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社区教育随改革开放重新起步,在总结原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社区教育的经验,从国内不同地域的实际出发,通过试点逐步发展。在终身教育层面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选择,社区教育成为公民完成参与社会建设、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机载体。然而,覆盖广度的增加,并未有效革除社区教育缺乏系统统筹的弊病,随着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当儿童与社区邂逅,依旧难掩种种尴尬。
系统性合作“失调”
随着“双减”政策出台后第一个新学期的开始,课后服务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次号称“规格最高、力度最大”的课后服务,致力于解决长期存在的“课后三点半”难题,也是为促进“双减”落地打出的“组合拳”。
事实上,课后服务措施由来已久。2017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中小学校课后服务的主渠道作用。几年摸索下来积累了可贵的经验,也暴露出过度依赖学校提供服务的诸多弊端:课后服务对象没有全覆盖,经费保障问题突出,多元需求难满足,部分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没有获得报酬。此外,各地工作进展不够平衡、有的地方课后服务时间偏短等,也被时常提及。面对现状,引入社会社区力量、给学校教育“解压”的呼声不绝于耳。
不少人眼中,社区似近还远,社区教育所留下的印象清晰又模糊。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家成告诉记者,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国内对社区教育的认知也产生了学科差异和历史差异。20世纪80年代,在社区开辟学校“第二课堂”,成了当时社区教育的主流。进入新世纪以来,社区教育的研究更倾向视之为一类专门的教育形态,特别是社区学校和社区学院的纷纷建立,使得社区教育愈发专门化,研究也愈发聚焦到狭义的社区学校教育。
对于走向细分的变化,李家成给出了辩证思考的视角。一方面,突出了从事社区教育的专业人员和专业机构,有利于其纵深发展。另一方面,专门机构不应该等于唯一机构。“社区教育关注到成人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却也慢慢将中小学教育排除在外,缺少了合作与协同。”
以寒暑假服务为例,“节假日本是校社合作的上佳契机,但假期服务的定位往往是学校承担主要责任,忽略了社区是最该依赖的力量”。李家成说,“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空间都需要发生转换,否则只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也会对学校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为了寻求破解之道,上海曾以团市委牵头、市教委合作,借助社区力量开办爱心暑托班,受到了家长的欢迎,亦位于全国社区教育前列,迄今已开展10年左右,但一席难求,广泛的社会需求并未得到满足。除了基本的托底作用,托管工作如何转向提高也亟待破局。
缺乏全面系统的统筹和设计,成了当前制约社区教育功效的核心因素。社区与学校教育鲜少有意识地高效益合作,尚未打造出融合的教育共同体。
对此,上海市闵行区梅陇镇社区学校常务副校长刘丽静深有体会。由于经常跨部门开展活动,类似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延时服务,社区学校就将“小博士科普读书社”“智慧父母课堂”的项目设点在内,开放给家长和孩子。不过刘丽静感到,这样的合作更多基于部门之间长久配合相熟,社区学校恰好通过对方知晓了区域家校的需求,而缺少顶层架构的指导,一旦错过信息,就难以形成合力。
