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研训内涵 促进教师成长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以来,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培训受到高度重视。校本培训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简称,它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和研训活动。如今,校本培训已被视为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它不仅着力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技能,更着眼于促进教师专业化的迅速成长。为此,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中,始终突出“针对实际、强化实训、突出实效”的特点,积极探索构建校本培训的新模式,不断地丰富研训内涵,促进教师成长。
  
  一、宣传发动——举旗子
  
  要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必须使培训提高成为教师内在的发展需求,成为他们追求成功的自觉需要。校本培训应注重激发教师个人的学习动机,唤起教师终身学习的积极情感,形成不断学习的强烈愿望。因此,要重视做好宣传发动,高举“发展旗帜”,走“发展道路”,有效统一教师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构建起学习发展的共同体。首先是创造条件,引导教师积极“走出去了解,走出去接触”,感受当今教研的滚滚洪潮和教研的空前繁荣,树立必要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排除“盲目的自恋、自信和自居”。同时,以开展“造就智慧型教师,构建学习型学校”读书活动为契机,举行“教师专业发展大家说”、“我与新课改同成长”等思想大讨论活动,积极通过系统深入的学习、反思,剔除不良教研风气,消除不正教研认识,帮助教师形成“教研是帮助教师排除职业倦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统一正确认识,有效地发挥了良好教研文化的正确导向功能。其次,宣传发动必须重视成就价值的展示,教育幸福的体验,已让教师产生不断发展的持续动力。所以,我们积极运用“场论”等群体心理学观点,启动教师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机制,增强教师参与培训学习的积极性,克服可能出现的“培训懈怠”或“心理拒斥”现象,将自我驱动和人际互动统一起来,构成教师校本培训的动力体系,内外结合,持续运作,形成了“参与教研为乐、建树教研为荣”的氛围。
  
  二、学习互动——厚底子
  
  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又升华于实践,实践的逼近和急需是理论得以发展与创新的前提。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广泛涉足于中外教育教学理论的沃土,吸纳众家之精髓,结合自己的思考,不断丰富自己的积淀,才可以日趋专业化。“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生命才会成功。”在强化学习方面,倡导互动学习,倡导博览群书,引领教师们在“向书本、向同行、向实践学习”的持续学习中积淀厚实的文化底蕴。一是打造学习“共享平台”。主要包括“学术沙龙、课改茶座、名师论坛”三种形式,由教导处每月组织教师进行深度会谈、案例分析、实验体验等活动,每次一专题,并规定每人每周至少学习两篇以上的课改理念文章,做好札记及批注。同时,在鼓励订阅杂志的基础上,定期邀请专家、骨干教师开讲座等。二是重视建设和而不同的学习文化。我们把“文化场”的建设作为校本培训的重头戏。积极鼓励教师与书本为友,创造机遇与大师对话,引导教师向同行学习、与写作结缘,将校本教研引向深入。1.与经典为友。我们针对教师阅读现状,精心选择并向全体教师推荐现当代教育名著,及时更新教育图书,丰富教师的学习资源,并通过举办读书征文活动,引导教师阅读的同时,内化吸收。通过各种形式展示读书成果,交流学习体会,进一步培育教师的人文素养,为教师的生命发展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2.与写作结缘。我们号召全体教师努力做实践的思考者,更要做理论的总结者。引导教师不仅多读、多思、多实践,还要多总结、多练笔,主要方式有心灵感悟、案例赏析、教育随笔等。我们坚持业务学习笔记检评、期末考核工作制度,使学习逐步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习惯,促进了教学观念的迅速更新,夯实了专业成长的基础。
  
  三、分类促动——压担子
  
  课改倡导尊重学习的个性,同样,校本培训也应立足教师发展水平的差异,实施个性化的培养培训策略。为了更有针对性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着力构建“骨干教师主动引领辐射、中年教师主动梳理提升、青年教师主动承接跃升、年轻教师主动融入发展”的研训体系,突出“强化骨干引领作用、夯实中层队伍素质、加强后进教师指导”的原则,努力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带动、中层教师的支撑促进作用。在实践中,我们合理实施教师分类培训计划,给所有教师增加合理的发展压力。对新教师的培养:建立“导师带教”制度——抓好实践考核环节——加强跟踪指导工作;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模式:结对子——传帮带——挑尖子;对骨干教师的培养模式:铸师魂——确立奋斗目标,练内功——夯实技能基础,览群书——构建知识结构,作总结——升华实践经验,学创新。实行“三个分类”培养模式,旨在贯彻人本化管理模式,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另外,特别加强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实施“12345”培训计划。通过这样的分类带动实施策略,全体教师都有受关注、受尊重的内心体验,都能强烈地感受到发展的紧迫性,提高了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四、展示驱动——搭台子
  
