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天立地做学问,丹心一片为教育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ongji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一位跋涉者,历经人生七十三年的风风雨雨,依旧步履稳健,精神矍铄。
  他是一位奋斗者,从无线电电子专业研究者到计算机教师,再到教育技术学专家,每一步踏实奋斗,不断创新,硕果累累。
  他是一位耕耘者,心怀对教育事业的美好夙愿,往返于城乡之间,辛勤耕耘,不知疲倦。
  他就是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我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教育技术学科的开创者与奠基者之一。
  
  七十三年风雨历程,铸就坚强品格
  
  1937年,何克抗教授出生于粤东北大埔县。母亲是典型的中国农村妇女,没有读过书;上过大学的父亲在婚后不到3年的时间抛弃了母亲,直到何克抗教授7岁,为了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母亲让他离开农村,跟随父亲生活。由于父亲的工作经常在不同的地区调动,何克抗教授也跟着在广州、香港和韶关等地辗转,先后上过五所小学。新中国成立后,身为国民党官员的父亲因历史问题被捕,何克抗教授失去了依靠,他只身一人乘车、坐船、走路,跋涉六百多里、经历了3天才回到山区老家,他和母亲抱头痛哭起来,那年他才14岁。之后,何克抗教授在农村老家度过了中学时光。从初中到高中,何克抗教授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各科成绩都是全班第一。跟母亲在一起,生活穷困、艰苦,寒、暑假还要干各种农活,但这段经历使他终身受益——母亲的一言一行和一生的不幸遭遇,使他懂得什么是纯朴、善良,也铸就了他吃苦耐劳、不向命运屈服的坚韧品质。
  1956年,何克抗教授被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录取,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随后又在北师大读无线电电子专业的研究生。青年时期的何克抗教授除了专业学习成绩优异之外,还十分爱好文学,在文学方面也颇有天赋,在报刊上发表过很多文章,获得不少奖励。学习是他离不开的兴趣爱好,而这段美好的青春岁月在他品格和学识的历练中熠熠生辉。
  1969年,何克抗教授作为第一批下放劳动的知识青年来到山西临汾的农村,没有抑郁不满,怨天尤人,而是随遇而安,服务群众。在1973—1977年间,何克抗教授先后到过100多个工厂,虽然又苦又累,却积累了不少无线电技术方面的经验,也积累了对贫下中农朴实的感情。他常常利用农闲时间帮老乡修无线收音机等电器,还兴致勃勃地跟当地的中医学针灸,苦中作乐。
  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百废待兴,何克抗教授回到了师大校园,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在随后的三十余年的教师生涯中,何克抗教授敬业、务实,勤奋刻苦,做人诚实,待人诚恳,努力工作,一心一意做学问。虽然现在已经74岁,他依然活跃在教育技术研究的第一线,同时还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工作。对学生提交的论文,他会从体系结构到错别字,乃至于标点符号,都一一审阅,认真批改。他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要么不做,要么就做最好”。
  七十余年的风风雨雨,锻造了其坚强的品格。如今,古稀之际的何克抗教授依旧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每天坚持快走一个小时,是他生活中的必修课,无论是在北师大校园的操场,还是出差于陌生的城市,人们总会在下午四五点钟看到这个容光焕发、步态稳健的老人,他眼望前方,目光透着风雨之后的坚强与执著。
  
