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之“东风”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fei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正确合理地选用音乐,并有效调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文乐互动 有声有色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学习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选用音乐,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理想的教学情景以及和谐完美的课堂气氛,使师生身心放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音乐似一缕温暖的东风吹进了语文课堂,成为语文教师提高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的好帮手。我曾尝试了运用音乐培养语感、运用音乐渲染气氛、运用音乐再造想象、运用音乐巧妙绾结等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培养语感,运用音乐纵横驰骋
  
  语文以培养语感为中心,音乐以培养乐感为中心。语感敏锐的人,“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夏丐尊语,见叶圣陶《文艺作品的鉴赏》) ;乐感敏锐的人,听到《二泉映月》就会进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并在眼前浮现出一个刚直不阿的盲艺人在向我们倾诉他坎坷的一生。
  音乐犹如“内在的海洋”(罗曼•罗兰语),虽无汹涌的波澜,却能渗透人的灵魂。音乐中蕴涵的感情比文字的描述、语言的表达丰富得多。有时,文字和语言不能激起人们的感情,而音乐却能拨动人们的心弦,震撼人们的灵魂。
  
  二、创设情境,运用音乐渲染气氛
  
  教育专家李吉林提出了“情境教学”的模式,为语文教学开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其中利用音乐来创设情境是情境模式之一。通过实践,我发现利用音乐来创设情境,能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
  比如:用音乐导课,营造氛围。教师如何敲响这第一声引领学生向“新知”进军的鼓点,确实“不同凡响”,需要精心的构思。利用与课文心灵相通的音乐导课,能紧扣学生心弦,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阅读兴趣,把学生尽快带入文中描绘的意境。我在教学《空城计》时,首先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 那深沉、浑厚的乐曲将学生带入万马奔腾、惊心动魄的战争气氛之中。强劲的旋律带领学生感受雄厚的历史,学生学习情趣高涨,精神饱满地期待新课的开始。
  文采绝妙的抒情性散文,也可以用音乐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我印象深刻的是曾经听过周老师的一节课《小巷深处》,全文似一首流动的旋律。在教学时,周老师巧妙运用了轻音乐《初雪》,为课堂奠定了基调。在让学生朗诵童谣时,配上轻音乐,我们仿佛也置身在那个小巷中,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听母亲轻轻地吟唱;在让学生把描写母亲的一段文字改编成诗歌来朗诵时,又是这样的音乐,让我们在乐声中感受母亲圣洁无私的形象;掀起了所有听课师生情感高潮的是在课文上完以后,周老师在《初雪》音乐的伴奏下出示了一张满脸沧桑的老母亲微笑的照片,又深情地描述了文中的一段话“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我们被老母亲感动着,被这略带忧伤的乐曲感动着,被周老师深情的描述感动着,在场的很多师生纷纷落泪。类似这种优美的文章还有很多,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配上合适的音乐作为辅助,这也是对大语文教育观的一种体现。
  
  三、激活思维,运用音乐再造想象
  
  自古,语文与音乐相伴而生。《诗经》就是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的。“词”在《辞海》中的释义之一是:“词,诗的一种,一种韵文形式,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由此可见,语文与音乐的渊源已久,音乐与文学有不解之缘,音乐与文学共同表现人的情感。
  在作文教学中运用音乐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如:《同桌的你》,歌词先回忆如烟往事:你以前总是很小心向我借半块橡皮……,转眼就各奔东西。然后由回忆转入现实,抒发自己对昔日同桌的思念: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对同桌的浓浓的关爱中又蕴涵着淡淡的惆怅。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通过抒情主人公的心理流程的变化来表现出他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的写作方法。
  
