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候诊案例
【案例一】《赫耳墨斯与雕像者》教学片段
师:课文第一句写道:“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赫耳墨斯怎样的性格特征?
(生沉默,全班学生无不流露出困惑的神情,有的则把头埋得很低。)
师一边重复上面的问题,一边用期盼的目光搜寻着大家。
(生继续沉默)
(教师有些着急起来,便指名叫几名学生来回答,但个个都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师(情急之下):“那就由老师来告诉大家吧!这里表现了赫耳墨斯妄自尊大的性格特点。”
(学生们一脸疑惑,茫然不知所由。)
【案例二】《春》教学片段
师:下面请同学们多角度地品味语言,可以从用词、修辞、句式、含义等角度来品味作者对春风的描写。
生1:首句把春风比作母亲手,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
师:品味很到位,既指出了修辞特点又指出了作用。请继续品其他的语句。
生2:第二、三、四句还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对泥土气息、花香、鸟儿唱曲、牧童笛声的描写来烘托春风的温暖、柔和、适人。
师:品味很有深度,抓住了侧面描写的特点。谁还有其他补充意见吗?
(生无异议)
师:那么请大家把这一段齐读一次。
【案例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学片段
师:鲁提辖是英雄吗?
生1:鲁提辖是英雄。他与金氏父女素不相识,无亲无故。听说金氏父女的不幸遭遇后,义愤填膺,马上就要去教训恶霸镇关西,还慷慨解囊,给了金氏父女不少银子。
生2(补充):鲁提辖还讲究策略,粗中有细。为了确保金氏父女的安全,鲁提辖先安顿好金氏父女,然后才去找镇关西算账。鲁提辖也不是找着镇关西就打,而是三次戏弄后才动手。鲁提辖打镇关西的三拳,三拳三个落点,招招致命,勇猛有力,体现了其英雄本色。鲁提辖没想到一下子就把镇关西打死了,为了脱身,骂镇关西诈死,体现了勇中有谋的特点。
(师点头赞许)
生3(提出不同意见):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做法,无论如何都是不妥的,鲁提辖根本不能算是英雄。鲁提辖身为执法人员,知法犯法,他听信了金翠莲的一面之词,三次挑衅,不问青红皂白,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其实,金翠莲的不幸遭遇,镇关西有责任,但并没有多大的过错。文中提到,金翠莲只有十八九岁,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正因为如此,镇关西才强媒硬保,买了做妾。当时,写了三千贯文书,虚钱实契,金翠莲并没有得到这些钱。我认为这不是问题的所在,金翠莲的悲剧,主要是镇关西的大娘子造成的。就因为金翠莲年轻,又颇有几分姿色,得到了镇关西的宠爱,引起了镇关西大娘子的嫉妒。文中金翠莲说:“未及三个月,他家大娘子好生利害,将奴赶打出来,不容完聚,着落店主人家追要原典身钱三千贯。”从“不容完聚”一词可以看出,金翠莲并不是真的愿意离开镇关西,完全是镇关西大老婆逼她离开的。金翠莲的悲惨遭遇,说白了是大老婆和小老婆之间的争风吃醋造成的。鲁提辖却把这笔账完全算到镇关西头上,让镇关西成了一个冤死鬼。
(有不少学生为之喝彩)
生4(补充):镇关西该不该死,应交由官府处置,鲁提辖无权处置,鲁提辖身为执法人员,知法犯法,草菅人命,这是一种藐视法律的行为,我们不但不赞成鲁提辖的做法,反而应该谴责他的轻率行为。
(课堂热闹非凡。不时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原来支持鲁提辖的学生,不少倒戈相向。)
师:大家说得很好。横看成岭侧成峰,大家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敢于向传统挑战的精神,难能可贵。这节课,同学们深入思索,大胆探究,积极发言,值得表扬。
诊断分析
教学参考书,简称教参,是老师的教学辅助材料,是教师们手头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资料。教参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越来越翔实。教材分析,教参上有;教学设计,教参上有;课后习题的答案,教参上有;连课外拓展的资料教参上也有,可谓一应俱全。老师一般把教参作为理解教材、选择教法、设计教案的重要依据。但是教参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助于教学,同时又容易造成教师的依赖性。我们在教参的使用上的确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只见教参,不见学生;教学重点、难点直接从教参上搬下来,使教参成了教师们的依赖。
