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太阳底下再也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高尚的了”。因为教师是靠自己的人格、智慧以及道德素养去培养人、塑造人,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去开发人类智慧的矿藏,去塑造下一代,这就是教师职业崇高之所在。只有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教师,才能担当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这就要求教师这个特殊职业必须具备特殊的职业素养。
一、“身教胜于言传”,处处为人师表
“师者,人之模范也。”育人先要正己。在学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教师良好的精神面貌、师德师风是学生向上奋进的强大动力。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一是通过“言传”,二是通过“身教”。“言传”和“身教”是教师教学活动的显著特点。二者相比,“身教胜于言传”。因为身教是通过教师的行动来实现的,所以最有说服力。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的“身教”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特殊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更应严格要求自己,在品德修养、行为作风、治学精神、仪表举止等方面,都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这样,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说服力就强,学生就乐于接受和服从,就可以收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良好效果。
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文化修养
教书育人是一项非常复杂、十分艰巨的工作,同时又是微妙细致、内部充满各种矛盾的过程。它既是科学工作,又是艺术性劳动。教师不具备精湛的业务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是很难把这项工作做好的。
学生往往把教师想像成什么都知道的人,经常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文化修养,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愿望。教师的知识越丰富、越深广,对知识越会融会贯通,其教育教学质量就会越高。面对当今科学技术知识总量急剧增加的趋势,要求教师要不倦地学习,经常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刻苦钻研,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了解教育教学和有关科研成果的最新动态,使自己精通业务、不断提高学术水平。
“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教师要在“学而不厌”的基础上,对学生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地引导,使学生在思想、学业、健康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诲人不倦”既要有乐于教人的愿望,更要善于教人、善于教事;既要方法正确,又能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改革传统教育思想和落后的教学方法;既不能满足现状、墨守成规,又要有创新和开拓精神。俗话说,“打铁得需自身硬”。教师要有一桶水,方能给学生一杯水。
塑造人才的工作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教师唯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三、“师爱”是教育素养的实质,是教育艺术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学生是教育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是教育素养的实质,是教育艺术的基础。”高尔基指出:“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教师把真诚的爱通过言行传给学生,就会激起学生对教师情感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教师只有爱学生,把教育活动建立在师生真挚感情基础上,产生“心生”共鸣,才能产生通情达理的实效,达到教育疏导的目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喜欢的教师,他教的学科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这门学科学习努力的程度就高,学习成绩也就好;反之,学生不喜欢的教师,他教的学科学生往往轻视和厌弃,同时对这门学科学习努力的程度也低,学习成绩也就差。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部分学困生学习上落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对他们流露出无能为力或厌恶的消极情绪。
热爱学生就要对学生尊重和信任。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口号:“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是尊重学生、使之产生自尊心的形象说法。每个教师都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出于信任,教师要坚定地相信学生。即使对于失足的学生,只要耐心教育,疏导得法,他们是能够改正错误、成为有用人才的。
作为一名教师,还必须处理好“爱”与“严”的关系。“爱”不等于溺爱、娇惯、姑息迁就、放任自流;“严”也不是一味的条条框框束缚。教师要做到“爱而不溺、严而有度”。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和教育,从培养目标出发,对每一名学生思想培养、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都要严格训练和灌输。如果对学生放任自流,采取放弃的态度,或者把严格的管理教育变成损害学生自尊心、侮辱学生人格、惩罚手段等,都是不允许的。教师热爱学生,不能感情用事,不能以学生家庭地位、成绩好坏、智力高低为取舍标准,不可偏爱、私爱。“爱满天下”是当年陶行知办教育的一句座右铭。每个教师都应该倾注全部心血,热爱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全面负责,不偏废,不推诿责任。
教师的职业素养与育人具有密切的关联。教师职业素养的高低会影响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价值取向和终生的学习方向。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使自己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树立高尚的师德,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无私的爱去影响和带动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热爱,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一、“身教胜于言传”,处处为人师表
“师者,人之模范也。”育人先要正己。在学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教师良好的精神面貌、师德师风是学生向上奋进的强大动力。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一是通过“言传”,二是通过“身教”。“言传”和“身教”是教师教学活动的显著特点。二者相比,“身教胜于言传”。因为身教是通过教师的行动来实现的,所以最有说服力。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的“身教”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特殊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更应严格要求自己,在品德修养、行为作风、治学精神、仪表举止等方面,都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这样,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说服力就强,学生就乐于接受和服从,就可以收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良好效果。
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文化修养
教书育人是一项非常复杂、十分艰巨的工作,同时又是微妙细致、内部充满各种矛盾的过程。它既是科学工作,又是艺术性劳动。教师不具备精湛的业务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是很难把这项工作做好的。
学生往往把教师想像成什么都知道的人,经常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文化修养,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愿望。教师的知识越丰富、越深广,对知识越会融会贯通,其教育教学质量就会越高。面对当今科学技术知识总量急剧增加的趋势,要求教师要不倦地学习,经常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刻苦钻研,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了解教育教学和有关科研成果的最新动态,使自己精通业务、不断提高学术水平。
“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教师要在“学而不厌”的基础上,对学生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地引导,使学生在思想、学业、健康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诲人不倦”既要有乐于教人的愿望,更要善于教人、善于教事;既要方法正确,又能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改革传统教育思想和落后的教学方法;既不能满足现状、墨守成规,又要有创新和开拓精神。俗话说,“打铁得需自身硬”。教师要有一桶水,方能给学生一杯水。
塑造人才的工作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教师唯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三、“师爱”是教育素养的实质,是教育艺术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学生是教育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是教育素养的实质,是教育艺术的基础。”高尔基指出:“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教师把真诚的爱通过言行传给学生,就会激起学生对教师情感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教师只有爱学生,把教育活动建立在师生真挚感情基础上,产生“心生”共鸣,才能产生通情达理的实效,达到教育疏导的目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喜欢的教师,他教的学科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这门学科学习努力的程度就高,学习成绩也就好;反之,学生不喜欢的教师,他教的学科学生往往轻视和厌弃,同时对这门学科学习努力的程度也低,学习成绩也就差。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部分学困生学习上落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对他们流露出无能为力或厌恶的消极情绪。
热爱学生就要对学生尊重和信任。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口号:“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是尊重学生、使之产生自尊心的形象说法。每个教师都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出于信任,教师要坚定地相信学生。即使对于失足的学生,只要耐心教育,疏导得法,他们是能够改正错误、成为有用人才的。
作为一名教师,还必须处理好“爱”与“严”的关系。“爱”不等于溺爱、娇惯、姑息迁就、放任自流;“严”也不是一味的条条框框束缚。教师要做到“爱而不溺、严而有度”。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和教育,从培养目标出发,对每一名学生思想培养、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都要严格训练和灌输。如果对学生放任自流,采取放弃的态度,或者把严格的管理教育变成损害学生自尊心、侮辱学生人格、惩罚手段等,都是不允许的。教师热爱学生,不能感情用事,不能以学生家庭地位、成绩好坏、智力高低为取舍标准,不可偏爱、私爱。“爱满天下”是当年陶行知办教育的一句座右铭。每个教师都应该倾注全部心血,热爱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全面负责,不偏废,不推诿责任。
教师的职业素养与育人具有密切的关联。教师职业素养的高低会影响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价值取向和终生的学习方向。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使自己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树立高尚的师德,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无私的爱去影响和带动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热爱,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