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09-02
题记:我国古代教育家十分强调“学贵善疑”,即学习中十分重要的是善于提出问题和提出水平较高的问题。任何一个有一定水平问题的提出,都是学习深入的结果,是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反复推敲的产物。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尽管呈现出的教学过程千姿百态,但总能看到若隐若现的“牵着学生走”的老师的手。课堂上,我们的大部分学生总是以老师为中心,老师怎么问,他们就怎么答,很少发现他们主动去发问,去质疑问难,或提出一些有价值、有思考性的问题。如何促使学生的问从“怕问→敢问→会问”转化,让学生学会“好问”这一很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问”的能力的培养。
1.营造“问”的氛围,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长期以来,教师受旧的教育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的潜能,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致使学生产生了各种心理障碍,在课堂上无法形成“问”的氛围。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大胆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积极营造课堂“问”氛围非常重要。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不能把目光停留在几个尖子生身上,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尤其要关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除了给他们更多的言语表扬,还要用微笑、注视、点头、肯定手势以及关怀性接触等方式进行鼓励。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教学过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紧张感和焦虑感,使他们敢于提出问题。
2.创设“问”的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质疑问难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由此可见,“质疑”应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问”的情境,使学生形成认识冲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
如在教学《一路花香》时,板书课题后,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根据课题提出了许多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这花香是怎么来的?是谁浇灌了这么多的鲜花?一路都是花香该是怎样的一幅美景啊?为什么会一路花香呢?一路花香会给我们讲一个怎么樣的故事呢?……面对这么多的问题,即便是不爱动脑筋的学生也变得好奇起来。于是,带着这么许多的问题孩子们开始积极、主动地去朗读课文,去解决、探究问题。
3.提供“问”的条件,萌发学生探究意识
“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学生个体通过自学后多数能完成学习目标,但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及问题难度的差异,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这时,如果教师能在教学的关键之处、重点之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同桌交流或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便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在小组合作中,由于每位学生都以平等的一员参与讨论,不会担心有人贬低、嘲笑自己,生与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每一位学生都可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可以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例如,《一路花香》一课的教学,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我让学生先分组讨论寓言揭示的道理,再全班交流。在小组讨论中,有的学生说要像那只“有裂缝的水罐”一样,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有的学生说不能像那只“完好的水罐”那样骄傲自大,沾沾自喜;有的学生说要像那位挑水工一样,正确的看待每一个人的优缺点;还有的学生说要像路边的那些小花儿一样,用自己的花香给别人带来愉悦……学生参与性极高。教学效果当然是出奇的好。
问能解惑,问能知新。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而且更要满腔热情地促使学生发问。长此以往,一定有利于帮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4.保护“问”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并对此予以及时强化。有时学生的做法可能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或者是钻牛角尖的,我们也一样给予关注,认真倾听,肯定其大胆的行为,找出其中的闪光点,千万不能采用不屑一顾的态度或者用明褒暗贬的话语来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压制他们刚刚萌发的探究意识。更不允许班上其他同学取笑提问的同学,从点滴做起,保护好这些学生“问”的积极性。
如在《徐悲鸿励志学画》这课的教学时,有个平常学习非常不主动的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什么是油画”时,招来了一阵哄堂大笑,提问的学生满脸通红,不知所措。示意学生们安静下来后,我首先表扬了这个学生坦诚,实实在在的学习态度,然后请其他学生帮忙给这个学生以解答,并以赞扬的口吻表扬了所有的同学。提问的学生释然了,也让所有的学生明白在今后的学习中该怎样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来。
提出问题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它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渐提高,日臻完善的过程。培养学生“问”的能力,不仅能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还能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解决教师在课改中的困难与疑惑,增强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的推进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题记:我国古代教育家十分强调“学贵善疑”,即学习中十分重要的是善于提出问题和提出水平较高的问题。任何一个有一定水平问题的提出,都是学习深入的结果,是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反复推敲的产物。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尽管呈现出的教学过程千姿百态,但总能看到若隐若现的“牵着学生走”的老师的手。课堂上,我们的大部分学生总是以老师为中心,老师怎么问,他们就怎么答,很少发现他们主动去发问,去质疑问难,或提出一些有价值、有思考性的问题。如何促使学生的问从“怕问→敢问→会问”转化,让学生学会“好问”这一很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问”的能力的培养。
1.营造“问”的氛围,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长期以来,教师受旧的教育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的潜能,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致使学生产生了各种心理障碍,在课堂上无法形成“问”的氛围。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大胆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积极营造课堂“问”氛围非常重要。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不能把目光停留在几个尖子生身上,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尤其要关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除了给他们更多的言语表扬,还要用微笑、注视、点头、肯定手势以及关怀性接触等方式进行鼓励。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教学过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紧张感和焦虑感,使他们敢于提出问题。
2.创设“问”的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质疑问难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由此可见,“质疑”应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问”的情境,使学生形成认识冲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
如在教学《一路花香》时,板书课题后,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根据课题提出了许多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这花香是怎么来的?是谁浇灌了这么多的鲜花?一路都是花香该是怎样的一幅美景啊?为什么会一路花香呢?一路花香会给我们讲一个怎么樣的故事呢?……面对这么多的问题,即便是不爱动脑筋的学生也变得好奇起来。于是,带着这么许多的问题孩子们开始积极、主动地去朗读课文,去解决、探究问题。
3.提供“问”的条件,萌发学生探究意识
“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学生个体通过自学后多数能完成学习目标,但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及问题难度的差异,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这时,如果教师能在教学的关键之处、重点之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同桌交流或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便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在小组合作中,由于每位学生都以平等的一员参与讨论,不会担心有人贬低、嘲笑自己,生与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每一位学生都可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可以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例如,《一路花香》一课的教学,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我让学生先分组讨论寓言揭示的道理,再全班交流。在小组讨论中,有的学生说要像那只“有裂缝的水罐”一样,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有的学生说不能像那只“完好的水罐”那样骄傲自大,沾沾自喜;有的学生说要像那位挑水工一样,正确的看待每一个人的优缺点;还有的学生说要像路边的那些小花儿一样,用自己的花香给别人带来愉悦……学生参与性极高。教学效果当然是出奇的好。
问能解惑,问能知新。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而且更要满腔热情地促使学生发问。长此以往,一定有利于帮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4.保护“问”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并对此予以及时强化。有时学生的做法可能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或者是钻牛角尖的,我们也一样给予关注,认真倾听,肯定其大胆的行为,找出其中的闪光点,千万不能采用不屑一顾的态度或者用明褒暗贬的话语来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压制他们刚刚萌发的探究意识。更不允许班上其他同学取笑提问的同学,从点滴做起,保护好这些学生“问”的积极性。
如在《徐悲鸿励志学画》这课的教学时,有个平常学习非常不主动的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什么是油画”时,招来了一阵哄堂大笑,提问的学生满脸通红,不知所措。示意学生们安静下来后,我首先表扬了这个学生坦诚,实实在在的学习态度,然后请其他学生帮忙给这个学生以解答,并以赞扬的口吻表扬了所有的同学。提问的学生释然了,也让所有的学生明白在今后的学习中该怎样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来。
提出问题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它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渐提高,日臻完善的过程。培养学生“问”的能力,不仅能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还能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解决教师在课改中的困难与疑惑,增强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的推进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