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思政课堂教学过程出现困境,教学实效甚微,呼唤课堂教学过程的变革。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给思政课的“课堂革命”带来了契机,推动了思政课堂教学过程的结构性变革。教师要充分设计好对分课堂的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个模块,充分把握对分课堂教学中创新、实践、互动、趣味原则,通过优化理论教学课堂、融入实践互动课堂的方式实现思政课堂的对分管理,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 对分课堂 构建路径
【课题项目】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增强学生获得感导向下高职思政课对分课堂模式的建构与实践”(课题编号:ZJGB2019125)。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3-0050-04
2018年2月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指出,“要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学生思想和认知特点,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要加大对优秀教学方法的推广力度,注重用点上的经验带动面上的提升。课堂教学方法创新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生师互动,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最后一公里”,课堂质量如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加强课堂教学过程改革,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实效,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成为理论和实践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从总体性上进行考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法和模式并没有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思政课的课堂教学过程出现困境,教育实效式微,呼唤课堂教学过程的结构性变革。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给高职思政课的“课堂革命”带来了契机,推动了思政课堂教学过程的结构性变革。
一、对分课堂模式构建的理念及流程
对分课堂(PAD课堂)是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张学新教授在经过数十年的教学活动中总结出来的一套教学方法。在他的这套教学方法中将教学课堂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教学时间由教师支配,另一部分时间则由学生自我开展学习与交互活动。在传统的高职院校思政教学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通过教师进行课堂讲授、学生课下听讲的方式开展的。这种教学方法尽管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但是由于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因此,即使教师讲课再认真也很难保证学生45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课。在对分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教学课堂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传统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开展相关教学,让学生对相关内容有一个初步认识。第二部分则是开展实践教学,学生需要根据教师提出的各种教学要求开展相应的学习实践活动,并通过大量实践活动提升自身对于思政课中某一知识点的整体把握。
在开展对分课堂过程中,教师往往需要通过如下几个环节开展相关的课堂模式创建。对分课堂的基本内容包含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个基本的模块。在第一部分的讲授中,教师需要根据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知识点讲授,教师可以选择课堂讲授或课下讲授形式。讲授结束后,教师需给学生布置对应的题目,并通过精讲题目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点;第二部分是内化吸收,在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后,教师应给学生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消化吸收,通过让学生看书、思考、反思、做作业等多种形式实现知识点的自我内化;第三部分是互动讨论环节,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互动、实践、创新活动的方式实现教学元素的重组,从而形成新的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二、高职思政课对分课堂模式构建的原则
高职思政课堂中分课堂模式的顺利开展,教师除了需要对这一课堂教学方法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外,还应在教学过程中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则,只有当教师把握这些原则后,才能构建出一个更加高效的思政课对分课堂模式。
(一)创新性
高职思政课對分课堂中要注重创新性。一是注重过程创新。教师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相关方式开展理论教学,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为后期更好地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打下基础;二是注重教学内容创新。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应做到与时俱进,将最新的理论内容及时融入其中,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最前沿的知识点。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列举的案例应与教学内容相关,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三是注重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要打破传统评价方式的单一化,注重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践性
高职思政课对分课堂中要强化实践性。教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增强自身实践意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做好充分准备。由于对分课堂将教学课堂分为讲解与互动两个环节,在任何一个环节中,教师都应时刻将实践性融入其中,通过开展各种富有实践性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不断实践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的锻炼,培养学生形成较强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实践意识。
(三)互动性
高职思政课对分课堂中要加强互动性。教师在对分课堂中应将互动性原则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互动贯穿整个教学课堂,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在高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放弃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多种层次性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展开互动,并在互动过程中逐渐将理论教学内容深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开展高职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更要将互动性融入到具体的活动中,引导小组同学通过互相交流提升达到活动目标的效率,从而提升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四)趣味性
高职思政课对分课堂中要体现趣味性。由于思政课程的特殊性,相关教学内容大多数是以枯燥的教学理论为主,要想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及对应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思政课对分课堂上,要依据思政课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好讨论问题,教师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丰富教学内容的趣味性,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及对应的教学课堂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高职思政课对分课堂模式构建路径探索
