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增加,逐渐脱离了儿童时期的经验型思维模式。他们随着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记忆力的显著提高,逻辑思维开始向理论型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加强,具有个性主张。简单的灌输式教育、说教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塑造学生品格的诉求。可见,点燃学生的智慧,教会学生识人论世之道,是这一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向。
一、体悟亲情,学会感恩
随着身体发育急剧变化,初中生的心理开始向成人化发展。他们内心有一种自我支配的强烈愿望,喜欢用批判的、犀利的眼光去衡量周遭事物。他们更喜欢接触社会的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急于得到长辈的认可与尊重,并常常表现出对父母师长的桀骜不驯,忽略亲情,极少学生能体谅父母的艰辛,与付出相比更喜欢汲取。因此,在教材中安排了体悟亲情的温馨文章,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
在苏教版的教材中,《父母的心》是一篇洋溢浓浓亲情的作品,出自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笔下,描写一对贫寒夫妻面面对优越的物质诱惑,没有将孩子送与富翁的故事。文中细腻的笔触,充满谐趣的文字,略带几分哀伤,流露出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
在教学中,为使学生充分体悟文本中浓浓的亲情,运用角色朗读的手法,由学生分别扮演“女佣”、“富翁”和“父母”,在体验语言张力的同时,感受作为父母的艰辛。教师尽量启发学生在朗读时加入语气,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比如,尽管父母已深深感到养育四个子女力不从心时,仍然坚持“决不会把他们扔了”。父母的语言尽管平淡,却洋溢着亲情的力量与对子女的责任。贫穷不能阻隔父母对子女的爱,同样富贵也不能夺走人伦亲情。即使富翁提出再丰厚的物质条件,父母依然一次又一次地去换回自己的孩子,这种亲情感染了富翁,使他最终放弃了收养孩子的想法。尤其母亲换回二儿子,仅仅是由于他相近似自己的“婆婆”,把二儿子送人“就像把婆婆扔了一样不好受”,表面上这个理由有一些滑稽,但细细想来却体现了母亲对“婆婆”的深深孝道。这些语言虽然透着一股淡淡的哀伤,但充斥着浓浓亲情,触人心弦,感人至深,具有极深刻的教育意义。
二、品味友情,“正释知己”
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叛逆期,与父母师长间产生代沟是难免的,但过度封闭的内心使学生感到孤独与苦闷,友谊成了填补精神空虚的最大安慰。因为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价值取向逐渐形成,尽管尚未稳定,但已初具对人、事、物的判断力,因此渴望群体生活,渴望人际交往,并寻找知音。同时,这也是青少年最易受社会不良风气侵袭的时期。交友不慎,对友谊认知的偏激,容易将学生带入歧途。因此,初中语文教材中刻意安排了古人珍视友情的文章,以便使学生能够“正释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作别友人杜少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语言抑扬顿挫,意境壮阔宏伟,极富美韵。它既体现了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又表现出对友谊的博大情怀。与当前初中生以物质为基础的“兄弟义气”相比,诗人与友人之间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情谊,更强调精神上的慰藉与理解,是彼此心照不宣的知己,这才是真正的友谊。
为凸显朴素致远的友情,教师在解读全诗意境时,重点在于展现诗人豪迈的情怀。如“阙”既指皇宫,在此亦可理解为泛指“长安”;“三秦”顾名思义,即指项羽所封;“五津”即指四川岷江一带。诗人如此运笔,一来表明送别之地长安,与杜少府上任之地四川岷江,二来寓意诗人站在长安遥望四川,虽然在现实的地理位置上是无法实现的,但只要知己之间心意相通,是能够体会到对方的牵挂的。随即“同是宦游人”一联,充分体现了诗人与杜少府交友的基础。诗人用“海内”、“天涯”表现虽然隔开了,二人的现实距离遥远,但彼此珍视这份友情之心,却使二人如同“比邻”,这是多么广阔的情怀啊!在尾联中,诗人表示即使分别,也不像小儿女一般,涕泣不舍地哀怨,反而将一腔思友之情化于字里行间,将灵魂深处的相通落在了一个“懂”字上。经过这一番对“友谊”的理解,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知己”难求,真正的友情应是超越物质的情感。
三、初涉爱情,走出懵懂
