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好课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 :中学语文·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s520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打磨一堂课就像解读一篇文章一样,可以切入的角度非常之多,但怎样才算抓住要害、切中肯綮?笔者从本人所亲历亲见的一些经典教学案例出发来做一点归因分析,以更直观的方式来回顾一下一堂好课是怎样炼成的。
   关键词 课例;创意设计;切入口;逻辑思辨
  许多人从事了一辈子的语文教学工作,其实不过一直在作业堆里打滚,在考试卷里觅食,既没有享受到职业的幸福与尊严,更没有触摸到学科的要义与真谛,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我们该如何为自己的人生找到幸福之源,为自己的心灵找到栖身之所,为自己的事业找到立足之根?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一堂好课不仅是每一个职业教师的从教之基,更是每一位优秀教师的立教之本。任何优秀的老师都是一堂堂好课磨砺出来的,任何优异的成绩都是一堂堂好课积淀而来的。不能以课堂来成就自我,不能以课堂来吸引学生,不能以课堂来创造奇迹的老师就不能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师,更不可能成长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优秀教师。
  笔者手头有一本新书——《从此岸到彼岸》,这是长江文艺出版社为我市专门出版的一本“初中语文经典教学案例”,正如笔者在这本书的后记中所写到的一样:“近二十年的课程改革,对宜昌语文教学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不仅有教育观念上的新旧碰撞,更有教学行为上的蝶变前行,回溯過往,如果说考试评价是挂在枝头的硕果,那么,课堂教学则是埋于地下的块茎。二十年是个不短的时间,经过不断的收集整理,反复遴选,就像从泥土里发掘山药和土豆一样,终于积攒起这30个富有代表性的课例,这些课例既彰显着鲜明的个性色彩,又散发着浓厚的时代气息。这是一部宜昌语文教师的成长史,也是一部宜昌语文教育的创业史,它记录了每一位执教者夙兴夜寐、殚精竭虑、苦心孤诣的追梦岁月,更记录了宜昌语文人问道杏坛,渡尽劫波,从此岸到彼岸的涅槃过程,作为宜昌语文团队中的特殊一员,本人参与过其中许多课例的创意设计,并且生生见证了无数老师孕育一堂优课的心路历程。”现在重提“一堂好课是怎样炼成的”话题,既不做过深的理论阐释,也不做过新的标准定位,仅从本人所亲历亲见的一些经典教学案例出发来做一点归因分析,以更直观的方式来回顾一下一堂好课是怎样炼成的。
  一、一堂好课必须始终围绕课文主旨的发掘而展开
  从本质上讲,作者写一篇文章,读者读一篇文章,教师教一篇文章的终极目的,无非是要通过一篇文章传达或获取某种思想观念、人生哲理、价值标准、生活情趣。这些思想观念、人生哲理、价值标准、生活情趣其实就是文章的精髓与魂魄,任何人讲任何一篇课文,其所有方法、过程和内容的设计都必须围绕文章主旨的发掘而展开。但许多文章的主旨并非一目了然,或一成不变的。不仅需要字斟句酌的揣摩,由表及里的追问,还需要抽丝剥笋的剖析,旁征博引的佐证。这种发现、认知、体悟主旨的过程,就是课堂展开的过程,就是师生对话的过程,就是教学深入的过程。
  《吆喝》是原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俗文化”中的第三篇文章。原宜昌市十一中学王皓老师执教的《吆喝》,通过“三读”“三赏”的方式以读为线,层层剥笋——从街头吆喝到声乐艺术,从生存状态到精神境界,上出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一读:体会吆喝的声乐艺术;二读:体察吆喝人的生存状态;三读:体味吆喝人的人生境界)。正是源于这样的深度,教者才能够如此关注文本,深入语言,品读课文。品、演、读、想、说、评,学生在多角度、多层次的语言训练和个性体验中,感受着民俗特性和人文魅力。正是源于这种深度,课堂才有了暖入心房的温度,才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移情体验,感同身受,并站在精神生命和历史文化的高度来解读民俗——这既是课堂的深度,也是心灵撞击的温度。