  科研道路上踏实奋斗,不断创新
  
  由原本的无线电专业转入了计算机领域,再到后来的教育技术,这其中的每一步都有很大的难度。面对每一次的转变,何克抗教授始终踏实奋斗,兢兢业业,不断创新,成为国内教育技术学科的泰斗。
  “顶天立地”是他做学问的态度:顶天——跟国际水平看齐,虚心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但又不崇洋媚外,妄自菲薄;立地——能深深扎根于实践的土壤,扎根在中国的土地上,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初,数字技术开始向教育领域渗透,何克抗教授敏锐地觉察到了当时教育技术发展和转型的方向,发表了《当代教育技术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一文,在对教育技术94定义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介绍了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对当时电化教育事业发展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何克抗教授是最早从国外引进和介绍建构主义的学者之一。他持续关注和研究建构主义,对建构主义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在反思中创新,为建构主义在中国的实践赋予了新的内涵。除此之外,何克抗教授在大量、广泛、深入的信息化教学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经验”的信息化教学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核心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教学结构理论;二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
  在长期深入进行中小学教改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何克抗教授努力探索网络时代的创新教育理论,通过对国内外教育名家思想、理论的批判继承,并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在创新思维培养、儿童思维发展、儿童第二语言形成的原理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三种独树一帜的理论观点:创造性思维理论(专著);儿童思维发展新论(专著);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专著)。
  何克抗教授非常注重实践,始终强调理论工作要与实践工作相结合。正是在这种信念支撑下,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在近二十年的中国教育技术发展史上,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具有创新意义的开创性实践工作。
  何克抗教授积极参与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带领他的团队研发出了一大批国内领先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和教育软件产品;他在国内率先制定了我国第一个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该标准于2004年底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健康、持续、深入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并起着重大的推进作用。何克抗教授全身心地投入到我国中小学的教学改革试验中,率先倡导并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利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在质量方面的跨越式发展:1994与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合作开展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2000年至今携同他的弟子余胜泉等人开展“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先后在700多所试验学校开展了广泛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说:“教育的实验室在基层、在中小学,真正的教育要关注儿童教育,杜威、马卡连柯等都是从儿童教育开始的。”
  何克抗教授在教育技术行业的踏实奋斗与不断创新,赢得了各种荣誉:我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高校名师,宝钢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1994年7月入选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第23卷,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GCCCE)第一副主席,国际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ICCE)执行委员……
  面对这些荣誉,何克抗教授摇摇头:“我对这些看得很淡,我现在想的最多的就是运用我这套全新的理论和方法,让更多的农民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教育事业上辛勤耕耘,鞠躬尽瘁
  