相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课文的“首席读者”。教师只有认真地钻研文本,并获得自己的切身体验,才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研读课文。若把课堂教学比作是一次探险行动,教师就应当是侦察员、先行者,因为只有教师预先知道哪里道路坎坷,哪里荆棘丛生,哪里有明堡暗道,关隘林立,才能告诉学生如何披荆斩棘,闯关斩将,如何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老师决不可以仅仅只做“教参”的“首席读者”。教师只有对课文内容有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理解,才能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疑难和困惑。这样的效果决不是看看“教参”就能解决问题的。案例一中的这位教师,怎么归结出赫耳墨斯“妄自尊大”的个性特征的呢?因为教参上就是这么写的。这位老师的教学设计也就停留在报标准答案而已。正因为教师没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当学生疑惑时,老师就不可能给学生加以正确的引领,得法的指导,恰到好处的点拨。
案例二哪里是语言品味?这是教师与学生在对教参答案呀!很多学生看了包含“标准答案”的教辅用书,对文中关键的语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他们的回答似乎很到位,教师也很满意。然而,学生对于修辞作用的了解却仅仅停留在标准答案上,并不是真正有体会。老师的作用是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但是“所以然”在教参中却没有明确的标准答案,由于老师自己没有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研读,头脑中储存的,也仅仅是教参上的标准答案,于是,在学生答出“标准答案”时,除了赞扬学生“品味很到位”“品味很有深度”以外,还能说什么呢?
在日常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目前众多的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舍本逐末,不把主要精力用于钻研课本,而是用于阅读“教参”,完全依赖着“教参”资料在实施教学。教师不独立钻研课文,不认真“倾听作者”,没有对作品语言内涵的深刻理解,没有对作品思想感情的独特感受,只是捧着“教参”在照本宣科,这也是众多语文教师教学效率不高的症结所在。
类似案例三中 “鲁提辖是英雄吗”这样的所谓“研究性阅读教学”设计在现今的语文课堂上也很常见。鲁提辖是不是英雄,所有教参的分析都是肯定的。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他是不是英雄,学生否定他是英雄的看法成了倾向性意见。看起来,这样的研读,似乎是脱离了教参答案的“束缚”,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但这样的解读,完全是误读。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水浒》的特定指向(劫富济贫、反抗压迫)已经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上打上了固有的烙印。这种指向不以某人或某些团体的解读而发生改变。鲁提辖是英雄,是无庸置疑的。教师本人对文本的解读并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教学中又片面地理解“研究性阅读”,好像研究的答案越偏离教参,研究就越有成果。我们主张不要过分地依赖教参,并不是意味着可以完全不要教参,可以完全偏离教参。教参毕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参考”。
借鉴案例
【案例四】《春》教学片段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春》一文中第5段对“春风”的描写。)
师:下面请同学们多角度地品味语言,可以从用词、修辞、句式、含义等角度来品味作者对春风的描写。
生1:首句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
师(追问):你被母亲的手抚摸过吗?
生1:抚摸过。
师:请说说在什么时候?有什么感觉?
生1:前天我肚子有点不舒服,妈妈就用手轻轻揉我的肚子,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师:有人把春风比作魔鬼的手,可以吗?
生1(坚决地):不行。因为春风和妈妈的手一样,都是温暖、柔和的。
师:回答真精彩!请你读一读这一句,传递你被抚摸时的感受好吗?
(生1读得声情并茂,尤其强调了“轻轻地抚摸”处。)
生2:下面还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对泥土气息、花香、鸟儿唱曲、牧童笛声的描写来烘托春风的温暖、柔和、适人。
师:什么是侧面描写?
(生2语塞)
师(继续追问):描写春风却大写曲子、笛声,作者是否在走弯路?
生2(脱口而出):不是。因为这是春风中的音乐。
师:如果刮的是台风,风中还会不会有这样“宛转”的音乐?
生2(恍然):作者写鸟儿唱曲、牧童笛声其实都是为了突出春风的温暖、舒适,这就是侧面描写呀!
师(感慨道):语言看似千变万化,实际上字字句句都围绕春风温暖、舒适的特点展开,风筝飞得虽高,可是却一线在手,这是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呵!
【案例五】《咏雪》教学片段
师生共同讨论“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两个比喻哪个更好?
