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物理历来是许多学生感到最难学的一门学科。在高考现状的压力下,目前涉及高中物理的主体性教改实验,基本上还局限在个别章、节或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处理及教法改革。在这些教法改革中,经验型的多,上升到理论性的少,重教重分数的多,重学重素质培养的少,尤其缺乏真正意义上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造能力的教学模式。针对高中物理新教材的特点,建立物理课型与主体性整合教学模式,就是为了在这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物理课型与主体性整合教学模式,根据高中物理课程和中学生认知的特点,把高中物理的主要教学内容概括为五种课型教学结构:概念课型的教学结构、规律课型的教学结构、实验课型的教学结构、习题课型的教学结构、复习课型的教学结构。其中复习课型的教学结构又划分为单元复习教学结构、专题复习教学结构和综合复习教学结构。
1、概念课型的教学结构
物理概念课是指为描述某一物理现象及物理特性而建立新的物理概念,并阐明它的内涵和外延的课堂教学。
物理概念是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物理概念的形成有赖于客观事物的感知、比较、辨别、抽象和概括。因此,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思维的过程。高中物理涉及的新的物理概念严密且抽象。概念课型结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好新概念而提出的。力、位移和路程、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电场强度、电势差、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等内容,都是非常典型的概念课型。
概念教学的基础在于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知,形成鲜明的表象,关键在于如何把一般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基于这些认识,我们把物理概念课的教学结构一般按以下基本程序安排:导——议——讲——练——结。这种结构试图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和记的被动局面,实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启发答疑、巩固扩展,达到理解并初步掌握新概念的目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这种结构强调一个“议”字,应尽可能利用实验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实例来丰富学生的感知,通过议论、相互启发、积极思维,实现认识的飞跃,进而使学生对新概念的建立、定义,以及它与相关概念的关系都有较清晰、较深刻、较全面的认识。
2、规律课型的教学结构
研究宏观物体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的基本方法,是高中物理的主要教学内容。规律课型结构就是针对认知某一物理规律而提出来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左手定则、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都是明显的规律课型。
学生学习物理规律的主要心理障碍是:对物理规律的建立缺乏清晰的感知;已有知识的思维定势、日常经验的思维定势、习惯性思维方式的思维定势对理解规律的干扰;辨证思维能力差,不能正确认识因果关系受条件的制约而忽视适用条件,任意扩大规律的适用范围。为克服这些心理障碍,搞好概念课的教学,我们将概念课型教学结构的基本程序一般安排为:导——研——议——讲——练——结。
这种结构试图改变过去学生学习物理规律、物理公式靠死记硬套的坏习惯,通过学生与教师共同对物理现象的研究,从已知的事实或现象中推导出未知,从中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总结归纳出相应的物理规律以及它的数学表达式——物理公式,再用于解决一些相关问题,达到理解和初步掌握这一规律的教学要求。
这种结构的重点是“研”与“议”,通过师生共同的研究与讨论,使学生知道物理规律是怎样被发现或揭示出来的,有哪些限制条件和基本应用。这种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猜想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有些课具有概念与规律并重的双向教学目标,就应灵活加以应用。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就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和多媒体电教手段,选择导——研——议——结——练的教学程序,使学生对磁通量变化率这一概念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和掌握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实验课型的教学结构
实验是物理学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许多物理规律就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现行高中教材更加强调实验对培养学生能力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纠正过去偏重理论而轻视实验的做法,我们把实验课型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课型,不仅开足大纲中要求的所有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还增加、自制了部分演示实验;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随堂的学生分组实验;尽可能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实验课型结构就是针对学生分组实验和随堂分组实验而提出的,它的基本程序是:导——研——议——结。这种结构强调“研”与“结”,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在操作实验中明确要研究什么,怎样进行研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归纳与交流,最后总结出研究的结论。这种结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和处理数据、归纳结论以及使用仪器、掌握研究方法等各项实验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渗透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德育教育。
4、习题课型的教学结构
物理习题课是指师生共同活动,应用已学物理概念、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课堂教学。
