGood faith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随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诚信”也不断赋予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内涵。当代大学生对于诚信的观念有着高度的认知水平,对于社会诚信度评价较低,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出现背离的现象,反映出对于诚信的认知与诚信观念的信奉有较大的差异。因此,针对大学生的诚信现状、成因,加强对其教育是一个紧迫的、重要的课题。
1.大学生的“诚信”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民诚信教育被提到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更是一个紧迫的重要的任务。这次只对学校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工作方式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座谈会相结合。调查大致分为三部分:①关于考试作弊的问题。②关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诚信问题。③关于人际交往中的诚信问题。调查结果如下:
1.1关于考试作弊问题:①你在各种考试中有没有作弊:经常作弊6%;偶尔作弊47%;心动但未行动的28%;没想过的占19%。②关于作弊的原因,考差了没有面子占18%;题目不会做时心慌占18%;为了考试及格占47%;为了得到更高的成绩占17%。③据了解,在一些学校替考“枪手”已成为一些学生的兼职,对于学校里出现的“枪手”你认为:有需要就有供给,这很自然,符合市场规律占10%;很正常,可以接受占27%;这涉及到一个人的道德问题,应该大力禁止40%;无所谓,反正我不当“枪手”,也不会请“枪手”占23%。
1.2关于日常生活中的诚信问题:①在学校你请假时,确实有事的占75%,不想上课,找理由请假的占25%。②当一个人说他有紧急情况向你借手机时,同意借,但有防备的占75%;坚决不借的占25%。③在图书馆借书我们发现一些同学延期不还或借书不还,还有一些同学在所借的书上批注、涂改、撕毁,对于这种现象,你认为这完全由于图书管理制度不严格造成的占10%;认为这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占有知识的一种体现,可以理解占27%;我向来都是按期归还,爱护书籍,其他人就不管了占16%;只为自己方便,而不考虑别人,不自觉遵守图书馆的规章,不可取的占47%。④当你拾到别人的东西时,你的态度:想方设法去找失主占43%;交警察27%;拾来的不拿白不拿30%。
1.3关于人际交往中的诚信问题:①在网上你会不会填写自己真实的个人资料,不会占44%;会占13%;有时会的占43%。②如果你的同学做了使你遭受损失的事,你会选择:自己不与他往来的占60%;叫大家不与他往来的占14%;以牙还牙的占26%。③当别人的不诚信使你陷入不利时,你的选择是:揭露真相占46%;向有关部门反映但不抱希望31%;也采取相同的行为占23%。④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互相利用”这一观点:同意占16%;不同意60%;难以判断24%。
以上的调查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对诚信的观念有着较高的认知水平,对于社会诚信度评价较低,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出现背离的现象,反映出对于诚信的认知与诚信观念的信奉有着较大的差异。学生的诚信行为选择有着较大“现实性”的特点,尚没有建立被普遍接受的诚信原则。因此,在诚信行为与维护诚信的选择上,学生都是以自我作为判断的依据。学生拥有的诚信的社会资源不足,这直接影响学生的诚信行为的选择。因此,整体看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不容乐观。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不能不引起社会特别是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2.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大学生诚信缺失,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大学生所处的环境,不难看出,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家庭、学校、社会。
2.1从家庭方面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其家庭成员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其思想意识,直接影响其对诚信的态度。现在,一些家长,不顾孩子身心的健康,当着孩子的面,讲一些不诚信的话,做一些有违诚信的事,让孩子过早的接触社会阴暗面,孩子耳濡目染,使其逐渐形成不正确的观念。另一方面,由于现行的高考制度和社会对学历的高消费以及父母对子女“成龙成凤”的期望,“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作祟,家长们大都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再一方面,许多父母对于目前国家进行的素质教育在理解和认识上存在严重的片面性,以为素质教育就是让孩子在课余时间学画画、唱歌、练琴,而对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良好道德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这是目前大学生诚信等道德品质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
2.2从学校看。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是直接而有力的。诚信教育的实施方式和力度对学生的诚信观的形成至关重要。许多人对我们的学校德育不无幽默地说:我们的德育是倒金字塔,幼儿园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小学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中学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大学进行文明礼貌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这说明一直以来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都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而导致大学生存在诚信等道德问题先天不足。有的学校存在简单化、片面化、表面化的现象,没有办法转化为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学校对“诚信”等基础性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传统道德规范的教育重视程度不足。也有的教师没有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同时有些教师自身也存在着诚信问题,要求学生一套,自己做又一套,这种双重人格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为人师表,这些都导致我们的学生诚信缺失或教育不力的原因。
2.3从社会看。虽然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反腐败根治社会丑恶现象,国家制定了《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目的是建立公正、廉明的政府,树立政府的诚信形象,取信于民,以及在全社会建立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但是地方政府在具体行政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行为,一些地方的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无不与地方政府以及具体的执法部门的护假与打假不力有关系。因此,不诚信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不诚信的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当谎言和虚伪比诚信更适合某种环境并具有更大的生存和竞争优势时,就必然导致更多的人在更大的范围内不守诚信。整个社会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忽视,以及我国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信用体系不够健全。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些无不对大学生的诚信等道德教育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
