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9月10日,胡锦涛主席发表了关于美育的讲话,在讲话中他这样讲道:“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造就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并自由和谐发展的优秀人才。
现阶段的高中教育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是各学校狠抓严管的重点,在学校教育中它位居第一,地位远远超出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往往实施不到位,达不到目的,这对人才的培养会产生负面影响。缺少了素质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虽然教育主管们很清楚高中美术教育这门所谓的“必修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各级教育部门也越来越重视美术教育,但目前来看,离真正“必修”重视“必修”还有一段时间。
因为在长期的教育环境和传统教育模式下,美术课只是一门副课,属于非统考科目。而学生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自然分出彼此。在学生眼里美术课仅仅是课程表中的一节课,一周才上一次而已,根本用不着花费精力,很多学生都是抱着混混就行了的态度来上美术课的,上课开小差,不按时交作业,不与老师交流是经常的事。而对语,数,外等主科学生们在上课时态度明显不同,能够积极配合老师,主动学习,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真的很喜欢这些学科吗?我想最关键的是他们在这些学科上有压力,而那个压力就是应试!
在这种大环境下可能会有人问:“上美术课有什么用?”美术教育之所以为其它学科无法替代,就在于发展了人的形象思维。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大力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就是因为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之一的美术有辅助道德进步的教育功能。中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具有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家庭,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学加强和实施美术欣赏教育,是抓好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素质包括很多直面人生的能力和各方面的修养,如道德素质、生存能力、应变能力、潜在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艺术修养等等。特别是在心理素质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在感觉、知觉、记忆、思想、想象等心理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倾向,如逆反、好奇、注意力、兴趣、情感、动机、意志等这些将构成心理素质的总体,而这些又直接影响着创造力的发挥。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人的道德财富的源泉。”在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过程中,美术课把中外美术精品直接呈现给广大学生,使他们产生“直观”的美感。让他们的道德理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并以美作为追求的价值取向。罗克韦尔 肯特曾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美术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有特色,但不孤立,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说许多理念要运用图像来阐明科学的内容,了解事物的本质问题,只用语言文字符号是难以表达清楚的,如運用图像符号则一目了然,而且图像从视觉上、意识上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了美的教育。美术还能促进学生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以此可见,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是很重要的素质教育科目。
高中美术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活动,也是人生感知美术审美教育和美术技能教育的重要阶段。课改后的高中美术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的内容是“美术鉴赏”,教学工作立足于审美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广泛地参与审美活动,从被动地接受美育变为主动地需要美育。是一个观察、体验、品味艺术作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以及一定的美学知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并不要求他们了解太多的绘画技能,通过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使其学会一些美术常识及学会如何鉴赏, 强调学生的“心到”、“眼到”.英国的艺术家和批评家艾瑞克•牛顿曾十分形象地将艺术品比作一层层剥开的洋葱,表皮是“再现层”,表皮之下一层为“诠释层”,再往里一层称为“审美层”,也就是讲,看一幅画,首先我们看到的是画面表现的内容:人物、场景或是一些抽象的符号。其次,再看一看画家是用何种方法来表现,如构图、线条、色彩、笔触以及总体的表现符号等等。最后,综合以上两点,想一想作品给你一种何样的意境,强烈程度如何,是否领悟到了一种以语言、文字所不能表达的体验,如果有了,那应该是基本上看懂了。 通过不断的鉴赏学习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趣味,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使他们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直接或间接地接受教育,从而发挥其社会功能。
高中美术教育通过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这很自然地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政治教育融为一体,这无疑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比如有不少学生,由于缺乏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他们对人体绘画作品和裸体扑克、淫秽画区别不清,容易把美当作丑,把丑当作美,有的人由于受到淫秽品的毒害而走上犯罪道路。通过美术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可以使他们认识到:人体绘画作品是为了突出表现人的形体美和人的内在活力,是对人自身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歌颂,它是一种健康的具有积极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裸体扑克和淫秽画刊宣扬的是低级趣味、寻求感官刺激,它们用纯自然主义的手法甚至变态下流的方法故意宣泄性欲、亵渎情爱,引导人们走向堕落。学生通过接受这种审美教育,有了辨别美丑的能力,就能自觉抵制淫秽品的侵袭,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同时也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欣赏人体美术作品,升华自己的审美情感。这种审美教育可能会比讲抽象的道理或硬性制止学生看淫秽品的效果更好。由此可见,审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除此之外,高中美术教育通过审美教育对智力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美术通过具体形象如线条、色彩、形体、结构、空间等绘画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主要因素。丰富有趣的美术常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民族风俗等内容又大大增加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容量,对发展智力大有裨益。
总之,美术教育有着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艺术的创造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的重要作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各学科的共同努力,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现阶段的高中教育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是各学校狠抓严管的重点,在学校教育中它位居第一,地位远远超出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往往实施不到位,达不到目的,这对人才的培养会产生负面影响。缺少了素质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虽然教育主管们很清楚高中美术教育这门所谓的“必修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各级教育部门也越来越重视美术教育,但目前来看,离真正“必修”重视“必修”还有一段时间。
因为在长期的教育环境和传统教育模式下,美术课只是一门副课,属于非统考科目。而学生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自然分出彼此。在学生眼里美术课仅仅是课程表中的一节课,一周才上一次而已,根本用不着花费精力,很多学生都是抱着混混就行了的态度来上美术课的,上课开小差,不按时交作业,不与老师交流是经常的事。而对语,数,外等主科学生们在上课时态度明显不同,能够积极配合老师,主动学习,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真的很喜欢这些学科吗?我想最关键的是他们在这些学科上有压力,而那个压力就是应试!