通过前面分析可以看出,在高职思政课中开展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不断实践、互动的过程中丰富自身对于该课程的实践经验,对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核心能力的提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政课中的有效运用,教师应通过如下几个方面开展思政课教学。
(一)讲授:优化教师讲授方式,努力做到充分而不过分的引导
对于讲授这一环节来说,教师应特别注意其本身的讲授方式,在保留传统教学过程中的相关教学基础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教师的讲授方式。一般情况来说,教师常用的讲授方法是直铺式教学法,即教师在课下将要将讲授的内容做成PPT,在课堂上教师则根据PPT的内容给学生讲授。这种教学方法本身没有太大问题,但由于讲授内容过于死板,缺乏对应的引导导致学生学习起来相对比较费劲。
为了更好地提升对分课堂理论讲授环节的教学质量,教师应尝试优化讲授方式,通过充分而不过分的引导的方式来让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所谓充分而不过分是指教师应充分开展引导式理论讲授活动,引导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但是对于学生如何理解教师不应做过多的干涉。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在每节新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应多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跟着教师的提问开展相关学习。一般情况下,教师提问的方式有多种,在本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确定采用某一种或两种提问方式进行组合性提问。比如采用导入式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快速对所学内容产生一定的兴趣,随后再采用递进式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相关问题的思考,从而帮助他们不断增进对所学知识的把握程度,并逐渐提升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度。第二,在学生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多找一些学生熟悉的知识点作为引导。这里所说的熟悉的知识可以是学生以前学过的一些知识点,也可以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内容,通过讲授这些基本内容的方式让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更加深入的认识,随后开展相关教学时才能提升学生答题正确性。第三,在引导学生学习各种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多找一些趣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开展学习,间接引导学生提升对理论学习的把握程度。
(二)消化:倡导独立思考,鼓励大胆思考,形成鲜明观点
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展独立学习和思考,通过给学生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独立学习;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在课下开展相关知识点的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鼓励学生在自主学完一段内容后能够更好地形成一些鲜明的观点,确保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丰富自身综合素养。首先,教师应倡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意识,在每次讲授完基本的理论知识后,教师应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开展独立思考,思考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善于总结学习经验。第二,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相关问题,勇于根据相关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及时将自己的观点记录下来。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教师应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记录自己的观点。比如笔记记录、绘图记录、网上文档记录等形式,强调学生记录过程中的重要性,提升学生记录后的效率。第三,在倡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活动过程中,教师还应进一步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相关学习任务,遇到各种困難时可以自己查阅相关书籍及文章,但不要急于与其他同学或教师交流。通过自我找寻办法、自我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三)讨论:实现小组化讨论,解决低层次问题,记录争论性问题
讨论环节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并做了充分的消化后,已经对所学知识及内容有了一定的判断,同时也已经对所学内容产生了一些质疑,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解决独自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困难或问题,教师应该在本环节中开展讨论活动。在活动讨论环节,教师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话题讨论,并在讨论过程中逐步解决一些低层次问题,并尝试将一些纠纷性较大、难度较高的问题放在下一个环节中集中处理。首先,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对应的学习内容给出一些基本的主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题开展交流。其次,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应让学生及时将问题记录下来。在记录这些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让学生与其他同学展开交流,将问题的记录方式、具体的疑惑点及同学们争论最多的一些点标注出来,从而在下面的“对话”环节中与教师展开更加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四)对话:实现师生对话,解决争论性问题
在高职思政课对分课堂的最后环节中,教师应进一步优化教学实践活动形式,将师生对话的形式融入到具体实践活动之中,促使学生互动的形式多样化,从而提升学生实践活动的有效性。通过师生对话的方式让学生将小组商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给教师,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内容给予不同形式的答复。比如可以在实践活动环节中给学生播放一些视频资料,随后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开展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寻找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地保证这一环节工作的积极性,教师在与学生开展交流的过程中应做到以理服人,通过举出更多实际的案例来帮助学生解决这些争论性的问题。另外,在开展师生对话过程中还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方面,在思政课对分课堂中,学生应成为整个课堂中真正的主人,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学习思政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与学生进行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交流,将自己的想法与其他同学表述出来;另一方面,当学生开展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管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举止,观察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变化并及时给予调整。
四、总结
实践证明,对分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而是高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高职思政课教师应在充分发挥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自身优势的同时,要充分把握对分课堂教学中创新、实践、互动、趣味原则开展相关教学,通过进一步优化理论教学课堂、融入实践互动课堂的方式实现思政课堂的对分管理,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不断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参考文献:
[1]任超.“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国际公关,2019(05):92.
