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方法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l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基础教育的课程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数学主要的学习方式。下面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实践,就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取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左右》一课中,教师播放学生上下楼不分左右而造成拥挤不堪的一情境,然后教师问:“看着他们这样上楼梯,你觉得怎样?”生答:“太挤了,应该分左右行走。”师:“你真会动脑筋,你是怎么想到的?”生列举生活中的分左右行走的例子。师:“你真会观察,我们来看看录象。”师播放分左右而行的车流,商场里的左右电梯,超市门口分左右进出的人流等情形引出认识左右的必要性,进而揭示今天的课题是研究左右。这样,左右的课题来得非常的自然,让学生在一种轻松、和谐的状态中深入新知的探究。
  二.转变方式,体现实践、探究、交流的有机结合
  数学课程目标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改变过去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将“动手实践、自主探就、合作交流”并列为三大新的学习方式。新课堂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上一阶段提出的问题,借助一定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进行个体探究(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经过类比、分析、归纳),得出初步结论;然后,在小组内或班级体范围内进行合作交流,通过同伴间的相互启发,丰富自我,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9加几》时,在创设的情景中提出“一共有几个乒乓球?”的问题后生列出9+3=()的式子,师:“要求一共有几个乒乓球应该怎么办呢?请每组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学具摆一摆,大家商量商量,利用集体的智慧算出来。然后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学生分小组学习,有的组摆的是小棒,有的组摆的是圆片,有的组摆的是花,有的组摆的是小正方体等等,每组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学具进行操作,教师组间巡视。几分钟后,各组汇报。学生用直观操作支撑了头脑中计算方法的抽象思维,通过自主探究每个学生都主动地开动脑筋发现了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思维过程。
  三.转换角色,努力构建对话式的互动的课堂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要把自己置于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地位,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设计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容易做的物质化活动,在活动中组织学生学习,在活动中去认识、理解、内化数学知识。形成以活动为主线贯穿数学知识的认识过程的理念。
  四.落实目标,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要改变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要求我们在新课堂中,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采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中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形成技能。这是一个既重过程又重结果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然就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情感与态度,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达到结果与过程,知识与情感、态度的有机统一。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把知识静态的结果通过多媒体变成一种动态的画面呈现给学生。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绝对优势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让学生以最愉快的视觉效果给抽象思维架起理解的桥梁,使学生以最轻松的智力活动获取知识。例如:《对称》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对称,大屏幕出现一幅图,然后图的中央缓慢的画出一条对称轴,最后对称轴的左右两边闪动对折完全重合。又如:在教学《10以内的减法》时,大屏幕显示树上栖息着7只鸟,然后小鸟翅膀煽动飞走了3只,师问:你看见了什么?可以求出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为什么?怎样列式?在这样的知识呈现形式之后还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
  总之,数学课程目标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新的课堂中强调教学方式的转变,由传统的讲授式向探究式转变。从优化教师的教学结构: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拓展应用入手,实现向新课程条件下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相结合转变,进而转变教师角色。
  (作者通联:336300江西省宜丰县棠浦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发展知识经济,提高人力素质”对当今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道德修养,丰富自己的学识,尊重关爱学生,不断开拓创新,提升自身形象,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落伍于新的时代。  一.道德高尚,人格完美,是当今教师的从教之基  “学为人师,行为示范”,道德、人格,是全面发展的人的灵魂。因而教师的道德、人格越来越成为新时代教师的一张核心王牌。教师应该首先是学生阅读的道德书
期刊
怎样的语文课才算是一堂好课,许多教师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仅仅在教学程序、教学方法上做文章,这样容易形成一种观课评教的不良导向,导致个别教师过分追求“教学模式”,甚至蜕变为个人“教学艺术”表演。我认为要上好一堂语文课,可以从以下四点出发。   一.“材料”的选取要合宜  如果没有合宜的教学内容,就很难上成一堂成功的课。合宜的教学内容,我想最少有两个要求:一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有意识,知道自己在
期刊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就应当把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作为向导。同时,教学时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这些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设童话情境,让学生投入学习  翻开苏教版数学教科书,一幅幅学生熟悉的场景图,
期刊
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要求运用清晰的普通话语音,有感情、有技巧地读书,把视觉形象变作听觉形象,准确、鲜明、生动地再现书面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形式,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当前语文教学中重分析,轻朗读的倾向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少学生读起书来,拿腔弄调,听起来极不自然,长期下去,如何能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致?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
期刊
作文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然而,我们在教学时很难做到边实践边写作。正好音像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不足,它能创设情景感染学生,很好的反映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  一.直观性情景教学  在教学时通过彩色图像和音响效果,把写作材料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在指导学生写景状物时,播放录像,随着欢快的乐曲声,屏幕上呈现一片荔枝成熟的丰收景象。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个个目不转睛
期刊
【摘 要】将新课程的基本要义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是大家经常探讨的问题,本文从激发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所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等方面阐述了新课标下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效率兴趣主体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受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
期刊
作为一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章贡区保育院在日常工作中深深地渗透着新《纲要》的精神和理念,与社会、家庭紧密配合,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让家庭成为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让社会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大课堂。在教育过程中,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在家庭、社会、保育院的共同努力下,保育院的工作蒸蒸日上,各项活动开展得多姿多彩、精彩纷呈,“嘉宾有约”、“家教沙龙”、“做客”、“亲子游戏”等令家长
期刊
【摘 要】语文是一门最具开放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广袤美丽的自然、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语文是纵横捭阖的秦汉文章,是灿若星河的唐诗宋词;语文是地平线上的一次落日,是母亲默默牵挂的眼神;语文是幽渺的岁月痕迹,是跨越时空的剧场……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高声唱道:“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在享有物质生活的同时,能够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这是一种至上的境界。只有诗意的生活才是
期刊
当前在一些边远山区的农村,复式教学还占主导地位,复式班里,有几个年级同时上课这也不足为奇。那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应该怎样搞好教学工作呢?笔者认为,在上课时应尽可能地避免声浪冲突,排除干扰,做到“动”与“静”的搭配工作。动、静搭配,根据每节课的不同内容,一般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以静代动  备课时,如果两个年级的直接教学时间冲突,就要调整其中一个年级的直接教学时间,适当增加一些作业材料,这时
期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承载着为国家、为社会、为明天培育、输送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艰巨使命。师德是教师之魂,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十四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爱”是师德的核心,同时也深深认识到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修养的重要性。  一.加强自身修养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工作以人格培养人格,用灵魂塑造灵魂,用生命点燃生命。”教师的言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