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间的古都佳境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j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夏名城南京素有“六朝金粉”之誉,自古就是帝王州。这里自然风光壮美,名胜古迹众多,人文底蕴丰厚,风雅魅力四射。明代以降,不少骚人雅士慕名寻踪探访,流连于青山绿水之间。他们相继以地命篇、以境纪图,尽情地表现“金陵八景”、“金陵十六景”、“金陵二十四景”或“金陵四十八景”等(史载明代文徵明绘有《金陵十景图》,蒋乾、黄克晦、郭仁等人分别绘有《金陵八景图》,文伯仁绘有《金陵十八景图》;清代高岑还绘有《金陵四十景图》等等),如此风流趣尚延续至今。笔者在研究南京文化史的过程中,收集到不少相关的图文史料。现以清代初期画家王蓍的《金陵胜迹图册》(八开,绢本设色,每开纵33.5厘米,横36.8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例,在此进行一番艺术赏析。
  王蓍(1649—1737年),祖籍秀水(今属浙江嘉兴),初名尸,字宓革、一字密草,号湖村、晚号伏草氏。朱明王朝灭亡后,原先的开国京师和留都南京,吸引了不少遗老遗少、文人墨客游历寓居。他们摈弃门户陋见,时常交游雅集,怀旧之余吟诗唱和、作画寄情,由衷地表达忧郁深沉的故国情怀等,使得当时金陵这一东南大都会的文化氛围,愈加浓厚繁荣。
  据清代《乾隆江宁新志》、《金陵通传》等文献记载(参见清代袁枚《乾隆江宁新志》卷二十三《艺术传》“王之辅、王概、王蓍、王臬”条),王蓍的祖父王允藏(字惺如)原为秀水人,官至明末麻城(今属湖北)知县,迁徙金陵后就“卜居莫愁湖畔”。其父王之辅(字左车)乃一位高隐之士,“志清行节”,“读书好义”,然而性情却孤高怪癖、难以容人,明亡后坚不仕清。王蓍自小便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继承父志专心文事,淡泊守节不举。由于常与寓居金陵的文人墨客交往切磋,自身受益匪浅。王蓍布衣一生,主要依靠鬻画等方式为继,诗书画印俱能,还纂有《瞰浙楼集》,因此擅名当时。明末文人张摁对于王蓍“一见爱之”,遂将女儿配许之。清初江宁(今南京)知府陈鹏年,“与张武闻频过访”,向其“咨以政事”。安南贡使丁默斋闻其声名,竟然也“造门索诗而去”。这些都从不同侧面揭示出王蓍的学识才智。
  王蓍的山水画外师造化,内得心源,并且汲取了“元代四家”中的黄公望一脉笔意体格,又得当时画坛龚贤等名家的影响,乃明末清初金陵诸家绘画中较有成就的承继者。王蓍的画风与其兄王概(《清画家诗史》称王概为王蓍之弟,见清末李溶之《清画家诗史》乙《乙上目》“王概、王蓍”条)较为接近,所作清秀洒脱,率真质朴,富有传统文人画的艺术气息。他亦善花鸟画、工隶体,在当时与王概并驾齐驱,“人以元方、季方目之”。又与其兄王概、其弟王臬并称画坛“王氏三杰”,合作编绘的《芥子园画传》在中国传统画坛上影响颇大,被后人奉为圭臬。王蓍的绘画技法因此涉猎面相对较广,水墨、浅绛、青绿等画法皆擅,传世作品主要有《夏日山居图》《苕源吏隐图》《归去来辞图》《松泉图》《松鹿图》和《山水》等。
  或许是饱经古都灵秀山川的烟云供养,生活于金陵的王蓍更加热爱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心生诗画讴歌之情。他曾绘有《凤台秋月图轴》,表现人们登临金陵城南风台山、中秋赏月的悠然情致。(凤台山亦名“凤凰台”,因唐代诗仙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而闻名于世。王蓍的《凤台秋月图轴》为绢本水墨淡设色画轴,纵150.7厘米,横48.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显然参考了清初“金陵八家”之一高岑《凤台秋月图》的构图布景)
