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中的美术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t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之一,它在艺术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智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有非常大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非常重视美术教育,可是有很多地方对美术课的重视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实际上仍和以前一样对待美术教育。老师们一提到需要经费来购置上课必备的材料,领导们纷纷摇头。
  一
  我从事农村美术教育工作已十三个年头,通过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总结,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因素影响美术教学。
  (一)家长将一些错误信息传输给孩子。在孩子入学前,绝大多数的家长对孩子能画画给予鼓励和奖表扬。进入小学后,家长们只看重孩子文化课的成绩,这种看法就使孩子认为学习成绩才是关键,兴趣爱好不重要,兴趣和爱好可以忽略,于是孩子的绘画天性就被这种家庭的教育扼杀在萌芽中。
  (二)社会上普遍认为画画只是兴趣,文化成绩才是衡量一个人能力和价值的尺度。许多家长不考虑孩子的长远的发展,只要求孩子在文化课上取得好成绩,忽视综合能力发展、兴趣和爱好等方面的培养,采取强硬手段让孩子学文化知识,这样不仅扼杀了孩子的天生想象力、创造力,而且把孩子变为学习文化的工具,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懂,特别缺乏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造就了很多、无生存能力的群体,给社会造成了负担。
  (三)学校对美术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关心也是微乎其微,以应试教育为主,以学生成绩和升学率来评定教师的能力。在这种环境下,农村学生自然也看轻美术。农村美术教师的知识水平不高,需要实实在在的培训。在上美术课时,因没有必要的教学资料,教师只能教学生临摹课本上的作品,课堂气氛低沉,讲课枯燥无味,使学生失去兴趣。这些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无情地抹杀。
  美术教育一般是通过一定的技能练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造型手段和技巧,同时促进学生智力和各种潜在创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但这只是美育教育的一个方面,它真正的作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因此,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素质教育,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和创造能力,而且要让学生接触大量的、丰富的世界美术优秀作品,从而提高对世界和人类文明遗产的能力,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更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情感、人格等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二
  据以上的现实情况,许多地方的美术工作者结合本地方实际情况补充了一些农村教材。地方性的农村美术文化因立足于本土民间民俗习惯,以体现地方民族特色,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易被其它形式所同化。正规的美术教育资料能补充农村美术教育的不足,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当地社会与经济文化的发展,更新美术教学观念,使美术教育不断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要求。
  学校可以利用自然资源来发展特色教育。例如我县的西双湖风景很美,可以用来写生,也可以用来举办水上的运动项目,让学生参与到自然中去学习;组织一些主题性的活动来教育学生注重环保,重视生态平衡,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教育学生只有相互尊重才能使自己生活得更美;还有告诉学生古老的建筑和新兴的现代建筑无疑都是时代的产物,从侧面反映了美术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配套工具,拍摄录像、搜集照片和整理人文景观中的农村美术,结合农村美术教材,通过放映录像、图片展示、多媒体计算机图形设计、文字数据介绍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农村美术,介绍身边的物景,让学生学会发现美,用自己的眼睛发现身边的美的存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以生态游的方式,开展农村美术教育。例如让学生参观黄川镇的草莓生态基地、石梁河镇的葡萄园生态基地,让学生在游玩中,观察感受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之美,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融入自然美景中受到熏陶和感化。教师在课前应要求学生实地搜集美术资料,写生和记日记,把亲身体会用笔记录下来,以此培养学生研究农村美术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审美能力。
  学校还应把农村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开展形式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的艺术教育指导思想指出: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以人为本,把农村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开展各种展览活动,如“农村景观风景写生作品展”“水晶之都摄影作品展”“家乡版画画展”等。还可以与其它学科联系共同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与历史、地理科结合,实地采集数据,然后进行演讲比赛,这样正好能结合我县的水晶的特色,形成一种以水晶为主题的文化。这样可以使学科横向联系,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的目的。
  只有我们理解美术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才能实现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在实际中的重视。我们要做到关注每一个喜欢美术的学生,让他们在有限的知识空间里受到美术的滋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美术的育人优势,让学生对各类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都有最基本的了解,才能使学生理解各种美术作品的深刻内涵,领悟其美感,更好地接受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认识世界知识的宝库。同时,也为学生以后继续进行艺术学习打下深厚的基础,有利于学生全面、自由发展。此外,学生在学习、掌握各种美术知识技能过程中,也能促进智力的发展,激发创作热情,形成创造能力。
其他文献
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可以反馈、评价、调控教师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化学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多样地兼用不同的课堂质疑方法进行教学,既能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
情感教育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新课标的要求。有人认为教学中的情感成分在试卷中无法考核,又占用知识教学时间,就压缩或根本就不流露。其实情感是有弹性的,可多可少、可大可小。在教学中情感的需要和产生是自然而然的,肯定会影响认知、意志、价值观等,因此教师应把握好中学化学的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是教学工作中重要元素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一般说来,凡能满足需要或
兴趣是获得知识最重要的内部驱动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在兴趣的驱使下进行的学习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在这个处处讲求创新的时代是非常重要的,小到个人事业,大到国家前途和命运,只有具有一定的创造力,才能有好的发展前景。  现如今,很多学生都是在考试的压力、教师的压力与家长的压力之下被迫学习的,由于缺乏兴趣,很多学生即使成绩不错,也都是高压政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中职化学教学的实践,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从掌握知识的方法、技能上加以引导、辅助,解决学生顺利过渡并适应职校化学学习的问题。  关键词: 初中化学 中职化学 顺利过渡    最近几年我校扩大了中职的招生规模。从初中到职校,是学生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是从一个学习阶段上升到更高的一个学习阶段的过程,其中既有知识上量的变化,又有掌握知识方法上质的飞跃。开始,大多数学生感到新奇、兴奋、
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等教育理念进一步得到认同,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将发生重大改变。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科学学习的核心,它对我国目前的高中生物课程的改革来说既是一个新的理念,又是近20年中学生物教学改革所一直推崇的教学思想。生物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一个普通公民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科学素养。因此教师应考虑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特别要注重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
摘 要: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注意学生个性的培养是当今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发挥德育的功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学校德育教育 学生个性 培养    1.引言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如今,素质教育已成
时下,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念,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有人甚至把它视为新课程改革最大的成果。但我作为一名长期处于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农村初中教师,对此却极不乐观。  对于研究性学习,议论或著述颇多,可谓见仁见智。但总体上有这样一个共性: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
摘 要: 成长档案袋评价是一种新兴的质性评价方法,本文对成长档案袋在教学评价中的优势进行了分析,阐述和说明了《人际沟通》实践教学中建立成长档案袋的目的、内容、评价表设计等。  关键词: 《人际沟通》实践教学 成长档案袋 学生评价    《人际沟通》作为护理专业开设的人文类课程,与以往同类课程相比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淡化了纯理论的讲解,增加了“实践活动”模块,并与理论知识相呼应,意在使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