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语文教学中如何锤炼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_summ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看望政协委员时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在代表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 “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在当前形势下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提出了新要求,将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还要根据教材特点,顺应时代发展,适时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荣辱观。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锤炼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呢?
   一、深刻领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意义
   荣辱观古已有之,荣辱心人皆有之。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持有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们,其荣辱观是不同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回答的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既要立足本国,又要面向世界;既要把握今天,又要面向未来。
   每个时代、每个民族的荣辱观,归根结底是由那个时代那个民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同时也极大地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对荣耻的界定,对是非的判断,对美丑的区分,立足中国的现实国情,着眼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八荣八耻”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含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八荣八耻”既有先进性的导向,又有广泛性的要求,引导人们摆正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确立了在社会主义社会,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八荣八耻”展现了现代社会的特性。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分工日益细密,“八荣八耻”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八荣八耻”在公共生活、公共利益等方面,确立了公民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我们的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能混淆。否则,社会和谐不起来,经济发展不起来,民族精神振作不起来,国家也强盛不起来。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应当成为我们每个公民应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只有准确地把准脉,才能开好方。当今社会,正处于深刻变革的紧要关头,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多媒体声色的冲击更使许多学生无法自控以致无法自拔,正义、道德、理智、诚信 ……早已抛之脑后,自私、任性、叛逆、脆弱……在无限的伸展。有人荣辱颠倒,有人不以荣为荣,有人不以耻为耻……大手大脚,一身名牌者有之;消极懒惰,不肯做作业者有之,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者有之……种种现状令人堪忧。青少年是祖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他们的价值观如何,直接影响着祖国的未来。要成才必须先立德,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就必须结合自身时代性强、教育性强的有利特点,自觉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奠定基础。叶圣陶老先生早就指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每一个有责任心的语文老师,都应该立足这一高度,以时代的使命感、责任感,把握时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荣辱观教育。
   二、深挖语文教学素材,利用课堂阵地全面渗透荣辱观教育
   学语文,就是接受美得熏陶;语文教学,就是美得享受。统观我们的教材,编者充分利用这一课程资源,编排了大量的荣辱观教育内容,它们从不同的侧面,描写了祖国河山的壮美,叙述了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弘扬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和传统美德。爱国主义、理想人生、道德伦理、科学精神、审美情操、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题材的课文占有大量篇幅,处处渗透着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我们引领学生去挖掘,去筛选,将其中的内涵升华出来。不同的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同,又由于年龄小,经历少,持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他们对教材的理解也不同,你这样理解,他那样理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更需很好的发挥,对他们加以很好的引导,使他们读懂教材中的美,领略教材中的美,享受教材中的美,从而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在语文活动中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意识
   语文实践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在活动中适时贯入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适当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强阅读能力,拓展素材的积累,丰富文化结构,是语文之必需。阅读教学内容广泛,包罗万象,丰富多彩,能很好地渗透荣辱观教育。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和重要手段,也是渗透荣辱观教育的重要载体。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在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等方面。另外还可以通过调查采访等多种形式来渗透荣辱观教育。
   作文,也是很好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阵地。文为心声,学生作文是学生世界观、道德情操、理想追求、思想方法的一面镜子,要学生写出观点正确、格调高尚、看法全面的文章,作文教学中就必须自觉地有针对性地渗透荣辱观。语文教师应该以作文教学为依托来磨砺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心情,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做一个大写的“人”,高尚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四、与其他学科配合,共同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语文教学不是孤立的,要充分发挥其他学科的特点,并延伸到课外,校外,共同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语文教学引来源头活水,语文的生机和活力将得到更多,更好的展现,从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是时代所需,经济发展所要,强国所盼。在语文教学中,锤炼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是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时代发展对我们提出的新课题。只要我们语文人敢于探究,敢于创新,社会主义荣辱观一定能在学生心中扎根、开花、结果。
其他文献
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5—6年级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课外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体验,一种感悟,既有举一反三的积累,又有超越文本触类旁通的质的飞跃,它为学生打开一扇文化视窗,逸进的是隽永的袅袅书香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运用 “问题教学法”使学生依据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研究,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以学生的提问为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以创新思维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这与新课程改革主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提高其学习能力的精神是一致的,可谓是新课堂中的一朵奇葩。  【关键词】新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我们把时间还给学生,老师一讲到底的课堂模式将被彻底改变。在课堂教学的所有环节中,十五分钟练习举足轻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分层辅导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堂练习;分层辅导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已经清晰的认识到新课标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但是再好的理念,如果没有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那么课堂教学只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教学要更加重视语言的学习与实践,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也就是说,现在的语文教学在重视人文性的同时,更应重视其工具性。“读”和“写”是学生丰富情感、陶冶精神、净化心灵的平台,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沃土。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输出,二者关系密切,相辅相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很好地告诉我们“读”与“写”的关系。所以,在
【摘 要】理实一体化着重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为出发点,充分采用启发式教学利用多媒体和仿真软件进一步提高电工一体化课程实习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电工实习 理论与实践 一体化教学    近年来,随着我院对部分专业推行理论课与实习课实行了一体化教学,部分实习课教师和专业理论课教师在学校的发展要求下,也逐步向双师型教师转化。在推行接近一年的一体化教学中,有了一些浅显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知识,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推理等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与联系,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1、动手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数学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出行、与人交流、语言的艺术等都与语文密切相关。语文是相当重要的一门学科。然而,新课改实施下的今天,在教育界却流传着这样一句广为人知的话:“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书;上辈子杀人,这辈子教语文。”话虽粗糙,却一语道破了语文教学与语文教师的尴尬处境。语文教师对语文有着“爱之深,恨之切”的痛苦感悟。  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泥潭里,不断挣扎,既要应付繁重的升学任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出版社S版)在拼音教学上进行了富有创新的改革,设计了活泼有趣的情境图,创设学习汉语拼音的情境,从引导看图说话入手,把学习汉语拼音、识字和学习普通话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增强了趣味性,又降低了学习难度。教学中,我大胆创新,我大胆创新,“以趣入手,教活拼音,”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谈谈本人在使用(语文版)教科书进行汉语拼音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
【内容摘要】 目前,中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尽人如意,计算的速度达不到教学要求、计算的结果正确率比较底,“会而不对”、“半途而废”等现象相当普遍。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一直是我们数学老师所关注的问题,尤其是提高七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更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调查法、比较研究等方法来研究如何提高七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初学数学 计算能力 对策    2010年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对
我省使用的高中物理教材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教材(下简称鲁科版)。教师如何对高中物理教材的定位决定了他们如何使用这套教材,传统教育把教材看成必须的,教学内容以教材为准,某种程度上是“以本代纲”。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材是依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编写的,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教材作为构成教学系统的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师教和学生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媒体。课程改革倡导教师要创造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