  而在这套《金陵胜迹图册》中,王蓍在每开画面上均绘有一处南京的名胜佳境,依次为杏花村、桃叶渡、白鹭洲、赤石矶、祖堂山、莫愁湖、弘济寺、达摩洞等8景,所对应的景名分别为:“杏村问酒”“桃叶临流”“白鹭春潮”“赤石丹榴”“祖堂佛迹”“莫愁旷览”“弘济江流”和“达摩灵洞”。画面上无款识,皆钤有王蓍的个人印鉴。另外每开对幅还有王蓍的诗文书法,在内容上先是有关该景点的文字介绍,随后赋诗一首,抒写个人的真情实感,便于让人们“按图索径,聊足寄卧游之思”(明代朱之蕃((金陵图咏》自序)。书法之中仅署款识“王蓍”二字,最后皆钤有一枚“王蓍”朱白文方印、一枚“伏草氏”朱文方印。
  《金陵胜迹图册》第一开题名“杏村问酒”,描绘的是金陵凤凰台麓的杏花村春色。相传唐代诗人杜牧亲临踏访,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七绝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明代以后,不少文人骚客慕名沓来,吟咏不绝。王蓍在该册中记述,这里“旧有杏树百株,间以杨柳。春中红蕊绿丝,纷披掩映,而新莺类语,殊可人意。立春后日丽风和,游观者挂钱杖头,寻村沽酒,醉饮花下,达旦流连,洵称盛事……”,并对前贤诗意进行了图画诠释,洋溢出十分浓郁的游赏情味。画面左下角仅钤一枚“王蓍”白文方印。画家还纵情诗叹:
  杜牧诗留景物存,至今争说杏花村。当年肇迹由秋浦,异代传名是白门。指点酒家人问路,招寻芳树客携樽。凤皇(凰)台有青莲句,相近遗迹供讨论。
  笔者在此另录一首王蓍的诗作《题杏花村图呈还朴郎隐君遂》,试图帮助人们对画家此时的创作心态及其笔下的江南田园意象增添一份理解:
  韩康高隐真仙境,端不种桃专种杏。逃名早避市人知,花掩柴门守幽静。天台武陵焉足夸,引人多事笔桃花。安得乌衣如燕子,春风岁岁到君家。
  《金陵胜迹图册》第二开题名为“桃叶临流”。桃叶渡位于南京“十里秦淮”与“九曲青溪”交汇处,相传为东晋风流才子王献之(王羲之的儿子)迎接爱妾桃叶的地方。“桃叶复桃叶,渡江不明楫。但渡无所苦,我自来迎接。”一曲缠绵动人的《桃叶歌》,让此地名声大噪。南朝以后,这一带乃繁华地段,楼台林立,灯舫鳞集,笙歌达旦,竞渡者喧声不绝。许多文人骚客流连于柳掩波涟的秦淮河边,抒怀咏叹,使得千百年来桃叶渡口歌声不绝,美好的爱情传说绵延迄今。
  但见秦淮河上一位船夫撑篙,舟载一对青年男女摆渡,背景是明代建造的南京城墙和大报恩寺琉璃塔。如此悠然情境,莫不令人摅发思古幽情。左下角钤有一枚“王蓍”朱白文方印。画家不禁感慨:
  渡已为桥跨水涯,青溪西下汇秦淮。竹枝有调歌能著,桃叶留名事亦佳。不用东山携乐伎,何须西浦遇神娃。同时邀笛曾传步,兄弟风流寡兴偕。
  《金陵胜迹图册》第三开题名“白鹭春潮”,描绘的是南京西郊长江之畔的白鹭洲风光。该洲由于长江、秦淮河水的不断冲击,逐渐淤积而成。昔日江水荡漾,常有成群的白鹭或栖息于洲渚,或翱翔于天穹,自然景色殊佳。唐代诗仙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中就吟有“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自鹭洲”的千古绝句。明代以后长江水道北迁,此景杳然不存。
  映入眼帘的画面近景是松柏、人 家,江上风帆往来,茂密的芦草随风摇曳。右下角钤有二枚印章,但是上面一枚鉴文受损难认,下面一枚则为“宓草”朱文方印。王蓍面对沧桑变迁,诗咏无限:
  六朝天堑抱皇州,东抵新林西石头。二水中分迷旧迹,大江北徙远洪流。洲无白鹭千堆雪,稻有黄云万顷秋。亭兴赏心相鼎足,抚今追昔两悠悠。
  《金陵胜迹图册》第四开题名为“赤石丹榴”。赤石矶原为城东南秦淮河畔的一个岗埠,因为石质呈赭红色而得名。六朝以来,这里丹岩碧水,清秀幽谧,颇富世外桃源仙境,引得不少文人雅士前往赏景雅游。赤石矶原本与周处台相连,五代杨吴时期筑城凿壕,将此中断为二。明清两代,这里仍为名胜佳处。清初文人余宾硕《金陵览古》记述这里“长河东来,绕城而过。有矶枕流,可坐十许人。矶上人家种石榴树千株,每盛夏开时,凭流回瞰,有若锦焉。都人鼓楫熙游,欢情自接”。
