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地理属于高考范畴,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们往往注重认知目标,而忽视能力和情感的教学目标,导致高中地理教学难以走出传统模式的“高消耗、低产出”状态。本文认为,高中地理教学既要适当追求高考利益,又要本着学生终身发展的长远目标,把并非对立的两者关系疏通理顺,统筹兼顾地协调好各方利益。如果教师积极顺应新课程教育理念,在实践中注重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就一定能够理会并梳理好其中的链接点——学生的能力发展与事半功倍的教学关系。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学习能力 教学成效 教学目标
理论和实践同时证明,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成效的关键因素在于激活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就是说,教学效率的“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最终决定因素是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只有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努力把学生的思想和行动真正激活并逐步调整到位,才能够形成最大的教学合力。我认为,要达到上述目标,高中地理教学必须尊重和体现学习主体地位,坚持把实现学生的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放在与认知目标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并认真落实。我结合自身的实践体会,就此作论述。
一、加强思想认识教育,激发地理学习动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引起思想认识上的重视,才会产生学习上的动力,而原发动力是激发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状态的内在因素。首先,利用名人轶事和灿烂文化激发学生的地理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地理科学的文明发展史和历史上许多地理名士的伟大事迹,来教育学生,震撼学生的心灵,激活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地球村”公民,不仅要了解和掌握人类居住环境发展史,对地球的现有保护和改善未来更有一种义务和责任。其次,利用地理学科的广泛联系性激发学生的地理情感。有些人片面认为,地理属于文科类学识,与数理化等学科相比,“学了也不多,不学也不少”。这是一种错误观念。其实,地理学科不仅与语文、英语、政史、音美等文科性较强的学科有着直接的联系,而且与数理化等学科渊源很深。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相关联系点,让学生充分感悟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广泛性和生动性,从中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新认识和学习情感。最后,联系地理学识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前景激发学生的地理情感。综合性比较强的地理文化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将来,应对社会挑战的优秀人才必然是具备多方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仅就个体而言,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一个严重缺乏地理学识的人是难以“走出”家门、走出“地球村”的。换言之,一个人具备一定的地理学识,必定有助于他的事业发展和生活开拓。
二、运用电教媒体手段,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挂图、投影仪等手段,以多媒体设备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着广阔的运用前景。首先,可以提供丰富生动的教学素材。例如在教学“洋流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等内容时,我运用电教媒体向学生直观演示了数年来洋流影响海洋生物分布的研究性影音资料,让学生从形象生动、鲜活实在的媒体教材中学习、了解和掌握更为丰富的地理知识。它的演示效果是语言教学所无法企及的。其次,有效突破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在教学“地球自转公转”等内容时,部分学生对于人工和实物演示,要么难以会意,要么时间不长又产生模糊混淆。我运用电教媒体技术设备对天体运行方式实行模拟演示,运动的方式和角度立体感明显,而且一目了然,既有助于学习理解,又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能够营造浓厚的地理教学情境。如教学“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时,我运用电教媒体演示了近几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遭受特大自然灾害的惨烈场景,如汶川大地震、特大洪涝灾害等,让学生从身媒体演示中产生强烈的情感震撼,加深认识。
三、突出学习主体地位,开展地理合作教学
高中生已经具备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开展有利于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性教学活动。首先,要强化课前预习指导。要指导学生制定预习目标和提纲,再通过独立思考、查阅工具书、合作互促等方式,开展好课前预习活动,将一些基础知识在预习中提前掌握和消除。把那些无法自行解决的重难点问题带到课堂上解决,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其次,要强化合作探究指导。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目标编制成系列探究题,交给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尝试消化。与此同时,教师要发挥好组织、引导和启发作用,着重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重难点结节上进行适时适当的点拨,保障探究教学活动的成功进行和持续性发展。最后,要强化学习成果归纳。在学生探究学习结束后,教师要适量控制时间,安排每一小组的学生代表在全班范围内开展必要的探究学习成果汇报交流。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归纳和提炼、补充和完善,以深化和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高中地理教学仅仅依赖于45分钟的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进行必要的课外拓展教学。教师要努力创设一定的环境,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需要,开展一些课外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强化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一是延伸课堂教学环节,组织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让课堂上一时难以消化或不易强化的知识内容通过兴趣小组活动来反刍解决,既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其次,在阶段性地理教学工作结束以后,教师可以指导和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学科知识的竞赛活动,充分发挥“以赛促学、以赛促深”的教学作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锻炼发展的形式平台。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开展一些社会性实践调研活动,如教学“农村贫困地区生态与经济恶性循环的成因”内容之后,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社会问卷调查和座谈了解等方式,进行研究、交流和汇报,并选取有一定价值的信息转交相关部门等,以资决策参考。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学习能力 教学成效 教学目标