生1:作者虽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了谢道韫才女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利的暗示,表明“柳絮”更具有才情,因此我认为比作“柳絮”更好。
生2:“柳絮”纷飞的形象要比“撒盐空中”更有美感,而且在身处冬天时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诗人雪莱所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让读者有深远的想象。
师:同学们的回答有理有据,都很精彩。余嘉锡先生在《世说新语笺注》一书中曾说:“二局虽各有谓,而风调自以道韫为优。”也就是说,虽然“撒盐”与“柳絮”说法不同,但“柳絮”的风调更佳。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的看法?
生3:我认为“撒盐”这一比喻也很不错,雪的颜色与下落的状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在冬天,有时我们看到像细米粒一样的雪,这时用“柳絮”比喻就不合适。
生1(小声争辩):用“柳絮”喻雪是比较多的,但我们还没听说用“盐”来喻雪的,你能找些证据吗?
(生3显得有些困窘,将求助的目光投向老师。)
师:生3的勇气可嘉,值得大家为之鼓掌。生3的见解与前人不谋而合,宋人陈善曾在《扪虱新语》中为谢朗打抱不平:“‘撒盐空中’,此米雪也;‘柳絮因风起’,此鹅毛雪也。……乃只谢氏二句,当各有谓,固未克优劣论也。”老师在备课时也发现还是有许多诗人以“盐”入诗来描写雪景的。如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咏雪》:“盐飞乱蝶舞,花落飘粉奁。”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对火玩雪》:“盈尺白盐寒,满炉红玉热。”唐代诗人李贺“马诗”:“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等等。以“盐”来比喻米粒一样的雪,也是真实形象的,是“柳絮”所不能替代的,当然同学们还可以找到更多的例证。
(同学们向生3投去钦佩的目光)
师:今后我们描写下雪时不能千篇一律都用“柳絮飘舞”、“鹅毛般的大雪”,而要学学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岑参的“千树万树梨花开”。 “撒盐”、“柳絮”虽只是小小的比喻,但故事背后所蕴涵的意义以及文学创作的丰富多样性,是值得我们去反复品味的。
【案例六】《湖心亭看雪》教学片段
师:如何理解文中的“强饮三大白而别”?
生:痛饮了三大杯美酒然后离开。
师:如果是痛饮,那么作者张岱见到了湖心亭中的两个饮酒者有了知己之喜悦,为何只饮了三大杯就离开呢?那该是喝到尽兴才对啊?何况前面还有一句是“拉余同饮”,“拉”字如何解释?
生:……
师:“强”字在字典中根本就没有痛快的意思。所以,我认为“强饮三大白而别”该翻译为“勉强喝了三杯酒就告辞离开了”。作者根本就没有欢欣之意,或许还有些懊恼,因为自己本来想一个人静静欣赏雪后美景,却被这几人坏了兴致。作者张岱,有绝世之才,但却不能融于当时的世俗,只能清高自赏。见西湖大雪三日,想前去欣赏,但又不想被俗人扰了雅兴,所以更定之后前行。“独往湖心亭”看雪,其实船上还有一名舟子,张岱为何却言“独往”?想是一介凡夫俗子,不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原因。到湖上,见“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感慨天地的广阔,自身的渺小。 到亭上,见二人铺毡对坐,“拉余同饮”。“拉”字看出作者并不欣然,碍于情面,勉强饮三大杯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为何问其姓氏,却答是金陵人?作者惜墨如金,如铺陈开来,该是问其姓氏,答曰某某,问其籍贯,答曰金陵。作者笔调如此节俭,已隐含敷衍之意。 若无此二人,作者会不会在湖心亭耽得更久?应该会吧。当然,以上的见解也只是老师的一家之言,是否妥帖,同学们还可以查阅资料,赞成或反对,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点评指引
案例四中的学生课前同样做了充分的准备,将教参答案都背熟了。老师迅速判断出学生其实没有真懂,只是在背答案。于是,趁势追问,引进学生生活体验,结果学生的“假懂”在引导过程中变成了“真懂”,对《春》一课的语言有了感性的认识,课堂生成呈现难以预约的精彩内容。显然,学生的首次回答只是在复述答案,而后来的回答才是对语言的真正感悟。在这个语言品味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点拨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果老师的教学设计也只是停留在“报教参答案”上,那学生就不可能真正学会品味语言。显然,这位老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对文本的解读,有着自己的体验。