  该图中除了描绘寺庙民合外,近处有人倘佯河岸观赏丹榴,远处矶上游人或坐或趴,一士闲坐舟上泊于岸边,承续六朝遗风,饶有风流雅趣。清澈澄碧的秦淮河,此刻正静静地流淌着。右下角钤有一枚“王蓍”朱文方印。画家悠然歌吟:
  一湾碧水漾玻璃,万朵猩红吐火齐。怪石伏波如浴象,清流倒影若燃犀。村姑漂鲁宁风初暖,雏燕衔泥飞尚低。莫问乌衣旧故地,夕阳巷口迹全迷。
  《金陵胜迹图册》第五开题名为“祖堂佛迹”。祖堂山是金陵南郊牛首山的支脉,乃佛教禅宗分支——牛头宗的发祥地。唐代高僧法融曾在此修炼,并且创立了牛头宗。画坛“清初四僧”之一的髡残,中年之后驻锡山中的幽栖寺,后来终老于此,骨灰就撒在南京北郊燕子矶畔的大江中。王蓍笔下的山色沉静,佳木参天,庙宇幽寂,寺前人烟稀少。整幅画面犹有空灵隽秀之美,右下角钤有一枚“王蓍”朱白文方印。画家感怀诗叹:
  一览牛头游使归,谁询佛迹问斜晖。花岩岚气浮青远,松迳钟声出翠微。结制僧规居止肃,嬉春客屐到来稀少。地从融祖安禅后,代有传人静息机。
  《金陵胜迹图册》第六开题名为“莫愁旷览”。莫愁湖原称横塘、石城湖,宛若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南京西郊,誉称“金陵第一名胜”。相传南朝齐代,美丽聪慧的洛阳贫女莫愁嫁作建康(今南京)卢姓大户儿媳,由于丈夫戌边多年无讯,莫愁女就经常扶危济贫,藉以排遣心中的忧愁,后因不堪公公的凌辱而投湖自尽。这一凄婉动人的民间故事,因为梁武帝萧衍的一曲《河中之水歌》名世,该湖也由此得名。明代初期,太祖朱元璋曾与中山王徐达在湖畔下棋,朱元璋输棋后就将莫愁湖赏给徐达,这里成了徐家的私家园林。后来画家王蓍全家就曾寓居于该湖侧畔,过着恬淡简朴的布衣生活,因此对莫愁湖怀有特殊的情愫。
  但见莫愁湖一泓清幽,绰约媚人,胜棋楼立于湖畔,士人登阁赏景,渔人撒网捕捞,周遭民居散落。远处清凉诸山环抱,翠微亭耸立山巅,石城峻伟,落帆泊岸,梵宇浮屠隐现于画中,呈现出一派生机。右下角钤有一枚“王蓍”朱文方印。画家宣抒怀旧之念:
  一泓野水浸寒烟,犹赖卢家姓字传。楼废已无沽酒驿,村空惟见打渔船。城头山色眉间黛,窗外波光镜里天。莫笈寂寥歌舞地,美人如在尚依然。
  《金陵胜迹图册》第七开题名为“弘济江流”。弘济寺位于南京北郊幕府山畔,原为观音阁(该阁的基础因有七根支柱撑于江中,俗称“七根柱”),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正统年间赐得此名。该寺附近还有“岩山十二洞”等名胜遗迹。但见画面中的弘济寺面朝大江,缘崖而筑,危岩凌空高耸。人们登临观览,江天一色,波涛汹涌,浩瀚壮观,山水形胜令人神悚。右下角钤有一枚“宓草氏”白文方印。画家王蓍因此诗云:
  天风浩荡拥崔嵬,无尽声闻大辩中。狮座何妨客虎宿,山门不厌对江开。折芦面壁行止水,流水浮云任去来。遥望禅宫灿金碧,恍疑蜃气化.楼台。
  《金陵胜迹图册》第八开题名为“达摩灵洞”。达摩洞也位于幕府山畔、三台洞的西侧,负山濒江,光透天日。相传南朝梁代,天竺高僧达摩(后世尊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师)应邀前来都城建康(今南京)传经施教,因与梁武帝萧衍的佛学见解不一,遂生离念而去。梁武帝得知后连忙派人追赶,想将其挽留下来。达摩“一苇渡江”前就曾在该洞中小憩,后人为了怀念他,遂将之尊为“达摩洞”,洞内存有佛龛,洞壁四周还镌有不少石刻。该画面左下角钤有一枚“王蓍”朱白文方印。王蓍油然吟诗:
  此地番僧曾问渡,群山遮绕浩波横。东迁不及西归好,五马何如一苇轻?在昔故都存幕府,问留遗迹近江域。游人过探悬岩上,古洞因公尚得名。
  关于《金陵胜迹图册》的创作年代问题,由于王蓍未在该图册中署识具体时间,不过通过画家所钤的晚号印鉴“伏草氏”来分析判断,该册页大概应当创作于18世纪初期。而这一时期王蓍的绘画技法,日臻成熟完善。