  四、意犹未尽,运用音乐巧妙绾结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运用音乐巧妙绾结是语文课结课的艺术之一。由于音乐的美感愉悦作用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的良好影响,因此许多语文教师运用它作为教学的一种“愉悦疗法”,来丰富学生审美情感,增强情绪体验,激发学生向上的道德力量。清华附中韩军老师教杜甫的《登高》一诗是这样结课的:
  “(深情地说):同学们,这首诗大家已经背下来了。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先辈。让我们在乐声中背下这首诗,永远铭记这首诗,这是杜甫老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课在《二泉映月》声及深情的朗读声中结束)
  此时,课堂上,音乐声、朗读声构成了奇妙的交响乐,课堂气氛凝重,有些学生禁不住留下眼泪。这样结课,易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强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胜过千言万语。可见,在教授诗歌等文学作品时,若巧妙运用音乐烘托、师生朗读等方法,有助于学生理性地、深入地理解所学的诗文。以音乐结课,会让学生觉得“余音绕梁”。
  音乐似一缕温暖的东风吹进了语文课堂,让课堂教学的形式多姿多彩,给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新意。音乐创造了许多感性经验不可能得到的“类感性材料”,丰富了语文教学,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感受到语言和音乐的美。
  文乐互动,会让语文课堂教学有声有色。
  
  【参考文献】
  [1] 杨国平:语文与音乐[J],《教师文集》2006
  [2] 王根宝:《音乐艺术与语文教学》,2006
  [3] 蒋冬娟:略论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基础教育》,2003
  [4] 高萍:音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
  (作者单位:536000广西北海市中日友谊中学)
其他文献
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感触颇深:班主任工作事务繁杂,要求细致,具有较强的艺术性。那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班主任要树立威望  班主任要树立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把握导向,具有“向心力”。班主任对班级及班里的学生负有全面的责任,尤其是负有教育管理责任。因此,在遇到问题时,要明辨是非,处变不惊,当好学生的“主心骨”,始终站在班级和学生的立场上,把
期刊
【摘要】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要充满人文关怀、创建教学情景、注重创新、指导学生更新学法,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语文 生命活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那么,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应是充满生命活力、充满人文关怀、问题探索、知识魅力的课堂,是回归学生的课堂。    一、课堂教学的语言要充满人文关怀    口头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
期刊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规定必修课程的阅读目标时,特别强调独立阅读、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等。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那么,阅读教学就不应是教师传递信息的过程,而是创造情境让学生以自己的
期刊
【提要】语文课堂是开发人的创新潜能,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发展人的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  【关键词】语文课堂 创新教学 创新能力 求异思维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取向的教育,其使命是开发人的创新潜能,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发展人的创新能力。大纲指出:“在全
期刊
阅读教学中的“放导结合”,要求师生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亲身感受和体验。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阅读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放”与“导”的关系,做到“放”与“导”的有机结合浅谈笔者的看法:    一、大胆放手    教师应把主动交给学生,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  1.放手让学生感悟文本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
期刊
《新教育之梦》是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用他那创新的思维、聪慧的头脑、丰富的阅历、敏锐的眼光、细腻的心思撰写而成的一部教育名著。这个梦,寄托着朱教授对教师、对家长、对社会、对学生、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在书中,他提出了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校的各方面要求;提出了理想的父母一系列的标准;提出了理想的学生的全面而又恳切的期盼。在“理想的教师”中,朱教授提出的八点要求如下:1
期刊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要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并从文言文的学习中提高人文素养。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综观近年来的中考文言文语文试题,文言文所占分数为6—16分,占试卷总分的5%—13%左右。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共同探讨文言文阅读复习的策略、方法,以落实新课标的精神。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笔者认为文言文的复习必须重视教材,以本为纲,才是文言文复习的要旨;立足根本,夯实基础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笔者认为: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堂语言趣味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为了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目标,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恰当运用趣味性的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
期刊
随着“转型”期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不断转移,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已经凸现,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留守儿童因学校教育偏差、家庭教育缺失等多种因素在很多方面都存在问题,特别是心理问题尤为突出,如焦虑与自卑,任性与自我中心,学习困难与注意缺陷等,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社会上的问题少年多为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培养他们积极健康心理情绪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校拥有本部和周村分校、甘碑分校三个校点,共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老这一论断早已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所熟知,并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要真正达到“不教”的目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个体内因的作用。即:兴趣、爱好、自尊、自信、主动参与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