强调教师独立钻研教材,并不是要排斥教学参考用书的作用,而是要用之得当。教学参考用书之所以称之为“教参”,就在于它往往只是给教师提供一些关于课文的背景资料,或者推荐几种有代表性的参考意见,当然也包含着编写者自己的见解。由于考虑到每个人的社会阅历、认知结构、阅读经验存在着差异,所以编者往往给执教者留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和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案例五中,教师充分借鉴“教参”所提供的有关“咏雪”的资料并适时地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获得了许多课文以外的“咏雪”的知识,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文学创作是丰富多样的”。这样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对教参的充分利用的基础上,而且用活了教参。
语文教学本来是一项最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对同一篇教材,不同的语文教师应当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和理解方式,所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应该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惟其如此,语文教师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语文教坛才能形成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但是按照教参的思路,理解只有一种或几种,答案只有一个,如果都按照教参进行教学设计,那根本就谈不上独到的见解和个性的风格。案例六中,老师没有迷信教参,而是对文本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的见解,决不是读读教参就能提出来的,它基于老师良好的学养,基于老师钻研的精神,基于老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究竟如何利用好教参呢?我们建议:
初涉教坛者,不妨以“囫囵吞枣法”吃下教参,再以“反刍法”慢慢消化吸收。这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当然少不了教师自身的努力、觉悟以及老教师的点拨、帮助。此可谓“让教参领我入门”。
有一定经验者,应有摆脱教参束缚的意识,以多年的教学经验、学识积淀审读教参,正确取舍,形成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尤其应扬长避短,发挥自身教学的独有优势,超越教参。此可谓“让教参为我服务”。
达一定水平者,不妨反思教学,改造教参,再写新教参,为后学铺路。此可谓“让教参更新换代”。
所以,不能把教参仅仅看作一本书,更不能把它看作教学设计的拐杖。它仅仅是一种教学设计的资源,教师要有自己的知识储备,既要利用教参,又不唯教参,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学情不同,需要也自然不同,教师要因材施教,精心设计。
【案例一】《赫耳墨斯与雕像者》教学片段
师:课文第一句写道:“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赫耳墨斯怎样的性格特征?
(生沉默,全班学生无不流露出困惑的神情,有的则把头埋得很低。)
师一边重复上面的问题,一边用期盼的目光搜寻着大家。
(生继续沉默)
(教师有些着急起来,便指名叫几名学生来回答,但个个都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师(情急之下):“那就由老师来告诉大家吧!这里表现了赫耳墨斯妄自尊大的性格特点。”
(学生们一脸疑惑,茫然不知所由。)
【案例二】《春》教学片段
师:下面请同学们多角度地品味语言,可以从用词、修辞、句式、含义等角度来品味作者对春风的描写。
生1:首句把春风比作母亲手,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
师:品味很到位,既指出了修辞特点又指出了作用。请继续品其他的语句。
生2:第二、三、四句还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对泥土气息、花香、鸟儿唱曲、牧童笛声的描写来烘托春风的温暖、柔和、适人。
师:品味很有深度,抓住了侧面描写的特点。谁还有其他补充意见吗?
(生无异议)
师:那么请大家把这一段齐读一次。
【案例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学片段
师:鲁提辖是英雄吗?
