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一位跋涉者,历经人生七十三年的风风雨雨,依旧步履稳健,精神矍铄。
他是一位奋斗者,从无线电电子专业研究者到计算机教师,再到教育技术学专家,每一步踏实奋斗,不断创新,硕果累累。
他是一位耕耘者,心怀对教育事业的美好夙愿,往返于城乡之间,辛勤耕耘,不知疲倦。
他就是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我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教育技术学科的开创者与奠基者之一。
七十三年风雨历程,铸就坚强品格
1937年,何克抗教授出生于粤东北大埔县。母亲是典型的中国农村妇女,没有读过书;上过大学的父亲在婚后不到3年的时间抛弃了母亲,直到何克抗教授7岁,为了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母亲让他离开农村,跟随父亲生活。由于父亲的工作经常在不同的地区调动,何克抗教授也跟着在广州、香港和韶关等地辗转,先后上过五所小学。新中国成立后,身为国民党官员的父亲因历史问题被捕,何克抗教授失去了依靠,他只身一人乘车、坐船、走路,跋涉六百多里、经历了3天才回到山区老家,他和母亲抱头痛哭起来,那年他才14岁。之后,何克抗教授在农村老家度过了中学时光。从初中到高中,何克抗教授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各科成绩都是全班第一。跟母亲在一起,生活穷困、艰苦,寒、暑假还要干各种农活,但这段经历使他终身受益——母亲的一言一行和一生的不幸遭遇,使他懂得什么是纯朴、善良,也铸就了他吃苦耐劳、不向命运屈服的坚韧品质。
1956年,何克抗教授被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录取,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随后又在北师大读无线电电子专业的研究生。青年时期的何克抗教授除了专业学习成绩优异之外,还十分爱好文学,在文学方面也颇有天赋,在报刊上发表过很多文章,获得不少奖励。学习是他离不开的兴趣爱好,而这段美好的青春岁月在他品格和学识的历练中熠熠生辉。
1969年,何克抗教授作为第一批下放劳动的知识青年来到山西临汾的农村,没有抑郁不满,怨天尤人,而是随遇而安,服务群众。在1973—1977年间,何克抗教授先后到过100多个工厂,虽然又苦又累,却积累了不少无线电技术方面的经验,也积累了对贫下中农朴实的感情。他常常利用农闲时间帮老乡修无线收音机等电器,还兴致勃勃地跟当地的中医学针灸,苦中作乐。
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百废待兴,何克抗教授回到了师大校园,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在随后的三十余年的教师生涯中,何克抗教授敬业、务实,勤奋刻苦,做人诚实,待人诚恳,努力工作,一心一意做学问。虽然现在已经74岁,他依然活跃在教育技术研究的第一线,同时还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工作。对学生提交的论文,他会从体系结构到错别字,乃至于标点符号,都一一审阅,认真批改。他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要么不做,要么就做最好”。
七十余年的风风雨雨,锻造了其坚强的品格。如今,古稀之际的何克抗教授依旧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每天坚持快走一个小时,是他生活中的必修课,无论是在北师大校园的操场,还是出差于陌生的城市,人们总会在下午四五点钟看到这个容光焕发、步态稳健的老人,他眼望前方,目光透着风雨之后的坚强与执著。
科研道路上踏实奋斗,不断创新
由原本的无线电专业转入了计算机领域,再到后来的教育技术,这其中的每一步都有很大的难度。面对每一次的转变,何克抗教授始终踏实奋斗,兢兢业业,不断创新,成为国内教育技术学科的泰斗。
“顶天立地”是他做学问的态度:顶天——跟国际水平看齐,虚心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但又不崇洋媚外,妄自菲薄;立地——能深深扎根于实践的土壤,扎根在中国的土地上,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初,数字技术开始向教育领域渗透,何克抗教授敏锐地觉察到了当时教育技术发展和转型的方向,发表了《当代教育技术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一文,在对教育技术94定义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介绍了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对当时电化教育事业发展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何克抗教授是最早从国外引进和介绍建构主义的学者之一。他持续关注和研究建构主义,对建构主义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在反思中创新,为建构主义在中国的实践赋予了新的内涵。除此之外,何克抗教授在大量、广泛、深入的信息化教学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经验”的信息化教学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核心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教学结构理论;二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
在长期深入进行中小学教改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何克抗教授努力探索网络时代的创新教育理论,通过对国内外教育名家思想、理论的批判继承,并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在创新思维培养、儿童思维发展、儿童第二语言形成的原理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三种独树一帜的理论观点:创造性思维理论(专著);儿童思维发展新论(专著);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专著)。