  许多文章的主旨并不是能够轻而易举一眼洞悉的。因为要筹备会议,去年一段时间里,听了许多遍郑振铎的《猫》,使我本人对《猫》的主题也有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有老师认为本文旨在提醒人们要关爱小动物;也有老师认为本文旨在警示人们了解任何事物都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还有老师认为本文旨在批评人们容易因为情感因素而迷失真相。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本文通过三只猫的遭遇说明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不但容易受表象的蒙蔽,受假象的欺骗,更容易受惯性思维的驱使,受情感因素的诱导。尤其是对第三只猫的草率定罪,说明人的认识并不容易从“起因谬见”与“感受谬见”中解脱出来,这是普遍人性,也是绝对人性。
  二、一堂好课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切入口
  文本解读的过程,就像庖丁解牛的过程一样。庖丁曰:“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其实,任何文章也是“节者有间”的,只要能够游刃有余,自然也是“如土委地”。但许多老师总是拿着一把钝刀,不是“割也”,就是“折也”,又怎么能够享受到奏刀騞然、切中肯綮的快感。这里简单介绍几种文本解读切入的方法。
  一是以文题为切入口,提纲挈领,渐次展开。许多文章的题目,其实就是文眼,就是文本解读的牛鼻子,只要扭住了这个牛鼻子,文本解读就不再是困难的事情。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文章的主要信息全部蕴含在题目之中,释题的过程其实就是文本解读的过程。本文共写了几个人物?两个:邹忌;齐王。本文共写了几件事情?两件事: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邹忌如何讽?齐王如何纳?邹忌是怎样一个人?齐王是怎样一个人?
  二是要以中心词句为切入口,中间开花,溯本求源。有许多经典课文,其全部主旨都聚焦在一个词或一句话上,只要我们真正吃透了这样一些关键词句,并由此生发,抽丝剥笋,往往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变色龙》,其实啥“色”啥“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盯紧一个“变”字。怎么变?为什么变?变中又有什么未变,不变中又有什么在变?解读本文的钥匙,其实就是弄懂“变”的辩证法。
  有许多课文的学习,抓住一字,往往可以带动全篇。如:《三峡》中的“趣”字;《答谢中书》中的“美”字;《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字;《观潮》中的“伟”字;《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等等,不一而足。   现代文的文眼往往集中在一两句话上。如:叶圣陶《苏州园林》中的“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杨绛《老王》中的“那时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中的“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三是以独特视角为切入口,旁逸斜出,别有洞天。许多老师在潜心钻研教材过程中,能够真正从文字的缝隙间发现特别的机关,便捷的路径,神秘的提示。
  如:原宜昌市六中肖涛老师在上《植树的牧羊人》的时候抓住文中频繁出现的“叠词”,品析牧羊人形象”。结果,起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带着对牧羊人的敬意走出这篇课文时,老师要求学生用叠词仿写一句话:我也要这样像牧羊人一样地生活。结果学生找到了:静静、默默、淡淡、美美、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堂堂正正等词汇。这既是一种语言训练,也是一种思想放飞,更是一种情感体验。
  三、一堂好课必须要拥有逻辑思辨的力量
  教师的睿智,来源于思维的孕育和选择。课堂教学的出彩,来源于思维的加工和过滤;教学工作的创新,来源于思维的酿造和催生。教师的思维素养,无疑是影响和决定教师发展的最深层、最富有灵性的要素。文本解讀的过程是在纷繁的语言丛林中思想成熟的过程,是在混沌的整体感知中真知浮现的过程,是在粗粝的表面思维中精髓凝聚的过程……如果没有坚毅的质疑问难精神和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其实是很难于抵达作者内心,把握文本真谛的。实际上,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一遍读过之后,其内容就已知其八九,如果我们依然停留在学生一样或低于学生的水平上与学生交流,学生就会情绪低落甚至厌倦。可许多老师对课文的解读往往还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上,而无力在“为什么”和“怎么样”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和解答,无疑于浪费学生的时间,重复学生的思维。所以,往往是有接触,没感触;有广度,没深度;有他见,没己见。
