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三助式”教学法有效提高物理复习课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科学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kenn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堂负担,最关键的是要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要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就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助式”教学法的课堂能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场所。本文通过范例论述了在复习课中老师如何利用其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改 “三助式” 有效提高 效率
  
  为了将真正减轻学生过重课程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落到实处,让教师愉快教学,学生快乐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涌现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如:杜郎口“三三六”教学模式、昌乐二中“271”法则、韩立福博士的“168”教学模式等。我们正在探索和试行的“三助式”教学法,将学生真正放在教育的主体地位,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场所,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探究者。这样的课堂充满活力,课堂效率自然得到提高。
  “三助式”教学法模式对复习课所起的作用更是事半功倍。以往,我们的复习课,往往由教师带着学生梳理概念,然后用几个习题巩固一下。学生对教师这种复习方法不感兴趣,走神不听讲的现象比较严重,课堂效率因此很低。采用“三助式”教学法打破常规复习课时老师为主体,还时间予学生,真正让每位学生都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课堂效率不言而喻。下面以“密度的测量”为例,谈谈我在复习课中的一点尝试。
  密度的测量是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教学中的一个重点知识,并且作为中考考点,历年的考题中都会出现。但学生对研究方法的掌握,误差产生原因的分析,缺少基本测量工具时如何结合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都感到较难。因此,在总复习时我们进行了如下的教学:
  课前准备
  (1)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小组配备一个小白板(小组成员按学生能力强弱不同均衡搭配,并推选出每小组的学习小组长,并已试行了一段时间);(2)根据学习目标教师事先编写好本堂课的导学单(导学单要求结合学生实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展示本堂课的任务);(3)在黑板上展示各小组的组号,设置金牌榜(及时公布每小组学习奖励情况)。
  活动一:实验重现
  教师用多媒体重现固体、液体(如金属块、食盐水)密度测量的一般方法(也可让学生分小组动手完成)。由于复习课时间有限,我们采用了教师展示的方法。根据以上探究过程让学生回忆并独立完成导学单上任务一,再由小组长检查本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并组织本小组讨论、订正。然后教师随机抽某小组成员上台展示本小组完成结果,并对其他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其他同学也可对其进行补充、完善,指出优缺点。并及时在金牌榜上对完成任务较好的小进行奖励。老师只需在旁稍加点拨,引导学生拓展知识。
  在本学习过程中,小组同学通过互学、互助、互补、互促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同时,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合作的愉快,也充分展现了“自助、互助、师助”的教学模式中互助学习的极大作用。
  活动二:知识探索
  老师出示一块橡皮泥,同学们除了利用以上的方法可测出它的密度外,我们还能利用其他方法测出它的密度吗?由小组成员讨论、互助共同完成任务二(小组用组内备用的小白板简单板书:器材、步骤等)。
  再请各小组展示本组的小白板,教师巡视后选出器材、方法不同的几个典型小组,由本小组成员解释他们的实验方法、过程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最终密度的表达式,其他同学可提问、补充、完善等。每位同学都应积极参与其中。并共同归纳出各种可行的解决方法。老师只需对其中不完善的地方进行补充或者点拨。由此通过“三助式”教学法突破密度测量的难点。并逐一梳理出在缺少基本测量工具的情况下,如何结合浮力知识解决密度测量的问题。并对这一环节中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奖励,再完成导学单上任务三。
  本堂课在同学们积极参与,快乐学习中结束,较为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堂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注释:“三助”即,学生自助、同学互助、老师协助。
  “三助式”课堂教学导学单
  课题:密度的测量
  学习目标
  (1)知道密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测量工具。
  (2) 理解测量中误差产生的原因。
  (3)会利用浮力等相关知识,解决在缺少基本测量工具时的密度测量问题。
  任务一
  1.测量物质密度的基本原理是,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和,基本测量工具是和。
  2.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
  图13.小明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矿石的密度”实验中,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液面示数为V2;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此时液面的示数为V1
  (1)为了更准确的测出矿石的密度,你认为以上操作合理顺序是。(只填写字母序号)
  (2)用调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g.
  (3)如测得矿石的体积是20cm3 ,矿石的密度为 kg/m3.