何克抗教授非常注重实践,始终强调理论工作要与实践工作相结合。正是在这种信念支撑下,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在近二十年的中国教育技术发展史上,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具有创新意义的开创性实践工作。
何克抗教授积极参与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带领他的团队研发出了一大批国内领先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和教育软件产品;他在国内率先制定了我国第一个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该标准于2004年底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健康、持续、深入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并起着重大的推进作用。何克抗教授全身心地投入到我国中小学的教学改革试验中,率先倡导并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利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在质量方面的跨越式发展:1994与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合作开展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2000年至今携同他的弟子余胜泉等人开展“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先后在700多所试验学校开展了广泛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说:“教育的实验室在基层、在中小学,真正的教育要关注儿童教育,杜威、马卡连柯等都是从儿童教育开始的。”
何克抗教授在教育技术行业的踏实奋斗与不断创新,赢得了各种荣誉:我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高校名师,宝钢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1994年7月入选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第23卷,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GCCCE)第一副主席,国际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ICCE)执行委员……
面对这些荣誉,何克抗教授摇摇头:“我对这些看得很淡,我现在想的最多的就是运用我这套全新的理论和方法,让更多的农民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教育事业上辛勤耕耘,鞠躬尽瘁
何克抗教授主持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项目到今年已是第十个年头,实验区也已经扩大到20个,试验学校260多所,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然而,他最不能释怀的还是那些在破旧、简陋的农村学校中渴望接受优质教育的农村娃娃。
从2002年起,何克抗教授开始关注农村的中小学教育,并将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改革探索中,努力寻找在教育起点很不公平的条件下使教育结果达到相对公平的全新理论、模式与方法。自2003年以来,何克抗教授在河北丰宁(国家级贫困县)、广州沙湾和北京的远郊区县搞农村教学改革的试验点和试验区;2008年,又在宁夏永宁县、海原县和广州大埔县(何克抗教授故乡)开辟了新的试验区,带领他的团队在这些穷乡僻壤不断拼搏,给农村的孩子带去公平、均衡的教育资源。他自己则不辞劳苦,一趟趟地奔走在城乡之间,奔走在各个试验学校之间,奔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
就在2010年6月7日到15日短短一周时间内,何克抗教授先是来到广州大埔的试验学校听课、与教师座谈;随后辗转到宁夏海原县,参加当地的课题活动,与当地教师一同探讨农村的教育改革;然后来到宁夏永宁县,进入课堂,与教师、学生共同感受课题带来的改变;在这期间,他还要赶回北京,给他的学生们上课……短短的一周行程,跨越了大江南北,贯穿了祖国东西,这份颠簸即使是年轻人也难以承受,而对于何克抗教授来说,这仅仅是他一年中深入教育一线实践中最常见的一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偶尔一次的这样的活动是极易完成,而要像他这样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恐言者甚少。
多少个日日夜夜,何克抗教授都坚持在教育一线,深入课堂,了解教学实际。平易近人是何克抗教授最大的特点,在试验学校与教师、孩子们交流的时候,他和蔼谦虚,丝毫没有架子。有些农村学校教学条件有限,何克抗教授总是从实际角度出发,尽可能地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帮助学校、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难题。人都会有劳累的时候,然而每当要进入课堂,面对那些天真可爱、渴求知识的孩子们,何克抗教授总是挎上跟随他多年的小黑包,神采奕奕、大跨步地走进教室,认真地做笔记,课后向教师们倾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师一起讨论如何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当学校展示一份份不断提高的成绩单,当教师们捧着一张张奖状,当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展示自己的优秀作文、用英语流利交流,老先生就会露出微笑,享受着这份操劳给自己带来的充实和成就感。
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何克抗教授热情不减当年,怀情教育事业,辛勤耕耘,鞠躬尽瘁。走在去学校的乡间小道上,何克抗教授常告诉他的学生:“我不知道明天会怎样,但我知道现在应该做什么。”在各种研讨会上,他都呼吁:“农村是教育的广阔天地,教育的均衡,教育的公平是我们的责任!”正是这种极大的热情与责任,支持着何克抗教授将一片丹心毫无保留地奉献给教育事业。
顶天立地做学问,丹心一片为教育,这只是何克抗教授几十年来人生经历的一个缩影。敬业、创新、务实、执著……从这位老人的身上,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责任编辑:郭晶)