生1:鲁提辖是英雄。他与金氏父女素不相识,无亲无故。听说金氏父女的不幸遭遇后,义愤填膺,马上就要去教训恶霸镇关西,还慷慨解囊,给了金氏父女不少银子。
生2(补充):鲁提辖还讲究策略,粗中有细。为了确保金氏父女的安全,鲁提辖先安顿好金氏父女,然后才去找镇关西算账。鲁提辖也不是找着镇关西就打,而是三次戏弄后才动手。鲁提辖打镇关西的三拳,三拳三个落点,招招致命,勇猛有力,体现了其英雄本色。鲁提辖没想到一下子就把镇关西打死了,为了脱身,骂镇关西诈死,体现了勇中有谋的特点。
(师点头赞许)
生3(提出不同意见):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做法,无论如何都是不妥的,鲁提辖根本不能算是英雄。鲁提辖身为执法人员,知法犯法,他听信了金翠莲的一面之词,三次挑衅,不问青红皂白,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其实,金翠莲的不幸遭遇,镇关西有责任,但并没有多大的过错。文中提到,金翠莲只有十八九岁,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正因为如此,镇关西才强媒硬保,买了做妾。当时,写了三千贯文书,虚钱实契,金翠莲并没有得到这些钱。我认为这不是问题的所在,金翠莲的悲剧,主要是镇关西的大娘子造成的。就因为金翠莲年轻,又颇有几分姿色,得到了镇关西的宠爱,引起了镇关西大娘子的嫉妒。文中金翠莲说:“未及三个月,他家大娘子好生利害,将奴赶打出来,不容完聚,着落店主人家追要原典身钱三千贯。”从“不容完聚”一词可以看出,金翠莲并不是真的愿意离开镇关西,完全是镇关西大老婆逼她离开的。金翠莲的悲惨遭遇,说白了是大老婆和小老婆之间的争风吃醋造成的。鲁提辖却把这笔账完全算到镇关西头上,让镇关西成了一个冤死鬼。
(有不少学生为之喝彩)
生4(补充):镇关西该不该死,应交由官府处置,鲁提辖无权处置,鲁提辖身为执法人员,知法犯法,草菅人命,这是一种藐视法律的行为,我们不但不赞成鲁提辖的做法,反而应该谴责他的轻率行为。
(课堂热闹非凡。不时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原来支持鲁提辖的学生,不少倒戈相向。)
师:大家说得很好。横看成岭侧成峰,大家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敢于向传统挑战的精神,难能可贵。这节课,同学们深入思索,大胆探究,积极发言,值得表扬。
诊断分析
教学参考书,简称教参,是老师的教学辅助材料,是教师们手头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资料。教参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越来越翔实。教材分析,教参上有;教学设计,教参上有;课后习题的答案,教参上有;连课外拓展的资料教参上也有,可谓一应俱全。老师一般把教参作为理解教材、选择教法、设计教案的重要依据。但是教参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助于教学,同时又容易造成教师的依赖性。我们在教参的使用上的确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只见教参,不见学生;教学重点、难点直接从教参上搬下来,使教参成了教师们的依赖。
相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课文的“首席读者”。教师只有认真地钻研文本,并获得自己的切身体验,才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研读课文。若把课堂教学比作是一次探险行动,教师就应当是侦察员、先行者,因为只有教师预先知道哪里道路坎坷,哪里荆棘丛生,哪里有明堡暗道,关隘林立,才能告诉学生如何披荆斩棘,闯关斩将,如何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老师决不可以仅仅只做“教参”的“首席读者”。教师只有对课文内容有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理解,才能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疑难和困惑。这样的效果决不是看看“教参”就能解决问题的。案例一中的这位教师,怎么归结出赫耳墨斯“妄自尊大”的个性特征的呢?因为教参上就是这么写的。这位老师的教学设计也就停留在报标准答案而已。正因为教师没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当学生疑惑时,老师就不可能给学生加以正确的引领,得法的指导,恰到好处的点拨。
案例二哪里是语言品味?这是教师与学生在对教参答案呀!很多学生看了包含“标准答案”的教辅用书,对文中关键的语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他们的回答似乎很到位,教师也很满意。然而,学生对于修辞作用的了解却仅仅停留在标准答案上,并不是真正有体会。老师的作用是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但是“所以然”在教参中却没有明确的标准答案,由于老师自己没有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研读,头脑中储存的,也仅仅是教参上的标准答案,于是,在学生答出“标准答案”时,除了赞扬学生“品味很到位”“品味很有深度”以外,还能说什么呢?
