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所涉及的领域中,作文是最不可捉摸的。学生的作文水平很难像数学、物理等学科那样,通过定理、公式等的记忆,通过严谨的训练得以成正比的提高。正因為如此,作文教学历来是很多语文老师头疼的问题,学生也大多讨厌写作文。许多学生还认为,作文训练费时费力,而且,目前大考都实行统考统改,如果作文不合改卷老师的胃口的话,就不容易拿高分。因而,好多学生认为,平时花大力气练习写作文,似乎觉得并不划算,还不如将这些时间用来强化训练基础知识和文言文,倒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学生在这种“唯分”思想的支配下,他们作文的功利性就变得非常严重,只想找捷径,背作文选,写拼凑作文,认为这种拼凑的作文分数又未必低,还省时省力,渐渐的学生作文的兴趣就慢慢地降下去了。作文训练没有很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积极性,这是目前初中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笔者这几年一直致力于提高学生作文积极性、改进作文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尝试,有成功也有失败。下面介绍四种提高学生作文积极性效果比较明显的做法,以与语文同仁切磋。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重视教材的作用
古人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大量而广泛阅读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夯实人文底蕴,这是语文创新能力的基础,更是作文教学的必由之路。人教版新教材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人本观念越来越深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新教材实质上更是一部作文宝典,我们应好好把握课文特点和生成性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如在教学《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时,我利用书中的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后选择图中一个人物进行描写,描述完了让其他同学猜测描述的是谁,然后再对照课文,进行比较。让学生谈谈是作者写得精彩,还是自己写得精彩。同时让学生明白;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精彩,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人物的。用这种方法来读课文,本身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让学生明白了该怎么样去刻画一个人物。
选入教材的这些课文,无论是从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还是从文章的语言上,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只要我们把握住课文的特点,凭借课文这个例子,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让课文的例子作用发挥得更充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一定会走进一片崭新的天地。
二.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榜”扬帆奋者先——要重视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写出好作文,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作文。我的措施是在班级里实行“作文片段排行榜”。这个做法是受到学生的启发才想起来的。因为现在的学生非常热衷于流行歌曲排行榜。我担任班主任,曾想方设法让他们不要沉浸在这个排行榜中,但效果不是很好,后来我干脆就因势利导,对学生的作文实行每周一次的排行榜制度。我先和学生共同制定了排行榜的游戏规则,要求每位学生回去把自己的所思所感记录下来。并不要什么长篇大论,写多少算多少。把一个星期中所想的写下来,并把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部分,推荐给同学。每个星期五的语文课,我就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作文拿到班上来读,我们称之为口头发表。读过之后,我就带领其他同学一起来讲评,大家民主评议。
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确实被吸引到这上面来了。因为我对文体的要求不限,字数不限,写一句话也行,但这句话必须是自己认为最好的,自己写的。我和学生一起当评委,大家互相评。因为是通过民主评议,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就在班上把它排下来。一星期之后,看谁的名字还在上面。通过排行榜这种方式,学生就像被什么迷住了一样,他的名字上了排行榜,就不愿意下来了,然后就努力地去写作。这样学生作文的兴趣慢慢就提高了,老师和学生也乐在其中。我也感受到,学生也不像原来那样,只会拼凑,只会抄作文选。
三.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要重视写作的形式
古语说人要“三分姿色七分打扮”,在写作上也同样如此,我通过改变写作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针对学生写日记积极性不高的特点,我改变以往人手一本日记本的固定模式,采取了写“循环日记”的形式。具体措施是:将全班学生分成5人一组的几个小组,让学生写“循环日记”,也就是每周从星期一开始到星期五,每人每天写一篇,写在同一本日记本上,并且每位同学可以为自己写的那篇日记配上插图。日记的内容可以是这一天中发生的事,可以是自己的心得体会,也可以是自己的心灵独白等等。这些内容可长可短,只要表达出真情实感就行了。一周一个循环,每月全班集中交流一次。
学生特别喜欢音乐,我就投其所好,将音乐引入作文教学课堂,通过音乐渲染氛围,形成一种特定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在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中,拓展写作思路,从而写出情真意切的美文。例如我要让学生写话题作文《我的父亲母亲》,我就播放满文军的歌曲《亲情电话》:“我多想天天/天天打电话/常常听到妈妈那边声音有点哑/儿是一阵酸哟/不知还说啥/只听妈妈轻轻说/家里挺好的。”这一句句简单的歌词,寄托着母子间深深的眷念。学生听着慢慢就进入了歌曲的情感世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时,我将学生引领到写作上来。学生借着歌曲情感的传递作用,写出了一篇篇情真意切的佳作,达到了很好的的效果。我也用其它的歌曲进行相关的作文写作,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对这种写作形式更是倍加喜爱。