  这里仅以安徒生的《丑小鸭》为例,再现一下集体备课与评课的思维过程。
  长期以来,人们对本文的解读都停留在“身处逆境的人,只要不屈不饶,敢于拼搏,就一定会改变自己的命运”的理解层次上。可是,当我们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之后,便会发现:一个人的成才其实并不那么简单——尤其是身处逆境的人。我们不妨作几个简单的假设。第一,假如她本身就是一只鸭蛋,无论怎么奋斗,其实都是不可能成为天鹅的。“丑小鸭”之所以变成了白天鹅,最本质的前提还在与她本身就是一只天鹅蛋的产物。不幸的是这只天鹅蛋生在了鸭棚里,于是,她便成了逆境中的天鹅,成了迷失自我的天鹅,成了需要通过奋斗才能获得身心解放的天鹅。第二,假如它从出生之日起,就自轻自贱,自我放弃。那么,即使她有着天鹅的血统,就因为她没有天鹅的灵魂,它也将一辈子过着鸡鸭一般,甚至鸡鸭不如的生活。第三,假如她的努力始终都是瞎打误撞,而没有明确的追求目标,那么,即使她是一个永不言弃的人,或许也只能在象母鸡一样“学会生蛋”和象猫一样“擦出火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第四,假如她天生高贵,并且后天努力,加之目标明确,但如果永远没有那“临水一照”的机遇出现,或许将永远不能自我认识,自我觉醒,而只能成为一个悲壮的求索者。凡此种种,说明人的成才之路,并不象我们以往所认识的那么简单,既有先天因素,更靠后天努力,还有目标问题,机遇关系。只有将课文的全部信息都吸纳进来的解读,才是最正确的解读;也只有将成材的种种因素都考虑全面的解读,才是最权威的解读。
  总之,这样一个从彼岸到此岸的过程,就是缜密思维的过程,就是文本解读的过程,就是“以文化人”的过程,也是托语文之福,借语文之光的过程。
  四、一堂好课必须要有灵动的教学方法
  商朝丞相伊尹曾经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并不是说治理国家像炒小菜一样简单,而是说治理国家要像烹饪一样讲究咸淡适宜,火候得当,笔者认为讲一堂好课也像烹饪小鲜一样,需要煎炒烹炸,五味俱全,不急不躁,小火慢炖。即除了主旨明确,切入精确,解读正确之外,还必须要有灵动并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我们常说的长文短教,短文长教;浅文深教,深文浅教或旧文新读、诗文对读、正文反读、群文汇读等等教读方法,其实都是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值得年轻老师们继承学习并发扬光大。
  《社戏》是鲁迅小说中的美文,又是一篇四千余字的长文,如果课堂上面面俱到,那只会是又一次的漂流式学习,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不下半点印象。为此,宜昌市十六中黄翠玲老师在通过海量阅读、拜访名师、反复构思等大量课前准备的基础上,确立了“长文短教,击破一点”的教学原则,从一个“戏”字入手,把整个课文设计为一场多幕话剧,围绕五个“说说”:“说说那戏”;“说说第一场戏——风波”;“说说第二场戏——夜航”;“说说第三场戏——偷豆”;“说说戏里戏外情”这五个环节,让45分钟的课堂一线串珠,结构清晰,重点突出,简化了课堂环节,提高了教学效率。这是变换角度,化繁为简的设计之妙。
  贾平凹的《小桃树》,是“部编本”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新课文,宜昌市猇亭中学刘艳老师先是引导学生了解“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回顾贾平凹的人生经历。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了“小桃树”其实就是另一个贾平凹。课堂具体设计为:
  预设:点读——第四段第九段齐读——第十三段
  提问:(1)它长得很委屈……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
  生答:单薄、脆弱、弱不禁风的情态,可怜的小桃树。
  (2)他们嫌那桃树长得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曾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保护它,给它浇水。(你从中知道了这是一棵怎样的桃树?——不招人喜欢、无人喜欢的树,无人欣赏——可怜的小桃树!)