他是一位奋斗者,从无线电电子专业研究者到计算机教师,再到教育技术学专家,每一步踏实奋斗,不断创新,硕果累累。
他是一位耕耘者,心怀对教育事业的美好夙愿,往返于城乡之间,辛勤耕耘,不知疲倦。
他就是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我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教育技术学科的开创者与奠基者之一。
七十三年风雨历程,铸就坚强品格
1937年,何克抗教授出生于粤东北大埔县。母亲是典型的中国农村妇女,没有读过书;上过大学的父亲在婚后不到3年的时间抛弃了母亲,直到何克抗教授7岁,为了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母亲让他离开农村,跟随父亲生活。由于父亲的工作经常在不同的地区调动,何克抗教授也跟着在广州、香港和韶关等地辗转,先后上过五所小学。新中国成立后,身为国民党官员的父亲因历史问题被捕,何克抗教授失去了依靠,他只身一人乘车、坐船、走路,跋涉六百多里、经历了3天才回到山区老家,他和母亲抱头痛哭起来,那年他才14岁。之后,何克抗教授在农村老家度过了中学时光。从初中到高中,何克抗教授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各科成绩都是全班第一。跟母亲在一起,生活穷困、艰苦,寒、暑假还要干各种农活,但这段经历使他终身受益——母亲的一言一行和一生的不幸遭遇,使他懂得什么是纯朴、善良,也铸就了他吃苦耐劳、不向命运屈服的坚韧品质。
1956年,何克抗教授被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录取,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随后又在北师大读无线电电子专业的研究生。青年时期的何克抗教授除了专业学习成绩优异之外,还十分爱好文学,在文学方面也颇有天赋,在报刊上发表过很多文章,获得不少奖励。学习是他离不开的兴趣爱好,而这段美好的青春岁月在他品格和学识的历练中熠熠生辉。
1969年,何克抗教授作为第一批下放劳动的知识青年来到山西临汾的农村,没有抑郁不满,怨天尤人,而是随遇而安,服务群众。在1973—1977年间,何克抗教授先后到过100多个工厂,虽然又苦又累,却积累了不少无线电技术方面的经验,也积累了对贫下中农朴实的感情。他常常利用农闲时间帮老乡修无线收音机等电器,还兴致勃勃地跟当地的中医学针灸,苦中作乐。
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百废待兴,何克抗教授回到了师大校园,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在随后的三十余年的教师生涯中,何克抗教授敬业、务实,勤奋刻苦,做人诚实,待人诚恳,努力工作,一心一意做学问。虽然现在已经74岁,他依然活跃在教育技术研究的第一线,同时还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工作。对学生提交的论文,他会从体系结构到错别字,乃至于标点符号,都一一审阅,认真批改。他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要么不做,要么就做最好”。
七十余年的风风雨雨,锻造了其坚强的品格。如今,古稀之际的何克抗教授依旧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每天坚持快走一个小时,是他生活中的必修课,无论是在北师大校园的操场,还是出差于陌生的城市,人们总会在下午四五点钟看到这个容光焕发、步态稳健的老人,他眼望前方,目光透着风雨之后的坚强与执著。
科研道路上踏实奋斗,不断创新
由原本的无线电专业转入了计算机领域,再到后来的教育技术,这其中的每一步都有很大的难度。面对每一次的转变,何克抗教授始终踏实奋斗,兢兢业业,不断创新,成为国内教育技术学科的泰斗。
“顶天立地”是他做学问的态度:顶天——跟国际水平看齐,虚心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但又不崇洋媚外,妄自菲薄;立地——能深深扎根于实践的土壤,扎根在中国的土地上,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初,数字技术开始向教育领域渗透,何克抗教授敏锐地觉察到了当时教育技术发展和转型的方向,发表了《当代教育技术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一文,在对教育技术94定义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介绍了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对当时电化教育事业发展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何克抗教授是最早从国外引进和介绍建构主义的学者之一。他持续关注和研究建构主义,对建构主义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在反思中创新,为建构主义在中国的实践赋予了新的内涵。除此之外,何克抗教授在大量、广泛、深入的信息化教学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经验”的信息化教学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核心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教学结构理论;二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
在长期深入进行中小学教改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何克抗教授努力探索网络时代的创新教育理论,通过对国内外教育名家思想、理论的批判继承,并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在创新思维培养、儿童思维发展、儿童第二语言形成的原理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三种独树一帜的理论观点:创造性思维理论(专著);儿童思维发展新论(专著);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专著)。
何克抗教授非常注重实践,始终强调理论工作要与实践工作相结合。正是在这种信念支撑下,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在近二十年的中国教育技术发展史上,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具有创新意义的开创性实践工作。