  何克抗教授主持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项目到今年已是第十个年头,实验区也已经扩大到20个,试验学校260多所,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然而,他最不能释怀的还是那些在破旧、简陋的农村学校中渴望接受优质教育的农村娃娃。
  从2002年起,何克抗教授开始关注农村的中小学教育,并将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改革探索中,努力寻找在教育起点很不公平的条件下使教育结果达到相对公平的全新理论、模式与方法。自2003年以来,何克抗教授在河北丰宁(国家级贫困县)、广州沙湾和北京的远郊区县搞农村教学改革的试验点和试验区;2008年,又在宁夏永宁县、海原县和广州大埔县(何克抗教授故乡)开辟了新的试验区,带领他的团队在这些穷乡僻壤不断拼搏,给农村的孩子带去公平、均衡的教育资源。他自己则不辞劳苦,一趟趟地奔走在城乡之间,奔走在各个试验学校之间,奔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
  就在2010年6月7日到15日短短一周时间内,何克抗教授先是来到广州大埔的试验学校听课、与教师座谈;随后辗转到宁夏海原县,参加当地的课题活动,与当地教师一同探讨农村的教育改革;然后来到宁夏永宁县,进入课堂,与教师、学生共同感受课题带来的改变;在这期间,他还要赶回北京,给他的学生们上课……短短的一周行程,跨越了大江南北,贯穿了祖国东西,这份颠簸即使是年轻人也难以承受,而对于何克抗教授来说,这仅仅是他一年中深入教育一线实践中最常见的一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偶尔一次的这样的活动是极易完成,而要像他这样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恐言者甚少。
  多少个日日夜夜,何克抗教授都坚持在教育一线,深入课堂,了解教学实际。平易近人是何克抗教授最大的特点,在试验学校与教师、孩子们交流的时候,他和蔼谦虚,丝毫没有架子。有些农村学校教学条件有限,何克抗教授总是从实际角度出发,尽可能地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帮助学校、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难题。人都会有劳累的时候,然而每当要进入课堂,面对那些天真可爱、渴求知识的孩子们,何克抗教授总是挎上跟随他多年的小黑包,神采奕奕、大跨步地走进教室,认真地做笔记,课后向教师们倾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师一起讨论如何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当学校展示一份份不断提高的成绩单,当教师们捧着一张张奖状,当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展示自己的优秀作文、用英语流利交流,老先生就会露出微笑,享受着这份操劳给自己带来的充实和成就感。
  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何克抗教授热情不减当年,怀情教育事业,辛勤耕耘,鞠躬尽瘁。走在去学校的乡间小道上,何克抗教授常告诉他的学生:“我不知道明天会怎样,但我知道现在应该做什么。”在各种研讨会上,他都呼吁:“农村是教育的广阔天地,教育的均衡,教育的公平是我们的责任!”正是这种极大的热情与责任,支持着何克抗教授将一片丹心毫无保留地奉献给教育事业。
   顶天立地做学问,丹心一片为教育,这只是何克抗教授几十年来人生经历的一个缩影。敬业、创新、务实、执著……从这位老人的身上,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责任编辑:郭晶)
其他文献
上学的时候,我最喜欢的诗就是舒婷的《致橡树》;走上讲台后,我盼望自己长成一棵挺立在天地间的树,呵护众多的小树苗,与他们一起迎朝霞送夕阳,看繁星满天,听虫语蛙鸣;经过不懈的努力,我成了特级教师,成了别人眼中一棵高大挺拔的树。但是,我不想成为灌木丛中不愁阳光但没有竞争的大树,我希望身旁有高大的木棉、挺拔的青松,我期望置身于一片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每天向上的生命的森林里。成为名师工作室的“领头雁”以后,
2016年10月30至31日,首届明远教育论坛成功举办。在此次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石中英、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张民生、山西省教育厅正厅级督学张卓玉、广州大学党委书记屈哨兵、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浙江金华师范附属小学校长俞正强以及来自一线的校长、教师们,围绕教育活力这一主题做了报告。石中英教授所在的课题组在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协同创新中心的支持下,做了“办学体制机制和学校活力关系
2013年12月,我有幸参加了在上海市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举办的教育管理人员高级研修班,这是一段理念洗礼、实践印证、反思前行的教育旅程,让教师们满怀憧憬和梦想而来,满载收获和希望而归。一场场讲座,一所所名校,一次次智慧的碰撞,让我受益良多,对课程有了新的理解,尤其是在课程领导力方面。接下来,我将从憧憬、洗礼、体验、反思和构想五个方面介绍我的“课程理解过程”。  一、憧憬:课程离我有多远  在开始这段
孙先亮,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校长,青岛二中分校校长,知名教育专家。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孙先亮提出了“造就终身发展之生命主体”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学校“终身发展”的教育思想,形成“系统教育观”“教育即环境”等教育观念,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山东省首届年度教育创新人物十佳校长、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校长奖、青岛市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中国教师:“造就终身发展之生命
DNA可以解释我们是什么,身份可以解释我们是谁。教师身份则包含了教师关于“我是谁”这一根本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同时,教师身份建构对教师学习“怎么成为一名教师”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教师身份建构可以帮助教师发展其教育哲学,进行教师决策,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和教学效率[1]。  对教师身份建构的研究还有利于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教育教学过程。布瑞兹曼(Britzman)认为教学不仅包含认知层面的知识和教学技术的
《中国教师》:美国大学招生目前有何困境?  罗宾森:成本问题是目前美国高校招生所面临的巨大的挑战。即使在联邦政府资助下,低收入家庭依然负担不起学费,因此学生不得不贷款。然而美国目前失业率较高,许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无法偿还贷款,因此许多学生望而却步。同时在过去十年里美国高校费用支出不断上涨,是所有公共事业支出中最为庞大的一项,超过汽车、医疗等领域的支出。公立大学会得到州政府的大部分资金补助
小班化的教育理念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增加优质教育的机会。而在教学中加强同伴间的交往互动,能大幅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师生间的有效互动频率,使个体之间充满激情的燃烧和智慧的碰撞。  一、同伴交往与儿童的良好阅读习惯  1.同伴交往与儿童社会化  简单地说,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过程。随着儿童进入小学,他们与同龄伙伴交往
《中国教师》:季老师,您在小升初培训方面有多年的经验,对于当前最引人注意的“占坑”现象,社会各界褒贬不一,您对此持何态度?  季民: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包括媒体都在批判“占坑班”,我先不作评判,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占坑班产生的缘由和本质意义。“占坑”现象的根源是好学校都需要招收优秀学生,而优秀学生都希望选择理想学校,这是一种长期且必然存在的双方需求。而我们教育政策的现状是要求学生通过就近、派位或推优等方
如果问家长,您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估计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有一技之长,并幸福快乐地生活。其实,一技之长可通过学习达到,但如何幸福快乐地生活就需要深入思考。是不是掌握了一技之长就能幸福快乐地生活呢?显然不够。对此,加拿大经典文学作品《红发安妮》中的主人公安妮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的方向,那就是:“乐观与想象力”作为人的基本“软实力”在人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安妮的故事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许多人
我从事音乐教育已多年,但近来我深刻地感觉到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和配合度越来越低。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我了解到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课本上的许多歌曲缺乏时代气息,难听、难学、难唱。相反,他们更喜欢旋律悦耳、情绪欢快、音域明朗的歌曲,喜欢那些贴近他们生活的音乐元素,诸如影视歌曲等他们熟悉的音乐。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喜欢上音乐课呢?我想,开发利用外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