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阅读切入点,优化课堂阅读教学效果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e121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切入点的设计关系到教学的全局。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学生学习本文的具体困难是什么,从哪里切入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触及哪个点才能把学生的“内存”激活。
  【关键词】导入设计;课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1-00131-01
  
  在吃透教材后,老师必须认真思考:学生学习本文的具体困难是什么,从哪里切入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触及哪个点才能把学生的“内存”激活。所以,切入点的设计关系到教学的全局。,
  一、既要因材施教,更要因“才”施教
  一篇非常熟悉的《七根火柴》,老师设计的思路是:制造悬念,一在“火柴”上,二在“主人公”身上,引起学生注意,层层解决,步步清理。文章的结构安排是难点,在教学第一部分时,请学生思考主人公是在怎样的环境里出现的,他是怎样走到读者的
  面前的。学习第二部分,又引导学生从卢进勇的眼睛“看”主人公的形貌,用“想”和“说”衬托主人公的思想。先分后总,降低难点的难度,抓住语言、动作的描写,扣击学生心扉,运用课外阵地,巩固课内成果。
  二、既要疏凿使之通,更要梳理使之清
  学生阅读有障碍的课文,教师要设计疏凿的方法。《中国石拱桥》有两个难点:一是“在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二是“大拱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拱桥”。解决第一个问题,是先出示赵州桥的挂图,在不看书的情况下,让学生说明这幅图,老师再依据学生的表述分别画出5幅图,然后请学生看课文是如何表达的。学生抓住了“肩”和“各”两个重要词语,使难点疏通了。“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老师做了学生思想认识、知识能力通达的疏凿手,这应该是每个老师每一节课的追求。
  疏凿的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沟通的是学生的思路。上面讲的是“预猜法”,在教学实践中使用较多的是“讨论法”和“演示法”。
  对头绪纷繁或语义丰富深奥的文章,少讲不该如何如何,多讲应该怎样怎样,协助学生梳理线索,整理层次,举纲带目,清流溯源。《挖荠菜》有这样一段话:“我”掰了财主家的玉米棒子, 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平生头一次潜入我那童稚的心……”
  “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是什么意思呢?学生理解有困难,教师如果“铺陈”解析,帮助学生梳理便可以使学生清楚句意。教师问:“太阳落山了,晚霞退去了,庙里的钟声响起来了,这说明什么呢?”学生:“天色已晚。”教师问:“羊儿回圈了,乌鸦回巢了,这说明什么呢?”学生:“回家的时候到了。”教师问:“夜色加浓了,村落、树林、坑洼都沉寂了,这说明什么?”学生:“人们已经进入了梦乡。”教师:“一个小姑娘,刚受了地主管家的欺侮,又在慌忙惊恐中落水,万幸没有生命危险。悲伤、惊恐、愤慨的心情交织,饥不择食使她更加饥饿,落水逃生使她更加寒冷,妈妈的呼叫使她更加委屈、凄凉,有家她不能回,她无处安身,这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是什么呢?”学生:“走投无路。”含蓄的语句明白了,深刻的句子清透了。
  三、既要考虑教得活,更要抓住落得实
  语文课堂教学是承传文化的平台,所以设计应该“活”,因内容、学生而选择教法,一种模式贯穿各类文章、种种内容,学生会感到厌倦。我们拜读名师的教学专论,会发现同一篇课文没有同样的教法,但却都各有特色,精彩绝妙。教师要打破程式,因文设法。《同志的信任》要介绍作者方志敏和鲁迅的情况,不然不好理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心思想不明显,就要讲一讲;《天上的市街》等诗歌适合朗读,多数文言文适合“串讲”。
  语文课要实实在在,扎扎实实,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和会学,字词句段篇必须一丝不苟地落实。譬如进行词汇教学要即文解词,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济南的冬天》里有“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城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样的话。其中用了两个“卧”,就很有表现力,前一个“卧”写小村庄像静睡的孩子一样,安详地躺在母亲的怀里;后一个“卧”则说这个雪呀不是很多,只是那么一点,下面房顶像趴在那儿一样。这样讲“卧”就讲生动了。总之,“活”是手段,“实”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用“实”做主线,用“活”做珍珠,才能把语文课堂串成美丽的链子。
  四、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更要指导学生走出本文
  语文教材是例子,是万里挑一的“文质兼美”的例子,所以语文课首先是读懂文本(课文)。一句话,书要踏踏实实地读。
  《分马》这篇小说的重点是什么呢?当然是人物的塑造,郭全海是本文的主要人物。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走近他:他的典型性格,是通过他的语言、行动表现出来的。最突出的有这样几处:首先在分马前,人们都叫嚷着,快些“动手分吧”。郭全海不失时机地高声问道:“咱们分了衣裳,又分牛马,倒是谁整的呀?”这一问体现了共产党员的觉悟,表现了他善于教育群众的工作艺术。“分了东西可不能忘本。”表现了他对党的爱,用这种爱适时引导群众。其次,当老孙头分到称心的玉石眼,得意洋洋时,他挨了摔,马也跑了,人们七嘴八舌“打趣”老孙头,郭全海则慌忙解下自己的青稞马去追。“玉石眼”追回来了,人马都气喘呼呼的,表现了郭全海果敢的作风和大公无私的胸怀。再次,当老王太太分到热毛子马不满意时,郭全海看到随即对她说“我跟你换换”,又一次表现了他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高尚品德。如果说学生对郭全海这个人物理解不全面的话,有了这样的“一问、一追、一换”的设计思路,学生就能够对郭全海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需的舍己为人的品质逐步认识清楚了。
  五、既要牢牢抓住学生精神的注意,更要时时激发学生思维的发散
  能够抓住学生的课堂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有些一读学生就能够明白的情节,教师设计应该简略。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非常适合朗读,教师设计多种方法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是不难的,而象征手法的体会就不那么容易。如教师可以“轻点”一下,提醒学生注意开篇“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声里”,中间“它飞舞着,像个精灵”,结尾“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鸟儿”——“精灵”——“预言家”的称呼变化是作者思路的表现,学生读(自读、齐读、吟读、朗读等)是学之思路体现,教师在学生可能忽略的地方“轻点”一下,是教的思路显现。