习题课是物理概念和规律课的延伸,主要通过习题的形式使学生对已学的物理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更深入的再认识,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知识的迁移能力只能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培养起来,由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局限,学生初次学习某些重要的规律和抽象(或易混)的概念时,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常常是比较肤浅的,而这些内容往往又是后面内容的基础,必须让学生在学习后面的知识之前,通过一些典型例题的分析把这些相关内容掌握得比较好。实践表明,例题的分析选择在刚学了这些内容之后效果是最佳的。所以,习题课往往安排在概念课或规律课之后,它主要针对易错易混概念的辨析,重要概念、主要规律的理解与应用或对重要物理方法、技能的掌握。
习题课型教学结构的基本程序一般安排为:“讲——练——结”,或“练——讲——练——结”。这种结构强调讲、练、结相结合,切忌只讲不练,或讲练不结合;强调师生间的配合默契、信息反馈及时、题目针对性强。通过对典型题目的精讲与精练、对某个问题的多解与多变,纠正学生在理解概念、规律上存在的错误,使学生对概念、规律和规律的适用条件的理解,趋于全面、深刻,基本掌握应用规律求解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一般步骤,能够相对独立地对具体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同时使学生的理解能力、辨析能力、应用知识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5、复习课型的教学结构
复习课是克服遗忘的重要手段,是知识巩固、提高、系统化、网络化的必要途径。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复习课的教学结构也是不同的。可以是针对一个章节结束而提出的单元复习教学结构,也可以是针对某些知识和技能上的重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专题复习教学结构,还可以是针对某些知识板块或板块间的联系而提出的综合复习教学结构。
单元复习教学结构的基本程序是:“议——讲——练”,或“讲——练——结”。一般应通过引导学生对知识体系进行网络复习,结合精讲与精练,使学生对一个章节或一个单元的知识形成网络结构,既明确它们间的关系,又突出知识间的重点、难点,以及相关的方法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趋于系统化。
专题复习教学结构的基本思路是:“导——议——讲——练——结”。通过教师的导和讲,让学生明确目标及解决问题的关键,归纳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与技巧,并通过精练来加深理解与掌握。这种结构重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综合复习教学结构的基本程序是:“讲——练——结”,也可以是:“议——讲——练——结”。目的在于掌握板块的内在关系或板块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的框架结构和方法结构,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使學生能够灵活地运用物理知识综合求解较为复杂的问题。
实验表明:物理课型与主体性整合教学模式,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主体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普遍意义,而且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和借鉴作用。对于不同课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师的教学风格,选择相应的几个环节或调整环节间的顺序,就可以形成各种课型的具体教学结构。这些具体的教学结构各有侧重,同时又都保持了注意激励学生的情感因素,着力培养学生包括创造力在内的各种能力的特色。
物理课型与主体性整合教学模式,根据高中物理课程和中学生认知的特点,把高中物理的主要教学内容概括为五种课型教学结构:概念课型的教学结构、规律课型的教学结构、实验课型的教学结构、习题课型的教学结构、复习课型的教学结构。其中复习课型的教学结构又划分为单元复习教学结构、专题复习教学结构和综合复习教学结构。
1、概念课型的教学结构
物理概念课是指为描述某一物理现象及物理特性而建立新的物理概念,并阐明它的内涵和外延的课堂教学。
物理概念是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物理概念的形成有赖于客观事物的感知、比较、辨别、抽象和概括。因此,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思维的过程。高中物理涉及的新的物理概念严密且抽象。概念课型结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好新概念而提出的。力、位移和路程、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电场强度、电势差、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等内容,都是非常典型的概念课型。
概念教学的基础在于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知,形成鲜明的表象,关键在于如何把一般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基于这些认识,我们把物理概念课的教学结构一般按以下基本程序安排:导——议——讲——练——结。这种结构试图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和记的被动局面,实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启发答疑、巩固扩展,达到理解并初步掌握新概念的目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这种结构强调一个“议”字,应尽可能利用实验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实例来丰富学生的感知,通过议论、相互启发、积极思维,实现认识的飞跃,进而使学生对新概念的建立、定义,以及它与相关概念的关系都有较清晰、较深刻、较全面的认识。
2、规律课型的教学结构
研究宏观物体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的基本方法,是高中物理的主要教学内容。规律课型结构就是针对认知某一物理规律而提出来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左手定则、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都是明显的规律课型。
学生学习物理规律的主要心理障碍是:对物理规律的建立缺乏清晰的感知;已有知识的思维定势、日常经验的思维定势、习惯性思维方式的思维定势对理解规律的干扰;辨证思维能力差,不能正确认识因果关系受条件的制约而忽视适用条件,任意扩大规律的适用范围。为克服这些心理障碍,搞好概念课的教学,我们将概念课型教学结构的基本程序一般安排为:导——研——议——讲——练——结。
这种结构试图改变过去学生学习物理规律、物理公式靠死记硬套的坏习惯,通过学生与教师共同对物理现象的研究,从已知的事实或现象中推导出未知,从中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总结归纳出相应的物理规律以及它的数学表达式——物理公式,再用于解决一些相关问题,达到理解和初步掌握这一规律的教学要求。