我也从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蔡明的“黑板语文”中得到启发,实行我的“黑板作文”,就是由学生推荐“每日赠言”或“每日一诗”,接着由推荐者围绕“每日赠言”或“每日一诗”进行课堂演讲,再由其他学生对演讲进行点评。这些,实际上就是很好的作文形式,这种作文形式及作文过程,常给学生带来兴奋甚至是意想不到的惊喜,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四.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重视作文的评改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名著赏析如此,学生的作文赏析亦会如此。传统的“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一作文评改模式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所应具有的主体地位,势必会挫伤学生参与作文活动的积极性。为此,我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作文分组合作评改方式。
首先是分组,按照“同质分组,异质分层”的原则,把全班学生按作文水平和作文能力,分成若干个层次。在教师协调和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每一层中的其中一位同学和其他层中的各一位同学,组成一个作文评改合作小组,每一小组以五六个人比较合适,并选出一位组长。这样的分组,各个小组内的学生作文水平各不相同,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作文水平基本相同。
其次是批改,有以下几个步骤:一是个人独立批改作文,要求学生仔细通读批改的的那篇作文,将错别字、语病等找出来并作好标记,也将认为精彩的句子划出来,最后给这篇作文打出一个分数;二是作文评改小组各个成员合作评定,先是根据这一组各个成员对同一篇作文所打的分数计算平均分,按照惯例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作为这篇作文的最后得分,再在本小组所改的五六篇作文中选出最好的一篇,在作文讲评课时拿到班上交流,同时给本小组所改的五六篇作文的整体情况作出一个综合评价。
最后是讲评,各小组在作文讲评课前,完成批改任务之后,把本小组批改的情况和所推选的那篇最好的作文交给上课的同学。上课的同学一般按小组来轮换,由轮到本次上课小组的小组长负责落实本组一位同学讲课。讲课人所在的小组在收到这些材料后,要进行集体备课,备好作文讲评课。老师只是在最后作一点点评。老师应相信学生的能力,鼓励他们采取富有创意的各种讲评方式,如有的学生模仿电视台里的谈话节目,采用访谈的形式上了一节作文讲评课,有的学生还利用游戏的形式,充分调动同学的参与课堂积极性。
作文教学教无定法,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可以模仿。作文教学的这种“无学”情况,一方面使我们在第一线从教的老师面临无所适从的难题,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作文没有规律可循,也为有志于作文教学探索的老师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真正改变目前我们初中作文教学的不利局面,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以生为本,不断探索,大胆尝试,就一定能提高学生对作文的积极性,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将会迎来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黄慈华,教师,现居浙江玉环。
笔者这几年一直致力于提高学生作文积极性、改进作文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尝试,有成功也有失败。下面介绍四种提高学生作文积极性效果比较明显的做法,以与语文同仁切磋。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重视教材的作用
古人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大量而广泛阅读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夯实人文底蕴,这是语文创新能力的基础,更是作文教学的必由之路。人教版新教材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人本观念越来越深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新教材实质上更是一部作文宝典,我们应好好把握课文特点和生成性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如在教学《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时,我利用书中的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后选择图中一个人物进行描写,描述完了让其他同学猜测描述的是谁,然后再对照课文,进行比较。让学生谈谈是作者写得精彩,还是自己写得精彩。同时让学生明白;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精彩,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人物的。用这种方法来读课文,本身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让学生明白了该怎么样去刻画一个人物。
选入教材的这些课文,无论是从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还是从文章的语言上,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只要我们把握住课文的特点,凭借课文这个例子,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让课文的例子作用发挥得更充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一定会走进一片崭新的天地。
