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本上的知识以外,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教育的意义是将所学知识融入生活,为现实所用。充分利用我们身边一切可利用的因素,结合生活实践,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运用科学探究。这样不仅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这样接触生活,触景生境,和谐融洽,终身难忘带来正能量的结局。
科学存在于生活、源于生活,生活是科学教育的动力,科学素养养成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教师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激情和兴趣。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弄个明白。有时会产生一些偶发活动。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大自然、社会、校园、家庭中去学科学用科学。因此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科学活动生活化旨在立足学生的现实生活,将学生的科学置于广阔的生活情景之中。从教材,学生周围生活实际及其他学科中挖掘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信息,让学生探究;学生在课前准备生活化材料尝试活动,来创设直观性、描述性、欣赏性、体验性生活情景引导,最后课后延伸生活探究;注重学生生活化活动评价。这样让活动内容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科学活动贴近生活,学习活动应用于验证日常生活。不断向学生渗透科学的意识,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一、挖掘书中活动内容
(一)从教材中挖掘生活化学习活动资料
学生学习科学,就是去参加一个个的观察、研究、认识活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科学内容和材料,如观察蜗牛、种子发芽、小苏打和米饭等,让学生知道科学源于身边生活,了解科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形态。特别农村的孩子天天与鸟兽鱼虫为伍,日日与山河草木为伴,生活的内涵不比城里孩子逊色。在科学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应有意识地引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融入到大自然当中,体会大自然的奥妙,自觉充实教学内容,常能如此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例如,根据节气的不同,可以改变教科书中有关教学内容的顺序,力求做到因时而教,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得更为紧密。将教学调整到更恰当的时间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中,观察各种各样的动植物,了解大自然的奥妙,然后收集标本带到课堂来观察,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来丰富完整学生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和对科学知识的渴求。
(二)在学生周围实际生活中寻找内容
面对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教材中那“面向生活”的内容就显得十分有限。为了进一步加强科学和生活的联系,我们挖掘学生周围生活的事件、现象、情境等转化为一个个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课堂探究问题。让学生在探究生活问题中亲身感受到科学来自于生活,生活处处是科学。
(三)关注校园生活中的科学资源
校园生活是学生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校园生活,要善于发现校园内的科学素材(如校园中菜园、各种花草树木)等,把校园中的科学问题搬进课堂,使学生感到真实有趣,感到科学就在身边。
(四)留心社会生活中的科学资源
社会生活是学习科学的大课堂,学生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体上了解到很多信息,还可以从与家长聊天谈话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甚至小伙伴之间的游戏有时也会成为科学学习的第一手资料。
(五)了解家庭生活中的科学资源
学生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有着不同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经历。这就是很好的可用课程资源。例如,在做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的实验时,要求学生自备实验材料,同学们带来了几十种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材料,有的甚至把比较昂贵的热带水果也带来了,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换材料进行实验,兴趣盎然。如果是学校统一购买,就只能是几种价钱便宜的普通材料了。在教学中有些观察实验周期长,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观察和实验时间,如果在实验室里做,不利于学生随时随地观察。例如,观察种子的萌发、生长、开花、结果,可采取让学生回家与家长共同实验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很少有这样的机会:亲眼看着一颗小小的种子从土壤中悄然萌发,开始了它神奇的生命历程。
(六)加强科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打破传统格局和学科限制,构建一个开放的大课堂,允许在科学课中选择与科学有关的其他学科的现实问题,不人为地设置学科壁垒,让学生在这些问题中找到应用的广阔途径,理解科学的丰富内涵,吸收更为丰富的营养。
二、构建活动模式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科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科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中,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科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科学活动经验。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努力让学生经历“生活——科学——生活”这样一个科学学习过程。课前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凭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做好课前尝试探究,课堂创设生活情境组织开展活动探究。课后延伸探究生活内容,创设大课堂情境,鼓动学生到日常生活中去运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
(一)课前准备生活化的探究材料尝试活动
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这是实现儿童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如课本、图册、课外读物、媒体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熟悉的物品、周围的环境、实验仪器、电教媒体材料等。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实验仪器有的时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实验室的仪器容易使学生产生陌生感,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课后继续进行科学探究。在教学中,教师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如牛奶盒、可乐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在教学《声音的产生》的时候,课前让学生准备生活中一些材料,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纸张,小刀,可乐瓶,弹珠等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使直尺、弹珠等物体发出声音来。又如,在教学“热胀冷缩”实验的时候,课前教师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热胀冷缩的现象,看谁知道得多。教学中如果一味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会制约了学生课外的科学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作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了。时间是探究的保证,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前生活探究时间。课前准备探究时间可分为长时探究,短时探究和即时探究。针对一些需经过一定时间发展变化或需要一段时间观察,不能马上知道结果的内容,一般采用长时课前探究(大约需要一、二周)。针对一些学生生活较熟悉,而平时又没有有意观察的编排内容,一般采取短时探究,针对一些课前探究有难度,学生不宜探究的内容,教师可课前创设兴趣性较强的情景,引导学生即时探究。
(二)创设生活化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科学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激发思维,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因此,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因地制宜,选择科学所需的材料。