[2]赵莉.对分课堂模式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04):56-57.
作者简介:
谢爱莲(1973.11-),湖南娄底人,汉族,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 对分课堂 构建路径
【课题项目】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增强学生获得感导向下高职思政课对分课堂模式的建构与实践”(课题编号:ZJGB2019125)。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3-0050-04
2018年2月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指出,“要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学生思想和认知特点,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要加大对优秀教学方法的推广力度,注重用点上的经验带动面上的提升。课堂教学方法创新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生师互动,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最后一公里”,课堂质量如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加强课堂教学过程改革,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实效,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成为理论和实践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从总体性上进行考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法和模式并没有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思政课的课堂教学过程出现困境,教育实效式微,呼唤课堂教学过程的结构性变革。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给高职思政课的“课堂革命”带来了契机,推动了思政课堂教学过程的结构性变革。
一、对分课堂模式构建的理念及流程
对分课堂(PAD课堂)是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张学新教授在经过数十年的教学活动中总结出来的一套教学方法。在他的这套教学方法中将教学课堂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教学时间由教师支配,另一部分时间则由学生自我开展学习与交互活动。在传统的高职院校思政教学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通过教师进行课堂讲授、学生课下听讲的方式开展的。这种教学方法尽管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但是由于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因此,即使教师讲课再认真也很难保证学生45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课。在对分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教学课堂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传统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开展相关教学,让学生对相关内容有一个初步认识。第二部分则是开展实践教学,学生需要根据教师提出的各种教学要求开展相应的学习实践活动,并通过大量实践活动提升自身对于思政课中某一知识点的整体把握。
在开展对分课堂过程中,教师往往需要通过如下几个环节开展相关的课堂模式创建。对分课堂的基本内容包含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个基本的模块。在第一部分的讲授中,教师需要根据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知识点讲授,教师可以选择课堂讲授或课下讲授形式。讲授结束后,教师需给学生布置对应的题目,并通过精讲题目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点;第二部分是内化吸收,在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后,教师应给学生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消化吸收,通过让学生看书、思考、反思、做作业等多种形式实现知识点的自我内化;第三部分是互动讨论环节,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互动、实践、创新活动的方式实现教学元素的重组,从而形成新的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二、高职思政课对分课堂模式构建的原则
高职思政课堂中分课堂模式的顺利开展,教师除了需要对这一课堂教学方法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外,还应在教学过程中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则,只有当教师把握这些原则后,才能构建出一个更加高效的思政课对分课堂模式。
(一)创新性
高职思政课對分课堂中要注重创新性。一是注重过程创新。教师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相关方式开展理论教学,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为后期更好地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打下基础;二是注重教学内容创新。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应做到与时俱进,将最新的理论内容及时融入其中,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最前沿的知识点。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列举的案例应与教学内容相关,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三是注重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要打破传统评价方式的单一化,注重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践性
高职思政课对分课堂中要强化实践性。教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增强自身实践意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做好充分准备。由于对分课堂将教学课堂分为讲解与互动两个环节,在任何一个环节中,教师都应时刻将实践性融入其中,通过开展各种富有实践性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不断实践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的锻炼,培养学生形成较强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实践意识。
(三)互动性
高职思政课对分课堂中要加强互动性。教师在对分课堂中应将互动性原则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互动贯穿整个教学课堂,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在高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放弃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多种层次性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展开互动,并在互动过程中逐渐将理论教学内容深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开展高职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更要将互动性融入到具体的活动中,引导小组同学通过互相交流提升达到活动目标的效率,从而提升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四)趣味性
高职思政课对分课堂中要体现趣味性。由于思政课程的特殊性,相关教学内容大多数是以枯燥的教学理论为主,要想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及对应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思政课对分课堂上,要依据思政课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好讨论问题,教师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丰富教学内容的趣味性,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及对应的教学课堂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高职思政课对分课堂模式构建路径探索
通过前面分析可以看出,在高职思政课中开展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不断实践、互动的过程中丰富自身对于该课程的实践经验,对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核心能力的提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政课中的有效运用,教师应通过如下几个方面开展思政课教学。