从学校层面看,尽管“开门办学”喊得响亮,但真正贯彻到底的学校还十分有限。据李家成观察,多数学校更注重校内和家庭教育,没有强烈意识到开放和合作办学的价值。一个简单的体现是,参加社区假期服务的孩子究竟有何收获,学校教师并不了解,白白浪费了假期生活的资源。保守思维下,学校引入外部资源的资金支持不足,更削减了合作的意愿。视角转换至社区,忽视了区域内儿童和学校的真实需求,导致与学校建立互动机制难以为继。实践中不乏借助社区课堂提供放学后寓教于乐场所的案例,也有地区以社区和团队等为主体,带学生走入社区图书馆、博物馆拓展校外教育的天地。但接送时间、不同社区发展不均衡等局限性,给社区与学校的深度交融造成掣肘。
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孩子的生活里,在校时间不超过30%。“孩子需要的玩伴不只是课堂中的同学,关在學校教室里的教育远远不够。”李家成语意深长。社区教育不仅能充实和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对促进育人方式转型和改进学习方式同样具有重大意义,而脱离多元关系的连接,必然为成长埋下隐患。
喜忧参半的创新形态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城乡二元结构逐步解体。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流动人口浪潮,对社区服务和教育体系建设提出了新挑战。尽可能地减少人口融合中的阵痛感,社区教育有责任关照这些群体需求。
北京市新街口北大街附近的小院里,坐落着幼儿教育界著名的“四环游戏小组”(以下简称“四环”)。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张燕带着学生到四环农贸市场调研,发现67名学龄前儿童散布在市场玩耍,安全隐患重重。在张燕的引领下,四环正式诞生,致力于探寻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另一种可能。起初,大学生志愿者是四环运转的重要力量,但张燕清楚,仅凭外界力量难以支撑长久发展,激发内生造血能力,才是未来可期的关键。成立伊始,四环就邀请农民工家长一起来制作玩具、辅助老师带班。积极参与逐步演变为制度,即弱势群体家长由教育的“边缘人”转为平等的“对话者”,依靠自身力量实行社区互助,解决育儿问题。
大宝4岁时,李远香来到四环做志愿者,后来成了游戏小组的法人代表。她清楚地记得刚来时,当时的校长告诉自己,“我是糊里糊涂当了父母,直到加入四环的家长读书会,被家委会推选为校长,深度参与学校的管理,才觉得真的长大了”。许多四环孩子的父母不到20岁就有了娃,大都市里做农贸商贩,夜半三更就要起床上菜,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邂逅四环后,他们意识到家庭教育的责任,增长了育儿的本领和信心。
资金成本是社区NGO组织必然面临的考验。2010年,四环搬出了农贸市场的管理办公室,有了房租压力。校长提出,作为受益于四环教育的家长一员,希望成立“家长房租自助基金”,发挥更多养育能量。家长们表示赞成,决定每个孩子每月200元的房屋互助金。 尽管如此,困难和质疑并没有离开过四环。地处二环胡同,租金每年水涨船高,可考虑困境家庭的实际状况,房屋互助金到2019年逐渐升为800元后,就迟迟没有再上调,勉强可以凑够房租。“以往有不了解情况的朋友好心提示,为何不去申请社区或者街道的免费用房,其实这个计划几乎不可行,”李远香解释,“这类空置资源今年给你使用,但明年社区换了领导,可能对房子有新的规划,难以顾及我们对用房连续性的考虑。”
如今,社区创新教育对于城市依然是新事物,使得诸如四环这样的组织处于两难境况:“主管部门延续传统思路,认为和教育有关就该由教委负责,实际上四环提供的是纯粹的社区服务。”李远香认为,对“社区”和“教育”理解的窄化,导致了“谁都有权利来管理,谁也不知道具体的管理规则”,疫情防控标准、机构定性,都成了他们当下遭遇的挑战。
“建筑、环卫、家政,城市人的生活已经一天都离不开农民工,可后者时常是城市的过客。”秉持平民教育的精神,张燕尝试唤起他们在奔忙中对城市的归属感和对生活的深情。孩子和家长从学会体谅与照应开始融入:从文明教养入手,尽可能减少教育活动给社区居民带来的打扰。近年来北京市调整人口管理政策,四环的服务群体有了改变,特殊儿童、户籍人口被纳入,结构实现了城乡融合,建造出一座“没有围墙的幼儿园”——昔日彼此隔阂的群体结缘,相互尊重、理解和成就。儿童教育和家长参与社区共建同步,由此抛出了新课题:当基层社区教育发展出一种模式后,如何建设一个民主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自上而下地予以制度保障、匹配跳出窠臼的教育实践,以及自下而上地实现高质量互动、保护民间的积极性,究竟如何平衡?