  王蓍在《金陵胜迹图册》的创作中,主要采取“平远”、“深远”法散点透视构图,以细笔写实为主,布景聚散巧妙,繁简不一,位置经营得当,而又不拘泥于真境。该图册笔墨苍润俊秀,虚实相生,又施青绿、绯红、浅绛等色彩敷染,参融古意绘制而成。山坡岩石主要采用勾擦点皴,复以墨色的浓淡轻重,藉以体现阴阳相背的凸凹质感,既有南宗山水画的披麻皴染,又不乏北派山水雄奇峻险的图式风格。盘曲交错的槎牙老干,随风摇曳的新枝嫩叶,以及山间水畔的草丛等,或用鹿角、蟹爪法描绘,或以勾染点画工写,技法不拘一格。画面中的人物描绘,则起到了突出画意或点景作用。
  譬如在第一开对杏花村的描写中,村落民居茅亭,游人踏青觅春,沽酒意趣横生,青杨、绿柳、绯杏等则以不同色彩罩染,彼此互相映衬,由此营造出万般迷人的田园诗意;又如在第三开画面中,以水墨、淡彩表现白鹭洲畔的迷离缥缈景致,富有逸笔写意的笔墨韵味;再如在第四开“赤石丹榴”中,通过平远视角映现金陵山水的空间之态,清旷而悠远,浑然一派如梦似幻的境象,进而传递出恬淡秀雅的书卷气息;而第八开中的佛教遗迹“达摩洞”,处于诸山环抱之中,俯瞰滚滚长江,周遭幽邃闲静。画家赋色秀丽洁雅,呈现出一种纤尘不染之境。像第五开中的祖堂山、第七开中的幕府山表现,两者的构图布局就不太相同,然而皆可谓清新爽朗、明秀雅丽。王蓍在相应景点的诗咏中,还蕴藏着画面中无法显现的一些历史典故轶闻。
  《金陵胜景图册》将诗书画印汇集于一册,记写古老而多姿的南京形胜秀色,让幻境与实景交融,气韵生动自然,意境隽永怡人,富有节律韵致。该图册堪称王蓍的山水画代表作之一。这不啻是画家心性才学的自然流露,而且也充溢着他爱恋金陵、眷顾家山(明遗民画家及其后裔,常将昔日朱明江山喻称为“家山”)的人文情怀,让昔日南京的旖旎风光和人文故迹得以艺术的再现,无意之间也妙笔生辉,为古都金陵平添了一抹文化意蕴。人们尽情欣赏该图册,似乎更有一种移步换景之妙、心驰神游之趣。
其他文献
民国初年,景德镇制瓷业者顺应时代潮流,一改瓷器装饰中的古装人物构图,用洋彩绘制时尚青年女性的妆容与服饰,这些洋彩瓷器记录了当时青年女性追求时尚生活的潮流。时尚洋彩瓷器融合诗、书、画为一体,工笔兼写意的刻画人物的手法,巧妙使用洋彩着色,再现了时装的华贵和绚丽多彩,开创了中国的写实主义瓷绘。  创新的写实主义瓷绘  民国初建,百废待兴。西风东渐,加速了国人的改良维新进程。近代工业和教育都有所发展,城市
期刊
版本學上术语很多,有些常被提到,如初刻本、重刻本、影刻本、精刻本等等。顾名思义,初刻本就是第一次刻印的书称初刻初印本,这种本子最受人重视。重刻本是指这块书版的字画漫漶不清又到处断板,干脆另起炉灶,重刻此书。自然,重刻本肯定比这书的初刻本晚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一般地说,重刻本不大受藏家重视。但是情况并不绝对。有些人的著作,刊印者在最初收集的时候,限于条件,未能完备,只能先行雕印。过些年后,网罗不少佚文
期刊
历史源远流长并具有中华民族传统内涵的中国书画艺术,历来被奉作拱璧之珍。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历代书画珍品作为统治阶层的玩赏物,大多集中于宫廷、官府与豪门,并伴随着世事变迁、朝代更替而辗转流传。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王朝,在其鼎盛的康熙、乾隆时期,将前代书法绘画名迹网罗殆尽,从而实现了中国古代书画珍品的空前大集中。清王朝覆灭后,中国最后一代皇帝——溥仪,在其逊位以后,以赏赐其弟溥杰为名,将1200余件历代书
期刊
民国刷花人物瓷在民国刷花瓷中生产时间最短,产量也最少。刷花瓷先是将胶水均匀涂在瓷胎器表,而后将设计好或印刷好的专用图纸附着在上面。待胶水干后用小刀笔依照图样刻出花纹,再用笔蘸彩料隔着铜丝来回刷绘,使细小的彩料粉末喷在有空白花纹的瓷面上。刷花工艺远比手绘费时费力费钱,上成刷花作品色彩有时需要几道或十几道工序来搭配填补。  民国时市场上的刷花瓷不多,以花鸟纹饰生活用瓷为主,少有人物纹饰的生活用瓷,人物
期刊
