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意义重大。然而受先天遗传、后天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对知识点理解不到位、进步较为缓慢,长此以往就成了学困生。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探究十分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从而得到相应的发展。学困生常常会赶不上课程进度,经常处在心理紧张焦虑状态中,对数学这一学科有莫名的恐惧心理和畏难情绪,陷入了数学学习的恶性循环,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高,这类学生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之中。同时大量的资料研究也表明,学困生的可塑性很大,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善于开发学困生的心智,激发学困生的潜能,大多数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学生层面
学生层面的原因是小学数学“学困生”产生的最主要原因,一般来说造成数学“学困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智力与非智力因素:①智力因素:部分学生因为先天智力因素,学习能力比一般同学差,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打不开,主要表现为题意理解能力差,不能准确把握题目要求;对数学原理与概念的理解停留在表层,难以形成抽象的概念;缺乏知识迁移能力,不能从一个知识点迁移到另一个知识点,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思维定式,不能根据新情境作出灵活反应;缺乏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解题思路不清晰,容易产生过程性错误;学习不讲究方法,死记硬背等;②非智力因素:部分学生受年龄与心理等因素影响,学习缺乏主动性,平时好动贪玩,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上课走神,平时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对学习不感兴趣,消极应付,长此以往,数学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最终成为数学“学困生”;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得当,一味地苦学蛮学,不能触类旁通,久而久之,学习成绩下滑,学习信心与兴趣受到压制,成为数学“学困生”。
(二)教师层面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缺乏教学钻研精神,教学理念陈旧,方法单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高高在上,忽视学生学习情感的需求,不能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惧怕心理,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单调的教学方法使数学课堂教学枯燥无味,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部分教师不能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不和谐,数学课堂缺乏有效互动,甚至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出现。
(三)家庭层面
除学生、教师因素外,家庭也是造成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重要原因.部分家庭对学生的学习不够重视,对于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能及时给予帮助,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越来越差;部分家庭的家长素质不高,父母沾染不良习惯,不能给学生的学习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再加上当前家庭稳定性受到挑战,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等也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这会影响学生数学素质的提升。
二、转化策略
(一)耐心辅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学困生对数学抵触,厌倦,毫无兴趣。这种消極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要想做好学困生的转化,我们教师需要耐住性子,对学生进行辅导、科学诱导,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学困生的转化本来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作为老师,我们一定不能急躁,要平心静气,放宽对他们的要求。让学困生完成他们自己比较容易完成的学习任务,让他们比较轻松地掌握符合他们现状的知识。这样就能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一般是把学生分成三类:尖子生、中间生和学困生,每次的作业也设为三个层次,让尖子生做难题,中间生做较难题,学困生做浅显的题。学困生在完成容易完成的作业中获得了知识,培养了兴趣。因此,批改作业时,先不把错题打“×”,而是标出来不厌其烦地耐心讲解之后,让他们重新改错,一遍又一遍直到理解并完全做对,再画上一个大大的“√”。在我们细心引导下,课堂上多提供一些让他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果实,让他们也品尝到果实的甜蜜,获得成功的喜悦。他们学习上有了进步,从而也就培养了兴趣,使学习数学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学困生的学习信心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转化学困生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感到我们对他们取得进步的期盼。教育家卢梭曾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其实每个学困生的潜能往往都没有被激发出来,因此我们要及时发现他们微小的进步,适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他们逐步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变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习。
(三)优化合作,共同进步
学生受其年龄特征的影响,对数学产生的兴趣往往不稳定,因此,教师要组织开展各项数学活动来巩固兴趣,如:“口算比赛”、“小小诊所”、“聪明小博士评比”、“一帮一”、“阳光小组”等,可把学困生分成小组。分组尽可能做到“一优二良带一差”,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让每个学生都要有所收获,实现教学相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到位,证明他已经熟练掌握了新知识,同时对其他学生暴露出的错误能引起高度重视,在学的过程中,能够将自己不懂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同时能够借鉴其他学生的学习方法,一举两得,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四)转变评价模式,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立足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现状出发,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学评价的内容和目标应包括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数学的能力。
总之,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教学策略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我们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转化数学学困生的方法,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俊灵.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成长之路,2012(21):16.
