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艺术教育越来越重视。地域民间艺术是具有一定地域特色,是一定范围内人们创造出来的艺术文化概括,通过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洗礼而逐渐被大众所熟知热爱。民间艺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重要的一部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地域文化,很多中学生接触比较少,因此逐渐远离,比如对于安溪的铁观音茶文化,藤铁工艺、闽南南音等等。国家大力提倡将民间艺术教学融入普通教学发展中,通过特色民间艺术丰富课堂内容。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中学艺术课堂更加注重民间艺术的学习。如何在中学艺术课堂中大力开展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弘扬并构建具有安溪特色的中学地域文化艺术课程体系,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地域民间艺术在中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和见解。
关键词:地域;民间艺术;中学艺术;课堂
一、 引言
艺术教育是一项欣赏教育学科,可以为学生的审美打下坚实的基础。艺术是需要从小进行培养的,对于学生陶冶情操有一定作用。在艺术的海洋里可以挖掘其潜力,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艺术的灵魂魅力。中学艺术课中,很多教师在展开艺术作品的教学时,内容比较单一。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无法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积极性。将优秀的地域民间艺术作品融入中学艺术课堂,不但传承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品的意义,还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民间艺术作品的鉴赏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了解劳动人民的结晶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积极性。
二、 地域民间艺术对中学艺术的影响
(一) 什么是地域民间艺术
地域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艺术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福建主要的民间艺术主要包括,安溪铁观音文化(茶文化传说、包装、制茶、茶艺等)、安溪藤铁工艺、安溪蓝印画布、闽南南音、闽南高甲戏等,这些具有丰富地域民族色彩的文化经过多年的发展流传下来。此外,民间艺术的传扬得到众人的认可,其中有年画、茶艺、陶瓷、剪纸等等,众多的民间艺术作品反应当地的文化内涵。在这些民间艺术中,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传承,将民间艺术的特性挖掘,从中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这种方式可以让中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发扬民族精神,因此民间艺术有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一定影响,民间艺术的发展变得越来越窄,中学生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越来越少,这就需要将民间艺术融入艺术课堂教学,传承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将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精神发扬光大。
(二) 中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主要的审美意识形态的形成是在中学阶段,所以对于中学艺术教育而言,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同时也是一个过渡阶段。因此不论以后走向高校还是踏入社会,中学阶段的发展对于个人的成长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在中学学习阶段,将地域民间艺术融入艺术课堂,是对民间艺术的尊重,也是对地域文化的传承,让中学生学习艺术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是艺术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中国的传统民间文化体现的是时代劳动者的热忱和智慧,是历史长河流淌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洗涤的保留,將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进行系统地介绍和科学地融入中学课堂,让中学生实际了解博大精深的地域民间艺术。
三、 地域民间艺术融入中学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一) 地域民间艺术具有一定特殊性
地域民间艺术反应本地区的艺术文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民间艺术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的构成形式比较多,一般是通过内容与具体素材的结合组成的,是具有一定精神传承的艺术作品。因为这种作品极大地还原了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中学生更加容易领会。对于民间艺术的表达形式和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中学生进行艺术学习。激发中学生学习艺术的积极性。民间艺术具有质朴的风格,创作的内容源于生活,更加地反映生活的真实性,这使中学生比较容易接受。通过民间艺术学习的过程,更加了解民间艺术作品的意义,通过实践的方式体会民间艺术带来的乐趣,有助于提高中学艺术教学质量。
(二) 将地域民间艺术融入艺术课堂
艺术课堂是讲授艺术基础知识的地方,将地域民间艺术融入中学艺术课堂,需要对艺术课堂的教学目标进行规划,教学内容进行完善。中学生还处在好奇心比较重的阶段,课堂中理论知识学习相对枯燥,将地域民间艺术融入艺术课堂,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的方式感知民间艺术的魅力。比如安溪藤铁工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藤铁的工艺造型,探究藤铁工艺的艺术价值,结合自己的思维模式进行整理,将地域民间艺术融入课堂,充分了解安溪藤铁的制作过程等。在艺术课堂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民间艺术的方式了解地域文化特色的传承,运用动手的能力充分表现自己对民间艺术的思想,将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三) 地域民间艺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地域民间艺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色彩,在课堂中,让学生充分感知本地域的民间艺术文化力量,启发学生领略本地区本民族的民间艺术的风格和价值。通过历史的传承和民族的发展,让学生理解家乡民间艺术的意义,更加热爱本地区的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
四、 将地域民间艺术融入中学艺术课堂的探究
(一) 普及地域民间艺术 激发学生兴趣
地域民间艺术具有丰富的文化本质,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习民间艺术的理论,学会感知民间艺术的不同审美,通过质朴的表达方式让学生迅速地接受。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参加展会,多方面地接触和了解民间艺术,还原艺术本身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习的课程,让学生深入到生活中,了解当地的文化艺术,探究民间艺术的发源和流传,通过探索的方式进一步了解民间艺术,将被动的理论学习变为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民间艺术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所和地点都可以感知民间艺术带来的感染力。
(二) 加强教师自身素质提高
地域民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典型的生活色彩,因此在民间艺术的素材中,生活元素是必不可少的。民间艺术的作品制作一般比较简单,实用性比较强,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将民间艺术的表达方式融入课堂教学,挖掘在民间艺术中对教学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结论,提升自己专业水平,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五、 结语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地域民间艺术融入艺术课堂进行探究,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通过动手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提高中学艺术课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对中学艺术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陈建勋,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安溪第六中学。
