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的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老师必须扎扎实实从讲国情、讲传统、讲理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下面谈谈我践行以德为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三个方面。
一、设计德育内容
为了使德育教育能够渗透教育教学全过程,要依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校的各年级情况,在备课中认真设计德育教案,使德育自然而然地渗透,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1.讲国情,增共识,凝聚爱国之心
(1)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红领巾小广播中涉及国情的知识,用故事、知识问答等形式呈现给学生们,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
(2)抓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教育学生听见国歌声要驻足肃立,少先队员敬队礼,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开展“红领巾,我为你自豪”活动,培养学生对胸前的红领巾和少先队组织的热爱之情。
(3)开展“祖国明天会更好”“我的中国梦”读书活动,组织征文比赛。学生通过读书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爱国热情。
2.讲传统,让引以为傲的文化精粹发扬光大
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我们引导学生从小做起,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理念。这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品格、提高其鉴赏能力,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热情。
(1)《客家童谣》是以客家话为母体创作的童谣谚语,是客家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客家地区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德育情趣等客家传统文化。学校组织、宣传、推广《客家童谣》,要求课前5分钟诵读客家童谣,帮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身心健康发展。
(2)为传承国学经典,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我引导少年儿童诵读、践行《弟子规》,以此树立明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知礼明行,提升素质。学校举办《弟子规》黑板报评比,对各班学生进行了抽背,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举行了校际“《弟子规》伴我行”演讲比赛;评选出了校级、班级“读经典,学做人”优秀少先队员。
(3)诵读传统文化经典篇章、阅读中华美德故事,号召学生学习中华美德模范,并结合学雷锋、三爱三节、传统节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等道德实践活动,积极践行中华美德,养成美德习惯,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3.讲理想,坚定信念,书写精彩人生
理想是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指明灯。身为青少年,应有朝气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无论在学习、生活、思想上,都要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恒心。为此我们每周推荐相关书籍给孩子们阅读,如:《做有出息的孩子》《为了理想》《名人成长故事》等等,要求孩子写出体会,规定每周星期一最后一节课让孩子们谈谈体会,这样让大部分学生都确立了远大的志向和明确的学习目的。
通过开展讲国情、讲传统、讲理想的系列活动后,孩子们都能说好话、做好事、当好人、懂感恩,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开辟德育途径
要把德育落实到学生身上,必须开辟多种有效的工作。
1.抓课堂,全面渗透。课堂是德育的主渠道。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德育的直接途径。为此,我们经常开展教学观摩、教学评优课,以提高课堂教学水准。并要求各学科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抓养成,形成习惯。养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起着定势、导向的作用。为此我从《佛岭小学班级量化考评细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入手,重点从养成教育、学习习惯、社会公德和文明礼貌等方面进行教育。对学生文明行为等方面加大了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把检查结果纳入班级量化考评之中。通过评比,督促检查,逐渐养成了好习惯。
3.抓活动,形成系列。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要求德育活动多样化、新颖化、趣味化,使之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我设计組织学生开展了“我快乐,我感恩”的活动,组织学习身边的英雄孝女彭彩金的活动,组织学生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让学生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向革命先烈表决心,教育学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刻苦学习科学文化,长大后报效祖国的激情。
此外,还坚守一些经常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阵地,如每周卫生、纪律流动红旗评比,每学期评选“十佳少年”等。这样一来,学生中出现了积极向上、勤奋学习、助人为乐、热爱集体、讲文明、懂礼貌的新局面。
三、创新德育方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样,对于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来说,创新也是它的灵魂。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我们不能死抱着以往的老一套不放,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主题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只有创新,才能不断增强德育主题教育的生命力。
1.针对目前留守儿童多的现象,为此开通“校讯通”、班级家长微信群,架起家庭与学校沟通的空中桥梁。它们成为每个班级不可缺少的交流平台,老师们会通报孩子们的在校情况、近期表现,家长们有疑问也会在群里与老师沟通,等等。因此使得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也让更多家长懂得了育儿知识。通过家长协助,学校教育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2.走出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误区。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孩子们肩负着重任,只有从政治上、思想上、品德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在重视知识教育与智力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德育教育。
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拓宽德育途径,更新德育手段,丰富德育内容,才能为国家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健全、道德高尚的接班人。
