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就说,课堂因“我”而精彩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K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学生喜欢的口语交际情境,提供口语交际的平台,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使学生想说、乐说、善说。
  二、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果头饰、各种水果。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突出学习的“主动性”
  1.课始,美妙的音乐响起,屏幕上出示一张漂亮的请柬,教师神秘地告诉大家:水果王国要在今天举行音乐会,水果王国国王热情邀请二年级小朋友参加。
  2.学生欢欣雀跃地戴上各种各样的水果头饰,伴随着《do\re\mi》的音乐,进入水果王国。(多媒体展示一座漂亮的王宫,城门徐徐开启,各种各样可爱的卡通水果,三五成群地出现在学生的面前。)
  [评析:情境的创设,把学生们带入了一个童话般美丽有趣的七彩世界。]
  (二)引导观察,练习说话,突出学习的“体验性”
  1.学生们进入水果王国,看到各种各样的水果:苹果、梨、草莓、香蕉、菠萝……
  2.教师引导学生用“水果王国的水果可真多呀!有_____、有_____、还有______”练习说话。
  3.教师送上表示颜色、形状、味道的三组词语,引导学生用上相应的词语将上面的句子说具体。
  碧绿、浅绿色、金灿灿、红彤彤、黄澄澄、红中带黄、黄中带绿……弯弯的、心形的、圆溜溜的、椭圆形的、像月牙一样的、像地雷一样的……
  甜津津、酸溜溜、酸甜可口、又香又甜……
  [评析:教师给予一些词语既丰富了学生们的素材库,让学生们有所积累,同时又能引导他们把句子说具体,还可以训练学生们用词的准确性。]
  4.水果登台亮相。
  (1)多媒体展示香蕉先生的自我介绍。(嗨,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大名鼎鼎的香蕉先生。你看,我穿着一件漂亮的黄衣裳,长得像弯弯的月牙。脱去外衣,就露出米黄色的果肉。尝一尝,味道好极了!听了我的介绍,你们喜欢我吗?
  [评析:香蕉的自我介绍,让学生们在饶有兴趣中潜移默化,学会介绍的方法,淡化了教学痕迹。]
  (2)讨论:你们喜欢香蕉吗?为什么?
  (3)小结:香蕉先生具体地介绍了自己的颜色、形状、味道,语句生动,很有礼貌。你们也能像香蕉先生一样介绍自己喜欢的水果吗?
  (4)引导学生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的方法观察自己喜欢的水果,练习说话,并在小组内进行自我介绍。
  [评析:通过这些感官的接触,学生们有了真切的感受;同时让学生们挑选自己喜欢的水果进行口语交际,充分尊重学生,给他们更宽松的心理自由度。]
  (5)小组推荐代表戴上水果头饰进行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并颁发“最受欢迎的水果”奖章。
  [评析:全班交流,师生评价,扩大了交际的空间,学生在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中,说话更加得体,表达更加精彩,认识更加深刻。]
  (三)启发想象,畅想未来,突出学习的“独特性”
  1.谈话:现在的水果品种越来越丰富,口味也越来越好。不过,它们也都存在着不足,人们就针对这些不足进行改良。今天的音乐会就邀请了一位改良后的新型水果,它是谁呢?让我们用掌声请它出场。
  2.多媒体展示方形西瓜的自我介绍。(哈哈!你们肯定没见过我呢!我是前不久在日本新上市的新型水果。瞧,我长得方方的,可不像圆西瓜那样调皮不听话。主人把我放在任何地方,我呀,都会乖乖的。我的味道特佳!除了普通西瓜的味道,还有水蜜桃味的,香梨味的,嘴馋了吧!嘿嘿!)
  [评析:方形西瓜的出现,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催发了学生创造的欲望。]
  3.启发想象:你希望未来的水果是什么样的?它的颜色、形状、味道是怎样的呢?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用水彩笔把你设想的未来水果画下来,并给它起个有趣的名字。
  [评析:想象是学生们的天性,想象是创新的翅膀。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们展开丰富的想象。]
  4.学生想象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5.指导学生上台用几句话介绍自己设想的未来水果。教师适当作简评,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早日用知识将设想变为现实。
  6.结束谈话:同学们从水果的颜色、形状、味道等设计了未来水果。大家的设想很有创意。下课后,我们将组织一次未来水果展览会,邀请一些研究水果的专家、学者来参加,到时,就由你们来向他们做介绍,好吗?
