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体育教学生活化已成为落实新《课标》中“健康第一”思想的主流教学理念与方法,众多一线体育教师的实践证明,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对于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内容竞技化、教学形式单一、忽视学生学习需求的状况、以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小学低段体育教学生活化方面的探索情况。
关键词:体育教学;小学低段;生活化;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8
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培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1〕……小学阶段,要着重让学生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在这一理论指引下,体育教学生活化成为落实《课标》中“健康第一”思想的主流教学理念与方法,众多一线体育老师多年的实践证明,它能有效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对于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内容竞技化、教学形式单一、忽视学生学习需求的状况,以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正确认识体育教学生活化
(一)什么是体育教学生活化?
体育教学生活化就是指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活动,自主进行体育新《课标》所规定的各种身体练习,并在学习中愉悦身心,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生活化的体育课堂中真正得到实现,并实现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逐步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二)实施小学体育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1.社会技能的需要
所谓社会技能,主要是指个体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与他人交往和协调的能力、调控和改变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能力,以及有效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能力之总和。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技能主要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并且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以后的成年期发展乃至成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2〕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不仅改变了成人的生活,也正在改变孩子们的生活。调查表明,我国独生子女的人格发展、社会技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陷,发展现状令人担忧。而社会技能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体育课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担负着重要的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任。首先,体育课的趣味性、自主性、灵活性特点与孩子发展特点相适应,也为孩子的社会交往创造了条件。其次,体育训练的方式是自由分散与集体游戏相结合,且随意性大。场地小可以三三两两玩,场地大可以三五成群玩,时间长可以玩大型的,时间短可以玩小型的。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可以发展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促成人事关系的和谐。孩子在体育训练中会有意识地与同伴交流、合作、竞赛,很好地促进了他们的社会技能发展。
2.身体健康的需要
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如今孩子们的生长发育比过去的孩子好多了。但由于家长们的过分呵护,学习负担的沉重以及电视、电脑等娱乐工具的迅速普及,多数孩子怕苦怕累,课余只爱看电视、上网、玩电子游戏,缺乏体力劳动与体育锻炼,中国青少年的体质普遍下降,肥胖率、近视率却逐年上升。〔3〕究其原因,除了应试教育体制给学校和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使家长和学校给于学生过多的“应试溺爱”,限制了学生校内外的活动时间,以及经济发展带来的学生体力劳动时间和体育活动时间的减少外,我们学校体育教学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在这样的现状下,我们有必要进行体育教学的生活化研究,使体育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身心发展相结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3.体育教学本身的需要
现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作为体育教学基本理念之一。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同样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生产劳动相结合,要为孩子们设计更多更好的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如在教学“投掷”这一教学内容时,我要求学生回家通过向父母请教或网络搜索学折各种各样的“纸飞机”,然后在课堂中使用。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投掷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使他们体验到了学习所带来的愉悦。可以说:体育教学离不开生活,离开了生活,体育教学也就失去了它的本质属性。
二、小学低段体育教学生活化的实践
(一)教学理念生活化
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享受运动的乐趣,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我们应以素质教育的观点来重新审视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效果,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爱体育,不爱上体育课”的现象。有教育专家指出:从今后学校体育发展的眼光看,体育生活化教学的内容必将大大加强,将与健身体育一起成为学校体育的支柱。〔4〕因此体育生活化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是毋庸质疑的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小学低段正是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阶段,这个年龄的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及心理状况还在发展初期,他们的兴趣很广泛,也会对新奇的东西很好奇,因此在选择活动内容上也表现出不同。我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选择一些符合各年龄段的学生特点的项目穿插进去,既活泼了课堂气氛,又增加了学生兴趣,同时还有效地学会了体育基本技能。低年级的孩子尤其喜欢听故事,善于幻想,我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三)场地和器材生活化
新《课标》指出:“体育场地、器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国家已制订了各级学校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各地学校都争取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配齐,并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改善。面对场地、器材、天气等状况,教师应多方面努力,将体育课中的劣势问题巧妙化解。如,以往在雨天由于受场地和器材影响,体育课大多改为自修或以下棋、讲故事等来应付,而引进体育生活化教学后,我们可以在雨天上体育课时同样让学生开心、愉快,并且能学到知识。室内课,可安排学生玩拍三角,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己完成三角的折叠,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合群、友爱精神,在拍的过程中锻炼他们的身体灵活性合协调性。还可以在室内踢毽子、抓子游戏等。 (四)教学手段生活化
众所周知,加大教师和学生对体育教材的选取是这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充分考虑到了我国体育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它鼓励广大教师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在目标统领教材的指导下,确定符合学生生理、心理需要的课堂教学内容。〔5〕情境教学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获得愉快的视觉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广泛使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为课堂教学生活化创设了逼真的情境和生活画卷,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时空领域和思维空间。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可爱的小袋鼠》(双足跳)一课时,我这样开头:
师:小朋友,今天我要带大家去旅游,喜欢吗?
