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字时代人们阅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传统图书馆阅读服务面临极大的挑战。高校图书馆应整合多方资源,建设“图书馆+”阅读空间,全方位、高效率地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
◆关键词:“图书馆+”;阅读空间;探索
一、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建设的意义
阅读是人类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手段,新西兰阅读史学家史蒂文·罗杰·费希尔在其著作《阅读的历史》中指出“每个人都必须承认阅读的重要性”,“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阅读就是文明之声”,“阅读之于思想,正如音乐之于灵魂”,可见阅读对于个人生命需求、人生乐趣以及人类社会文明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移动数字终端设备的异军突起,数字阅读已经广泛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休闲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数字技术拓宽了阅读范围,使阅读变得越来越便捷,阅读终端的多元化、阅读渠道的多样化、阅读方式的变革和阅读理念的更新,这些都标志着人们步入了全新的数字阅读时代。以互联网、手持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数字阅读突破了传统课外阅读的时域性和地域性,使得学生无论是阅读方式、习惯还是阅读载体、频率都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这对传统图书馆的阅读服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将改变图书馆的业务开展与服务发展方向。
二、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建设的设想
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是指图书馆联合其他部门一起合作,在学校各个学生活动频繁的地方建设各具特色的阅读空间,满足学生随时随地阅读的需求。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原则上将具备“4+X”功能,其中的“4”是指阅读、活动、展示、休闲等4个标配服务功能。而“X”是指双创空间、小剧场、第二课堂、服务便利点等特色服务功能。“图书馆+”阅读空间虽然只是个小空间,但是却可以支撑大未来。要让“图书馆+”阅读空间像“珍珠”一样,散落到学校的各个角落,让广大师生员工可以在里面安静地读书,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空间建设包括六个方面。
实施主体:“图书馆+”阅读空间。图书馆联合其他部门(党办、后勤处、教务处、学生处、团委、食堂等),建设场馆、设备等硬件设施,提供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发挥组织协调和后勤保障作用。
实施客体:图书馆纸质馆藏以及数字馆藏、多媒体资源,以及各种讲坛活动、讲座、展览等阅读推广活动。
服务对象:包括本校在读生、本校毕业生以及其他社会人员。
实施环境:场地、装修设计、电子设备等。图书馆负责组织专业人士进行阅读空间场馆的具体设计和施工,要求体现出现代时尚的气息,为读者和学生营造出激发阅读学习欲望的环境。辅助电子设备要一应俱全,充分利用现代各种科技手段。
实施方式:图书馆和各相关院系的通力合作,制定工作方案,由院系提供师资力量,图书馆配备场馆、设备、资料,调配各项资源,共同完善活动细节,以成功运行各项活动为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增加读者阅读的兴趣,提升学习能力,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个人素养。
三、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建设的实践
笔者所在学校图书馆整合了校内外各种资源,建设了5类“图书馆+”阅读空间,充分发挥各融合主体的优势,全方位、高效率地为读者服务。在已建成的阅读空间里,有学生最爱看的畅销书和专业书,有舒适美观的休闲沙发和桌椅,有先进的视听设备,师生可以享受到先进的RFID技术实现无人借还服务,还可以利用电子设备进行自助借阅服务,还可以利用空间里的研讨空间进行学习小组研讨。
类型一:红色经典阅读空间。“图书馆+党办”在馆内建设的红色经典阅读空间,不仅放置有红色经典书籍、报刊等,还可以在此研讨或召开主题活动,学生党支部经常在这里举行各种党组织活动。
类型二:馆外自助借阅空间。“图书馆+学生处+后勤处”在学生男女宿舍区利用一楼架空层改造了三个馆外自助借阅空间,采用先进的RFID技术,可实现自助借阅,并配备有歌德电子图书借阅机和龙源电子期刊借阅机,每个自助空間可容纳一万多册最热门书籍,空间主要以休闲阅览和自助学习为主,三个空间均设置有活动研讨区。
类型三:馆内多功能空间。“图书馆+团委”在馆内建设多功能空间,以自助学习、小组研讨、休闲娱乐等为主,实现了空间的动静分区,其中自习室的多功能自习中心配有影音室,配备两个预约系统,分别为座位预约系统和研讨室预约系统,学生既可以通过关注图书馆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也可以在自习室内的座位预约机上进行预约,学生社团经常在空间举行各种活动。
四、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建设的思考
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的建设取得一定效果,为更好地发挥阅读空间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几点:①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应搭建读书交流讨论平台,将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读者组织在一起,在策划交流会之时多多倾听读者的意见和需求;②发挥优秀校友的示范引领作用,挑选知名度高、影响力广、积极正能量的优秀校友担任阅读空间宣传大使,透过榜样的力量引领更多的人爱上阅读;③加强与相关院系的合作,阅读推广活动并非单打独斗,要善于利用校内外的力量,充分发挥各自在不同渠道的影响力。
总之,高校图书馆要发挥自身功能和优势,通过“图书馆+”阅读空间建设,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在学校的教学、科研、创新创业乃至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有所作为,打造出图书馆的文化品牌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建萍.“图书馆+书院”创新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7(2).
[2]王海,张振康.“图书馆+书院”模式的逻辑依据、实践路径及成效[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11).
