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直以来数学科目都是小学时期的关键课程,并且具有重要意义,尽管与初、高中数学教学相比,小学时期的数学没有复杂化的公式以及概念,大多数都是简单的数学知识与基础运算,但是其与生活也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高度重视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利用各种授课方法与手段完成生活化教学,继而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本文就围绕运用生活化教学,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基于实际经验而言,小学数学授课活动中讲到的很多知识内容,都会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有一定关联,这能够让小学生在理解知识点时变得更为轻松,课堂的推进亦会更加顺畅,继而可以更为有效地提升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务必要做好生活化教学的运用,借助于此慢慢地让小学生摆脱固有思维和依赖心理,促使他们以生活体验为基础,以数学知识为发展,对问题做出深入的思考、分析,最终高效地予以解决,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运用能力。
一、小学数学科目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应该意识到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这样才能够更加主动地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来培育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生活和数学休戚相关,并且小学数学大多数都是基础内容,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鉴于他们的思维还不是很强,若是教师延用枯燥的理论开展讲解,那么就会有一些小学生难以深入地了解知识内容[1]。而生活化教学的运用,能够将比较难懂的数学问题,变换成为平日生活中可以见到的问题,如此一来,小学生就能从生活的角度理解数学问题,并做出解决,这对小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升大有裨益。与此同时,在数学问题生活化的教学中,还能够让小学生进一步展现创造力和想象力,加强他们对于生活中数学的知识,并从生活与数学的角度对问题加以探析,这样小学数学教学的范围就会更加广阔,就可以更好地培育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生活化教学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策略
(一)合理引入生活元素
为了可以更好地增强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就务必要合理引入生活化元素,促使生活化教學得到更好地运用。通过这种方式,小学生就能够更为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内容,当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后,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自然而然也就能够轻易地做出应对[2]。例如,在教授小学数学(人教版)“100以内的加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生活化元素的引入,设置出相应的问题,继而引领小学生自主解决。详细来说,设置的生活化问题可以如下:“公园里有松树和柳树两种树木,其中38棵是松树,而柳树的数量比松树多18棵,请问柳树的数量是多少?”这样一来,就能够将生活中的元素引入到授课活动之中,小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致也变得愈来愈高,接下来他们就会自主地运用刚刚学到的“100以内的加法”知识,迅速做出计算:38+18=56,并回答道:“有56棵柳树”,与此同时,为了让小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100以内加减法,进一步培育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可以继续提出问题:“同学们,那么公园中一共有多少树木呢?”此时,学生继续计算:56+38=94,并回答:“94棵。”通过引入生活化元素,并采取循序渐进的手段,就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建生活化情景
在小学数学授课活动中,创建出生活化的情景,也是运用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手段,甚而可以说学习情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际的授课效果,继而决定了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弱。对此,教师就可以创建一些生活情景辅助完成授课,并利用这种情景,使比较单一和枯燥的课程内容变得更为生动化,用以点燃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能动性,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探索当中[3]。例如,在教授小学数学(人教版)“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创建生活情景的方式,来让小学生进一步参与到授课课堂之中,培育他们通过数学知识,来对问题做出解决的能力。在具体操纵中,教师可以创建出一个生活中购物的情景:由教师扮演文具店“售货员”,同时给小学生准备一些虚拟“人民币”,然后让小学生完成购物。此时,一名学生有20元,在“售货员”哪里买了一支钢笔、一个笔记本,花费了7元,那么此时还剩下多少元。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在课堂里的购物情景中自己完成运算,这样不仅锻炼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促使他们了解生活与数学的关系,继而激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小学数学授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教师要让小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经历一些生活实践,从而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应用的关键性。同时在将课内知识和课外生活结合在一起完成数学实践之后,也十分有益于培育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授小学数学(人教版)“数据收集整理”时,教师就可以引领小学生开展生活化实践。具体来说,将小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然后提出问题:现在学校要制作校服,有蓝色、白色和红色三种颜色可以选取,学校需要做出统计,以学生最喜欢的颜色制作校服,现在由各组同学收集数据并整理,确定校服颜色。接下来,各个小组通过组内协作解决这种生活中的问题,小学生们在分析数学数据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培育。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数学教育而言,需要教师革新授课模式与方法,借助于生活化模式,将复杂的数学问题转换成为简单形式,如此一来,小学生就能够进一步做出了解和掌握,从而高效地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寻找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衔接点,设置一些生活化的授课活动,切实让小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和实践,并总结其中的数学知识,同时化解枯燥的数学问题,这样小学数学教学的品质才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变得更强。
参考文献
[1]任曦.培养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与研究[J].内蒙古教育,2020(06):115-116.
