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教育中基础科目之一,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到今后学习的深入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解决教学作为学习的一部分,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在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学活动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要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实践学习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激发创新精神。因此,在数学解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展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0-312
引言
数学是一门工具型的基础学科,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性和适用性。借助数学思想或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非常常见且普遍的[1]。因此,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學的核心就在于解决问题。
一、利用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数学能力
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引导学生打开数学大门,鼓励他们积极探索,不要挫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只有乐学才能好学,应该摒弃严肃的课堂氛围和灌输枯燥的理论知识,这会严重压抑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教师应该以一种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同时,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效的教学方式自推广起就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顾名思义,情景教学是在课堂中设置接近生活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情境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生活化意识。
二、引导思考,培养理解能力
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大多依赖书面思维,整个思维过程缺乏深度。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许多知识内容本身具有一定的深度,依靠语言来描述是很苍白的,学生很难更好地理解相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结合待解决问题的特点,为学生创造更活跃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有更强的思维深度,利用周界知识来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思考土地的具体形状,然后根据专题的一部分安排学生独立作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含义,有效地解决问题。
三、建立小组,促进合作协同
合作是解决问题的一条便捷通道,也是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的一种方式。教师应当掌握良好的小组合作教学方式,通过将学生合理地分组搭配,刺激学生的探索意识,让他们的思维在相互配合与交流中碰撞,从而得出更优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还能找到同类型问题的解决规律,从而掌握问题转化的能力。比如,在教学小数运算时,可以依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将其划分为4人小组,每个小组中的学生能力比较均衡。然后,向学生提问:如何使0.9×0.02的运算变得更简单?学生立刻开始在小组中讨论,纷纷展示自己平时的计算方法。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了一种以新化旧的思维转化方式,将原本的小数运算问题,转化为9×2的自然数问题,再依据其小数位数,得出正确的结果。这样的合作过程既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又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产生了新的见解,还锻炼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达到了多重效果。
四、拓展思维能力,找到解决方法
一个好的方法对于解决数学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思维过程的渗透,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拓展,同时掌握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解决问题。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确保指导性问题有足够的立足点,并与教材中的知识高度相关。在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参考学生的实践能力,保证问题不会偏离或太难,从而减少和避免因未能解决问题而产生的挫折感。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提高对数学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也能够学到一些总结问题的思路。
五、组织活动,推动动手实践
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是真正让学生展开应用练习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课前的设计,将数学问题融入活动,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空间和条件,让学生在自由活动的状态下,发现活动中包含的问题,并运用数学思维及其掌握的方式、技巧,解决对应的问题,强化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一要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更有效地发现和理解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可以进一步优化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可以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学习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何雨杰.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方法及措施[N].贵州民族报,2020-08-18(B03).
[2]陈玉林.试论如何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146.
[3]魏秀萍.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8(23):50-51.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0-312
引言
数学是一门工具型的基础学科,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性和适用性。借助数学思想或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非常常见且普遍的[1]。因此,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學的核心就在于解决问题。
一、利用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数学能力
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引导学生打开数学大门,鼓励他们积极探索,不要挫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只有乐学才能好学,应该摒弃严肃的课堂氛围和灌输枯燥的理论知识,这会严重压抑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教师应该以一种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同时,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效的教学方式自推广起就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顾名思义,情景教学是在课堂中设置接近生活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情境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生活化意识。
二、引导思考,培养理解能力
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大多依赖书面思维,整个思维过程缺乏深度。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许多知识内容本身具有一定的深度,依靠语言来描述是很苍白的,学生很难更好地理解相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结合待解决问题的特点,为学生创造更活跃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有更强的思维深度,利用周界知识来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思考土地的具体形状,然后根据专题的一部分安排学生独立作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含义,有效地解决问题。
三、建立小组,促进合作协同
合作是解决问题的一条便捷通道,也是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的一种方式。教师应当掌握良好的小组合作教学方式,通过将学生合理地分组搭配,刺激学生的探索意识,让他们的思维在相互配合与交流中碰撞,从而得出更优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还能找到同类型问题的解决规律,从而掌握问题转化的能力。比如,在教学小数运算时,可以依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将其划分为4人小组,每个小组中的学生能力比较均衡。然后,向学生提问:如何使0.9×0.02的运算变得更简单?学生立刻开始在小组中讨论,纷纷展示自己平时的计算方法。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了一种以新化旧的思维转化方式,将原本的小数运算问题,转化为9×2的自然数问题,再依据其小数位数,得出正确的结果。这样的合作过程既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又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产生了新的见解,还锻炼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达到了多重效果。
四、拓展思维能力,找到解决方法
一个好的方法对于解决数学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思维过程的渗透,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拓展,同时掌握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解决问题。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确保指导性问题有足够的立足点,并与教材中的知识高度相关。在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参考学生的实践能力,保证问题不会偏离或太难,从而减少和避免因未能解决问题而产生的挫折感。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提高对数学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也能够学到一些总结问题的思路。
五、组织活动,推动动手实践
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是真正让学生展开应用练习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课前的设计,将数学问题融入活动,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空间和条件,让学生在自由活动的状态下,发现活动中包含的问题,并运用数学思维及其掌握的方式、技巧,解决对应的问题,强化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一要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更有效地发现和理解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可以进一步优化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可以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学习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何雨杰.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方法及措施[N].贵州民族报,2020-08-18(B03).
[2]陈玉林.试论如何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146.
[3]魏秀萍.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8(23):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