  (3)虽然长得弱小,可一夜之间竟开满了花呢。我每次看着它,却发现从来没有一只蜜蜂、一只蝴蝶飞来。(孤独寂寞的小桃树——可怜的小桃树!)   (4)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历经磨难,顽强不屈的小桃树)
  总之,小桃树是卑微、瘦弱、多舛、倔强的。
  走近贾平凹:
  故事一:賈平凹的父亲带他去集市,路过一家国营饭店,饭店的主任恰巧是老乡,父亲和饭店的主任闲聊,贾平凹却一眼一眼地盯着锅台上放着的三碗面条,旁边的长凳上有个篮子,里边是烤出的烧饼,一只苍蝇在上面起起落落。贾平凹很想让父亲买给一碗面条或者是一只烧饼,可是父亲没有,走在回家的路上,贾平凹就一直恨自己不是那只苍蝇。
  故事二:贾平凹在自传体小说《我是农民》里这样描述过自己上学时的经历:那时我14岁,细细的脖子上顶着一个大脑袋,脑袋的当旋上有一撮毛儿高翘。我打不过人,常常被人揪了那撮毛儿打。由于个子矮,下课后同学们拿我做夯来打,我没恼过。上体育课时,谁也不肯将球传给我,怕我个子矮守不住,我跟着队员跑过来跑过去,就觉得没意思了,再也不爱球类。
  故事三:贾平凹在西北大学读书的时候,是学校出了名的“苦行僧”,班上的几位城里人常常故意给他制造一些尴尬。在一次联欢会上,一位同学出了一条谜语,说是“晚上不睡觉,早上不起床,起床不吃饭,就往教室跑”,并点名要贾平凹“猜一个人”。贾平凹知道这个谜语明摆着就是说自己的,当着众同学的面,贾平凹惶惶站起来,嗫嚅了半天,回答道:“是我!”说完,他跑出了会场,在阅览室后的花园里,用泪水冲洗着心灵的创伤。
  故事四:贾平凹在读大学时,把一首诗寄到省报,稿子寄出去后,他每天留心《陕西日报》,半年过去了,他的稿子源源不断的送去,又源源不断的退回来。他写的十几万字的小说、散文、诗歌、故事竟没有一个变成铅字。1974年10月的一天,22岁的贾平凹在路过一家报摊时,无意间向报摊瞥了一眼,猛然间,他看到“贾平凹”三个黑体字映在眼里,他忍不住尖叫一声,连忙捂住嘴巴,慌忙逃走,等情绪平复了再又折回来拿出兜里仅有的两角钱买了十份报纸,两千多字的散文《深深的脚印》登在了1974年《西安日报》上。
  这种教学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知识目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与人文目标(心怀梦想,矢志不渝)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作者文本得到了最充分的阐释。这是以物喻人,类比联想的升华之妙。
  关于各种类型的优质课,一直存在着很大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所谓优质课实际上都是通过反复预设、打磨、试讲、重构而包装出来的“看课”,教师太靓丽,细节太精致,过程太完美,气氛太活跃,不仅远离常态,而且曲高和寡。另一种观点认为:所谓优质课其实就是一种观念的传递,一种标高的确立,一种潮流的引领。不仅讲课者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得到磨砺和提升,而且听课者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得到点化和启蒙。语文界的许多名家,不都是从优质课竞赛的舞台上走出来的吗?语文课的许多范式,不也是通过各种优质课竞赛的渠道传播开来的?
  其实,打磨一堂课就像解读一篇文章一样,可以切入的角度非常之多,但怎样才算抓住要害、切中肯綮?笔者以为首先还是要弄清“何为语文”和“语文为何”这两个问题。要从学理上廓清这两个问题,需要复杂的引证和推理,在这里介绍两个词,可以很便捷地帮大家解决语文是什么和语文干什么的问题。一个是“文以载道”,一个是“以文化人”。
  我们常常说,语文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那么,人文性与工具性到底是一个什么关系?一言以蔽之:文以载道。这里的“文”,既是“语言文字”的意思,也是“语言文章”的意思,还是“语言文学”的意思,更是“语言文化”的意思,但核心是“语言”二字。这里的“道”,其实无法用言语准确定义,如果非要解释的话,可以大致理解为道义、道理、道德、道行等。“文”与“道”,就像“灵”与“肉”,其实是一个东西,但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两个东西,这样理解的好处是便于我们洞悉语文教学的目的,熟悉语文教学的路径。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学“文”只是皮相,只是起点,悟“道”才是本质,才是终点。所以说,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以文化人”的过程。所谓“化”,就是以语言为媒介,通过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使人得到转化、教化、同化、变化,或者是影响、熏陶、培育、感染的意思。就是使人从无知到有识,从蒙蔽到清醒,从野蛮到文明,从闭塞到开放,从单一到多元的过程。这既是我的基本语文观,也是我评判一堂语文课的基本出发点。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中语文精雅教育,以传统艺术为文化原点,以现实生活为实践起点,以交际言语为生命基点,以人的发展为目标落点,采用属对寄意、赋诗言志和绘图生文、赏乐造语、演剧对话等方式,将旧有的对联、诗歌、绘画、音乐等经典艺术形式自然引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艺术沟通为主要路径的校园语文修习,在师生、生生及家校人际交往方面,构成一种同应试教育决然相抗的言语生命成长图式。其成图立意的实际修习、交往过程具有泽
