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更精彩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空间,他们会给你无限的精彩。下面是笔者教学后的一些思考。
  
  一、给学生充分体验的时间
  
  “有余数的除法”是二年级数学代数领域的一个教学难点,为了让学生理解余数的含义,课堂上,我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去体验、感悟。
  教学例1:把10枝铅笔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得同样多,可以怎样分?
  生1:可以把10枝铅笔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得2枝。
  生2:可以把10枝铅笔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5枝。
  师:现在老师请小组长把10枝铅笔平均分给组里的每一个人(每组4人),每人可以分到几枝?
  生3:10枝铅笔平均分给4人,还有2枝不好再分。
  生4:必须先拿走2枝才好平均分给4人。
  师(追问):为什么这2枝铅笔不好分呢?
  生5:现在只剩2枝铅笔,我们组却有4人,给谁都不公平啊!
  师:那你们的意思是必须把这剩下的2枝铅笔放在旁边,才公平,才能平均分,对吗?(学生一致同意)现在你们还能再分一分吗?
  (由于有了前面的讨论,学生很快知道10枝铅笔也可以分给3人、6人、7人、8人、9人)
  反思:小学数学知识浅显,但要让学生真切理解某个问题的内涵,还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体验、去领悟。试想:如果没有前面不好分的体验,又怎能使学生明白余数的含义?如果没有前面把不好分的放在旁边,又怎能体验有余数的除法也是一种平均分?
  
  二、别过早地表扬学生
  
  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用竖式计算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含义,并想到商的思考过程,首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学生很快得到:7个桃,每盘放3个,放了(2)盘,还剩(1)个。教师写出横式:7÷3=2(盘)……1(个)。
  师:你是怎样想到商2的?
  生1:我根据口诀二三得六想到的。
  师:你真棒!还有谁想说说呢?
  接下来,听到的都是同样的回答。这种结果虽然是我最希望学生懂得的,但却不是我需要的,因为它只是个体的思考。那么,充满个性的回答为什么没有了呢?学生们都是这样想的吗?不一定。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我过早地对问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使学生得到一种暗示:这个答案是最佳的。这个看法在接下来的另一个班的课堂上得到验证。
  反思:一个好老师,从不吝啬表扬,但表扬应适时、有度。低年级学生对教师很有依赖性,在他们心目中,老师的表扬是无上光荣的。这种唯美的回答只是为了迎合老师满意,而失去了学习的真正目的。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细小,但如果教师不细心地加以审视和校正,那么数学学习就会异化成一种心理上的迎合,作为课堂上的激励手段,这样就会对知识技能的学习构成了负面影响。
  
  三、走出课堂的意外收获
  
  进入二年级认数的学习后,出现了这样一些带单位名称的数:400米、200块、279棵、132厘米、302号……学生真的能描述出这些数字所表达的空间意义吗?请看下面这道题:1圈跑道长400米。女孩说:我再跑100米正好满1圈。男孩说:我要跑2圈。请问:男孩要跑多少米?女孩已经跑了多少米?
  本题提供的信息很多,如果指导学生看懂图意,体会出图中小朋友对话的含义,也能独立解答问题,但学生学会的仅仅是解题。把这道题先搁在一边,活动课到了,我对学生说:“小朋友们,我校一年一度的体育节快到了,我们今天一起跑步好吗?”(学生开心地喊好)“谁知跑道一圈是多长呢?”有的猜50米,有的猜100米,有的猜200米。我告诉学生是400米时,他们都有点惊讶,因为上学期他们测量过教室长是6米。“现在我们就从这棵树开始吧。”跑了大约300米时,告知他们:“前面还有100米,加油啊。”一圈下来,学生个个都气喘吁吁。我又鼓励道:“体育节我们班想不想拿第一?我们再跑一圈好吗?”回到教室后,我问:“同学们,跑完步,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吗?”“老师,400米好长啊。”“还有100米的时候,我就跑不动了。”“刘翔真了不起,跑得那么快!我们跑得真慢。”……因为了有这次真切的体验,学生对题中关于已经跑的米数和还要跑的米数之间的关系,理解得非常清晰。
  反思: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习惯,仅仅依靠课内几分几秒的体验是远远不够的,有时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其他文献
多媒体技术是信息领域的又一次革命,在教学上,它既能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又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互方式。  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等,多媒体技术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都能予以解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是将计算机
最近,我有幸聆听了几位特级教师的课例,感触颇深,他们妙语连珠的激情话语,犹如催生助长的营养剂,为课堂注入了活力,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现采撷几个精彩片段,与大家共赏。  片段一:贴心的导语,催生奋进  [薛法根老师执教《卧薪尝胆》中的片段]  师:同学们的英文歌唱得真好,可老师一句都没听懂(生笑),同学们是三(3)班的吧?“三”好啊!学校里要评选“三好”学生,取得一次冠军并不稀奇,“三连冠”就了不
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会写作文。从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到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每一课,每一单元,都体现了作文教学的思想;然而,我们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把语
解决问题的策略宗旨是加强对策略形成过程的体验,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良好的“策略意识”。具体表现为能体会策略的特定价值与意义,掌握运用策略的基本思路和过程,能适当地将策
小学阶段是语言的发展期,英语教学在小学非常关键,对小学生的英语教学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牛津小学英语》是小学阶段非常好用的教材,建议各学校用这本教材。笔者从事多年的英语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与大家交流。    一、要有高标准的目标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是一个系列,每级教材间都有较大的跨度,教材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起始阶段如果对学生要求过低的话,会直接影响以后的学习。如三年级英语教材对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课堂教学是不是有效、生动,能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让学生“心动”、“行动”、“会动”、“爱动”。    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心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动”是“生动”的前提。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心动”,“心动”了就钻得深,钻得深学习就会有收获。因此,教师要
语文,承载着人类文明的精华,其美妙的故事、精湛的语言、广阔的视野无一不闪烁着独特的熠熠光辉。语文课程就是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怎样让我们的孩子喜欢上语文,懊乐地学习语文呢?    一、快乐课堂——让课堂充满诗情和激情    把课堂教学看作一门艺术,我追求一种境界:让语文课堂像诗一样激情飞扬,像诗一样蕴涵丰富,像诗一样意境优美,像诗一样充满想象和创造。  为了让语
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这说明,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受,音乐本身也会黯然色。在音乐欣赏教学中,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一、创设情景,引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教学时,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知识经验、智能水平等特点,紧扣教学内容,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景。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给学生讲一个猴子分桃”的故事:“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数学在熟知、亲切、现实的生活中走进学生的视野,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    1.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环境。数学教学要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