关键词:地域;民间艺术;中学艺术;课堂
一、 引言
艺术教育是一项欣赏教育学科,可以为学生的审美打下坚实的基础。艺术是需要从小进行培养的,对于学生陶冶情操有一定作用。在艺术的海洋里可以挖掘其潜力,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艺术的灵魂魅力。中学艺术课中,很多教师在展开艺术作品的教学时,内容比较单一。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无法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积极性。将优秀的地域民间艺术作品融入中学艺术课堂,不但传承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品的意义,还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民间艺术作品的鉴赏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了解劳动人民的结晶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积极性。
二、 地域民间艺术对中学艺术的影响
(一) 什么是地域民间艺术
地域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艺术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福建主要的民间艺术主要包括,安溪铁观音文化(茶文化传说、包装、制茶、茶艺等)、安溪藤铁工艺、安溪蓝印画布、闽南南音、闽南高甲戏等,这些具有丰富地域民族色彩的文化经过多年的发展流传下来。此外,民间艺术的传扬得到众人的认可,其中有年画、茶艺、陶瓷、剪纸等等,众多的民间艺术作品反应当地的文化内涵。在这些民间艺术中,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传承,将民间艺术的特性挖掘,从中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这种方式可以让中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发扬民族精神,因此民间艺术有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一定影响,民间艺术的发展变得越来越窄,中学生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越来越少,这就需要将民间艺术融入艺术课堂教学,传承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将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精神发扬光大。
(二) 中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主要的审美意识形态的形成是在中学阶段,所以对于中学艺术教育而言,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同时也是一个过渡阶段。因此不论以后走向高校还是踏入社会,中学阶段的发展对于个人的成长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在中学学习阶段,将地域民间艺术融入艺术课堂,是对民间艺术的尊重,也是对地域文化的传承,让中学生学习艺术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是艺术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中国的传统民间文化体现的是时代劳动者的热忱和智慧,是历史长河流淌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洗涤的保留,將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进行系统地介绍和科学地融入中学课堂,让中学生实际了解博大精深的地域民间艺术。
三、 地域民间艺术融入中学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一) 地域民间艺术具有一定特殊性
地域民间艺术反应本地区的艺术文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民间艺术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的构成形式比较多,一般是通过内容与具体素材的结合组成的,是具有一定精神传承的艺术作品。因为这种作品极大地还原了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中学生更加容易领会。对于民间艺术的表达形式和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中学生进行艺术学习。激发中学生学习艺术的积极性。民间艺术具有质朴的风格,创作的内容源于生活,更加地反映生活的真实性,这使中学生比较容易接受。通过民间艺术学习的过程,更加了解民间艺术作品的意义,通过实践的方式体会民间艺术带来的乐趣,有助于提高中学艺术教学质量。
(二) 将地域民间艺术融入艺术课堂
艺术课堂是讲授艺术基础知识的地方,将地域民间艺术融入中学艺术课堂,需要对艺术课堂的教学目标进行规划,教学内容进行完善。中学生还处在好奇心比较重的阶段,课堂中理论知识学习相对枯燥,将地域民间艺术融入艺术课堂,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的方式感知民间艺术的魅力。比如安溪藤铁工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藤铁的工艺造型,探究藤铁工艺的艺术价值,结合自己的思维模式进行整理,将地域民间艺术融入课堂,充分了解安溪藤铁的制作过程等。在艺术课堂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民间艺术的方式了解地域文化特色的传承,运用动手的能力充分表现自己对民间艺术的思想,将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三) 地域民间艺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地域民间艺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色彩,在课堂中,让学生充分感知本地域的民间艺术文化力量,启发学生领略本地区本民族的民间艺术的风格和价值。通过历史的传承和民族的发展,让学生理解家乡民间艺术的意义,更加热爱本地区的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
四、 将地域民间艺术融入中学艺术课堂的探究
(一) 普及地域民间艺术 激发学生兴趣
地域民间艺术具有丰富的文化本质,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习民间艺术的理论,学会感知民间艺术的不同审美,通过质朴的表达方式让学生迅速地接受。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参加展会,多方面地接触和了解民间艺术,还原艺术本身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习的课程,让学生深入到生活中,了解当地的文化艺术,探究民间艺术的发源和流传,通过探索的方式进一步了解民间艺术,将被动的理论学习变为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民间艺术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所和地点都可以感知民间艺术带来的感染力。
(二) 加强教师自身素质提高
地域民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典型的生活色彩,因此在民间艺术的素材中,生活元素是必不可少的。民间艺术的作品制作一般比较简单,实用性比较强,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将民间艺术的表达方式融入课堂教学,挖掘在民间艺术中对教学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结论,提升自己专业水平,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五、 结语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地域民间艺术融入艺术课堂进行探究,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通过动手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提高中学艺术课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对中学艺术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陈建勋,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安溪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