  4.在“探究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小王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代号)
  (2)盐水密度的表达式。该实验中所测盐水密度实际密度。(填>、<、=)
  任务二
  你能否利用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和物品。如:量筒、天平、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水、细线、杯子、小刀等。设计出测量橡皮泥密度的实验方案。
  举例:器材:弹簧测力计、水、细线、杯子、橡皮泥。
  主要步骤:
  (1)用细线系住橡皮泥并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记下测力计示数为G;
  (2)再将橡皮泥完全浸没在杯子里的水中,记下测力计示数为F
  表达式:ρ=Gρ水/G-F
  方法一:
  方法二:
  任务三
  归纳、总结:在只有弹簧测力计时,如何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物质密度的一般方法。
  (1)测固体的密度:称出物体在空气中的,然后把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称出物体在水中的,两次之差便是物体在水中受到的。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便可算出物质的密度。
   (2)测液体密度:称出某一物体在中的重量,在中的重量和中的重量。根据物体在的重量与在中的重量之差,找到在水中所受。同理可找到物体在待测液体中所受。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便可算出物质的密度。
  机动任务
  1.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得一石块重为1N,将石块完全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6N,则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N,石块的体积为cm3,石块的密度为 kg/m3.
  2.“五.一”期间,甜甜从上海世博会丹麦馆带回来一个“小美人鱼”工艺品,她想知道这个工艺品的密度,于是进行了实验。请你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数据推算:
  
  求:(1)工艺品此时所受的浮力。
  (2)工艺品的密度。
  3.实验创新设计
  (1)在以上实验基础上,如何解决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的物体(如:木块)密度测量问题。
  (2)在水中要溶解的物质密度测量问题。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着重论述新课程下怎样创设历史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历史情境魅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从新颖、激趣的导课,恰当、适时的演示,精彩、形象的讲述,巧设情境,导引参与,创设启发探究的问题情境,干练、悬念式的结尾等六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历史教学 情境创设 提高实效     新课程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促进学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数学的教学方式在不停的改变,教育观念在不停的转变,教学方法在不断的创新。本文从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创新,阐述了新理念下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数学 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数学的教学方式在不停的改变,教育观念在不停的转变,教学方法在不断的创新,下面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小结。  1.转变教育观念,实现师生平等  传统数学
期刊
【摘要】社会的负面影响与学校青少年学生行为教育在激烈地争夺着,社会、学校、家庭三者之间的行为教育相悖,认清形势、找准着力点、努力完成教育、培养青少年的重任。  【关键词】负面影响 行为教育 应对措施     青少年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人群,学校是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建设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育,使
期刊
【摘要】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在孩子的心目中,占据着及其重要的位置。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还小,他们的心灵是敏感的,也是脆弱的,老师的一句鼓励也许让他们产生前进的动力;不经意间一句挖苦的话,或一个蔑视的眼神,也许会毁掉一个人。  【关键词】教师 一言一行 作用 和谐     咦!儿子呢?放学路上,我左转右看,他一边走一边低着头用脚踢着路上的一块小石子,小嘴巴上还不停的嘟囔着什么,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我爱大海》这一课的五个教学片断反思,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情境,提纲挈领,品读赏析,总结提高,使学生在品读中领略了大海的浩瀚无际,变幻无穷。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片断反思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片沃土,这片沃土给予我充足的养分,这片沃土使我的生命绽放光彩。语文课堂教学陪伴我行走在教育的漫漫长路上,其中有迷茫,有感悟,有坎坷,也有无限的乐趣。于是我便在教学反思中不断的
期刊
【摘要】物理作为理科,对学生的思维要求很高,每一章每一节都以某个概念或某个规律为基础,如何认真的吃透概念是关键。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的欲望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对提出的问题,学生不积极思考,或没有一点探究知识的欲望,没有一定的质疑性,那么物理课堂将举步唯艰。我们的课题研究不仅研究教师的提问,更重要的目的是要能通过教师的引导,最后能让同学们提出问题。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 教师引导 学生
期刊
【摘要】小学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创造能力为目的。正确认识小学实施的创新教育,选择小学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小学生将来最终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 创新教育 有效途径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教育正经历着一场巨大变革,特别是小学基础教育的变革更为激烈,其主要体现在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上。有人说:“只有创
期刊
【摘要】几年来,新课程教学改革轰轰烈烈,成效显著。新课改中,我尝试着把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的中,指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 自主学习 指导 效果     几年来,新课程教学改革轰轰烈烈,成效显著。作为教育教学前线的普通一兵,我积极地投身于这场教育大变革之中,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运用于语文教学实践中。  新课程的课究竟怎样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能否有效,关键在于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心研究文本,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发展学生的智力。  【关键词】有效性 研究文本 问题情境 年龄特点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能否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取决于能否兼顾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必须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思路,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的,数学学习充满着实用价值的,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深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学习数学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在遇到任何问题时,都能积极地尝试用数学思维去解决。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方法     经过几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我深刻体会到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