质與量的缺口
要让社区教育在儿童和家庭中蓬勃发展,必须找到合适的载体亲近他们,而社区教育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令人忧虑。以梅陇镇社区学校为例,面向34万区域人口服务,专职教师只有4位,专职社工也仅有3位。刘丽静坦言,庞杂的工作占据了专职工作者大部分时间,超负荷运转使他们没有精力再投入钻研社区全人群学习需求中。而兼职教师年龄偏大,精力也非常有限,更遑论一些凭借热情的志愿者。
从全国范围看,社区师资队伍存在极大的不平衡性,上海、北京等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更重视社区教育,师资建设有明显进展,而广大农村地区的社区教师缺口较大。在发达城市内部,大量人口隐藏着的巨大需求没有释放,现有的师资数量和专业水平亟须快速发展。
如何填补缺口?也是2010年,四环有了第一位妈妈老师,来配合承担教务、招生、家长工作等,如今的三名妈妈老师各有分工,撑起了四环教师的半边天。张燕欣慰于这种发展,达成了最初设定的目标:摒弃居高临下地提供理想化教育,而是以参与者为中心,保持平等互动的关系,“教育没有绝对的权威,家长有自己的育儿实践,同样有可能掌握真理”。在合作的过程中,四环的专家和志愿者充分发掘家长身上宝贵的乡土资源,努力帮他们找回文化自信。
“用广义的概念审视,社区中所有的机构甚至居民,当他有教育意识并且投入教育活动的时候,都可以理解为在做社区教育的人。”李家成表示。针对教育能力的提升,他建议从专业社区教育工作者入手,将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能力作为重点。以往,一些学校也将开掘托管服务资源的目光集中在社区公益机构,试图发动退休老教师或者社会力量,但对方质量参差不齐,教育方式能否与学校接轨有待考量,如果没有管理班级的经验,看管三四十人的班级也存在难度。“中小学生、城市弱势群体、各类职业的社区居民,其学习特点都需要社区教育工作者加以研究,现有的研究成果还满足不了服务广泛群体的需求。”
置于教育治理的版图中,社区教育的价值在于先试先行。李家成指出,它应该是教育改革的火车头,为中小学改革提供路径的示范,而目前来看,潜能远没有被发掘。这就要求社区教师夯实研究能力,不断提炼核心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社区教育并非“关起门来的教育”,需体现其丰富性、灵动性。能否有意识地与区内中小学、大学以及家庭合作,被他视为评判社区学校和教师领导力效能高下的标准之一,也是协同育人机制下的急迫呼唤。“儿童是社区治理的主人,而非被动的接受者。把社区建设中的资源和过程分享给儿童,本身就是教育,能为成长营造出安全感和幸福感。”缺失了儿童参与,许多社区活动就会变成简单的宣讲,作用终究有限。
“地方、家庭、学校、社区的创造意识和能力,能否被更多发现和激发,对社区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李家成清楚一个学习机制的范本对基层研究和工作人员的价值。鼓励不同群体探索,培育和推广实践成果,形成新思路、新策略,将会打开社区教育的新局面。在他的支持下,梅陇镇社区学校完善了“幸福故事·礼仪学堂”活动,推广本地好人好事。“原先我们会把梳理好的素材发给任课老师,请他们现场宣讲,”刘丽静介绍,“后来调整为借助公众号和音频传播,同时在学校中招募教师和学生来讲述,动员广泛力量参与。”
与李家成持相似意见的还有张燕。在四环提供的社区育儿互助平台上,来自天南海北的家长获取终身教育的滋养,某种程度上同样回馈了社区。“他们需要学习做自己的主人,来履行公民职责,了解当下的中国社会。”张燕强调,社区既是兴办者,也是受益者,而社区教育获得更多的包容和支持,才能让治理创新的路越走越宽。
系统性合作“失调”
随着“双减”政策出台后第一个新学期的开始,课后服务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次号称“规格最高、力度最大”的课后服务,致力于解决长期存在的“课后三点半”难题,也是为促进“双减”落地打出的“组合拳”。
事实上,课后服务措施由来已久。2017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中小学校课后服务的主渠道作用。几年摸索下来积累了可贵的经验,也暴露出过度依赖学校提供服务的诸多弊端:课后服务对象没有全覆盖,经费保障问题突出,多元需求难满足,部分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没有获得报酬。此外,各地工作进展不够平衡、有的地方课后服务时间偏短等,也被时常提及。面对现状,引入社会社区力量、给学校教育“解压”的呼声不绝于耳。
不少人眼中,社区似近还远,社区教育所留下的印象清晰又模糊。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家成告诉记者,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国内对社区教育的认知也产生了学科差异和历史差异。20世纪80年代,在社区开辟学校“第二课堂”,成了当时社区教育的主流。进入新世纪以来,社区教育的研究更倾向视之为一类专门的教育形态,特别是社区学校和社区学院的纷纷建立,使得社区教育愈发专门化,研究也愈发聚焦到狭义的社区学校教育。
对于走向细分的变化,李家成给出了辩证思考的视角。一方面,突出了从事社区教育的专业人员和专业机构,有利于其纵深发展。另一方面,专门机构不应该等于唯一机构。“社区教育关注到成人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却也慢慢将中小学教育排除在外,缺少了合作与协同。”