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澳大利亚的大草原上去看看……(多媒体课件出现了大草原,有袋鼠在草原上跳跃)
生:哇!袋鼠!好可爱哦!
师:你们看袋鼠是怎样走路的?
生:两个脚跳的。
师:小朋友们很聪明,袋鼠是双脚跳的。请大家再仔细观察袋鼠是怎样跳的,待会儿我们一起去学袋鼠跳。(多媒体呈现袋鼠跳)
当学生们看着多媒体中袋鼠在草原上欢快着跳跃的镜头,听着轻松美妙的音乐时,怎能不兴味盎然?他们都忍不住想立刻就到外面去学袋鼠跳了。这样生动有趣的导课,比教师一上来直接说“我们今天练习双足跳”肯定要效果好得多。
(五)德育渗透生活化
体育课承担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体育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体育锻炼意识和良好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既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又培养学生的勇敢、合作、公平竞争、集体荣誉感等体育精神。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时机,综合运用网络资料和信息,用图片、文字、视频等生活化手段,为学生树立榜样,讲述大家喜爱的体育明星的奋斗故事,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学习到运动员们爱国、拼搏、永不放弃等宝贵的体育精神,传承体育文化。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在学生中开展了“我最喜爱的浙江奥运冠军”评选活动,我和学生一起将业余时间通过图书、杂志、网络等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有序处理,最后用课件、网络视频等形式展示给学生进行评选。在这次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列举了奥运冠军们的辉煌战绩,还为大家讲述了许多奥运冠军这一耀眼光环背后,十分艰辛的成长小故事,向他们学到了吃苦耐劳、刻苦训练、勇于拼搏的精神。当然,要想寓教于乐,教师在生活中要做有心人,留心搜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当雨雪天的户外体育无法进行时,教师可以利用电化教具,为学生上一堂生动有趣的体育活动课。
小学低段体育生活化教学内容的有效开发必须在明确“体育教学”与“生活化”的前提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勇于创新,才能使生活化的体育教学发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作用,而不能为“生活化”而淡化甚至忽视了体育学科的本质特点。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小学体育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7
〔2〕卢元镇主编.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54
〔3〕马北北.国民体质监测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能连续10年整体下降[N].中国青年报,2010(3):30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35
〔5〕陈佩华,王家林,等.试论体育生活化.南京理工大学学报[J],2001(2):31
关键词:体育教学;小学低段;生活化;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8
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培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1〕……小学阶段,要着重让学生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在这一理论指引下,体育教学生活化成为落实《课标》中“健康第一”思想的主流教学理念与方法,众多一线体育老师多年的实践证明,它能有效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对于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内容竞技化、教学形式单一、忽视学生学习需求的状况,以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正确认识体育教学生活化
(一)什么是体育教学生活化?
体育教学生活化就是指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活动,自主进行体育新《课标》所规定的各种身体练习,并在学习中愉悦身心,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生活化的体育课堂中真正得到实现,并实现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逐步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二)实施小学体育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1.社会技能的需要
所谓社会技能,主要是指个体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与他人交往和协调的能力、调控和改变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能力,以及有效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能力之总和。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技能主要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并且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以后的成年期发展乃至成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2〕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不仅改变了成人的生活,也正在改变孩子们的生活。调查表明,我国独生子女的人格发展、社会技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陷,发展现状令人担忧。而社会技能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体育课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担负着重要的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任。首先,体育课的趣味性、自主性、灵活性特点与孩子发展特点相适应,也为孩子的社会交往创造了条件。其次,体育训练的方式是自由分散与集体游戏相结合,且随意性大。场地小可以三三两两玩,场地大可以三五成群玩,时间长可以玩大型的,时间短可以玩小型的。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可以发展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促成人事关系的和谐。孩子在体育训练中会有意识地与同伴交流、合作、竞赛,很好地促进了他们的社会技能发展。
2.身体健康的需要
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如今孩子们的生长发育比过去的孩子好多了。但由于家长们的过分呵护,学习负担的沉重以及电视、电脑等娱乐工具的迅速普及,多数孩子怕苦怕累,课余只爱看电视、上网、玩电子游戏,缺乏体力劳动与体育锻炼,中国青少年的体质普遍下降,肥胖率、近视率却逐年上升。〔3〕究其原因,除了应试教育体制给学校和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使家长和学校给于学生过多的“应试溺爱”,限制了学生校内外的活动时间,以及经济发展带来的学生体力劳动时间和体育活动时间的减少外,我们学校体育教学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在这样的现状下,我们有必要进行体育教学的生活化研究,使体育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身心发展相结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3.体育教学本身的需要