作者简介
陈敏熙(1982—),女,本科,助理馆员,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
基金:2018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项目:“‘优质校’建设背景下与‘职业性’有机融合的高职院校图书馆空间建设模式与实证研究”(RW2018-006)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图书馆+”;阅读空间;探索
一、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建设的意义
阅读是人类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手段,新西兰阅读史学家史蒂文·罗杰·费希尔在其著作《阅读的历史》中指出“每个人都必须承认阅读的重要性”,“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阅读就是文明之声”,“阅读之于思想,正如音乐之于灵魂”,可见阅读对于个人生命需求、人生乐趣以及人类社会文明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移动数字终端设备的异军突起,数字阅读已经广泛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休闲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数字技术拓宽了阅读范围,使阅读变得越来越便捷,阅读终端的多元化、阅读渠道的多样化、阅读方式的变革和阅读理念的更新,这些都标志着人们步入了全新的数字阅读时代。以互联网、手持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数字阅读突破了传统课外阅读的时域性和地域性,使得学生无论是阅读方式、习惯还是阅读载体、频率都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这对传统图书馆的阅读服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将改变图书馆的业务开展与服务发展方向。
二、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建设的设想
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是指图书馆联合其他部门一起合作,在学校各个学生活动频繁的地方建设各具特色的阅读空间,满足学生随时随地阅读的需求。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原则上将具备“4+X”功能,其中的“4”是指阅读、活动、展示、休闲等4个标配服务功能。而“X”是指双创空间、小剧场、第二课堂、服务便利点等特色服务功能。“图书馆+”阅读空间虽然只是个小空间,但是却可以支撑大未来。要让“图书馆+”阅读空间像“珍珠”一样,散落到学校的各个角落,让广大师生员工可以在里面安静地读书,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空间建设包括六个方面。
实施主体:“图书馆+”阅读空间。图书馆联合其他部门(党办、后勤处、教务处、学生处、团委、食堂等),建设场馆、设备等硬件设施,提供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发挥组织协调和后勤保障作用。
实施客体:图书馆纸质馆藏以及数字馆藏、多媒体资源,以及各种讲坛活动、讲座、展览等阅读推广活动。
服务对象:包括本校在读生、本校毕业生以及其他社会人员。
实施环境:场地、装修设计、电子设备等。图书馆负责组织专业人士进行阅读空间场馆的具体设计和施工,要求体现出现代时尚的气息,为读者和学生营造出激发阅读学习欲望的环境。辅助电子设备要一应俱全,充分利用现代各种科技手段。
实施方式:图书馆和各相关院系的通力合作,制定工作方案,由院系提供师资力量,图书馆配备场馆、设备、资料,调配各项资源,共同完善活动细节,以成功运行各项活动为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增加读者阅读的兴趣,提升学习能力,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个人素养。
三、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建设的实践
笔者所在学校图书馆整合了校内外各种资源,建设了5类“图书馆+”阅读空间,充分发挥各融合主体的优势,全方位、高效率地为读者服务。在已建成的阅读空间里,有学生最爱看的畅销书和专业书,有舒适美观的休闲沙发和桌椅,有先进的视听设备,师生可以享受到先进的RFID技术实现无人借还服务,还可以利用电子设备进行自助借阅服务,还可以利用空间里的研讨空间进行学习小组研讨。
类型一:红色经典阅读空间。“图书馆+党办”在馆内建设的红色经典阅读空间,不仅放置有红色经典书籍、报刊等,还可以在此研讨或召开主题活动,学生党支部经常在这里举行各种党组织活动。
类型二:馆外自助借阅空间。“图书馆+学生处+后勤处”在学生男女宿舍区利用一楼架空层改造了三个馆外自助借阅空间,采用先进的RFID技术,可实现自助借阅,并配备有歌德电子图书借阅机和龙源电子期刊借阅机,每个自助空間可容纳一万多册最热门书籍,空间主要以休闲阅览和自助学习为主,三个空间均设置有活动研讨区。
类型三:馆内多功能空间。“图书馆+团委”在馆内建设多功能空间,以自助学习、小组研讨、休闲娱乐等为主,实现了空间的动静分区,其中自习室的多功能自习中心配有影音室,配备两个预约系统,分别为座位预约系统和研讨室预约系统,学生既可以通过关注图书馆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也可以在自习室内的座位预约机上进行预约,学生社团经常在空间举行各种活动。
四、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建设的思考
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的建设取得一定效果,为更好地发挥阅读空间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几点:①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应搭建读书交流讨论平台,将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读者组织在一起,在策划交流会之时多多倾听读者的意见和需求;②发挥优秀校友的示范引领作用,挑选知名度高、影响力广、积极正能量的优秀校友担任阅读空间宣传大使,透过榜样的力量引领更多的人爱上阅读;③加强与相关院系的合作,阅读推广活动并非单打独斗,要善于利用校内外的力量,充分发挥各自在不同渠道的影响力。
总之,高校图书馆要发挥自身功能和优势,通过“图书馆+”阅读空间建设,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在学校的教学、科研、创新创业乃至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有所作为,打造出图书馆的文化品牌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建萍.“图书馆+书院”创新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7(2).
[2]王海,张振康.“图书馆+书院”模式的逻辑依据、实践路径及成效[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11).
作者简介
陈敏熙(1982—),女,本科,助理馆员,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
基金:2018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项目:“‘优质校’建设背景下与‘职业性’有机融合的高职院校图书馆空间建设模式与实证研究”(RW2018-006)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