以寒暑假服务为例,“节假日本是校社合作的上佳契机,但假期服务的定位往往是学校承担主要责任,忽略了社区是最该依赖的力量”。李家成说,“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空间都需要发生转换,否则只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也会对学校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为了寻求破解之道,上海曾以团市委牵头、市教委合作,借助社区力量开办爱心暑托班,受到了家长的欢迎,亦位于全国社区教育前列,迄今已开展10年左右,但一席难求,广泛的社会需求并未得到满足。除了基本的托底作用,托管工作如何转向提高也亟待破局。
缺乏全面系统的统筹和设计,成了当前制约社区教育功效的核心因素。社区与学校教育鲜少有意识地高效益合作,尚未打造出融合的教育共同体。
对此,上海市闵行区梅陇镇社区学校常务副校长刘丽静深有体会。由于经常跨部门开展活动,类似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延时服务,社区学校就将“小博士科普读书社”“智慧父母课堂”的项目设点在内,开放给家长和孩子。不过刘丽静感到,这样的合作更多基于部门之间长久配合相熟,社区学校恰好通过对方知晓了区域家校的需求,而缺少顶层架构的指导,一旦错过信息,就难以形成合力。
从学校层面看,尽管“开门办学”喊得响亮,但真正贯彻到底的学校还十分有限。据李家成观察,多数学校更注重校内和家庭教育,没有强烈意识到开放和合作办学的价值。一个简单的体现是,参加社区假期服务的孩子究竟有何收获,学校教师并不了解,白白浪费了假期生活的资源。保守思维下,学校引入外部资源的资金支持不足,更削减了合作的意愿。视角转换至社区,忽视了区域内儿童和学校的真实需求,导致与学校建立互动机制难以为继。实践中不乏借助社区课堂提供放学后寓教于乐场所的案例,也有地区以社区和团队等为主体,带学生走入社区图书馆、博物馆拓展校外教育的天地。但接送时间、不同社区发展不均衡等局限性,给社区与学校的深度交融造成掣肘。
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孩子的生活里,在校时间不超过30%。“孩子需要的玩伴不只是课堂中的同学,关在學校教室里的教育远远不够。”李家成语意深长。社区教育不仅能充实和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对促进育人方式转型和改进学习方式同样具有重大意义,而脱离多元关系的连接,必然为成长埋下隐患。
喜忧参半的创新形态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城乡二元结构逐步解体。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流动人口浪潮,对社区服务和教育体系建设提出了新挑战。尽可能地减少人口融合中的阵痛感,社区教育有责任关照这些群体需求。
北京市新街口北大街附近的小院里,坐落着幼儿教育界著名的“四环游戏小组”(以下简称“四环”)。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张燕带着学生到四环农贸市场调研,发现67名学龄前儿童散布在市场玩耍,安全隐患重重。在张燕的引领下,四环正式诞生,致力于探寻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另一种可能。起初,大学生志愿者是四环运转的重要力量,但张燕清楚,仅凭外界力量难以支撑长久发展,激发内生造血能力,才是未来可期的关键。成立伊始,四环就邀请农民工家长一起来制作玩具、辅助老师带班。积极参与逐步演变为制度,即弱势群体家长由教育的“边缘人”转为平等的“对话者”,依靠自身力量实行社区互助,解决育儿问题。
大宝4岁时,李远香来到四环做志愿者,后来成了游戏小组的法人代表。她清楚地记得刚来时,当时的校长告诉自己,“我是糊里糊涂当了父母,直到加入四环的家长读书会,被家委会推选为校长,深度参与学校的管理,才觉得真的长大了”。许多四环孩子的父母不到20岁就有了娃,大都市里做农贸商贩,夜半三更就要起床上菜,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邂逅四环后,他们意识到家庭教育的责任,增长了育儿的本领和信心。
资金成本是社区NGO组织必然面临的考验。2010年,四环搬出了农贸市场的管理办公室,有了房租压力。校长提出,作为受益于四环教育的家长一员,希望成立“家长房租自助基金”,发挥更多养育能量。家长们表示赞成,决定每个孩子每月200元的房屋互助金。 尽管如此,困难和质疑并没有离开过四环。地处二环胡同,租金每年水涨船高,可考虑困境家庭的实际状况,房屋互助金到2019年逐渐升为800元后,就迟迟没有再上调,勉强可以凑够房租。“以往有不了解情况的朋友好心提示,为何不去申请社区或者街道的免费用房,其实这个计划几乎不可行,”李远香解释,“这类空置资源今年给你使用,但明年社区换了领导,可能对房子有新的规划,难以顾及我们对用房连续性的考虑。”
如今,社区创新教育对于城市依然是新事物,使得诸如四环这样的组织处于两难境况:“主管部门延续传统思路,认为和教育有关就该由教委负责,实际上四环提供的是纯粹的社区服务。”李远香认为,对“社区”和“教育”理解的窄化,导致了“谁都有权利来管理,谁也不知道具体的管理规则”,疫情防控标准、机构定性,都成了他们当下遭遇的挑战。
“建筑、环卫、家政,城市人的生活已经一天都离不开农民工,可后者时常是城市的过客。”秉持平民教育的精神,张燕尝试唤起他们在奔忙中对城市的归属感和对生活的深情。孩子和家长从学会体谅与照应开始融入:从文明教养入手,尽可能减少教育活动给社区居民带来的打扰。近年来北京市调整人口管理政策,四环的服务群体有了改变,特殊儿童、户籍人口被纳入,结构实现了城乡融合,建造出一座“没有围墙的幼儿园”——昔日彼此隔阂的群体结缘,相互尊重、理解和成就。儿童教育和家长参与社区共建同步,由此抛出了新课题:当基层社区教育发展出一种模式后,如何建设一个民主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自上而下地予以制度保障、匹配跳出窠臼的教育实践,以及自下而上地实现高质量互动、保护民间的积极性,究竟如何平衡?