3.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方法。
3.1着力构建诚信社会。市场经济作用于社会道德,既有现今社会道德进步的积极因素,又产生阻碍道德进步的消极因素,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受到社会影响,学生们所能感受到的社会道德氛围,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此,必须加强全社会的诚信教育,建立起一套完整、可行的监督和制约机制,着力构筑一个诚信的环境。诚信的社会只有真正到了管理上落实、法制上健全的时候,诚信才不是一句空话,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也才能更有成效,而大学生更应该从社会责任感的高度为打造诚信社会出力。
3.2教育管理要讲诚信。教育的诚信形象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学校更要树立以诚信为本的理念,杜绝种种失信行为的发生,以学校的诚信、教师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把诚信落实到全体教育者的教育行为上,发挥教育者自身的表率作用,对学校和教师的失信行为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从制度上保证大家都来讲诚信。
3.3加强大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学生教育和管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必须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的基础上,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学历层次高,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善于做学生工作的同志担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有效地推动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3.4利用课上主渠道,增加和渗透诚信教育的内容,树立较高的诚信意识,让学生懂得,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经济社会的道德底线,在法治社会里,诚信既是道德问题,又是法律问题,法律是一种最低的道德准则。
总之,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是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诚信问题的反映。根本的解决办法还在于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诚信的氛围,用一套信用机制来约束缺乏诚信的行为,使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律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渠道达到自己的目的。呼唤大学生诚信,在全社会建立诚信制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张俊.《诚信教育在国外》.《中国教育报》.2003.10.19.第四版
2 林文献.浅谈高校新时期的诚信教育[J].福州大学商教研究.2002(2)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04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
Primary discussion on the educ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good faith
Wang Ying
【Abstract】Hodiernal college students has a high cognition level to the idea of good faith. Aimed a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good faith”, the writer has analyzed the reason why college students have lacked and lost good faith, the purpose of which is to find the method of good faith educ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to make each person can shout to college students’ good faith on the base of self-discipline through the system channel to achieve that and establish the good faith system in the whole society.
【Keywords】College studentGood faith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随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诚信”也不断赋予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内涵。当代大学生对于诚信的观念有着高度的认知水平,对于社会诚信度评价较低,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出现背离的现象,反映出对于诚信的认知与诚信观念的信奉有较大的差异。因此,针对大学生的诚信现状、成因,加强对其教育是一个紧迫的、重要的课题。
1.大学生的“诚信”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民诚信教育被提到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更是一个紧迫的重要的任务。这次只对学校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工作方式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座谈会相结合。调查大致分为三部分:①关于考试作弊的问题。②关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诚信问题。③关于人际交往中的诚信问题。调查结果如下:
1.1关于考试作弊问题:①你在各种考试中有没有作弊:经常作弊6%;偶尔作弊47%;心动但未行动的28%;没想过的占19%。②关于作弊的原因,考差了没有面子占18%;题目不会做时心慌占18%;为了考试及格占47%;为了得到更高的成绩占17%。③据了解,在一些学校替考“枪手”已成为一些学生的兼职,对于学校里出现的“枪手”你认为:有需要就有供给,这很自然,符合市场规律占10%;很正常,可以接受占27%;这涉及到一个人的道德问题,应该大力禁止40%;无所谓,反正我不当“枪手”,也不会请“枪手”占23%。
1.2关于日常生活中的诚信问题:①在学校你请假时,确实有事的占75%,不想上课,找理由请假的占25%。②当一个人说他有紧急情况向你借手机时,同意借,但有防备的占75%;坚决不借的占25%。③在图书馆借书我们发现一些同学延期不还或借书不还,还有一些同学在所借的书上批注、涂改、撕毁,对于这种现象,你认为这完全由于图书管理制度不严格造成的占10%;认为这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占有知识的一种体现,可以理解占27%;我向来都是按期归还,爱护书籍,其他人就不管了占16%;只为自己方便,而不考虑别人,不自觉遵守图书馆的规章,不可取的占47%。④当你拾到别人的东西时,你的态度:想方设法去找失主占43%;交警察27%;拾来的不拿白不拿30%。
1.3关于人际交往中的诚信问题:①在网上你会不会填写自己真实的个人资料,不会占44%;会占13%;有时会的占43%。②如果你的同学做了使你遭受损失的事,你会选择:自己不与他往来的占60%;叫大家不与他往来的占14%;以牙还牙的占26%。③当别人的不诚信使你陷入不利时,你的选择是:揭露真相占46%;向有关部门反映但不抱希望31%;也采取相同的行为占23%。④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互相利用”这一观点:同意占16%;不同意60%;难以判断24%。