爱情多是盲目的。尤其当青少年正处于性意识觉醒时期,身体上带来的急剧变化,使其对异性充满了好奇。大部分学生渴望与异性接触,去了解与自己“不同”的对方。这时的他们往往还没有学会如何去欣赏异性美,就蒙生了体验爱情的想法。从心理发展角度来看,初中生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度的时期,自制能力差、好奇心强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对爱情尝试的渴望也体现了他们对成人世界的渴望与模仿心理。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加入描写爱情的文章,给学生正向引导,学会发现异性美、欣赏异性美,要胜于说教式的监管。
《关雎》一文是作为诵读欣赏出现在教材中,可见编者已注意到初中生对于爱情话题的好奇,想通过这首诗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脱离狭隘的爱情观。这首诗作为《诗三百》的开篇之作,不但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其展现出的爱情观历来备受推崇。诗人对女子之美,讲求外在与内在两大方面。其中“窈”指内在美,即心灵美,“窕”指外在美,即仪态美,但并非是娇艳之美。古人更讲求女子的仪态要端庄秀丽,这才是“美”的标准。全诗开篇即告诫我们,什么样的女子是值得契而不舍地追求的,那就是文静贤淑、内外兼修的女子。仅注重外貌,轻视内心美,便不是真正的“爱”。
讲到这里,都是可多列举一些古代夫妻之间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甚至不离不弃的例子。如王宝钏与薛平贵等经典故事,使学生体会到爱情不仅仅是满足好奇,而是为对方无私地付出,是承诺与责任。真正的爱情不会因为对方的容貌而有所改变,相互吸引的是一颗真诚的心。古人是极其重视品德的,即使爱情再美好也要符合社会的道德标准,这不仅是做人的原则,而且是维护社会和谐秩序的基础。《关雎》这首诗在解读中常常被误解,不免有读者断章取义之嫌,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教师正确引导,使学生了解到爱情亦有爱情的准则,唯有责任与品德才能呈现出爱情真正之美。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萌芽阶段,生理的快速发展带来心理的迅速成熟,拥有个人主见,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对事物初具分辨力。但由于接触社会尚浅,容易造成思想偏激或个性固执,因此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情感教育的引导作用越来越凸显。特别是对亲情、友情和爱情这三大情感循循善诱的引导。在教学中,多挖掘教材中的温馨画面,用情感打动学生,让学生体悟亲情、学会感恩,知道什么是人生知己,了解爱情的真谛,掌握识人论世之道,进而塑造完美的品格。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忠义初中(226000)
一、体悟亲情,学会感恩
随着身体发育急剧变化,初中生的心理开始向成人化发展。他们内心有一种自我支配的强烈愿望,喜欢用批判的、犀利的眼光去衡量周遭事物。他们更喜欢接触社会的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急于得到长辈的认可与尊重,并常常表现出对父母师长的桀骜不驯,忽略亲情,极少学生能体谅父母的艰辛,与付出相比更喜欢汲取。因此,在教材中安排了体悟亲情的温馨文章,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
在苏教版的教材中,《父母的心》是一篇洋溢浓浓亲情的作品,出自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笔下,描写一对贫寒夫妻面面对优越的物质诱惑,没有将孩子送与富翁的故事。文中细腻的笔触,充满谐趣的文字,略带几分哀伤,流露出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
在教学中,为使学生充分体悟文本中浓浓的亲情,运用角色朗读的手法,由学生分别扮演“女佣”、“富翁”和“父母”,在体验语言张力的同时,感受作为父母的艰辛。教师尽量启发学生在朗读时加入语气,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比如,尽管父母已深深感到养育四个子女力不从心时,仍然坚持“决不会把他们扔了”。父母的语言尽管平淡,却洋溢着亲情的力量与对子女的责任。贫穷不能阻隔父母对子女的爱,同样富贵也不能夺走人伦亲情。即使富翁提出再丰厚的物质条件,父母依然一次又一次地去换回自己的孩子,这种亲情感染了富翁,使他最终放弃了收养孩子的想法。尤其母亲换回二儿子,仅仅是由于他相近似自己的“婆婆”,把二儿子送人“就像把婆婆扔了一样不好受”,表面上这个理由有一些滑稽,但细细想来却体现了母亲对“婆婆”的深深孝道。这些语言虽然透着一股淡淡的哀伤,但充斥着浓浓亲情,触人心弦,感人至深,具有极深刻的教育意义。
二、品味友情,“正释知己”