  “一次成功的体验,可以激起数十次的参与欲望。”为了让教师品味到校本培训的甜头,让他们体验到发展的成功喜悦,我们采取了展示驱动的办法,为教师搭建广阔的展示、交流平台,促使他们在展示中交流,在交流中分享。一是架设成长台阶。为了让教师们能“与专家零距离接触、与名师面对面交流、与新秀无保留切磋”,我们聘请名师或骨干教师来校开设专题讲座,答疑解惑,让广大教师在与专家直接交流、思维碰撞中明晰自己努力的方向,得到精神和气质的熏陶、智慧和思维的启迪、思想和理念的提升。同时,利用“蹲点教研”的机会,邀请教研员来校指导教学,问诊课堂,把脉问题。开展同课式研讨,同一教学内容由两三位教师同时上课,先通过对每节课的深入观察、比较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再通过反思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并举办“常态课例研讨和优秀课例赏析”活动,执教老师与听课教师共同切磋。另外,我们还与实验学校结对互助,让教师轮流走出去,接受新信息。二是创设亮相舞台。坚持以活动促活跃的理念,建立教科研奖励制度,强化教师参与教科研的动力。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各级业务比赛等,选择业务能力强、素质好的教师承担省和市课题研究实验班教学任务,选择课题实验有一定成果的教师开课题实验汇报课。“骨干教师风采展示活动”、“新教师业务汇报”、“全员教学比武”、“课改互动平台”等交流,评比,汇编活动,为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搭建亮相的舞台;开展“教学能手评选”等教育教学比赛活动,通过观摩、研讨、竞赛、考核、评比等形式,给青年教师以成功的机会,让其从中获得成功的心理满足。
  校本培训是一种专业发展需要的氛围,是一种专业发展需要的文化,是一种专业发展需要的制度。“校本培训”正是要把教师的创造潜能诱导出来,将教师的生命感、价值感从沉睡的自我意识和心灵中唤醒。因此,校本培训要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人、依靠人、提高人,不断丰富培训内涵,积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其他文献
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空间,他们会给你无限的精彩。下面是笔者教学后的一些思考。    一、给学生充分体验的时间    “有余数的除法”是二年级数学代数领域的一个教学难点,为了让学生理解余数的含义,课堂上,我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去体验、感悟。  教学例1:把10枝铅笔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得同样多,可以怎样分?  生1:可以把10枝铅笔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得2枝。  生2:可以把10枝铅笔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扩大学生识字量,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中生字,还要巧妙地引导学生利用课外资源,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字。汉字是一种文化,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是一个广阔而充满活力的学习汉字的天地。教师应该打破课堂、课本的局限,引导学生在沸腾的生活中自主识字。建立一个识字教学的开放系统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让识字走向生活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是一门趣味性、形象性、生动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上,通过创设各种情境,运用色彩鲜明的图画、形式多样的表演等直观手段,引起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获得情景感受,使教学变成具有魅力的、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愉快地学习语文知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有效激活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文就此谈几点做法。    一、创设民主和谐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题氛围是保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移植性,在小学思品课中,有效地选择、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能开阔教师的视野,转变课堂教学方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创设情境。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情深意长。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如《草原》这篇课文中,描绘了草原的诱人景色,教学
试卷讲评课是一种重要的课型,但时常被广大教师所忽视,使试卷讲评课成为教学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试卷讲评课是指在测试之后对试卷进行分析、讲解和点评的课型,对学生已学的数学知识起着矫正、巩固、充实、完善和深化的重要作用。在讲评课中,教师往往采用对答案就题论题。演“独角戏”的授课方法。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意识淡薄,讲评的效果差——“一讲再讲。一错再错”。为此,笔者对这些误区进行观察与分析,并采取
从事小学科学教研工作已十五年来,共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市以上教学评优十多节课。每指导一节课,收获都很大。反思指导的历程,终身难忘的事情有几件。    信心——超常发挥的关键    1992年11月,也就是刚从事自然教研工作不久,我指导了一节自然乡土课《汀州果蔗的栽培》最使我难忘。这节自然乡土课是参加地区自然课评优。这次评优课的第一名将代表我省到江苏参加华东地区农村自然教学改革研讨会,并在会上授课。这是
愉快教学,就是激发兴趣,创造情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师生均在教与学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只有在愉快的环境中,学生才会更自觉、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探索,灵活运用,做到寓教于乐,以趣激学,使教与学真正成为“愉快的艺术”。    一、故事引趣,营造课堂良好气氛    把音乐教材编成故事导入新课,使教学过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资源,只要我们有心,可利用的学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的。下面我就今年4月份防城港市优质课展示观摩中李老师所上的《精打细算》一节课,谈谈如何用好学生课程资源的一些肤浅看法。    一、激活学生的基础资源    《精打细算》是北师大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知识点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本节课是单元的起始课,“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不能除尽,要添0再除”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
前段时间,本人有幸参加了温州市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的教学活动,深受启发。本文旨在结合本次活动的几堂课及自身的教学体会,具体在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整合中,在新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改变传统教学结构所形成的新型师生媒体关系和学教并重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应用,以及学科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建设。  一、善用网络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形成基于网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网络信息化社会为学生提供了无限丰富的音乐学习资源,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