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的提问能激活课堂,启迪思维。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谈谈语文课堂常用的几种提问技巧。
1. 逆问反激法。逆问反激法就是教师故意提出一个错误的甚至是反面的观点,引发学生质疑、思考,从而让学生得出正确结论的一种提问技巧。如在讲《祝福》中“柳妈”这一人物形象时,如果直接提问,学生往往会得出片面或浅显的结论,不能挖掘出人物的性格底蕴。教师可采用这样的问法:“柳妈经常嘲笑祥林嫂改嫁,鼓动祥林嫂用血汗钱捐了一条门槛,而且作者描写柳妈时,也表现了对她的厌恶。所以柳妈是和鲁四老爷一样的杀害祥林嫂的凶手。大家认为对吗?”这一提问出乎学生意外,但言之确凿,有理有据。学生要想反驳这一观点,必须仔细阅读文本,主动探究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和小说的主题。这样,自然达到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和,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的效果。
2. 曲问旁引法。教师不就某一知识点直接提问,而是变换角度,迂回曲折,旁敲侧击,这种提问法就是曲问旁引法。写文章讲究“文似看山不喜平”,提问同样如此。如果教师的提问太直白,太平淡,容易导致课堂气氛的呆板沉闷。曲问旁引法正是一种跌宕灵动的提问技巧,看似漫不经心,全无章法,实则目标明确,形散神聚。有时是“于不疑处设疑”,但“看似寻常最奇崛”;有时是“顾左右而言他”,但“言在此而意在彼”。运用曲问旁引法能有效地切入学生的兴趣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解决疑难问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真知。如讲《记王忠肃公翱事》一课时,教师可这样提问:“王翱夫人爱女,经常迎接女兒回家,这两家住得近吗?”学生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了解“畿辅”的意义。教师接着问:“王翱有为女婿调职的能力吗?”引导学生了解“长”的意义和“铨”这一古代文化知识。这种提问方法从侧面诱导,生动风趣,比直接讲解“畿铺”“长铨”有效得多。
3. 逗引激趣法。教师在讲授知识前,提出与所授知识密切相关,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另一问题,这种提问法就是逗引激趣法。教师如果善于激趣,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传授知识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逗引激趣法运用的是欲擒故纵的策略,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角度切入,反复渲染,充分调动。在导入新课时很适合运用这种提问技巧。如讲《菱角的喜剧》时,可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见过五个角的菱角吗?”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阅读文本做好准备。
4. 同类联系法。同类联系法是指教师在提问时,调动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联系旧知识,通过整合归类获得新知的一种提问技巧。这一提问法也不从正面入手,而是通过罗列一系列问题去启发学生,引起学生的回忆和联想,使学生触类旁通。如在讲《药》的主人公时,很多学生认为是夏瑜,因为他们觉得主人公应该是一个光辉高大的革命者形象,对于华老栓也是主人公很不理解。这时教师就可用同类联系法来引导,提出这样的问题:“《孔乙己》的主人公是谁?《祝福》《阿Q正传》的主人公又是谁?”教师再接着问:“这些作品的主人公有哪些特点?”学生经过综合分析后,可得出正确的结论:“都是精神麻木、愚昧落后的下层劳动人民。”教师因势利导,指出鲁迅以这些人为主人公,意在“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这样,通过同类联系法可以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5. 切换比较法。教师故意改变文本或问题内容,通过改变前后的效果对比,使学生自主地理解、认知,这种方法就是切换比较法。切换比较法能让学生开拓崭新的思考空间。如讲解《鸿门宴》时,教师可以通过人物的切换来分析人物形象,在课堂上提出这样的问题:“项羽在宴会上先允许项伯舞剑,再原谅樊哙闯帐,接着又同意沛公如厕。如果换成刘邦,也会这样做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了解两人的性格特点,学生通过比较后应该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不会。因为项羽不善于用人,优柔寡断,沽名钓誉。而刘邦善于用人,机智多谋,能把握住机会。切换词语也有同样的效果,如把“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中的“常常”换为“从来”或“必然”,然后就此设疑让学生作出比较,很容易使学生体会到作者逻辑的缜密、语言的准确。