这种结构的重点是“研”与“议”,通过师生共同的研究与讨论,使学生知道物理规律是怎样被发现或揭示出来的,有哪些限制条件和基本应用。这种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猜想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有些课具有概念与规律并重的双向教学目标,就应灵活加以应用。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就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和多媒体电教手段,选择导——研——议——结——练的教学程序,使学生对磁通量变化率这一概念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和掌握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实验课型的教学结构
实验是物理学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许多物理规律就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现行高中教材更加强调实验对培养学生能力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纠正过去偏重理论而轻视实验的做法,我们把实验课型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课型,不仅开足大纲中要求的所有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还增加、自制了部分演示实验;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随堂的学生分组实验;尽可能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实验课型结构就是针对学生分组实验和随堂分组实验而提出的,它的基本程序是:导——研——议——结。这种结构强调“研”与“结”,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在操作实验中明确要研究什么,怎样进行研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归纳与交流,最后总结出研究的结论。这种结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和处理数据、归纳结论以及使用仪器、掌握研究方法等各项实验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渗透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德育教育。
4、习题课型的教学结构
物理习题课是指师生共同活动,应用已学物理概念、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课堂教学。
习题课是物理概念和规律课的延伸,主要通过习题的形式使学生对已学的物理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更深入的再认识,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知识的迁移能力只能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培养起来,由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局限,学生初次学习某些重要的规律和抽象(或易混)的概念时,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常常是比较肤浅的,而这些内容往往又是后面内容的基础,必须让学生在学习后面的知识之前,通过一些典型例题的分析把这些相关内容掌握得比较好。实践表明,例题的分析选择在刚学了这些内容之后效果是最佳的。所以,习题课往往安排在概念课或规律课之后,它主要针对易错易混概念的辨析,重要概念、主要规律的理解与应用或对重要物理方法、技能的掌握。
习题课型教学结构的基本程序一般安排为:“讲——练——结”,或“练——讲——练——结”。这种结构强调讲、练、结相结合,切忌只讲不练,或讲练不结合;强调师生间的配合默契、信息反馈及时、题目针对性强。通过对典型题目的精讲与精练、对某个问题的多解与多变,纠正学生在理解概念、规律上存在的错误,使学生对概念、规律和规律的适用条件的理解,趋于全面、深刻,基本掌握应用规律求解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一般步骤,能够相对独立地对具体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同时使学生的理解能力、辨析能力、应用知识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5、复习课型的教学结构
复习课是克服遗忘的重要手段,是知识巩固、提高、系统化、网络化的必要途径。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复习课的教学结构也是不同的。可以是针对一个章节结束而提出的单元复习教学结构,也可以是针对某些知识和技能上的重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专题复习教学结构,还可以是针对某些知识板块或板块间的联系而提出的综合复习教学结构。
单元复习教学结构的基本程序是:“议——讲——练”,或“讲——练——结”。一般应通过引导学生对知识体系进行网络复习,结合精讲与精练,使学生对一个章节或一个单元的知识形成网络结构,既明确它们间的关系,又突出知识间的重点、难点,以及相关的方法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趋于系统化。
专题复习教学结构的基本思路是:“导——议——讲——练——结”。通过教师的导和讲,让学生明确目标及解决问题的关键,归纳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与技巧,并通过精练来加深理解与掌握。这种结构重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综合复习教学结构的基本程序是:“讲——练——结”,也可以是:“议——讲——练——结”。目的在于掌握板块的内在关系或板块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的框架结构和方法结构,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使學生能够灵活地运用物理知识综合求解较为复杂的问题。
实验表明:物理课型与主体性整合教学模式,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主体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普遍意义,而且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和借鉴作用。对于不同课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师的教学风格,选择相应的几个环节或调整环节间的顺序,就可以形成各种课型的具体教学结构。这些具体的教学结构各有侧重,同时又都保持了注意激励学生的情感因素,着力培养学生包括创造力在内的各种能力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