在这种大环境下可能会有人问:“上美术课有什么用?”美术教育之所以为其它学科无法替代,就在于发展了人的形象思维。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大力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就是因为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之一的美术有辅助道德进步的教育功能。中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具有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家庭,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学加强和实施美术欣赏教育,是抓好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素质包括很多直面人生的能力和各方面的修养,如道德素质、生存能力、应变能力、潜在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艺术修养等等。特别是在心理素质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在感觉、知觉、记忆、思想、想象等心理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倾向,如逆反、好奇、注意力、兴趣、情感、动机、意志等这些将构成心理素质的总体,而这些又直接影响着创造力的发挥。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人的道德财富的源泉。”在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过程中,美术课把中外美术精品直接呈现给广大学生,使他们产生“直观”的美感。让他们的道德理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并以美作为追求的价值取向。罗克韦尔 肯特曾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美术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有特色,但不孤立,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说许多理念要运用图像来阐明科学的内容,了解事物的本质问题,只用语言文字符号是难以表达清楚的,如運用图像符号则一目了然,而且图像从视觉上、意识上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了美的教育。美术还能促进学生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以此可见,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是很重要的素质教育科目。
高中美术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活动,也是人生感知美术审美教育和美术技能教育的重要阶段。课改后的高中美术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的内容是“美术鉴赏”,教学工作立足于审美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广泛地参与审美活动,从被动地接受美育变为主动地需要美育。是一个观察、体验、品味艺术作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以及一定的美学知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并不要求他们了解太多的绘画技能,通过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使其学会一些美术常识及学会如何鉴赏, 强调学生的“心到”、“眼到”.英国的艺术家和批评家艾瑞克•牛顿曾十分形象地将艺术品比作一层层剥开的洋葱,表皮是“再现层”,表皮之下一层为“诠释层”,再往里一层称为“审美层”,也就是讲,看一幅画,首先我们看到的是画面表现的内容:人物、场景或是一些抽象的符号。其次,再看一看画家是用何种方法来表现,如构图、线条、色彩、笔触以及总体的表现符号等等。最后,综合以上两点,想一想作品给你一种何样的意境,强烈程度如何,是否领悟到了一种以语言、文字所不能表达的体验,如果有了,那应该是基本上看懂了。 通过不断的鉴赏学习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趣味,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使他们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直接或间接地接受教育,从而发挥其社会功能。
高中美术教育通过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这很自然地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政治教育融为一体,这无疑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比如有不少学生,由于缺乏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他们对人体绘画作品和裸体扑克、淫秽画区别不清,容易把美当作丑,把丑当作美,有的人由于受到淫秽品的毒害而走上犯罪道路。通过美术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可以使他们认识到:人体绘画作品是为了突出表现人的形体美和人的内在活力,是对人自身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歌颂,它是一种健康的具有积极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裸体扑克和淫秽画刊宣扬的是低级趣味、寻求感官刺激,它们用纯自然主义的手法甚至变态下流的方法故意宣泄性欲、亵渎情爱,引导人们走向堕落。学生通过接受这种审美教育,有了辨别美丑的能力,就能自觉抵制淫秽品的侵袭,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同时也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欣赏人体美术作品,升华自己的审美情感。这种审美教育可能会比讲抽象的道理或硬性制止学生看淫秽品的效果更好。由此可见,审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除此之外,高中美术教育通过审美教育对智力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美术通过具体形象如线条、色彩、形体、结构、空间等绘画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主要因素。丰富有趣的美术常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民族风俗等内容又大大增加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容量,对发展智力大有裨益。
总之,美术教育有着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艺术的创造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的重要作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各学科的共同努力,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