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讲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學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它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它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它又是增强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催化剂。因此,化学是实验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轻,是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大环节。下面我就近几年的化学实验教学多样性谈几点认识。
一、增强实验可操作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恩斯坦说:“喜爱比责任是更好的教师。”开学伊始,在高一的第一节课我没有急于讲课本内容,而是先演示“浸有氢氧化钠的滤纸遇酚酞变红、无水硫酸铜粉未遇水变蓝”等显色实验。浸有白磷、二硫化碳溶液的滤纸在空气中不经点燃而自燃,酒精与浓硫酸混合加入高锰酸钾粉末使得“水下生火”,氢气在氯气中没有氧气而燃烧,以及“水中花园”、“不老的金属树”等实验。课后由学生分别去探索、验证。这样在实验中既复习了初中的概念,为高中要学的广义“燃烧”概念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激发了同学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为今后高中阶段化学学习埋下了伏笔。
二、开设课外兴趣小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
根据中学生普遍喜欢化学实验这一特点,平时结合教学内容,或穿插复习学过的内容及相应的实验,随机性地开展课外兴趣活动。利用课外时间,让同学们亲自体验镁带燃烧的光芒、氢气吹肥皂泡的乐趣、自制水中花园以及常生不老的金属树的感觉;或让学生自己练习制备蒸馏水,配制显影液、定影液冲洗胶卷,结合生活中的化学了解酒后驾车的测定方法,测定吸烟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等一些综合实验。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强化了所学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三年后所有同学的观察、分析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学们因为看到了动眼动手动脑后的果实,自然也就增强了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学习化学也就更加有劲了。
三、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教学的直观性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现行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大多数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若将其改为探索性实验或并进性实验,效果将会更好,如在“氯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教学时,我主要采取了由考题入手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首先回忆初中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两套典型装置,找出它们使用的局限性,然后介绍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药品,最后由学生分析找出制氯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总结出中学化学的第三套制气装置,同时思考如何做“实证氯水的不稳定性和酸性”实验,以及干燥氯气,吸收尾气的方法。通过本节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又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四、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启发思想、分析装置的基础上,又将个别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如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盐酸的反应,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能更准确地观察它们消耗酸的量,放出二氧化碳的量,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明确CO32-、HCO3-与盐酸反应的不同之处,同时又通过碳酸钠与盐酸的互滴反应实验现象的不同,得出不加任何试剂就可以区分它们的方法,还可以更好地掌握盐酸的量对产生二氧化碳的量的影响。
五、利用多媒体手段,以强化动感效应增强实验操作的方便性
把微观问题宏观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能有效地帮助学习分析实验现象,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原因,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实验教学的优化,如钠与水的反应,将其放在事物投影仪下,能清楚地看到反应的多种现象,并观察分析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以便更好地掌握反应原理。对于实验的时间太长,污染严重,危险性大,药品缺乏等,不可能让学生做实验,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也可以通过录像机将氯水光照下的分解反应,亚铁离子在空气中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以及稀释浓硫酸时若反向操作作造成的结果,分别做以速度和效果的处理,使同学们能更好的观察,反应的实质,掌握反应的原理。对化学键、原子结构、晶体结构部分知识,利用Powerpoint、Flash等软件进行摸拟动态分析,使微观现象直观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六、补充部分实验,以增强实验教学直观性,有助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如补充演示将硫化氧气体分别通过三氯化铁溶液,溴水中有黄色的不溶于水的硫生成以溴水退色的实验,说明硫化氢具有强还原性;在氨水性质的教学中,补充氨水与氯化镁、氯化铝分别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实验,同时说明氢氧化铝沉淀不溶于弱酸的事实。
七、开设化学专题游艺会,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培养竞争意识
每学期在开学时根据教学内容制定计划,利用班会或周末时间研讨,同时不定期举行化学实验常识性竞赛活动,以检测和促进化学知识的掌握,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采用了实验教学法后,学生的成绩均不程度的有所提高。
一、增强实验可操作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恩斯坦说:“喜爱比责任是更好的教师。”开学伊始,在高一的第一节课我没有急于讲课本内容,而是先演示“浸有氢氧化钠的滤纸遇酚酞变红、无水硫酸铜粉未遇水变蓝”等显色实验。浸有白磷、二硫化碳溶液的滤纸在空气中不经点燃而自燃,酒精与浓硫酸混合加入高锰酸钾粉末使得“水下生火”,氢气在氯气中没有氧气而燃烧,以及“水中花园”、“不老的金属树”等实验。课后由学生分别去探索、验证。这样在实验中既复习了初中的概念,为高中要学的广义“燃烧”概念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激发了同学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为今后高中阶段化学学习埋下了伏笔。
二、开设课外兴趣小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
根据中学生普遍喜欢化学实验这一特点,平时结合教学内容,或穿插复习学过的内容及相应的实验,随机性地开展课外兴趣活动。利用课外时间,让同学们亲自体验镁带燃烧的光芒、氢气吹肥皂泡的乐趣、自制水中花园以及常生不老的金属树的感觉;或让学生自己练习制备蒸馏水,配制显影液、定影液冲洗胶卷,结合生活中的化学了解酒后驾车的测定方法,测定吸烟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等一些综合实验。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强化了所学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三年后所有同学的观察、分析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学们因为看到了动眼动手动脑后的果实,自然也就增强了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学习化学也就更加有劲了。
三、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教学的直观性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现行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大多数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若将其改为探索性实验或并进性实验,效果将会更好,如在“氯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教学时,我主要采取了由考题入手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首先回忆初中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两套典型装置,找出它们使用的局限性,然后介绍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药品,最后由学生分析找出制氯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总结出中学化学的第三套制气装置,同时思考如何做“实证氯水的不稳定性和酸性”实验,以及干燥氯气,吸收尾气的方法。通过本节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又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四、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启发思想、分析装置的基础上,又将个别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如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盐酸的反应,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能更准确地观察它们消耗酸的量,放出二氧化碳的量,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明确CO32-、HCO3-与盐酸反应的不同之处,同时又通过碳酸钠与盐酸的互滴反应实验现象的不同,得出不加任何试剂就可以区分它们的方法,还可以更好地掌握盐酸的量对产生二氧化碳的量的影响。
五、利用多媒体手段,以强化动感效应增强实验操作的方便性
把微观问题宏观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能有效地帮助学习分析实验现象,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原因,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实验教学的优化,如钠与水的反应,将其放在事物投影仪下,能清楚地看到反应的多种现象,并观察分析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以便更好地掌握反应原理。对于实验的时间太长,污染严重,危险性大,药品缺乏等,不可能让学生做实验,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也可以通过录像机将氯水光照下的分解反应,亚铁离子在空气中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以及稀释浓硫酸时若反向操作作造成的结果,分别做以速度和效果的处理,使同学们能更好的观察,反应的实质,掌握反应的原理。对化学键、原子结构、晶体结构部分知识,利用Powerpoint、Flash等软件进行摸拟动态分析,使微观现象直观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六、补充部分实验,以增强实验教学直观性,有助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如补充演示将硫化氧气体分别通过三氯化铁溶液,溴水中有黄色的不溶于水的硫生成以溴水退色的实验,说明硫化氢具有强还原性;在氨水性质的教学中,补充氨水与氯化镁、氯化铝分别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实验,同时说明氢氧化铝沉淀不溶于弱酸的事实。
七、开设化学专题游艺会,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培养竞争意识
每学期在开学时根据教学内容制定计划,利用班会或周末时间研讨,同时不定期举行化学实验常识性竞赛活动,以检测和促进化学知识的掌握,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采用了实验教学法后,学生的成绩均不程度的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