何克抗教授积极参与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带领他的团队研发出了一大批国内领先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和教育软件产品;他在国内率先制定了我国第一个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该标准于2004年底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健康、持续、深入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并起着重大的推进作用。何克抗教授全身心地投入到我国中小学的教学改革试验中,率先倡导并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利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在质量方面的跨越式发展:1994与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合作开展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2000年至今携同他的弟子余胜泉等人开展“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先后在700多所试验学校开展了广泛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说:“教育的实验室在基层、在中小学,真正的教育要关注儿童教育,杜威、马卡连柯等都是从儿童教育开始的。”
何克抗教授在教育技术行业的踏实奋斗与不断创新,赢得了各种荣誉:我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高校名师,宝钢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1994年7月入选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第23卷,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GCCCE)第一副主席,国际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ICCE)执行委员……
面对这些荣誉,何克抗教授摇摇头:“我对这些看得很淡,我现在想的最多的就是运用我这套全新的理论和方法,让更多的农民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教育事业上辛勤耕耘,鞠躬尽瘁
何克抗教授主持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项目到今年已是第十个年头,实验区也已经扩大到20个,试验学校260多所,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然而,他最不能释怀的还是那些在破旧、简陋的农村学校中渴望接受优质教育的农村娃娃。
从2002年起,何克抗教授开始关注农村的中小学教育,并将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改革探索中,努力寻找在教育起点很不公平的条件下使教育结果达到相对公平的全新理论、模式与方法。自2003年以来,何克抗教授在河北丰宁(国家级贫困县)、广州沙湾和北京的远郊区县搞农村教学改革的试验点和试验区;2008年,又在宁夏永宁县、海原县和广州大埔县(何克抗教授故乡)开辟了新的试验区,带领他的团队在这些穷乡僻壤不断拼搏,给农村的孩子带去公平、均衡的教育资源。他自己则不辞劳苦,一趟趟地奔走在城乡之间,奔走在各个试验学校之间,奔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
就在2010年6月7日到15日短短一周时间内,何克抗教授先是来到广州大埔的试验学校听课、与教师座谈;随后辗转到宁夏海原县,参加当地的课题活动,与当地教师一同探讨农村的教育改革;然后来到宁夏永宁县,进入课堂,与教师、学生共同感受课题带来的改变;在这期间,他还要赶回北京,给他的学生们上课……短短的一周行程,跨越了大江南北,贯穿了祖国东西,这份颠簸即使是年轻人也难以承受,而对于何克抗教授来说,这仅仅是他一年中深入教育一线实践中最常见的一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偶尔一次的这样的活动是极易完成,而要像他这样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恐言者甚少。
多少个日日夜夜,何克抗教授都坚持在教育一线,深入课堂,了解教学实际。平易近人是何克抗教授最大的特点,在试验学校与教师、孩子们交流的时候,他和蔼谦虚,丝毫没有架子。有些农村学校教学条件有限,何克抗教授总是从实际角度出发,尽可能地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帮助学校、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难题。人都会有劳累的时候,然而每当要进入课堂,面对那些天真可爱、渴求知识的孩子们,何克抗教授总是挎上跟随他多年的小黑包,神采奕奕、大跨步地走进教室,认真地做笔记,课后向教师们倾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师一起讨论如何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当学校展示一份份不断提高的成绩单,当教师们捧着一张张奖状,当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展示自己的优秀作文、用英语流利交流,老先生就会露出微笑,享受着这份操劳给自己带来的充实和成就感。
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何克抗教授热情不减当年,怀情教育事业,辛勤耕耘,鞠躬尽瘁。走在去学校的乡间小道上,何克抗教授常告诉他的学生:“我不知道明天会怎样,但我知道现在应该做什么。”在各种研讨会上,他都呼吁:“农村是教育的广阔天地,教育的均衡,教育的公平是我们的责任!”正是这种极大的热情与责任,支持着何克抗教授将一片丹心毫无保留地奉献给教育事业。
顶天立地做学问,丹心一片为教育,这只是何克抗教授几十年来人生经历的一个缩影。敬业、创新、务实、执著……从这位老人的身上,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责任编辑:郭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