加强德育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把实践上升为理论,并用理论指导德育工作的改革和实践,使德育工作在新形势下提高实效。大力建设,认真落实,将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德育的新路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设计德育内容
为了使德育教育能够渗透教育教学全过程,要依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校的各年级情况,在备课中认真设计德育教案,使德育自然而然地渗透,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1.讲国情,增共识,凝聚爱国之心
(1)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红领巾小广播中涉及国情的知识,用故事、知识问答等形式呈现给学生们,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
(2)抓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教育学生听见国歌声要驻足肃立,少先队员敬队礼,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开展“红领巾,我为你自豪”活动,培养学生对胸前的红领巾和少先队组织的热爱之情。
(3)开展“祖国明天会更好”“我的中国梦”读书活动,组织征文比赛。学生通过读书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爱国热情。
2.讲传统,让引以为傲的文化精粹发扬光大
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我们引导学生从小做起,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理念。这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品格、提高其鉴赏能力,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热情。
(1)《客家童谣》是以客家话为母体创作的童谣谚语,是客家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客家地区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德育情趣等客家传统文化。学校组织、宣传、推广《客家童谣》,要求课前5分钟诵读客家童谣,帮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身心健康发展。
(2)为传承国学经典,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我引导少年儿童诵读、践行《弟子规》,以此树立明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知礼明行,提升素质。学校举办《弟子规》黑板报评比,对各班学生进行了抽背,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举行了校际“《弟子规》伴我行”演讲比赛;评选出了校级、班级“读经典,学做人”优秀少先队员。
(3)诵读传统文化经典篇章、阅读中华美德故事,号召学生学习中华美德模范,并结合学雷锋、三爱三节、传统节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等道德实践活动,积极践行中华美德,养成美德习惯,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3.讲理想,坚定信念,书写精彩人生
理想是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指明灯。身为青少年,应有朝气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无论在学习、生活、思想上,都要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恒心。为此我们每周推荐相关书籍给孩子们阅读,如:《做有出息的孩子》《为了理想》《名人成长故事》等等,要求孩子写出体会,规定每周星期一最后一节课让孩子们谈谈体会,这样让大部分学生都确立了远大的志向和明确的学习目的。
通过开展讲国情、讲传统、讲理想的系列活动后,孩子们都能说好话、做好事、当好人、懂感恩,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开辟德育途径
要把德育落实到学生身上,必须开辟多种有效的工作。
1.抓课堂,全面渗透。课堂是德育的主渠道。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德育的直接途径。为此,我们经常开展教学观摩、教学评优课,以提高课堂教学水准。并要求各学科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抓养成,形成习惯。养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起着定势、导向的作用。为此我从《佛岭小学班级量化考评细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入手,重点从养成教育、学习习惯、社会公德和文明礼貌等方面进行教育。对学生文明行为等方面加大了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把检查结果纳入班级量化考评之中。通过评比,督促检查,逐渐养成了好习惯。
3.抓活动,形成系列。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要求德育活动多样化、新颖化、趣味化,使之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我设计組织学生开展了“我快乐,我感恩”的活动,组织学习身边的英雄孝女彭彩金的活动,组织学生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让学生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向革命先烈表决心,教育学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刻苦学习科学文化,长大后报效祖国的激情。
此外,还坚守一些经常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阵地,如每周卫生、纪律流动红旗评比,每学期评选“十佳少年”等。这样一来,学生中出现了积极向上、勤奋学习、助人为乐、热爱集体、讲文明、懂礼貌的新局面。
三、创新德育方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样,对于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来说,创新也是它的灵魂。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我们不能死抱着以往的老一套不放,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主题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只有创新,才能不断增强德育主题教育的生命力。
1.针对目前留守儿童多的现象,为此开通“校讯通”、班级家长微信群,架起家庭与学校沟通的空中桥梁。它们成为每个班级不可缺少的交流平台,老师们会通报孩子们的在校情况、近期表现,家长们有疑问也会在群里与老师沟通,等等。因此使得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也让更多家长懂得了育儿知识。通过家长协助,学校教育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2.走出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误区。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孩子们肩负着重任,只有从政治上、思想上、品德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在重视知识教育与智力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德育教育。
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拓宽德育途径,更新德育手段,丰富德育内容,才能为国家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健全、道德高尚的接班人。
加强德育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把实践上升为理论,并用理论指导德育工作的改革和实践,使德育工作在新形势下提高实效。大力建设,认真落实,将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德育的新路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