理论和实践同时证明,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成效的关键因素在于激活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就是说,教学效率的“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最终决定因素是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只有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努力把学生的思想和行动真正激活并逐步调整到位,才能够形成最大的教学合力。我认为,要达到上述目标,高中地理教学必须尊重和体现学习主体地位,坚持把实现学生的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放在与认知目标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并认真落实。我结合自身的实践体会,就此作论述。
一、加强思想认识教育,激发地理学习动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引起思想认识上的重视,才会产生学习上的动力,而原发动力是激发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状态的内在因素。首先,利用名人轶事和灿烂文化激发学生的地理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地理科学的文明发展史和历史上许多地理名士的伟大事迹,来教育学生,震撼学生的心灵,激活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地球村”公民,不仅要了解和掌握人类居住环境发展史,对地球的现有保护和改善未来更有一种义务和责任。其次,利用地理学科的广泛联系性激发学生的地理情感。有些人片面认为,地理属于文科类学识,与数理化等学科相比,“学了也不多,不学也不少”。这是一种错误观念。其实,地理学科不仅与语文、英语、政史、音美等文科性较强的学科有着直接的联系,而且与数理化等学科渊源很深。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相关联系点,让学生充分感悟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广泛性和生动性,从中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新认识和学习情感。最后,联系地理学识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前景激发学生的地理情感。综合性比较强的地理文化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将来,应对社会挑战的优秀人才必然是具备多方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仅就个体而言,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一个严重缺乏地理学识的人是难以“走出”家门、走出“地球村”的。换言之,一个人具备一定的地理学识,必定有助于他的事业发展和生活开拓。
二、运用电教媒体手段,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挂图、投影仪等手段,以多媒体设备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着广阔的运用前景。首先,可以提供丰富生动的教学素材。例如在教学“洋流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等内容时,我运用电教媒体向学生直观演示了数年来洋流影响海洋生物分布的研究性影音资料,让学生从形象生动、鲜活实在的媒体教材中学习、了解和掌握更为丰富的地理知识。它的演示效果是语言教学所无法企及的。其次,有效突破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在教学“地球自转公转”等内容时,部分学生对于人工和实物演示,要么难以会意,要么时间不长又产生模糊混淆。我运用电教媒体技术设备对天体运行方式实行模拟演示,运动的方式和角度立体感明显,而且一目了然,既有助于学习理解,又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能够营造浓厚的地理教学情境。如教学“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时,我运用电教媒体演示了近几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遭受特大自然灾害的惨烈场景,如汶川大地震、特大洪涝灾害等,让学生从身媒体演示中产生强烈的情感震撼,加深认识。
三、突出学习主体地位,开展地理合作教学
高中生已经具备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开展有利于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性教学活动。首先,要强化课前预习指导。要指导学生制定预习目标和提纲,再通过独立思考、查阅工具书、合作互促等方式,开展好课前预习活动,将一些基础知识在预习中提前掌握和消除。把那些无法自行解决的重难点问题带到课堂上解决,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其次,要强化合作探究指导。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目标编制成系列探究题,交给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尝试消化。与此同时,教师要发挥好组织、引导和启发作用,着重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重难点结节上进行适时适当的点拨,保障探究教学活动的成功进行和持续性发展。最后,要强化学习成果归纳。在学生探究学习结束后,教师要适量控制时间,安排每一小组的学生代表在全班范围内开展必要的探究学习成果汇报交流。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归纳和提炼、补充和完善,以深化和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高中地理教学仅仅依赖于45分钟的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进行必要的课外拓展教学。教师要努力创设一定的环境,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需要,开展一些课外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强化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一是延伸课堂教学环节,组织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让课堂上一时难以消化或不易强化的知识内容通过兴趣小组活动来反刍解决,既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其次,在阶段性地理教学工作结束以后,教师可以指导和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学科知识的竞赛活动,充分发挥“以赛促学、以赛促深”的教学作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锻炼发展的形式平台。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开展一些社会性实践调研活动,如教学“农村贫困地区生态与经济恶性循环的成因”内容之后,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社会问卷调查和座谈了解等方式,进行研究、交流和汇报,并选取有一定价值的信息转交相关部门等,以资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