在日常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目前众多的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舍本逐末,不把主要精力用于钻研课本,而是用于阅读“教参”,完全依赖着“教参”资料在实施教学。教师不独立钻研课文,不认真“倾听作者”,没有对作品语言内涵的深刻理解,没有对作品思想感情的独特感受,只是捧着“教参”在照本宣科,这也是众多语文教师教学效率不高的症结所在。
类似案例三中 “鲁提辖是英雄吗”这样的所谓“研究性阅读教学”设计在现今的语文课堂上也很常见。鲁提辖是不是英雄,所有教参的分析都是肯定的。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他是不是英雄,学生否定他是英雄的看法成了倾向性意见。看起来,这样的研读,似乎是脱离了教参答案的“束缚”,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但这样的解读,完全是误读。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水浒》的特定指向(劫富济贫、反抗压迫)已经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上打上了固有的烙印。这种指向不以某人或某些团体的解读而发生改变。鲁提辖是英雄,是无庸置疑的。教师本人对文本的解读并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教学中又片面地理解“研究性阅读”,好像研究的答案越偏离教参,研究就越有成果。我们主张不要过分地依赖教参,并不是意味着可以完全不要教参,可以完全偏离教参。教参毕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参考”。
借鉴案例
【案例四】《春》教学片段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春》一文中第5段对“春风”的描写。)
师:下面请同学们多角度地品味语言,可以从用词、修辞、句式、含义等角度来品味作者对春风的描写。
生1:首句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
师(追问):你被母亲的手抚摸过吗?
生1:抚摸过。
师:请说说在什么时候?有什么感觉?
生1:前天我肚子有点不舒服,妈妈就用手轻轻揉我的肚子,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师:有人把春风比作魔鬼的手,可以吗?
生1(坚决地):不行。因为春风和妈妈的手一样,都是温暖、柔和的。
师:回答真精彩!请你读一读这一句,传递你被抚摸时的感受好吗?
(生1读得声情并茂,尤其强调了“轻轻地抚摸”处。)
生2:下面还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对泥土气息、花香、鸟儿唱曲、牧童笛声的描写来烘托春风的温暖、柔和、适人。
师:什么是侧面描写?
(生2语塞)
师(继续追问):描写春风却大写曲子、笛声,作者是否在走弯路?
生2(脱口而出):不是。因为这是春风中的音乐。
师:如果刮的是台风,风中还会不会有这样“宛转”的音乐?
生2(恍然):作者写鸟儿唱曲、牧童笛声其实都是为了突出春风的温暖、舒适,这就是侧面描写呀!
师(感慨道):语言看似千变万化,实际上字字句句都围绕春风温暖、舒适的特点展开,风筝飞得虽高,可是却一线在手,这是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呵!
【案例五】《咏雪》教学片段
师生共同讨论“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两个比喻哪个更好?
生1:作者虽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了谢道韫才女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利的暗示,表明“柳絮”更具有才情,因此我认为比作“柳絮”更好。
生2:“柳絮”纷飞的形象要比“撒盐空中”更有美感,而且在身处冬天时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诗人雪莱所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让读者有深远的想象。
师:同学们的回答有理有据,都很精彩。余嘉锡先生在《世说新语笺注》一书中曾说:“二局虽各有谓,而风调自以道韫为优。”也就是说,虽然“撒盐”与“柳絮”说法不同,但“柳絮”的风调更佳。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的看法?
生3:我认为“撒盐”这一比喻也很不错,雪的颜色与下落的状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在冬天,有时我们看到像细米粒一样的雪,这时用“柳絮”比喻就不合适。
生1(小声争辩):用“柳絮”喻雪是比较多的,但我们还没听说用“盐”来喻雪的,你能找些证据吗?
(生3显得有些困窘,将求助的目光投向老师。)
师:生3的勇气可嘉,值得大家为之鼓掌。生3的见解与前人不谋而合,宋人陈善曾在《扪虱新语》中为谢朗打抱不平:“‘撒盐空中’,此米雪也;‘柳絮因风起’,此鹅毛雪也。……乃只谢氏二句,当各有谓,固未克优劣论也。”老师在备课时也发现还是有许多诗人以“盐”入诗来描写雪景的。如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咏雪》:“盐飞乱蝶舞,花落飘粉奁。”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对火玩雪》:“盈尺白盐寒,满炉红玉热。”唐代诗人李贺“马诗”:“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等等。以“盐”来比喻米粒一样的雪,也是真实形象的,是“柳絮”所不能替代的,当然同学们还可以找到更多的例证。
(同学们向生3投去钦佩的目光)
师:今后我们描写下雪时不能千篇一律都用“柳絮飘舞”、“鹅毛般的大雪”,而要学学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岑参的“千树万树梨花开”。 “撒盐”、“柳絮”虽只是小小的比喻,但故事背后所蕴涵的意义以及文学创作的丰富多样性,是值得我们去反复品味的。
【案例六】《湖心亭看雪》教学片段
师:如何理解文中的“强饮三大白而别”?