追溯20世纪中國历史,辛亥革命毋庸置疑是一个无法绕开的重要话题。2011年辛亥革命迎来了它的百年历史,这百年中,中國社会变化急剧,历经晚清、民國、新中國以及改革开放等各种历史行程。行程中诸多豪杰潜跃,人事兴替,反映了中國社会变化剧烈的面貌。早年从事教育,中年参加革命和文化事业,晚年随蒋赴台,无锡人吴稚晖以其丰富的社会实践映现了中國近代社会的天崩地析之变。  1865年出生于江苏无锡阳湖县雪堰桥的吴
期刊
今年7月16日下午,一组由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吴德舁创作的青史香尘白玉摆件,在西泠印社拍卖公司春拍中拍出了1035万元,这是当代玉器拍卖首超千万元,对当代玉器的收藏、拍卖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组用新疆和田籽料、以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为原型创作而成人物摆件,细腻生动的塑造了拜月貂蝉、出塞昭君、醉酒贵妃、浣纱西施四个喜闻乐见的人物形象,2007年参评中国玉石雕刻“天工奖”,荣获金奖。  玉质优良、出自名家、雕
期刊
近日,笔者于沪讲学期间,在台湾友人处欣赏到张大千先生的两帧作品,《墨笔挥扇仕女图》和《仿石涛秋山远眺图》。  《墨笔执扇仕女图》题有:“此十八年前所作,李芬仁兄得之,嘱为题记。壬辰七月,张大千爰”。钤白文方形“张爰”,朱文方形“大千”两印。壬辰为1952年,张大千时年54岁。  如果将张大千22岁至43岁的仕女画定为早期的话,那么早期又可分为前段和后段。前段无论是在师法华喦,还是唐伯虎,在用笔方面
期刊
珐琅,是一种粉状的玻璃质材料,以石英、长石、硼砂、瓷土为原料,以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经粉碎、熔融后而成,习惯上称为“珐琅釉”。珐琅器是将珐琅釉通过不同的加工工艺固着于金、银或铜胎的表面,经焙烧后而成。根据其制作方法的不同,珐琅器可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内填珐琅)、画珐琅三大品种。珐琅器既具有金属的坚固性、玻璃的光滑性,又具有瓷器的耐蚀性和珠宝的富贵气,是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工艺美术品之一。  掐
期刊
新疆古称西域,是玉石之路和丝绸之路的要冲。千百年来,驼铃叮当,玉商相随,跨戈壁,越沙漠,过草原,沟通内地与欧亚各国。在西域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多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不同的习俗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在这里碰撞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新疆和田是玉料的主要产地,不仅为璀璨的中国玉文化提供了玉材之母体,成为国家之宝、皇家之宝、连城之璧、皇帝之玺,同时也孕育了西域玉雕文化。  据史料记载,1980年在
期刊
众所周知,董其昌(1555-1636年)是明后期最负盛名的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和书画鉴赏家,华亭派的主要代表。董其昌的书法,自谓于率意中得之。  初见董其昌《行草早朝》卷图片,字大如拳,误以为是高头大卷,待看实物始知作者是在不足盈尺的窄绢上挥洒作行草大字,笔力纵横雄恣,不禁叹为观止。其内容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五律《早朝》之二,诗中的“五凤城”即指皇城,而成语“柳暗花明”也是典出此诗。款署“己未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