二.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榜”扬帆奋者先——要重视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写出好作文,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作文。我的措施是在班级里实行“作文片段排行榜”。这个做法是受到学生的启发才想起来的。因为现在的学生非常热衷于流行歌曲排行榜。我担任班主任,曾想方设法让他们不要沉浸在这个排行榜中,但效果不是很好,后来我干脆就因势利导,对学生的作文实行每周一次的排行榜制度。我先和学生共同制定了排行榜的游戏规则,要求每位学生回去把自己的所思所感记录下来。并不要什么长篇大论,写多少算多少。把一个星期中所想的写下来,并把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部分,推荐给同学。每个星期五的语文课,我就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作文拿到班上来读,我们称之为口头发表。读过之后,我就带领其他同学一起来讲评,大家民主评议。
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确实被吸引到这上面来了。因为我对文体的要求不限,字数不限,写一句话也行,但这句话必须是自己认为最好的,自己写的。我和学生一起当评委,大家互相评。因为是通过民主评议,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就在班上把它排下来。一星期之后,看谁的名字还在上面。通过排行榜这种方式,学生就像被什么迷住了一样,他的名字上了排行榜,就不愿意下来了,然后就努力地去写作。这样学生作文的兴趣慢慢就提高了,老师和学生也乐在其中。我也感受到,学生也不像原来那样,只会拼凑,只会抄作文选。
三.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要重视写作的形式
古语说人要“三分姿色七分打扮”,在写作上也同样如此,我通过改变写作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针对学生写日记积极性不高的特点,我改变以往人手一本日记本的固定模式,采取了写“循环日记”的形式。具体措施是:将全班学生分成5人一组的几个小组,让学生写“循环日记”,也就是每周从星期一开始到星期五,每人每天写一篇,写在同一本日记本上,并且每位同学可以为自己写的那篇日记配上插图。日记的内容可以是这一天中发生的事,可以是自己的心得体会,也可以是自己的心灵独白等等。这些内容可长可短,只要表达出真情实感就行了。一周一个循环,每月全班集中交流一次。
学生特别喜欢音乐,我就投其所好,将音乐引入作文教学课堂,通过音乐渲染氛围,形成一种特定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在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中,拓展写作思路,从而写出情真意切的美文。例如我要让学生写话题作文《我的父亲母亲》,我就播放满文军的歌曲《亲情电话》:“我多想天天/天天打电话/常常听到妈妈那边声音有点哑/儿是一阵酸哟/不知还说啥/只听妈妈轻轻说/家里挺好的。”这一句句简单的歌词,寄托着母子间深深的眷念。学生听着慢慢就进入了歌曲的情感世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时,我将学生引领到写作上来。学生借着歌曲情感的传递作用,写出了一篇篇情真意切的佳作,达到了很好的的效果。我也用其它的歌曲进行相关的作文写作,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对这种写作形式更是倍加喜爱。
我也从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蔡明的“黑板语文”中得到启发,实行我的“黑板作文”,就是由学生推荐“每日赠言”或“每日一诗”,接着由推荐者围绕“每日赠言”或“每日一诗”进行课堂演讲,再由其他学生对演讲进行点评。这些,实际上就是很好的作文形式,这种作文形式及作文过程,常给学生带来兴奋甚至是意想不到的惊喜,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四.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重视作文的评改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名著赏析如此,学生的作文赏析亦会如此。传统的“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一作文评改模式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所应具有的主体地位,势必会挫伤学生参与作文活动的积极性。为此,我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作文分组合作评改方式。
首先是分组,按照“同质分组,异质分层”的原则,把全班学生按作文水平和作文能力,分成若干个层次。在教师协调和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每一层中的其中一位同学和其他层中的各一位同学,组成一个作文评改合作小组,每一小组以五六个人比较合适,并选出一位组长。这样的分组,各个小组内的学生作文水平各不相同,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作文水平基本相同。
其次是批改,有以下几个步骤:一是个人独立批改作文,要求学生仔细通读批改的的那篇作文,将错别字、语病等找出来并作好标记,也将认为精彩的句子划出来,最后给这篇作文打出一个分数;二是作文评改小组各个成员合作评定,先是根据这一组各个成员对同一篇作文所打的分数计算平均分,按照惯例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作为这篇作文的最后得分,再在本小组所改的五六篇作文中选出最好的一篇,在作文讲评课时拿到班上交流,同时给本小组所改的五六篇作文的整体情况作出一个综合评价。
最后是讲评,各小组在作文讲评课前,完成批改任务之后,把本小组批改的情况和所推选的那篇最好的作文交给上课的同学。上课的同学一般按小组来轮换,由轮到本次上课小组的小组长负责落实本组一位同学讲课。讲课人所在的小组在收到这些材料后,要进行集体备课,备好作文讲评课。老师只是在最后作一点点评。老师应相信学生的能力,鼓励他们采取富有创意的各种讲评方式,如有的学生模仿电视台里的谈话节目,采用访谈的形式上了一节作文讲评课,有的学生还利用游戏的形式,充分调动同学的参与课堂积极性。
作文教学教无定法,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可以模仿。作文教学的这种“无学”情况,一方面使我们在第一线从教的老师面临无所适从的难题,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作文没有规律可循,也为有志于作文教学探索的老师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真正改变目前我们初中作文教学的不利局面,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以生为本,不断探索,大胆尝试,就一定能提高学生对作文的积极性,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将会迎来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黄慈华,教师,现居浙江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