(一)讲授:优化教师讲授方式,努力做到充分而不过分的引导
对于讲授这一环节来说,教师应特别注意其本身的讲授方式,在保留传统教学过程中的相关教学基础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教师的讲授方式。一般情况来说,教师常用的讲授方法是直铺式教学法,即教师在课下将要将讲授的内容做成PPT,在课堂上教师则根据PPT的内容给学生讲授。这种教学方法本身没有太大问题,但由于讲授内容过于死板,缺乏对应的引导导致学生学习起来相对比较费劲。
为了更好地提升对分课堂理论讲授环节的教学质量,教师应尝试优化讲授方式,通过充分而不过分的引导的方式来让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所谓充分而不过分是指教师应充分开展引导式理论讲授活动,引导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但是对于学生如何理解教师不应做过多的干涉。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在每节新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应多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跟着教师的提问开展相关学习。一般情况下,教师提问的方式有多种,在本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确定采用某一种或两种提问方式进行组合性提问。比如采用导入式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快速对所学内容产生一定的兴趣,随后再采用递进式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相关问题的思考,从而帮助他们不断增进对所学知识的把握程度,并逐渐提升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度。第二,在学生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多找一些学生熟悉的知识点作为引导。这里所说的熟悉的知识可以是学生以前学过的一些知识点,也可以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内容,通过讲授这些基本内容的方式让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更加深入的认识,随后开展相关教学时才能提升学生答题正确性。第三,在引导学生学习各种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多找一些趣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开展学习,间接引导学生提升对理论学习的把握程度。
(二)消化:倡导独立思考,鼓励大胆思考,形成鲜明观点
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展独立学习和思考,通过给学生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独立学习;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在课下开展相关知识点的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鼓励学生在自主学完一段内容后能够更好地形成一些鲜明的观点,确保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丰富自身综合素养。首先,教师应倡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意识,在每次讲授完基本的理论知识后,教师应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开展独立思考,思考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善于总结学习经验。第二,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相关问题,勇于根据相关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及时将自己的观点记录下来。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教师应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记录自己的观点。比如笔记记录、绘图记录、网上文档记录等形式,强调学生记录过程中的重要性,提升学生记录后的效率。第三,在倡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活动过程中,教师还应进一步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相关学习任务,遇到各种困難时可以自己查阅相关书籍及文章,但不要急于与其他同学或教师交流。通过自我找寻办法、自我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三)讨论:实现小组化讨论,解决低层次问题,记录争论性问题
讨论环节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并做了充分的消化后,已经对所学知识及内容有了一定的判断,同时也已经对所学内容产生了一些质疑,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解决独自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困难或问题,教师应该在本环节中开展讨论活动。在活动讨论环节,教师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话题讨论,并在讨论过程中逐步解决一些低层次问题,并尝试将一些纠纷性较大、难度较高的问题放在下一个环节中集中处理。首先,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对应的学习内容给出一些基本的主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题开展交流。其次,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应让学生及时将问题记录下来。在记录这些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让学生与其他同学展开交流,将问题的记录方式、具体的疑惑点及同学们争论最多的一些点标注出来,从而在下面的“对话”环节中与教师展开更加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四)对话:实现师生对话,解决争论性问题
在高职思政课对分课堂的最后环节中,教师应进一步优化教学实践活动形式,将师生对话的形式融入到具体实践活动之中,促使学生互动的形式多样化,从而提升学生实践活动的有效性。通过师生对话的方式让学生将小组商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给教师,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内容给予不同形式的答复。比如可以在实践活动环节中给学生播放一些视频资料,随后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开展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寻找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地保证这一环节工作的积极性,教师在与学生开展交流的过程中应做到以理服人,通过举出更多实际的案例来帮助学生解决这些争论性的问题。另外,在开展师生对话过程中还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方面,在思政课对分课堂中,学生应成为整个课堂中真正的主人,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学习思政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与学生进行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交流,将自己的想法与其他同学表述出来;另一方面,当学生开展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管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举止,观察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变化并及时给予调整。
四、总结
实践证明,对分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而是高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高职思政课教师应在充分发挥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自身优势的同时,要充分把握对分课堂教学中创新、实践、互动、趣味原则开展相关教学,通过进一步优化理论教学课堂、融入实践互动课堂的方式实现思政课堂的对分管理,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不断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参考文献:
[1]任超.“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国际公关,2019(05):92.
[2]赵莉.对分课堂模式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04):56-57.
作者简介:
谢爱莲(1973.11-),湖南娄底人,汉族,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