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理念对小学数学提出了“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每个人都能够学到需要的知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等三个要求。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改变教学重点,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在创新的学习方法中、教师建立的学习系统中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和策略中发展个人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学习策略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重点不再是简单地提高学生的成绩,而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课堂上,列举出一系列有效的学习方式,并引导学生利用这些学习方式进行知识学习。教师还需要提供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思路,让学生梳理思路,融会贯通各章节知识[1],以此提高教学成效,达成教学目标。
一、生活化学习方式——加强数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师要实行生活化的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后,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知识,利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中,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核心,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利用生活化学习方式,加强数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师需要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生活因素,需要在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思考生活实际中的数学问题。
比如,教师在教学几何问题时,首先就可以对几何图形的定义进行讲解,让学生以定义为依据,对生活实际进行联系,让学生说出生活中与这些定义相符的物品或现象,如圆形的车轮、矩形的电视、椭圆形的鸡蛋、三角形的三明治等。这样可以深化学生的几何印象,可以引发学生的思维,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性思考问题时加深对几何定义的理解,利用定义掌握知识,完成学习目标。又如,教师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就可以对生活情境进行创设,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商家和顾客,在明确各类物品的单价后,给予学生相同的资金,让学生自由购物,最后对比不同顾客所购买的物品。让学生思考自己的资金最多可以购买多少物品,计算购买物品后剩余的资金等。而扮演商家的学生则需要对自己售出的商品进行统计,并计算盈利。如此方式,可以在联系起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的同时,强化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归纳总结法——归纳数学知识,形成知识网
培养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举一反三能力也是新课程教学的要求之一[2]。归纳数学知识其实就是指以某种关系串联起前后不同时间所讲解的数学知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此条知识链中的任意一环时,可以以其中的联系为依据,联想其他的环节,进而举一反三,了解到整条知识链。例如,教师在对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知识进行讲解时,可以通过矩形面积叠加的方式,指导学生计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积;可以通过联系圆形面积和扇形面积的方式,让学生求出圆锥的表面积。当在讲解空间图形时,教师可以利用归纳数学知识的方式,告诉学生“一个矩形以某一边为轴旋转,所得到的图形就是圆柱体”“直角三角形以某一个直角边为轴旋转,所得到的图形就是圆锥体”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强化学生对截面和计算的理解,使其可以在举一反三、总结归类中提升学习质量。
三、问题教学法——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师应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对学生的提问。数学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科,在此门学科中,提出问题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深入研究教材,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思考。在数学的启蒙阶段,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面对学生或幼稚或成熟的提问,教师需要耐心解答、耐心引导,让学生升级自己的问题,赋予数学问题价值性。教师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思考。如,在讲解“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面积求解公式,让学生在思考中分析二分之一的意义[3]。在这之后,教師再讲解底乘以高的公式,并引导学生,让其明白底乘以高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让学生分析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之后教师再拿出一个三角形,以某一边为轴翻折三角形,通过翻折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这时学生就能够明白,三角形的面积是翻折后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就能够深刻理解二分之一的意义。当然,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够掌握学习方式,此时教师就可以建立奖励机制,可以在提出问题后,限制时间,在限制的时间中解答出问题的学生可以获取奖励;还可以设置闯关游戏,对不同的数学问题进行难度和等级划分,不同的等级设置不同的关卡,完成一关就有对应的小奖励,完成十关可以获取叠加奖励等。这样既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可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总之,学生要想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必然需要利用各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忽视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甚至不要求学生具备学习方法,只单纯地注重学生的成绩和分数,这样容易出现学生高分低能的状况。为此,为了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传授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方法中加强知识学习。
参考文献:
[1]吴淑红.自主·互助·体验:新课程背景下改变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策略的探究[J].教师,2018(23):81-82.
[2]何娜.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培养策略[J].百科论坛,2020(13):1016-1017.
[3]王燕.试论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学习方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7):44.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媒体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家庭阅读中的指导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9]GHBZX160)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学习策略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重点不再是简单地提高学生的成绩,而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课堂上,列举出一系列有效的学习方式,并引导学生利用这些学习方式进行知识学习。教师还需要提供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思路,让学生梳理思路,融会贯通各章节知识[1],以此提高教学成效,达成教学目标。
一、生活化学习方式——加强数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师要实行生活化的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后,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知识,利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中,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核心,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利用生活化学习方式,加强数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师需要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生活因素,需要在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思考生活实际中的数学问题。
比如,教师在教学几何问题时,首先就可以对几何图形的定义进行讲解,让学生以定义为依据,对生活实际进行联系,让学生说出生活中与这些定义相符的物品或现象,如圆形的车轮、矩形的电视、椭圆形的鸡蛋、三角形的三明治等。这样可以深化学生的几何印象,可以引发学生的思维,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性思考问题时加深对几何定义的理解,利用定义掌握知识,完成学习目标。又如,教师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就可以对生活情境进行创设,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商家和顾客,在明确各类物品的单价后,给予学生相同的资金,让学生自由购物,最后对比不同顾客所购买的物品。让学生思考自己的资金最多可以购买多少物品,计算购买物品后剩余的资金等。而扮演商家的学生则需要对自己售出的商品进行统计,并计算盈利。如此方式,可以在联系起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的同时,强化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归纳总结法——归纳数学知识,形成知识网
培养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举一反三能力也是新课程教学的要求之一[2]。归纳数学知识其实就是指以某种关系串联起前后不同时间所讲解的数学知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此条知识链中的任意一环时,可以以其中的联系为依据,联想其他的环节,进而举一反三,了解到整条知识链。例如,教师在对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知识进行讲解时,可以通过矩形面积叠加的方式,指导学生计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积;可以通过联系圆形面积和扇形面积的方式,让学生求出圆锥的表面积。当在讲解空间图形时,教师可以利用归纳数学知识的方式,告诉学生“一个矩形以某一边为轴旋转,所得到的图形就是圆柱体”“直角三角形以某一个直角边为轴旋转,所得到的图形就是圆锥体”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强化学生对截面和计算的理解,使其可以在举一反三、总结归类中提升学习质量。
三、问题教学法——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师应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对学生的提问。数学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科,在此门学科中,提出问题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深入研究教材,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思考。在数学的启蒙阶段,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面对学生或幼稚或成熟的提问,教师需要耐心解答、耐心引导,让学生升级自己的问题,赋予数学问题价值性。教师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思考。如,在讲解“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面积求解公式,让学生在思考中分析二分之一的意义[3]。在这之后,教師再讲解底乘以高的公式,并引导学生,让其明白底乘以高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让学生分析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之后教师再拿出一个三角形,以某一边为轴翻折三角形,通过翻折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这时学生就能够明白,三角形的面积是翻折后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就能够深刻理解二分之一的意义。当然,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够掌握学习方式,此时教师就可以建立奖励机制,可以在提出问题后,限制时间,在限制的时间中解答出问题的学生可以获取奖励;还可以设置闯关游戏,对不同的数学问题进行难度和等级划分,不同的等级设置不同的关卡,完成一关就有对应的小奖励,完成十关可以获取叠加奖励等。这样既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可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总之,学生要想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必然需要利用各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忽视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甚至不要求学生具备学习方法,只单纯地注重学生的成绩和分数,这样容易出现学生高分低能的状况。为此,为了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传授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方法中加强知识学习。
参考文献:
[1]吴淑红.自主·互助·体验:新课程背景下改变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策略的探究[J].教师,2018(23):81-82.
[2]何娜.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培养策略[J].百科论坛,2020(13):1016-1017.
[3]王燕.试论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学习方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7):44.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媒体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家庭阅读中的指导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9]GHBZX16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