以上的调查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对诚信的观念有着较高的认知水平,对于社会诚信度评价较低,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出现背离的现象,反映出对于诚信的认知与诚信观念的信奉有着较大的差异。学生的诚信行为选择有着较大“现实性”的特点,尚没有建立被普遍接受的诚信原则。因此,在诚信行为与维护诚信的选择上,学生都是以自我作为判断的依据。学生拥有的诚信的社会资源不足,这直接影响学生的诚信行为的选择。因此,整体看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不容乐观。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不能不引起社会特别是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2.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大学生诚信缺失,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大学生所处的环境,不难看出,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家庭、学校、社会。
2.1从家庭方面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其家庭成员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其思想意识,直接影响其对诚信的态度。现在,一些家长,不顾孩子身心的健康,当着孩子的面,讲一些不诚信的话,做一些有违诚信的事,让孩子过早的接触社会阴暗面,孩子耳濡目染,使其逐渐形成不正确的观念。另一方面,由于现行的高考制度和社会对学历的高消费以及父母对子女“成龙成凤”的期望,“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作祟,家长们大都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再一方面,许多父母对于目前国家进行的素质教育在理解和认识上存在严重的片面性,以为素质教育就是让孩子在课余时间学画画、唱歌、练琴,而对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良好道德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这是目前大学生诚信等道德品质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
2.2从学校看。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是直接而有力的。诚信教育的实施方式和力度对学生的诚信观的形成至关重要。许多人对我们的学校德育不无幽默地说:我们的德育是倒金字塔,幼儿园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小学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中学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大学进行文明礼貌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这说明一直以来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都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而导致大学生存在诚信等道德问题先天不足。有的学校存在简单化、片面化、表面化的现象,没有办法转化为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学校对“诚信”等基础性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传统道德规范的教育重视程度不足。也有的教师没有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同时有些教师自身也存在着诚信问题,要求学生一套,自己做又一套,这种双重人格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为人师表,这些都导致我们的学生诚信缺失或教育不力的原因。
2.3从社会看。虽然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反腐败根治社会丑恶现象,国家制定了《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目的是建立公正、廉明的政府,树立政府的诚信形象,取信于民,以及在全社会建立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但是地方政府在具体行政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行为,一些地方的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无不与地方政府以及具体的执法部门的护假与打假不力有关系。因此,不诚信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不诚信的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当谎言和虚伪比诚信更适合某种环境并具有更大的生存和竞争优势时,就必然导致更多的人在更大的范围内不守诚信。整个社会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忽视,以及我国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信用体系不够健全。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些无不对大学生的诚信等道德教育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
3.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方法。
3.1着力构建诚信社会。市场经济作用于社会道德,既有现今社会道德进步的积极因素,又产生阻碍道德进步的消极因素,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受到社会影响,学生们所能感受到的社会道德氛围,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此,必须加强全社会的诚信教育,建立起一套完整、可行的监督和制约机制,着力构筑一个诚信的环境。诚信的社会只有真正到了管理上落实、法制上健全的时候,诚信才不是一句空话,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也才能更有成效,而大学生更应该从社会责任感的高度为打造诚信社会出力。
3.2教育管理要讲诚信。教育的诚信形象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学校更要树立以诚信为本的理念,杜绝种种失信行为的发生,以学校的诚信、教师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把诚信落实到全体教育者的教育行为上,发挥教育者自身的表率作用,对学校和教师的失信行为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从制度上保证大家都来讲诚信。
3.3加强大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学生教育和管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必须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的基础上,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学历层次高,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善于做学生工作的同志担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有效地推动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3.4利用课上主渠道,增加和渗透诚信教育的内容,树立较高的诚信意识,让学生懂得,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经济社会的道德底线,在法治社会里,诚信既是道德问题,又是法律问题,法律是一种最低的道德准则。
总之,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是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诚信问题的反映。根本的解决办法还在于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诚信的氛围,用一套信用机制来约束缺乏诚信的行为,使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律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渠道达到自己的目的。呼唤大学生诚信,在全社会建立诚信制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张俊.《诚信教育在国外》.《中国教育报》.2003.10.19.第四版
2 林文献.浅谈高校新时期的诚信教育[J].福州大学商教研究.2002(2)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