[2]张志光.小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从而得到相应的发展。学困生常常会赶不上课程进度,经常处在心理紧张焦虑状态中,对数学这一学科有莫名的恐惧心理和畏难情绪,陷入了数学学习的恶性循环,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高,这类学生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之中。同时大量的资料研究也表明,学困生的可塑性很大,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善于开发学困生的心智,激发学困生的潜能,大多数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学生层面
学生层面的原因是小学数学“学困生”产生的最主要原因,一般来说造成数学“学困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智力与非智力因素:①智力因素:部分学生因为先天智力因素,学习能力比一般同学差,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打不开,主要表现为题意理解能力差,不能准确把握题目要求;对数学原理与概念的理解停留在表层,难以形成抽象的概念;缺乏知识迁移能力,不能从一个知识点迁移到另一个知识点,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思维定式,不能根据新情境作出灵活反应;缺乏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解题思路不清晰,容易产生过程性错误;学习不讲究方法,死记硬背等;②非智力因素:部分学生受年龄与心理等因素影响,学习缺乏主动性,平时好动贪玩,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上课走神,平时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对学习不感兴趣,消极应付,长此以往,数学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最终成为数学“学困生”;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得当,一味地苦学蛮学,不能触类旁通,久而久之,学习成绩下滑,学习信心与兴趣受到压制,成为数学“学困生”。
(二)教师层面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缺乏教学钻研精神,教学理念陈旧,方法单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高高在上,忽视学生学习情感的需求,不能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惧怕心理,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单调的教学方法使数学课堂教学枯燥无味,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部分教师不能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不和谐,数学课堂缺乏有效互动,甚至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出现。
(三)家庭层面
除学生、教师因素外,家庭也是造成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重要原因.部分家庭对学生的学习不够重视,对于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能及时给予帮助,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越来越差;部分家庭的家长素质不高,父母沾染不良习惯,不能给学生的学习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再加上当前家庭稳定性受到挑战,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等也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这会影响学生数学素质的提升。
二、转化策略
(一)耐心辅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学困生对数学抵触,厌倦,毫无兴趣。这种消極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要想做好学困生的转化,我们教师需要耐住性子,对学生进行辅导、科学诱导,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学困生的转化本来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作为老师,我们一定不能急躁,要平心静气,放宽对他们的要求。让学困生完成他们自己比较容易完成的学习任务,让他们比较轻松地掌握符合他们现状的知识。这样就能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一般是把学生分成三类:尖子生、中间生和学困生,每次的作业也设为三个层次,让尖子生做难题,中间生做较难题,学困生做浅显的题。学困生在完成容易完成的作业中获得了知识,培养了兴趣。因此,批改作业时,先不把错题打“×”,而是标出来不厌其烦地耐心讲解之后,让他们重新改错,一遍又一遍直到理解并完全做对,再画上一个大大的“√”。在我们细心引导下,课堂上多提供一些让他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果实,让他们也品尝到果实的甜蜜,获得成功的喜悦。他们学习上有了进步,从而也就培养了兴趣,使学习数学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学困生的学习信心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转化学困生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感到我们对他们取得进步的期盼。教育家卢梭曾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其实每个学困生的潜能往往都没有被激发出来,因此我们要及时发现他们微小的进步,适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他们逐步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变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习。
(三)优化合作,共同进步
学生受其年龄特征的影响,对数学产生的兴趣往往不稳定,因此,教师要组织开展各项数学活动来巩固兴趣,如:“口算比赛”、“小小诊所”、“聪明小博士评比”、“一帮一”、“阳光小组”等,可把学困生分成小组。分组尽可能做到“一优二良带一差”,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让每个学生都要有所收获,实现教学相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到位,证明他已经熟练掌握了新知识,同时对其他学生暴露出的错误能引起高度重视,在学的过程中,能够将自己不懂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同时能够借鉴其他学生的学习方法,一举两得,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四)转变评价模式,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立足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现状出发,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学评价的内容和目标应包括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数学的能力。
总之,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教学策略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我们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转化数学学困生的方法,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俊灵.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成长之路,2012(21):16.
[2]张志光.小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