(三)直观性生活情境一目了然,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上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创设教学情境,使科学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展开想象。例如,在教学《空气》的时候,教师通过创设生活中用漏斗倒酱油倒不进去的情境,让学生说说其中的原因,进而引出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用漏斗倒某种液体时,一下子倒不进去是生活中常有的现象,很多学生都碰到过类似的事情,但学生并没有认真地去思考其中的原因,把它“搬”到课堂上以后,一下子成为了学生关注的焦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综上所述,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知识更新飞速,对人的创造力要求越来越高,创新意识对学生未来工作、学习、生活都是不可少的宝贵的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对21世纪人才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我们应遵循学生认知过程,给他们宽松和谐的气氛,让他们尽可能地去想、去探索、去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科学存在于生活、源于生活,生活是科学教育的动力,科学素养养成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教师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激情和兴趣。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弄个明白。有时会产生一些偶发活动。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大自然、社会、校园、家庭中去学科学用科学。因此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科学活动生活化旨在立足学生的现实生活,将学生的科学置于广阔的生活情景之中。从教材,学生周围生活实际及其他学科中挖掘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信息,让学生探究;学生在课前准备生活化材料尝试活动,来创设直观性、描述性、欣赏性、体验性生活情景引导,最后课后延伸生活探究;注重学生生活化活动评价。这样让活动内容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科学活动贴近生活,学习活动应用于验证日常生活。不断向学生渗透科学的意识,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一、挖掘书中活动内容
(一)从教材中挖掘生活化学习活动资料
学生学习科学,就是去参加一个个的观察、研究、认识活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科学内容和材料,如观察蜗牛、种子发芽、小苏打和米饭等,让学生知道科学源于身边生活,了解科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形态。特别农村的孩子天天与鸟兽鱼虫为伍,日日与山河草木为伴,生活的内涵不比城里孩子逊色。在科学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应有意识地引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融入到大自然当中,体会大自然的奥妙,自觉充实教学内容,常能如此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例如,根据节气的不同,可以改变教科书中有关教学内容的顺序,力求做到因时而教,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得更为紧密。将教学调整到更恰当的时间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中,观察各种各样的动植物,了解大自然的奥妙,然后收集标本带到课堂来观察,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来丰富完整学生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和对科学知识的渴求。
(二)在学生周围实际生活中寻找内容
面对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教材中那“面向生活”的内容就显得十分有限。为了进一步加强科学和生活的联系,我们挖掘学生周围生活的事件、现象、情境等转化为一个个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课堂探究问题。让学生在探究生活问题中亲身感受到科学来自于生活,生活处处是科学。
(三)关注校园生活中的科学资源
校园生活是学生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校园生活,要善于发现校园内的科学素材(如校园中菜园、各种花草树木)等,把校园中的科学问题搬进课堂,使学生感到真实有趣,感到科学就在身边。
(四)留心社会生活中的科学资源
社会生活是学习科学的大课堂,学生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体上了解到很多信息,还可以从与家长聊天谈话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甚至小伙伴之间的游戏有时也会成为科学学习的第一手资料。
(五)了解家庭生活中的科学资源
学生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有着不同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经历。这就是很好的可用课程资源。例如,在做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的实验时,要求学生自备实验材料,同学们带来了几十种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材料,有的甚至把比较昂贵的热带水果也带来了,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换材料进行实验,兴趣盎然。如果是学校统一购买,就只能是几种价钱便宜的普通材料了。在教学中有些观察实验周期长,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观察和实验时间,如果在实验室里做,不利于学生随时随地观察。例如,观察种子的萌发、生长、开花、结果,可采取让学生回家与家长共同实验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很少有这样的机会:亲眼看着一颗小小的种子从土壤中悄然萌发,开始了它神奇的生命历程。
(六)加强科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打破传统格局和学科限制,构建一个开放的大课堂,允许在科学课中选择与科学有关的其他学科的现实问题,不人为地设置学科壁垒,让学生在这些问题中找到应用的广阔途径,理解科学的丰富内涵,吸收更为丰富的营养。
二、构建活动模式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科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科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中,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科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科学活动经验。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努力让学生经历“生活——科学——生活”这样一个科学学习过程。课前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凭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做好课前尝试探究,课堂创设生活情境组织开展活动探究。课后延伸探究生活内容,创设大课堂情境,鼓动学生到日常生活中去运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
(一)课前准备生活化的探究材料尝试活动
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这是实现儿童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如课本、图册、课外读物、媒体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熟悉的物品、周围的环境、实验仪器、电教媒体材料等。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实验仪器有的时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实验室的仪器容易使学生产生陌生感,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课后继续进行科学探究。在教学中,教师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如牛奶盒、可乐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在教学《声音的产生》的时候,课前让学生准备生活中一些材料,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纸张,小刀,可乐瓶,弹珠等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使直尺、弹珠等物体发出声音来。又如,在教学“热胀冷缩”实验的时候,课前教师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热胀冷缩的现象,看谁知道得多。教学中如果一味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会制约了学生课外的科学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作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了。时间是探究的保证,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前生活探究时间。课前准备探究时间可分为长时探究,短时探究和即时探究。针对一些需经过一定时间发展变化或需要一段时间观察,不能马上知道结果的内容,一般采用长时课前探究(大约需要一、二周)。针对一些学生生活较熟悉,而平时又没有有意观察的编排内容,一般采取短时探究,针对一些课前探究有难度,学生不宜探究的内容,教师可课前创设兴趣性较强的情景,引导学生即时探究。
(二)创设生活化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科学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激发思维,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因此,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因地制宜,选择科学所需的材料。
(三)直观性生活情境一目了然,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上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创设教学情境,使科学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展开想象。例如,在教学《空气》的时候,教师通过创设生活中用漏斗倒酱油倒不进去的情境,让学生说说其中的原因,进而引出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用漏斗倒某种液体时,一下子倒不进去是生活中常有的现象,很多学生都碰到过类似的事情,但学生并没有认真地去思考其中的原因,把它“搬”到课堂上以后,一下子成为了学生关注的焦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综上所述,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知识更新飞速,对人的创造力要求越来越高,创新意识对学生未来工作、学习、生活都是不可少的宝贵的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对21世纪人才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我们应遵循学生认知过程,给他们宽松和谐的气氛,让他们尽可能地去想、去探索、去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