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对小学体育社会适应目标的作用探索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教育是孩子自身素质培养和提升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倡导“因材施教、全面教育”的今天,体育教学所发挥的作用同样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此项教学环节中,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化新课程教育下的一项重要的学习形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团结协作能力。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也为社会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广州市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对于学生自身和社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体育;社会适应
  合作学习与以前的教学方式不尽相同,其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突破,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根据学生们身体素质的差异,利用合理的教学方式,通过小组中每位成员的合作学习,注重学生们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小组成员通过互相沟通交流、彼此探讨从而共同提高。同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环节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合作学习对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一项基本内容,它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其他科目的学习,其自身具有灵活性、自由性和宽松性等特点。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给学生们讲授体育技术与文化,从而促进学生们全面发展。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根据班里学生们实际的身体能力、身体素质和体育水平等实际情况进行分组,体育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是通过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完成的。在此合作的基础上,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应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因此,学生的认识行为活动是一种探索性、创造性的活动。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模式,每个学生都将会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小组中明确分工,担任不同的角色。这不但给学生们的体育学习提供了相对的自由发挥空间,同时也可以协调发展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运动能力,从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集体意识以及团队观念。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顺利的实现每位学生自身素质都得以发展和提高的目的。这样,当学生长大步入社会后,可以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上发生的各种实际情况,使团队教学的效果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二、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缺陷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虽然大力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就具体实施情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小组活动形式化,仅停留在表面,缺乏实质的合作。例如:虽然在体育课堂上,我们一直在强调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却基本上看不到真正合作的身影。老师还是作为课堂的主体进行授课,学生被动地接受,从中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致并不高涨。此种现象造成的后果就是小组活动形同虚设,学生们无法意识到合作带来的真正价值,对于知识的消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其次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不够协调。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当老师们安排好合作的体育项目后,发现学生们的合作意识不够。就拿踢毽项目来说,当分好组进行比赛时,学生们要不就是站着不动,等着同伴,要不就是同伴之间积极拼抢,最后毽子也没有踢过去。这就说明学生之间的合作不够协调,此时就需要教师的正确组织、引导了。
  第三是奖励机制重视整体,忽视个体。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授课的成绩最终以小组总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此种情况会产生一种负面效应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太注重小组成绩,把奖励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上,认为只要是小组成绩最高就是该小组胜出,却忽视了个体差异性。在小组中也有表现优差之分,此时就应该从整体中看个体,奖励表现良好的成员,鞭策表现较差的成员。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大家更加团结,发挥出自己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进步。
  三、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形式
  1. 正确认识教师在小组合作中的重要性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不仅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者,又是调控者。教师应当合理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训练,针对性的及时纠正在分组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进行差异化教育,从而保证各小组顺利按时完成老师分配的合作任务。同时,教师还应做到,在小组合作学习前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心理准备,发现问题后及时调控。分组合作学习后要定期组织各组进行总结,从而使学生能够全方面发展。
  2. 营造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环境
  教师在体育课上要注意,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合作的质量,逐渐形成规范、灵活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不必要担心合作的过程会花费较多的时间,拖延教学进度,影响教学效果,只有保证了学生合作练习、主动参与、才能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真正感受到合作学习带来的无穷乐趣。这种学习方式要远比教师从始至终独自授课,或者是由老师与个别优秀学生表达感想要有效果。通过学生们亲自参与,其获得的对体育运动的感受与体验,对各体育项目的认识与感悟也将是截然不同的。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一定要找到学生兴趣的突破点,寓教于乐。
  3. 合理有效的分组
  体育教学环节过程中,如果想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必须要做到均匀分组,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自身素质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妥善的分组。可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进行不同的分组形式。例如:篮球课上,可根据身高和篮球技术进行分组;铅球项目可根据体重和力量能力进行分组。同时每组都要保证能有一个给老师当助手的小队长。同时开展的体育活动,要多以小组比赛的方式进行,可以比赛哪个小组完成项目最快,哪个小组完成项目最好等。另外教师还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不断变化授课的内容和形式,以积极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积极创新的能力。
  4. 合理进行合作教学,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技巧
  教师要合理地进行合作教学,正确地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其合作学习技巧,引导学生学会收集相关资料。合作学习时需要每位成员清楚地明白自己的需求,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每位成员的观点。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组员出现想法分歧的时候,就需要互相讨论,克服困难,进而形成方案。同时倾听也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不断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代教育新课程实施的一项重要环节,它与其他的授课教学方式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在当下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这种方法模式,其获得的意义远远超出模式本身,合作练习不仅提高强化了学生的身体机能,同时还增长了学生体育练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对集体主义精神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经过大量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活动是行之有效的,但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并不适合各种体育教学。因此,为了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养成互帮互学、独立思考的优良品质,需要寻找更多更好的有利于学生们“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是当下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和探讨的重点。总而言之,笔者认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是符合当代教育理念的,不仅能够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对于社会的良好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不断深入,将体育教学的自身特点与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有机结合起来,使两者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得尽善尽美,让体育教育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宗佐.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0(11).