责任编辑黄日暖
1. 逆问反激法。逆问反激法就是教师故意提出一个错误的甚至是反面的观点,引发学生质疑、思考,从而让学生得出正确结论的一种提问技巧。如在讲《祝福》中“柳妈”这一人物形象时,如果直接提问,学生往往会得出片面或浅显的结论,不能挖掘出人物的性格底蕴。教师可采用这样的问法:“柳妈经常嘲笑祥林嫂改嫁,鼓动祥林嫂用血汗钱捐了一条门槛,而且作者描写柳妈时,也表现了对她的厌恶。所以柳妈是和鲁四老爷一样的杀害祥林嫂的凶手。大家认为对吗?”这一提问出乎学生意外,但言之确凿,有理有据。学生要想反驳这一观点,必须仔细阅读文本,主动探究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和小说的主题。这样,自然达到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和,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的效果。
2. 曲问旁引法。教师不就某一知识点直接提问,而是变换角度,迂回曲折,旁敲侧击,这种提问法就是曲问旁引法。写文章讲究“文似看山不喜平”,提问同样如此。如果教师的提问太直白,太平淡,容易导致课堂气氛的呆板沉闷。曲问旁引法正是一种跌宕灵动的提问技巧,看似漫不经心,全无章法,实则目标明确,形散神聚。有时是“于不疑处设疑”,但“看似寻常最奇崛”;有时是“顾左右而言他”,但“言在此而意在彼”。运用曲问旁引法能有效地切入学生的兴趣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解决疑难问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真知。如讲《记王忠肃公翱事》一课时,教师可这样提问:“王翱夫人爱女,经常迎接女兒回家,这两家住得近吗?”学生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了解“畿辅”的意义。教师接着问:“王翱有为女婿调职的能力吗?”引导学生了解“长”的意义和“铨”这一古代文化知识。这种提问方法从侧面诱导,生动风趣,比直接讲解“畿铺”“长铨”有效得多。
3. 逗引激趣法。教师在讲授知识前,提出与所授知识密切相关,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另一问题,这种提问法就是逗引激趣法。教师如果善于激趣,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传授知识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逗引激趣法运用的是欲擒故纵的策略,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角度切入,反复渲染,充分调动。在导入新课时很适合运用这种提问技巧。如讲《菱角的喜剧》时,可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见过五个角的菱角吗?”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阅读文本做好准备。
4. 同类联系法。同类联系法是指教师在提问时,调动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联系旧知识,通过整合归类获得新知的一种提问技巧。这一提问法也不从正面入手,而是通过罗列一系列问题去启发学生,引起学生的回忆和联想,使学生触类旁通。如在讲《药》的主人公时,很多学生认为是夏瑜,因为他们觉得主人公应该是一个光辉高大的革命者形象,对于华老栓也是主人公很不理解。这时教师就可用同类联系法来引导,提出这样的问题:“《孔乙己》的主人公是谁?《祝福》《阿Q正传》的主人公又是谁?”教师再接着问:“这些作品的主人公有哪些特点?”学生经过综合分析后,可得出正确的结论:“都是精神麻木、愚昧落后的下层劳动人民。”教师因势利导,指出鲁迅以这些人为主人公,意在“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这样,通过同类联系法可以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5. 切换比较法。教师故意改变文本或问题内容,通过改变前后的效果对比,使学生自主地理解、认知,这种方法就是切换比较法。切换比较法能让学生开拓崭新的思考空间。如讲解《鸿门宴》时,教师可以通过人物的切换来分析人物形象,在课堂上提出这样的问题:“项羽在宴会上先允许项伯舞剑,再原谅樊哙闯帐,接着又同意沛公如厕。如果换成刘邦,也会这样做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了解两人的性格特点,学生通过比较后应该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不会。因为项羽不善于用人,优柔寡断,沽名钓誉。而刘邦善于用人,机智多谋,能把握住机会。切换词语也有同样的效果,如把“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中的“常常”换为“从来”或“必然”,然后就此设疑让学生作出比较,很容易使学生体会到作者逻辑的缜密、语言的准确。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