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信息素质为目标,实施开放性教学,对学生迅速地获取信息和筛选,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强和处理信息等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技术正以其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原有的社会空间,信息已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一、什么是信息素养
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认为,信息素养应包括三个层面: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以及信息技能(技术层面)。信息技术课是提高学生信息技能的最主要途径,但信息技术课不能单纯地培养机器的操作者,而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其他方面培养。
信息技术教育课不同于其他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调整和开放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信息的兴趣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
(一)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在学习新知过程中,要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首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钻研、自主学习,且鼓励学生间互帮互学。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学会独立思考。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学习,探索出了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这样教学,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作品赏析,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养成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态度
对于实践练习,教师首先利用课前准备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精美电子作品让学生欣赏,然后给出任务,完成习作。当学生欣赏完电子作品以后,会跃跃欲试,其创作欲望被充分地激发起来。由于教师没有给学生规定任何条条框框,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去创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则可充分地发挥出来。其间还可以提倡同学间相互讨论、交流、切磋,并且让那些操作能手充当教师的小助手,帮助哪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三)交流评价,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作品品评过程中,则采用作品交流评价的模式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自己说出作品的创意,自己评价,然后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则注意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同时还要注意发现并抓住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启发,为以后的再学习提供“营养”,注入“血液”,让他们以“爱学”“乐学”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不断培养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养成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态度
我们合理的课程设置及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积极使用信息技术的物质平台,也大大刺激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可充分发挥自已的创造力与想像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触到最新的知识,在教室里可以通过电脑找到一些与学习有关的资料,可以查阅自己完成作业的情况,可以查阅其他同学完成作业的情况。在信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学生示范,小组合作,自主操作的有机结合,我们的学生都具有使用信息技术的良好的意识,能快速地判断所要解决的问题能否应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具有使用信息技术的渴望,具有使用信息技术的信心,在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能获得美好的成功体验。
(五)帮助学生提高对信息的分析、评价能力和信息伦理道德修养
在信息的海洋里,既有对社会进步有利的信息,也有大量不利于社会进步的信息“垃圾”;既有真实有效的信息,也有虚假骗人的内容。所以,面对大海一样的信息,学习者必须学会如何评价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应该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提高对信息的分析、评价能力。
总而言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任务驱动,很具学科特点,始终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能说的,教师决不替学生说;学生能做的,教师决不替学生做;学生能思考的,教师决不替学生思考;充分相信学生,教师适时点拔引导,有效地进行归纳概括,充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获得。
一、什么是信息素养
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认为,信息素养应包括三个层面: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以及信息技能(技术层面)。信息技术课是提高学生信息技能的最主要途径,但信息技术课不能单纯地培养机器的操作者,而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其他方面培养。
信息技术教育课不同于其他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调整和开放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信息的兴趣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
(一)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在学习新知过程中,要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首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钻研、自主学习,且鼓励学生间互帮互学。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学会独立思考。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学习,探索出了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这样教学,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作品赏析,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养成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态度
对于实践练习,教师首先利用课前准备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精美电子作品让学生欣赏,然后给出任务,完成习作。当学生欣赏完电子作品以后,会跃跃欲试,其创作欲望被充分地激发起来。由于教师没有给学生规定任何条条框框,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去创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则可充分地发挥出来。其间还可以提倡同学间相互讨论、交流、切磋,并且让那些操作能手充当教师的小助手,帮助哪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三)交流评价,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作品品评过程中,则采用作品交流评价的模式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自己说出作品的创意,自己评价,然后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则注意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同时还要注意发现并抓住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启发,为以后的再学习提供“营养”,注入“血液”,让他们以“爱学”“乐学”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不断培养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养成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态度
我们合理的课程设置及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积极使用信息技术的物质平台,也大大刺激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可充分发挥自已的创造力与想像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触到最新的知识,在教室里可以通过电脑找到一些与学习有关的资料,可以查阅自己完成作业的情况,可以查阅其他同学完成作业的情况。在信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学生示范,小组合作,自主操作的有机结合,我们的学生都具有使用信息技术的良好的意识,能快速地判断所要解决的问题能否应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具有使用信息技术的渴望,具有使用信息技术的信心,在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能获得美好的成功体验。
(五)帮助学生提高对信息的分析、评价能力和信息伦理道德修养
在信息的海洋里,既有对社会进步有利的信息,也有大量不利于社会进步的信息“垃圾”;既有真实有效的信息,也有虚假骗人的内容。所以,面对大海一样的信息,学习者必须学会如何评价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应该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提高对信息的分析、评价能力。
总而言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任务驱动,很具学科特点,始终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能说的,教师决不替学生说;学生能做的,教师决不替学生做;学生能思考的,教师决不替学生思考;充分相信学生,教师适时点拔引导,有效地进行归纳概括,充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