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叛逆期,与父母师长间产生代沟是难免的,但过度封闭的内心使学生感到孤独与苦闷,友谊成了填补精神空虚的最大安慰。因为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价值取向逐渐形成,尽管尚未稳定,但已初具对人、事、物的判断力,因此渴望群体生活,渴望人际交往,并寻找知音。同时,这也是青少年最易受社会不良风气侵袭的时期。交友不慎,对友谊认知的偏激,容易将学生带入歧途。因此,初中语文教材中刻意安排了古人珍视友情的文章,以便使学生能够“正释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作别友人杜少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语言抑扬顿挫,意境壮阔宏伟,极富美韵。它既体现了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又表现出对友谊的博大情怀。与当前初中生以物质为基础的“兄弟义气”相比,诗人与友人之间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情谊,更强调精神上的慰藉与理解,是彼此心照不宣的知己,这才是真正的友谊。
为凸显朴素致远的友情,教师在解读全诗意境时,重点在于展现诗人豪迈的情怀。如“阙”既指皇宫,在此亦可理解为泛指“长安”;“三秦”顾名思义,即指项羽所封;“五津”即指四川岷江一带。诗人如此运笔,一来表明送别之地长安,与杜少府上任之地四川岷江,二来寓意诗人站在长安遥望四川,虽然在现实的地理位置上是无法实现的,但只要知己之间心意相通,是能够体会到对方的牵挂的。随即“同是宦游人”一联,充分体现了诗人与杜少府交友的基础。诗人用“海内”、“天涯”表现虽然隔开了,二人的现实距离遥远,但彼此珍视这份友情之心,却使二人如同“比邻”,这是多么广阔的情怀啊!在尾联中,诗人表示即使分别,也不像小儿女一般,涕泣不舍地哀怨,反而将一腔思友之情化于字里行间,将灵魂深处的相通落在了一个“懂”字上。经过这一番对“友谊”的理解,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知己”难求,真正的友情应是超越物质的情感。
三、初涉爱情,走出懵懂
爱情多是盲目的。尤其当青少年正处于性意识觉醒时期,身体上带来的急剧变化,使其对异性充满了好奇。大部分学生渴望与异性接触,去了解与自己“不同”的对方。这时的他们往往还没有学会如何去欣赏异性美,就蒙生了体验爱情的想法。从心理发展角度来看,初中生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度的时期,自制能力差、好奇心强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对爱情尝试的渴望也体现了他们对成人世界的渴望与模仿心理。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加入描写爱情的文章,给学生正向引导,学会发现异性美、欣赏异性美,要胜于说教式的监管。
《关雎》一文是作为诵读欣赏出现在教材中,可见编者已注意到初中生对于爱情话题的好奇,想通过这首诗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脱离狭隘的爱情观。这首诗作为《诗三百》的开篇之作,不但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其展现出的爱情观历来备受推崇。诗人对女子之美,讲求外在与内在两大方面。其中“窈”指内在美,即心灵美,“窕”指外在美,即仪态美,但并非是娇艳之美。古人更讲求女子的仪态要端庄秀丽,这才是“美”的标准。全诗开篇即告诫我们,什么样的女子是值得契而不舍地追求的,那就是文静贤淑、内外兼修的女子。仅注重外貌,轻视内心美,便不是真正的“爱”。
讲到这里,都是可多列举一些古代夫妻之间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甚至不离不弃的例子。如王宝钏与薛平贵等经典故事,使学生体会到爱情不仅仅是满足好奇,而是为对方无私地付出,是承诺与责任。真正的爱情不会因为对方的容貌而有所改变,相互吸引的是一颗真诚的心。古人是极其重视品德的,即使爱情再美好也要符合社会的道德标准,这不仅是做人的原则,而且是维护社会和谐秩序的基础。《关雎》这首诗在解读中常常被误解,不免有读者断章取义之嫌,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教师正确引导,使学生了解到爱情亦有爱情的准则,唯有责任与品德才能呈现出爱情真正之美。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萌芽阶段,生理的快速发展带来心理的迅速成熟,拥有个人主见,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对事物初具分辨力。但由于接触社会尚浅,容易造成思想偏激或个性固执,因此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情感教育的引导作用越来越凸显。特别是对亲情、友情和爱情这三大情感循循善诱的引导。在教学中,多挖掘教材中的温馨画面,用情感打动学生,让学生体悟亲情、学会感恩,知道什么是人生知己,了解爱情的真谛,掌握识人论世之道,进而塑造完美的品格。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忠义初中(2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