  [评析“教者努力构建了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学习体系,拓宽了学习内容、形式和渠道。]
  7.齐唱歌曲《水果do\re\mi》,共同祝福水果王国更富饶。
  [评析:在快乐的歌曲中,结束了教学。课虽尽,趣犹存,一颗理想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悄悄地生根、发芽……]
  (责编黄桂坚)
其他文献
三花石中心校位于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城以东,石泉水库西端的汉江之滨。汉水茫茫阻断了人们与外界的联系。这里通往县城每天只有一趟班车,需绕道乘船(渡汉江)颠簸3个多小时后才能到达。因此,偏僻的山区学校在常人看来并不起眼。然而,“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学校连续10年六年级素质教育水平检测合格率在全县23个乡镇中心校名列前茅。一所山区小学教学质量为啥这样高?  一、强化质量意识,着力优化教师队伍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为此数学学习要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通过多年的一线教学,本人认为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玩与学的交融中探索和研究数学问题,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符合新课标中提出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理念。下面以“可能性”一课教学为例,谈些体会。  导入:“同学们,你们去逛过商场、买过东西吗?你发现商场经常搞哪些活动?
一、回避引导,一帆风顺    案例: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师:大家通过36×30=1080和36×30×2=1080×2这组式子产生了猜想(板书):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就乘几。怎样知道这个规律对不对呢?  生(齐答):验证。  师:好!请每个小组四人合作进行举例子验证。  生1:我们组举的例子是25×32=800,让25不变,32乘5,我们发现结果就是800乘5。  生2:我们组举的例
教研组是教师合作从事教学研究的学习型组织,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基础组织,对提高学校科研水平、师资素质和教育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组如何借助“多人同课循环”这一教学型教研,激发教师参研热情,使教研活动变“虚”为“实”、变“松散”为“紧凑”,达到有效教研的目的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同课循环——聚集体智慧    “多人同课循环”是目前较为有效的课例研究实践模式中
数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学生的个人潜能之间不但存在着质与量上的差异,而且潜力发挥的程度也不一样。最近,听了一节二年级“三位数加法(不进位加)”的数学课,笔者以此为
给学生作文写评语,是作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我们在教学中发现,不少教师写评语时往往只注重篇章结构、语言文字,而疏忽了评语传递给学生的信息必须具备两个要素:一方面要富含能激发学生开拓思路、修改作文的动力;另一方面要力求做到笔蕴真情、以诚感人,充分发挥作文评语的德育功能。我的做法是:  一、娓娓结语,道出无限真情  作文是进行情感交流的好形式。小学生天真、单纯,他们在文中常常会真实流露各种情绪,如对
设计理念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特殊倾向。”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教师和学生对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编剧和导演,自己首先必须喜欢他所编导的内容。教师找到了感觉,喜欢这篇课文,才能带动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也喜欢这篇课文。学生一旦对教学内容产生了
课堂是活的,充满未知的变数,具有动态生成的特性,因此可以开发利用的课堂教学资源会突如其来,也会稍纵即逝。但你若高明地运用即时评价语言,则会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景。    一、延伸评价——为学习推波助澜    【案例1】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积累词汇的积极性,杨老师在自己班开展了“争做词语小博士”的活动。同学们为了获得此荣誉,纷纷活动起来,向家长请教,查阅资料,看课外书
每接手一届学生,学期之初我都要例行两次“习作水平大检阅”。上学年,我发现班上一名叫小李的学生,作文写得很不好:习作是一段式的,通常是200个字左右,多数情况下都读不懂他想表达的意思……已经上六年级了,居然写出这样的习作,实在让人头疼。从教过他的语文老师那里,我了解到:小李的确是一个不会写作文的孩子。每次作文交上来,总是让老师犯难:改嘛,非得全篇“大动手术”;不改,可真的读不懂他在说什么。这样的文章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陶艺教学以心旷神怡的动手体验成了我们追求的一抹和煦的阳光,一道亮丽的风景。它引领着孩子们愉快地感受着,幸福地享受着,学生更自觉、更主动地参与学习,让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一、陶艺课的萌芽    1.组建兴趣小组  说起刚刚起步的陶艺小组,在没有先例的教学活动中,既没有陶艺知识经验的指引,也没有大师所要求的艺术规则。教师靠的只是一种原始的热爱,学生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