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何谓和谐校园?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创建和谐校园应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任务联系起来,从师生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入手,切实解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突出问题,让师生享受教育教学的成果,得到发展、提升的实惠。以法规、道德、政策和舆论的力量,有效调控师生的差异,确保学校的稳定和谐,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干群和谐发展是关键
  和谐校园的生存与发展,教师是根本,班子是关键,校长是灵魂。学校首先要加强班子建设,建立健全的、专业化的管理机构,以和谐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干群之间。校长要任人唯贤,率先垂范,容人容事,淡化权力意识,实施集中领导,分层管理,权责到人。要处理好干群之间的和谐发展,作为学校的一校之长,首先应大力倡导“五要五不”,即:一要互相信任不猜疑;二要互相交流不隔膜;三要互相支持不拆台;四要互相谅解不指责;五要互相关心不冷漠。其次要提倡做三种人,即:一做使领导宽心的人,不能把难题上交;二做使下级舒心的人,不把责任往下推;三做使同事放心的人,不在背后搞小动作。第三,要善于经营人心。要用光明的前景激发人心;用丰厚的待遇留住人心;用人文关怀温暖人心;用教管结合净化人心;用坦诚相待交换人心;用高尚人格臣服人心。只要处理好以上几点,干群间必然会和谐相处起来。
  
  二、师生和谐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学校要以师生和谐发展为根本。要全面、发展、辩证地看待师生关系,承认教师与学生的客观差异,应公平调控差异。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为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老师像热爱自己的子女一样热爱学生,并了解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每一个学生,友爱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依靠每一个学生,使师生间能够彼此互动,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三、家校和谐是学校发展的保障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学校和谐是学校发展的有力保障。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家庭的和谐共处,父母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给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一种无言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学校应通过家庭访问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环境。因此,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加强家校沟通联系。所谓“走出去”就是要求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每学期至少对每个学生进行一至二次家访;“请进来”就是召开“学校发展研讨会”,邀请家长代表参加,再者是分年级、经常性地召开家长会,并在每学期第一次家长会上,班主任、科任教师、校长都必须向家长述职。
  一所现代化的学校,是在先进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精神支持上的学习组织,促进所有的人,包括教职工和学生共同发展,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是学校更深层次的修炼,也是现代学校的主要内涵,现代化学校最重要的特征,是体现现代化教育的理念,体现现代的人文精神,科学思想和民主意识的文化氛围。构建主体的文化氛围,应当是现代学校建设的最重要的任务,这也是体现和谐社会的主流所在。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和人格的协调发展,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因素。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教师对学生不同的评价方式,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必须正确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关键词】教师评价 学生心理师生关系  教师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所作的旨在教育的价值性判断。它是强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如果离开了教师的评价
期刊
新课程改革强调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这些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研究性、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    一、“全方位指导”转位“适时指导”    探究学习中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指导的关系要处理好。  首先,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控制讲话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这样可给学生30
期刊
【摘要】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实施,确实给我们的教学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课堂气氛更为轻松活泼了,团结友爱的协作精神更能体现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自主 合作 探究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以人为本的今天,为改变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
期刊
练习在课堂教学中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高效与否和练习的设计有直接的关系,只有练习的设计适当,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  策略一:循序渐进,注意层次性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教育要面向全
期刊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格局是教师讲加学生练,学生的学习活动完全服从于老师,对于“做”、“怎么做”,学生没有发言权。这种现象与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因此,我尝试在语文教学中,以励激趣,辅以训练,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一、为学生创设一个易感应的环境    易感应的环境是指给学生一个比较宽松和活跃的氛围,让他们的各种想法和行为能得到老师的积极反应。  学生是最怕老师批评和惩罚,
期刊
思想品德发展的“心理障碍”是指在学生头脑中存在的阻碍理解道德要求,从而不能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品德需要的心理因素。这种心理因素的产生与心理定势有关。定势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甚至起破坏作用的。我们所说的心理障碍就是一种起消极作用甚至起破坏作用的定势,正是它促使学生对教师的正当要求采取漠视或抗拒的态度。下面就其表现、成因及预防矫正措施予以探讨。    一、学生品德发展中的心理障碍的几种类型  1、认知障
期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程)裹夹着前期课改的余威,现在按照市教委统一部署,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在各区县轰轰烈烈地摆开阵势,设备添置,师资培训,教材选择,拓展的、探究的、活动的多种板块,不断地碰撞着我们的思维。  新课程改革是激进的,它将在根本上重新确立新的课程观念和价值取向,从而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校的日常教育模式等。这无疑是一场深层的、整体性的、全方位的课程改革。然而我们
期刊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大力加强基础教育。”使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心从优先发展高等教育转向大力加强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是保证国民素质普遍提高的基石,忽视基础教育的发展就等于舍本逐末。基础教育阶段是普及初等教育的阶段,是打基础、奠定基本学力的阶段。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为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带来了可能。但由于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文化积淀和长期以来应试教育造成的弊端,学
期刊
【摘要】由于高校的扩招和高中的普及,加之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使技工学校的生源整体素质普遍下降、质量参差不齐,学生也难以掌握和达到规定的技术等级和要求。面对这一当前的现实问题,如何摆正技工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系,针对学生所存在的各自差异、个性特点,设立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保证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对技术工人不同层次的需求。  【关键词】生源差异 培养目标 分层
期刊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道出了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既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又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古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充分说明了父母对孩子后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然而,时下受打工热潮的影响,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向大中城市去谋求生计。尤其是青年夫妇们,夫妻俩双双外出打工,把尚未成年的小孩寄人篱下,一心只想挣钱,却忽视了作为父母者应该做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