质與量的缺口
要让社区教育在儿童和家庭中蓬勃发展,必须找到合适的载体亲近他们,而社区教育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令人忧虑。以梅陇镇社区学校为例,面向34万区域人口服务,专职教师只有4位,专职社工也仅有3位。刘丽静坦言,庞杂的工作占据了专职工作者大部分时间,超负荷运转使他们没有精力再投入钻研社区全人群学习需求中。而兼职教师年龄偏大,精力也非常有限,更遑论一些凭借热情的志愿者。
从全国范围看,社区师资队伍存在极大的不平衡性,上海、北京等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更重视社区教育,师资建设有明显进展,而广大农村地区的社区教师缺口较大。在发达城市内部,大量人口隐藏着的巨大需求没有释放,现有的师资数量和专业水平亟须快速发展。
如何填补缺口?也是2010年,四环有了第一位妈妈老师,来配合承担教务、招生、家长工作等,如今的三名妈妈老师各有分工,撑起了四环教师的半边天。张燕欣慰于这种发展,达成了最初设定的目标:摒弃居高临下地提供理想化教育,而是以参与者为中心,保持平等互动的关系,“教育没有绝对的权威,家长有自己的育儿实践,同样有可能掌握真理”。在合作的过程中,四环的专家和志愿者充分发掘家长身上宝贵的乡土资源,努力帮他们找回文化自信。
“用广义的概念审视,社区中所有的机构甚至居民,当他有教育意识并且投入教育活动的时候,都可以理解为在做社区教育的人。”李家成表示。针对教育能力的提升,他建议从专业社区教育工作者入手,将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能力作为重点。以往,一些学校也将开掘托管服务资源的目光集中在社区公益机构,试图发动退休老教师或者社会力量,但对方质量参差不齐,教育方式能否与学校接轨有待考量,如果没有管理班级的经验,看管三四十人的班级也存在难度。“中小学生、城市弱势群体、各类职业的社区居民,其学习特点都需要社区教育工作者加以研究,现有的研究成果还满足不了服务广泛群体的需求。”
置于教育治理的版图中,社区教育的价值在于先试先行。李家成指出,它应该是教育改革的火车头,为中小学改革提供路径的示范,而目前来看,潜能远没有被发掘。这就要求社区教师夯实研究能力,不断提炼核心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社区教育并非“关起门来的教育”,需体现其丰富性、灵动性。能否有意识地与区内中小学、大学以及家庭合作,被他视为评判社区学校和教师领导力效能高下的标准之一,也是协同育人机制下的急迫呼唤。“儿童是社区治理的主人,而非被动的接受者。把社区建设中的资源和过程分享给儿童,本身就是教育,能为成长营造出安全感和幸福感。”缺失了儿童参与,许多社区活动就会变成简单的宣讲,作用终究有限。
“地方、家庭、学校、社区的创造意识和能力,能否被更多发现和激发,对社区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李家成清楚一个学习机制的范本对基层研究和工作人员的价值。鼓励不同群体探索,培育和推广实践成果,形成新思路、新策略,将会打开社区教育的新局面。在他的支持下,梅陇镇社区学校完善了“幸福故事·礼仪学堂”活动,推广本地好人好事。“原先我们会把梳理好的素材发给任课老师,请他们现场宣讲,”刘丽静介绍,“后来调整为借助公众号和音频传播,同时在学校中招募教师和学生来讲述,动员广泛力量参与。”
与李家成持相似意见的还有张燕。在四环提供的社区育儿互助平台上,来自天南海北的家长获取终身教育的滋养,某种程度上同样回馈了社区。“他们需要学习做自己的主人,来履行公民职责,了解当下的中国社会。”张燕强调,社区既是兴办者,也是受益者,而社区教育获得更多的包容和支持,才能让治理创新的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