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我曾多次在教育杂志上看到同行们甚至教育专家提到这个名字,提到他的名著《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感觉他一定是个伟大的人,也渴望读一读那本名著,认识这位?叭司烤谷绾挝按螅空獯斡行业玫秸獗臼椋胰缂⑺瓶实囟亮死锩婷恳黄恼拢梦沂终窈叮锌蚯А?
本书一百条建议里讲述了学生、教育教研、教师、学校与家庭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当前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苏霍姆林斯基的那些教育思想仍丝毫不显过时,而且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教育工作者前进的道路。让我感到他不愧是世界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不愧是广大教师心中追求的偶像。
读了此书,最吸引我的是《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怎样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提高教学质量的几个问题》。因为这些是我迫切希望解决的几个问题,看了之后真的对我影响很大,使我在思想上、在观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让我真正认识到教师应该如何去面对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我们教师最头疼的问题,我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无济于事。认为很多道理在理论上行得通,但运用到实践中有效果、有发展是不可能的。于是对后进生我除了埋怨更多的是无奈,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我的观念转变了,从心底认可了这个道理。也认识到转化后进生确实是很困难。教师要足够地尊重学生的个体,从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出发;同时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去逐步引导他们健康发展。
那个费佳是苏霍姆林斯基难忘的,也是我印象特别深刻的。苏霍姆林斯基是这样描述费佳的,他“简直是来不及记住应用题的条件,在她的意识里,来不及形成关于作为条件的依据的那些事物和现象的表象。当她的思想曲折要转向另一件事物的时候,却又忘记了前一件事物。”和我们身边的差生非常相似,我对这样的学生通常采用补课的方式。放学留下来通过反复地给他讲解,要求他反复地背诵,直到他懂了,会背了为止。比别的学生要多花两三倍甚至更多的时间,才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这样不免常常对他们发脾气,埋怨不止。而苏霍姆林斯基却不是这样做的,他给费佳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集》,还为他收集了一套供他阅读的书籍,都是关于智力训练的,苏霍姆林斯基也从来没给他补课。就这样,费佳到了五年级学习成绩赶上来了,七年级毕业后,费佳进了中等技术学校,后来成了一名高度熟练的机床调整技师。不可思议吧!费佳碰到了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教师真是他的幸运,这样的教育为他今后的一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想也许我们不能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去对待一个差生,但至少让我们明白,不要去强迫像费佳这样的学生在短时间里一下子记住要背的课文,去理解这道应用题。不能总拿他们去和优生对比,这样只会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只会让他们越学越死,越学越累。我们应该尊重个体,因材施教,应该注重耐心地鍛炼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智力,为他们今后的不断学习、不断发展打好基础。
在优秀的教育者眼里,是没有“差生”这种说法的,苏霍姆林斯基就是最好的例子。在我国教育界也有许多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优秀的教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无论什么样的教育都应体现出对每位学生的人文关怀,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尊重、关爱,从而影响孩子的心灵。很多差生、顽皮得大家认为无药可救的学生到了于老师班里一段时间下来,总会像换了一个新面貌似的让人感觉脱胎换骨。北京的李圣珍老师认为:每个孩子都是有独特才华的。她专收所谓的“差生”,她给这些学生以尊重和自信,给他们宽松的成长环境,几年后,不少人考上北大、清华……
学生虽然在个性、天赋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在生命的意义上都是完全平等的。作为教师的我们所能做的、应该做的不是去评判学生,而是用赏识的眼光去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励他们积极向上,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书一百条建议里讲述了学生、教育教研、教师、学校与家庭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当前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苏霍姆林斯基的那些教育思想仍丝毫不显过时,而且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教育工作者前进的道路。让我感到他不愧是世界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不愧是广大教师心中追求的偶像。
读了此书,最吸引我的是《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怎样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提高教学质量的几个问题》。因为这些是我迫切希望解决的几个问题,看了之后真的对我影响很大,使我在思想上、在观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让我真正认识到教师应该如何去面对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我们教师最头疼的问题,我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无济于事。认为很多道理在理论上行得通,但运用到实践中有效果、有发展是不可能的。于是对后进生我除了埋怨更多的是无奈,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我的观念转变了,从心底认可了这个道理。也认识到转化后进生确实是很困难。教师要足够地尊重学生的个体,从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出发;同时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去逐步引导他们健康发展。
那个费佳是苏霍姆林斯基难忘的,也是我印象特别深刻的。苏霍姆林斯基是这样描述费佳的,他“简直是来不及记住应用题的条件,在她的意识里,来不及形成关于作为条件的依据的那些事物和现象的表象。当她的思想曲折要转向另一件事物的时候,却又忘记了前一件事物。”和我们身边的差生非常相似,我对这样的学生通常采用补课的方式。放学留下来通过反复地给他讲解,要求他反复地背诵,直到他懂了,会背了为止。比别的学生要多花两三倍甚至更多的时间,才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这样不免常常对他们发脾气,埋怨不止。而苏霍姆林斯基却不是这样做的,他给费佳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集》,还为他收集了一套供他阅读的书籍,都是关于智力训练的,苏霍姆林斯基也从来没给他补课。就这样,费佳到了五年级学习成绩赶上来了,七年级毕业后,费佳进了中等技术学校,后来成了一名高度熟练的机床调整技师。不可思议吧!费佳碰到了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教师真是他的幸运,这样的教育为他今后的一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想也许我们不能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去对待一个差生,但至少让我们明白,不要去强迫像费佳这样的学生在短时间里一下子记住要背的课文,去理解这道应用题。不能总拿他们去和优生对比,这样只会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只会让他们越学越死,越学越累。我们应该尊重个体,因材施教,应该注重耐心地鍛炼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智力,为他们今后的不断学习、不断发展打好基础。
在优秀的教育者眼里,是没有“差生”这种说法的,苏霍姆林斯基就是最好的例子。在我国教育界也有许多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优秀的教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无论什么样的教育都应体现出对每位学生的人文关怀,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尊重、关爱,从而影响孩子的心灵。很多差生、顽皮得大家认为无药可救的学生到了于老师班里一段时间下来,总会像换了一个新面貌似的让人感觉脱胎换骨。北京的李圣珍老师认为:每个孩子都是有独特才华的。她专收所谓的“差生”,她给这些学生以尊重和自信,给他们宽松的成长环境,几年后,不少人考上北大、清华……
学生虽然在个性、天赋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在生命的意义上都是完全平等的。作为教师的我们所能做的、应该做的不是去评判学生,而是用赏识的眼光去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励他们积极向上,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