  总之,以课文的作者思路为基点石成金,以学生学习该类文章的知识基础为起点,设计本篇文章教学的切入点,是优化课堂效果的可行途径。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认为要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必须通过训练来完成。所谓训练,应是既训又练,训是点拨引导,练是练习实践;训起指导作用,练是实际操作。语文复习要训要练,有训有练,训练结合。并在初中语文毕业复习中总结出“抓点、理线、顾面、得体、激趣”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复习;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1-0063-01  
期刊
【摘要】怎样凸显语文味,通过“说、读、嚼、品”彰显语文课的语文味。首先要感知感触,就是读诗、读懂诗。其次要鉴赏评价,“品味”诗词的意境美。  【关键词】语文味;诗词鉴赏;感知;评价;品味;意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1-0057-02    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学的鲜明特质,语文教师的使命就是开垦一片适宜学生吸取语文养份的园地,营造
期刊
【摘要】课堂,是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是开启学生智慧、展示学生个性的核心场所。新课标下语文阅读课该如何进行,教师如何调整教学行为,是广大语文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的学习、实践和探索,试从课堂预设、师生互动、人文熏陶三方面提出一些做法和想法,与同行们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阅读课;动态和谐;情感价值;教学行为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
期刊
【摘要】名著阅读教学,要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明确阅读的方向并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同时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阅读环境,提倡师生在名著的同步阅读中共同成长,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语文素养;名著阅读;激发兴趣;形成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1-0061-02  
期刊
【摘要】材料分析题能够有效地、综合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联系运用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题型,在初中社会、思品课的练习、考试中,已经成为必不可少题型之一。本文拟从在开放性试题中如何提高学生材料分析题的解题能力入手,提出了如何提高学生在开放性试题材料题的解题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学生;材料分析题;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1【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
期刊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老师们为革除陈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参与课堂,在教学设计中总是费尽心思地采取一些化静为动、激发兴趣的教学活动。但是,实际教学中,这些活动要么乱而无效,要么形动而神不动,本文着重通过跟踪一堂课中的一个教学环节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  【关键词】学习方式;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
期刊
【摘要】幼儿教师究竟要怎样看待活动及活动过程中所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瞬间性”行为呢?要怎样处理这些“瞬间性”行为才能落实及提升我们的教育目标呢?笔者有感于大班的一次体育活动——《灵巧的身体》。  【关键词】幼儿教育;活动;瞬间性;提升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1-0108-02     众所周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是幼儿教育的行动指南
期刊
【摘要】图文转换虽然没有单列为一个考点,但它能很好地体现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方向和精神。本文笔者从图文转换的多方面入手解析例题,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关键词】图文转换;题型;解析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1-0041-02    图文转换就是根据图表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表、图、画),辨别或挖掘隐含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评价,最后用语言
期刊
【摘要】教师面对不同的课程,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如合作、探究、交流、体验等,在课堂上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从而使阅读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而富有个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教学方式;喜闻乐见;兴趣;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1-0120-01     新课程理念认为: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注重灌输,而忽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三味书屋》的教学设想,向我们展现了一堂体现新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课例。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1-0143-01    《三味书屋》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本中配有一幅精美的插图。本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三味书屋的陈设,学习按由中间到四周的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了解“早”字的来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