[2]许春侠.核心素养下提高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漫谈[J].课程教育研究,2020(02):131.
[3]刘磊.小学现实数学观与生活数学观教学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0):64.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基于实际经验而言,小学数学授课活动中讲到的很多知识内容,都会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有一定关联,这能够让小学生在理解知识点时变得更为轻松,课堂的推进亦会更加顺畅,继而可以更为有效地提升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务必要做好生活化教学的运用,借助于此慢慢地让小学生摆脱固有思维和依赖心理,促使他们以生活体验为基础,以数学知识为发展,对问题做出深入的思考、分析,最终高效地予以解决,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运用能力。
一、小学数学科目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应该意识到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这样才能够更加主动地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来培育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生活和数学休戚相关,并且小学数学大多数都是基础内容,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鉴于他们的思维还不是很强,若是教师延用枯燥的理论开展讲解,那么就会有一些小学生难以深入地了解知识内容[1]。而生活化教学的运用,能够将比较难懂的数学问题,变换成为平日生活中可以见到的问题,如此一来,小学生就能从生活的角度理解数学问题,并做出解决,这对小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升大有裨益。与此同时,在数学问题生活化的教学中,还能够让小学生进一步展现创造力和想象力,加强他们对于生活中数学的知识,并从生活与数学的角度对问题加以探析,这样小学数学教学的范围就会更加广阔,就可以更好地培育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生活化教学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策略
(一)合理引入生活元素
为了可以更好地增强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就务必要合理引入生活化元素,促使生活化教學得到更好地运用。通过这种方式,小学生就能够更为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内容,当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后,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自然而然也就能够轻易地做出应对[2]。例如,在教授小学数学(人教版)“100以内的加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生活化元素的引入,设置出相应的问题,继而引领小学生自主解决。详细来说,设置的生活化问题可以如下:“公园里有松树和柳树两种树木,其中38棵是松树,而柳树的数量比松树多18棵,请问柳树的数量是多少?”这样一来,就能够将生活中的元素引入到授课活动之中,小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致也变得愈来愈高,接下来他们就会自主地运用刚刚学到的“100以内的加法”知识,迅速做出计算:38+18=56,并回答道:“有56棵柳树”,与此同时,为了让小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100以内加减法,进一步培育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可以继续提出问题:“同学们,那么公园中一共有多少树木呢?”此时,学生继续计算:56+38=94,并回答:“94棵。”通过引入生活化元素,并采取循序渐进的手段,就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建生活化情景
在小学数学授课活动中,创建出生活化的情景,也是运用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手段,甚而可以说学习情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际的授课效果,继而决定了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弱。对此,教师就可以创建一些生活情景辅助完成授课,并利用这种情景,使比较单一和枯燥的课程内容变得更为生动化,用以点燃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能动性,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探索当中[3]。例如,在教授小学数学(人教版)“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创建生活情景的方式,来让小学生进一步参与到授课课堂之中,培育他们通过数学知识,来对问题做出解决的能力。在具体操纵中,教师可以创建出一个生活中购物的情景:由教师扮演文具店“售货员”,同时给小学生准备一些虚拟“人民币”,然后让小学生完成购物。此时,一名学生有20元,在“售货员”哪里买了一支钢笔、一个笔记本,花费了7元,那么此时还剩下多少元。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在课堂里的购物情景中自己完成运算,这样不仅锻炼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促使他们了解生活与数学的关系,继而激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小学数学授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教师要让小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经历一些生活实践,从而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应用的关键性。同时在将课内知识和课外生活结合在一起完成数学实践之后,也十分有益于培育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授小学数学(人教版)“数据收集整理”时,教师就可以引领小学生开展生活化实践。具体来说,将小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然后提出问题:现在学校要制作校服,有蓝色、白色和红色三种颜色可以选取,学校需要做出统计,以学生最喜欢的颜色制作校服,现在由各组同学收集数据并整理,确定校服颜色。接下来,各个小组通过组内协作解决这种生活中的问题,小学生们在分析数学数据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培育。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数学教育而言,需要教师革新授课模式与方法,借助于生活化模式,将复杂的数学问题转换成为简单形式,如此一来,小学生就能够进一步做出了解和掌握,从而高效地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寻找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衔接点,设置一些生活化的授课活动,切实让小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和实践,并总结其中的数学知识,同时化解枯燥的数学问题,这样小学数学教学的品质才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变得更强。
参考文献
[1]任曦.培养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与研究[J].内蒙古教育,2020(06):115-116.
[2]许春侠.核心素养下提高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漫谈[J].课程教育研究,2020(02):131.
[3]刘磊.小学现实数学观与生活数学观教学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