  [2]林东葵.小学体育合作学习的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11).
  [3]刘越超.中小学体育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2.
  [4]刘宏.小学体育小组合作浅析[J].赤子(中旬),2013(10).
  [5]邱良武.中小学体育课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时期新形势要求德育工作要创新,有创新才有活力。但德育工作创新不能仅仅追求“新”,而要在创新中继承和扬弃。本文将结合学校特色文化,从礼韵文化走进课堂、礼韵文化走进社团、礼韵文化走进校园文化、礼韵文化走进活动、礼韵文化走进微信平台五个方面,阐述德育在传承与创新中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德育;德育创新;“礼韵”文化;校园文化  德育是一门科学,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不像解答数理化问题
【摘 要】增值性评价是国际上最为前沿的教育评价方式,它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唯一标准,引导学校多元发展。以四所学校为实验对象,区域内运用增值性评价评估学校教学质量,有助于更新参与者的教育理念,完善本区域的评价体系,激发薄弱学校的办学热情,完善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  【关键词】增值性评价;评估;教学质量  增值性评价是国际上最为前沿的教育评价方式,其特征是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
【摘 要】近几年,国家针对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素质的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并落实到各个学校中。针对这一政策,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们积极地探寻有效且科学的教学方法,以促进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与进步。在各个教育系统如火如荼地开展新型教学模式探索的大环境下,笔者对情境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之间的优缺点进行了实验研究。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中年段;体育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规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为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由以往的“两基”增加到“四基”,即由以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变成新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活动经验”是四基中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学生的经验并非由教师讲授获得的,而是经历数学活动逐步累积的。笔者以人教版“角的初步认识”概念课为例,谈谈如何从学生操作与活动入手有效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活动;经
摘要:辩论是一项可以提高思辨能力、丰富课余知识、培养团队精神、锻炼思维表达的活动.,文章从“巧妙设计辩论主题”和“有效实施辩论活动”两大方面,探究辩论活动主题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辩论活动;课堂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辩论”这种能提高思辨能力、培养团队精神、锻炼思维表达的实践活动引入课堂中,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活跃思维、拓宽认识、发展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从
【摘 要】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已成为普遍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很大程度上也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只有采取措施提高课堂实效、优化课堂作业的设计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课后“零作业”。  【关键词】小学语文;零作业;课堂改革  过重的课外作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当前,国家教育部和广东省教委相继出台了相关文件要求减少课外作业,增强课堂练习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指导意见。近几年,
【摘 要】新课标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既要求算得正确且迅速,又应该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近几年数学教学中发现学生计算错误颇多,学生计算能力有待提高。本文通过剖析计算错误的原因,就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提出对策。  【关键词】计算能力;提高;策略  计算教学是数学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然而在近
【摘 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文以三年级下册《可贵的沉默》为例,从整合资源、研出重点、研出个性、研出情感这几个方面探寻在“研学后教”的课改理念下,如何更好地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研学后教”;工具性;人文性;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的经典的文言文值得学生去背诵。但文言文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艰涩难懂的。因此,教师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爱上文言文,就成了每个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认为,教师要提高小学生的背诵效率,首先要教会学生背诵的方法,使其掌握“理解文意——深入想象——浅尝背诵”的背诵技巧;其次要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最后要根据遗忘规律,帮助学生巩固背诵成果。  【关键
爱,能使丑陋变美好,能让肮脏变洁净,能让你变得高尚伟大,也能使你帮助他人焕然一新,变得纯洁高尚。没有爱,便无法让无数世人受到震撼和影响;只有爱,才能让我们挖掘出自身人性之美,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都能找到最好的自己。  教学相长,做教师也是如此。在对学生的关注和教育当中,在学生得到进步和发展的同时,身为教师的你也在不断提升、成长。这都源于一个字——爱。爱是什么?爱,是真诚,是信任,是尊敬,是关怀,是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