生:痛饮了三大杯美酒然后离开。
师:如果是痛饮,那么作者张岱见到了湖心亭中的两个饮酒者有了知己之喜悦,为何只饮了三大杯就离开呢?那该是喝到尽兴才对啊?何况前面还有一句是“拉余同饮”,“拉”字如何解释?
生:……
师:“强”字在字典中根本就没有痛快的意思。所以,我认为“强饮三大白而别”该翻译为“勉强喝了三杯酒就告辞离开了”。作者根本就没有欢欣之意,或许还有些懊恼,因为自己本来想一个人静静欣赏雪后美景,却被这几人坏了兴致。作者张岱,有绝世之才,但却不能融于当时的世俗,只能清高自赏。见西湖大雪三日,想前去欣赏,但又不想被俗人扰了雅兴,所以更定之后前行。“独往湖心亭”看雪,其实船上还有一名舟子,张岱为何却言“独往”?想是一介凡夫俗子,不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原因。到湖上,见“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感慨天地的广阔,自身的渺小。 到亭上,见二人铺毡对坐,“拉余同饮”。“拉”字看出作者并不欣然,碍于情面,勉强饮三大杯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为何问其姓氏,却答是金陵人?作者惜墨如金,如铺陈开来,该是问其姓氏,答曰某某,问其籍贯,答曰金陵。作者笔调如此节俭,已隐含敷衍之意。 若无此二人,作者会不会在湖心亭耽得更久?应该会吧。当然,以上的见解也只是老师的一家之言,是否妥帖,同学们还可以查阅资料,赞成或反对,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点评指引
案例四中的学生课前同样做了充分的准备,将教参答案都背熟了。老师迅速判断出学生其实没有真懂,只是在背答案。于是,趁势追问,引进学生生活体验,结果学生的“假懂”在引导过程中变成了“真懂”,对《春》一课的语言有了感性的认识,课堂生成呈现难以预约的精彩内容。显然,学生的首次回答只是在复述答案,而后来的回答才是对语言的真正感悟。在这个语言品味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点拨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果老师的教学设计也只是停留在“报教参答案”上,那学生就不可能真正学会品味语言。显然,这位老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对文本的解读,有着自己的体验。
强调教师独立钻研教材,并不是要排斥教学参考用书的作用,而是要用之得当。教学参考用书之所以称之为“教参”,就在于它往往只是给教师提供一些关于课文的背景资料,或者推荐几种有代表性的参考意见,当然也包含着编写者自己的见解。由于考虑到每个人的社会阅历、认知结构、阅读经验存在着差异,所以编者往往给执教者留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和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案例五中,教师充分借鉴“教参”所提供的有关“咏雪”的资料并适时地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获得了许多课文以外的“咏雪”的知识,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文学创作是丰富多样的”。这样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对教参的充分利用的基础上,而且用活了教参。
语文教学本来是一项最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对同一篇教材,不同的语文教师应当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和理解方式,所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应该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惟其如此,语文教师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语文教坛才能形成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但是按照教参的思路,理解只有一种或几种,答案只有一个,如果都按照教参进行教学设计,那根本就谈不上独到的见解和个性的风格。案例六中,老师没有迷信教参,而是对文本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的见解,决不是读读教参就能提出来的,它基于老师良好的学养,基于老师钻研的精神,基于老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究竟如何利用好教参呢?我们建议:
初涉教坛者,不妨以“囫囵吞枣法”吃下教参,再以“反刍法”慢慢消化吸收。这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当然少不了教师自身的努力、觉悟以及老教师的点拨、帮助。此可谓“让教参领我入门”。
有一定经验者,应有摆脱教参束缚的意识,以多年的教学经验、学识积淀审读教参,正确取舍,形成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尤其应扬长避短,发挥自身教学的独有优势,超越教参。此可谓“让教参为我服务”。
达一定水平者,不妨反思教学,改造教参,再写新教参,为后学铺路。此可谓“让教参更新换代”。
所以,不能把教参仅仅看作一本书,更不能把它看作教学设计的拐杖。它仅仅是一种教学设计的资源,教师要有自己的知识储备,既要利用教参,又不唯教参,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学情不同,需要也自然不同,教师要因材施教,精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