现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作为体育教学基本理念之一。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同样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生产劳动相结合,要为孩子们设计更多更好的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如在教学“投掷”这一教学内容时,我要求学生回家通过向父母请教或网络搜索学折各种各样的“纸飞机”,然后在课堂中使用。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投掷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使他们体验到了学习所带来的愉悦。可以说:体育教学离不开生活,离开了生活,体育教学也就失去了它的本质属性。
二、小学低段体育教学生活化的实践
(一)教学理念生活化
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享受运动的乐趣,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我们应以素质教育的观点来重新审视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效果,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爱体育,不爱上体育课”的现象。有教育专家指出:从今后学校体育发展的眼光看,体育生活化教学的内容必将大大加强,将与健身体育一起成为学校体育的支柱。〔4〕因此体育生活化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是毋庸质疑的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小学低段正是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阶段,这个年龄的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及心理状况还在发展初期,他们的兴趣很广泛,也会对新奇的东西很好奇,因此在选择活动内容上也表现出不同。我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选择一些符合各年龄段的学生特点的项目穿插进去,既活泼了课堂气氛,又增加了学生兴趣,同时还有效地学会了体育基本技能。低年级的孩子尤其喜欢听故事,善于幻想,我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三)场地和器材生活化
新《课标》指出:“体育场地、器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国家已制订了各级学校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各地学校都争取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配齐,并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改善。面对场地、器材、天气等状况,教师应多方面努力,将体育课中的劣势问题巧妙化解。如,以往在雨天由于受场地和器材影响,体育课大多改为自修或以下棋、讲故事等来应付,而引进体育生活化教学后,我们可以在雨天上体育课时同样让学生开心、愉快,并且能学到知识。室内课,可安排学生玩拍三角,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己完成三角的折叠,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合群、友爱精神,在拍的过程中锻炼他们的身体灵活性合协调性。还可以在室内踢毽子、抓子游戏等。 (四)教学手段生活化
众所周知,加大教师和学生对体育教材的选取是这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充分考虑到了我国体育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它鼓励广大教师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在目标统领教材的指导下,确定符合学生生理、心理需要的课堂教学内容。〔5〕情境教学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获得愉快的视觉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广泛使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为课堂教学生活化创设了逼真的情境和生活画卷,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时空领域和思维空间。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可爱的小袋鼠》(双足跳)一课时,我这样开头:
师:小朋友,今天我要带大家去旅游,喜欢吗?
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澳大利亚的大草原上去看看……(多媒体课件出现了大草原,有袋鼠在草原上跳跃)
生:哇!袋鼠!好可爱哦!
师:你们看袋鼠是怎样走路的?
生:两个脚跳的。
师:小朋友们很聪明,袋鼠是双脚跳的。请大家再仔细观察袋鼠是怎样跳的,待会儿我们一起去学袋鼠跳。(多媒体呈现袋鼠跳)
当学生们看着多媒体中袋鼠在草原上欢快着跳跃的镜头,听着轻松美妙的音乐时,怎能不兴味盎然?他们都忍不住想立刻就到外面去学袋鼠跳了。这样生动有趣的导课,比教师一上来直接说“我们今天练习双足跳”肯定要效果好得多。
(五)德育渗透生活化
体育课承担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体育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体育锻炼意识和良好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既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又培养学生的勇敢、合作、公平竞争、集体荣誉感等体育精神。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时机,综合运用网络资料和信息,用图片、文字、视频等生活化手段,为学生树立榜样,讲述大家喜爱的体育明星的奋斗故事,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学习到运动员们爱国、拼搏、永不放弃等宝贵的体育精神,传承体育文化。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在学生中开展了“我最喜爱的浙江奥运冠军”评选活动,我和学生一起将业余时间通过图书、杂志、网络等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有序处理,最后用课件、网络视频等形式展示给学生进行评选。在这次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列举了奥运冠军们的辉煌战绩,还为大家讲述了许多奥运冠军这一耀眼光环背后,十分艰辛的成长小故事,向他们学到了吃苦耐劳、刻苦训练、勇于拼搏的精神。当然,要想寓教于乐,教师在生活中要做有心人,留心搜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当雨雪天的户外体育无法进行时,教师可以利用电化教具,为学生上一堂生动有趣的体育活动课。
小学低段体育生活化教学内容的有效开发必须在明确“体育教学”与“生活化”的前提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勇于创新,才能使生活化的体育教学发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作用,而不能为“生活化”而淡化甚至忽视了体育学科的本质特点。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小学体育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7
〔2〕卢元镇主编.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54
〔3〕马北北.国民体质监测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能连续10年整体下降[N].中国青年报,2010(3):30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35
〔5〕陈佩华,王家林,等.试论体育生活化.南京理工大学学报[J],20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