摘 要 异质资源就是有瑕疵甚至有错误的助读资源。其教学价值是反向助读,即作为教学文本相关内容的反例进入课堂,引导学生通过比对和辨析,发现教学文本语言文字的精妙或思想意涵的深邃,达成正确解读、深度解读的目标。本文从可用于反向助读的异质资源的类型入手,谈其反向助读价值及实现方式。   关键词 阅读教学;异质资源;反向助读  阅读教学需要运用助读资源,助读资源的运用需要语文教师主动构建和优化助读系统。
摘 要 《归园田居·其一》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于辞官彭泽县令、彻底归隐田园后的第六年,所创作的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篇融叙事、写景与抒情等手法于一炉,综音韵之美、意境之美与语言之美、哲思之美于一体,以“返自然”为核心宗旨,绘无人之景,抒“有我”之情,营真璞之境,此诗中情景交融之自然、情理融汇之巧妙,在他诗中难以寻得。   关键词 《归园田居·其一》;自然之境;有我之境;人生之境  《归园田居·其一》作
摘 要 课堂教学如果要充分激活学生思维,老师应当在深读文本上做足功夫。抓住文本的“丰盈”处,抓住文本的矛盾处,找准文字的独特之处,深读基础上,做好深度推进,充分打开思维,方能带领学生走近文本深处。   关键词 深度阅读;显性矛盾;深度思考  阅读教学应当领着学生在文本中走上几个来回,然而碍于学生审美经验和生活经验的不足,靠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很难真正走进文本世界的深处。考验教师的地方也恰在此处。如
《秋天的怀念》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回忆性散文的典型代表.这篇散文的主要特点在于通过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这两个视角的相互交织,表达作者对母亲深切怀念和面对苦难的心路历程.基于对散文体式的把握,以及对文本内容和学情的分析,本教学设计主要围绕“看花”这一事件展开,在明确这一明线索的同时,去深入分析“看花”背后的情感暗线,即作者对母亲的情感转变以及对苦难态度的转变,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独特情感,学习这种独特情感的表达方式.
摘 要 从2016 年和2019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开展的两轮国家义务教育语文学习质量监测数据来看,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对语文素养的影响远大于学习兴趣、习惯和课外阅读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对语文素养的影响也远远小于学习效能感的影响,多媒体使用对语文素养的影响很微小。语文学科学习效能感之所以影响如此巨大,其原因在于语文素养的核心在于阅读和写作,阅读、写作和音乐、美术一样属于技能,受反省认知知
摘 要 统编教材在适配课标、编写理念、体例结构以及相应的教学指引上都有很大的变化。新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完成特定任务,使学生享有学习的获得感。为有效完成单元核心任务,根据具体学情,我们主要尝试了“大任务统领下的单元学习设计”“依托单元学习任务的微专题设计”“基于单元任务的单篇精读设计”三类课堂教学设计,力求在课堂上避免单一讲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 单
《爱莲说》是周敦颐的千古名篇,该文中周敦颐通过对莲的描绘以及对菊花、牡丹的诠释,展现了他的君子志向和追求.笔者在教学中尝试通过分析文章的显性之“不”和隐性之“不”,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触摸君子的精神内核;通过“二改原文”“三加标点”“千年一遇”等课堂活动凸显周敦颐对君子品质的践行和坚守.
摘 要 要素脱靶、问题断裂、孤“文”自赏无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破解这些问题,需要以“结构化”的理念对课堂活动进行重构。学习活动结构化,需要指向关键概念,着一“准”字;调用恰切资源,着一“活”字;联结真实情境,着一“用”字。结构化的学习活动具有连贯性、灵活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关键词 结构化;学习活动;关键概念;学习资源;语言运用  学习活动是推进语文课堂的重要载体,其功能是多元的:既暗含着
摘 要 思维的培养是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能力,建立事物联系的重要一步。语文能力培养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促使学生自主能动地学习。微写作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带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循序渐进式的培养写作能力,从而为高中阶段的篇章写作、文体写作打好基础。结合微写作让学生能够自主地构建主观能动的学习方式,成为写作教学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 微写作;初中语文;应用策略  2014年,微写作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